学术投稿

脑缺血后处理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改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刘瑶;韩影;赵雅宁;周娜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CIP)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组、脑缺血后处理组(CIP组).全脑缺血模型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后通过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在6、24、48、72 h时间点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变化;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在海马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CIR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伸、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IR组比较,CIP组在相应时间点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IP通过降低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yclinD1、CDK4的表达从而起到调控细胞周期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干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干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马静;张红娟;武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运动缓解与肥胖相关疾病的作用

    目的 分析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及冠状动脉患者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及肥胖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从肥胖相关基因数据库T-HOD、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数据库T2DGADB及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CADgene下载相关基因,利用STRING10.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可视化工具Cytoscape3.2.1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 得到各网络的核心基因,2个2型糖尿病核心基因:AKT1、NS;3个冠状动脉核心基因SRC、IL6、TP53.筛选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重叠基因,得到131个基因,通过比对发现131个基因中包含了93个肥胖基因.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得到的运动干预后冠状动脉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疾病相关基因没有重叠,但与3个肥胖基因(STAT3、PRKAR2B、INSR)重叠.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与3个该病基因(RAPGEF1、IRS2、PIK3CB)重叠,与6个肥胖基因(IRS2、PIK3CB、MAPK3、PFKFB3、GLUL、NOS1)重叠.但这些重叠基因都不属于核心基因.结论 运动通过改变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该病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运动是否对缓解冠状动脉患者的病情起到辅助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王艳兵;左建玲;王春光;王文霞;何玉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1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和诊断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至2014年经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1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良性肿瘤16例,以腺瘤常见.恶性肿瘤126例,以腺癌常见.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使其难以早期被诊断,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 小肠肿瘤大部分为恶性肿瘤,需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警惕性,内镜检查和CT有助于小肠肿瘤的诊断.

    作者:丁一鸣;张原;王雪梅;刘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城市老龄人口生活现状及改善对策

    目的 了解丹东市老龄人口的养老生活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429份.运用描述统计、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健康状况、养老倾向的老年人养老生活状况与养老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的自身条件和外界因素对其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影响很大.

    作者:周瑞乐;石岩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纤维蛋白黏合胶黏合泪道治疗中老年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黏合胶对中老年性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中老年性干眼症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A组术眼泪道注入生理盐水;B组术眼泪道注入等量纤维蛋白黏合胶,两组均常规给予羟糖甘眼液点眼,3次/d,1滴/次.在术前、术后1 w、2 w及4 w评价患者眼表症状指数(OSDI)、行泪膜相关检查和测定泪液中各蛋白含量.结果 术前两组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液各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及2 w时两组SIT、泪河高度、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SDI、BUT、泪液蛋白含量、溶菌酶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1个月,两组OSDI、泪膜四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液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B组与A组相比,其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明显增加,炎性细胞的密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黏合胶黏合泪道治疗中老年性干眼,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泪膜稳定性和提高泪液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杨继玲;邵毅;魏荣;姜楠;张颖;高桂平;裴重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脑缺血后处理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改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CIP)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组、脑缺血后处理组(CIP组).全脑缺血模型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后通过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在6、24、48、72 h时间点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变化;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在海马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CIR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伸、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IR组比较,CIP组在相应时间点的潜伏期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海马区存活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CyclinD1、CDK4阳性细胞数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IP通过降低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yclinD1、CDK4的表达从而起到调控细胞周期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刘瑶;韩影;赵雅宁;周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糖尿病组(糖尿病模型)、氯高铁血红素(hemin)组(糖尿病模型+hemin治疗).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HO-1、核因子相关因子(Nrf)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表达,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HO-1、Nrf2、pERK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HO-1、Nrf2、pERK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O-1为绿色荧光,Nrf2、pERK为红色荧光,对照组大鼠只检测到极少量的HO-1、Nrf2、pERK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HO-1、Nrf2、pERK阳性表达均增加,hemin组大鼠视网膜HO-1、Nrf2、pERK阳性表达明显增加.糖尿病组、hemin组大鼠视网膜HO-1 mRNA和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min组大鼠视网膜HO-1 mRNA和HO-1蛋白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hemin组大鼠视网膜Nrf2 mRNA和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min组大鼠视网膜Nrf2 mRNA和Nrf2蛋白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hemin组大鼠视网膜pERK mRNA和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min组大鼠视网膜pERK mRNA和pERK蛋白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HO-1水平升高,HO-1水平升高可能通过Nrf2/ERK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赵伟;李瑾;朱向东;陈卫芳;楚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前后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骨膜蛋白(PN)水平变化及其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8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PN水平,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血清PN水平与心功能和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血清P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性别、年龄、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冠状动脉病变数、置入支架数与血清PN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PN水平与Killip分级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与尿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前体(Pro-BNP)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有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PN水平与心脏性猝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再发胸痛、缺血再入院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PN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未来可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帮助了解ACS的发展状况及预后,作为判定心功能及长期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心涛;王丁仓;王彦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自体疣埋植术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对老年扁平疣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分泌型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疣埋植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对老年扁平疣患者免疫球蛋白(Ig)及白细胞介素(IL)-2、分泌型IL-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24例老年扁平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n=42)采取自体疣埋植术,B组(n=41)给予甘露聚糖肽,C组(n=41)予自体疣埋植术联合甘露聚糖肽进行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IL-2、sIL-2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疗效高(95.1%),其次为A组,疗效低为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0,P<0.05).3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患者相比,A组和B组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血清IL-2和SIL-2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唇炎、皮肤干燥、消化道症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3、0.873、1.084,P>0.05).结论 自体疣埋植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可有效治疗扁平疣,同时能够提高患者Ig及IL-2水平,降低sIL-2R水平,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祁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脑出血灶周水肿的性别及年龄差异

    目的 分析脑出血灶周水肿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177例,均进行2次及以上头颅CT扫描.男124例,女53例,年龄32~93岁,平均(63±14)岁.结果 第12~16天男性组水肿体积19.8(5.0,43.7)ml,女性组16.3(5.6,30.8)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第12~16天相对水肿比值男性组2.7(1.4,4.0),女性组1.5(1.0,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16天相对水肿比值老年组为2.4(0.8,3.7),中青年组为2.0(1.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脑出血灶周水肿存在性别差异,但没有明显年龄的差异,观察脑出血灶周水肿的较好时间点是发病后2w水肿高峰期,观察的较好指标是相对水肿比值,而不是水肿体积.

    作者:陈锦琼;王国江;朱永超;陈辉;徐鹏;徐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胃富春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患者入院均行胃镜、血液生化等相关检查,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BPH生活质量量表(QOLS)评分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患者生活质量、幸福感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液生化、临床症状评分、QOLS和MUNSH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χ2=4.10,P=0.04);两组反酸、胸骨后灼痛、胃灼痛例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QOLS评分、MUNSH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白细胞介素(IL)-17及IL-2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2.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17).结论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更明显,同时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胃动力,抑制炎症激活而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正金;韦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极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极高龄(90岁及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佳乐超脉冲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极高龄BPH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全部患者获得随访.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150±49)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尿流率(Qave)、大尿流率(Qmax)、排尿时间(Ut)和残余尿量(RUV)均较术前有明显差异,在术后1个月已改善明显(P<0.01)、3个月继续改善(P<0.01),6个月达到佳状态(P<0.001),12个月和6个月相比无明显变化,疗效显著.结论 超脉冲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极高龄BPH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目前治疗极高龄BPH的首选方法,极高龄不是禁忌证.

    作者:赵俊峰;潘世杰;肖耀军;孙继建;张林超;李豪;董建设;陈瑞廷;龚永明;高世玉;李亚果;杨旭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患者74例,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对照组37例,给予利奈唑胺+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IL-6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WBC、hs-CRP、NEUT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胃溃疡合并肺炎的治疗可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利奈唑胺、埃索美拉唑联合用药,降低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

    作者:严菲;郭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中δ阿片受体(DOR)、β-arrestin1、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造模组5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造模.造模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9只、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9只,美沙拉嗪组9只,予相应药物灌胃2 w,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病理学改变,结肠组织中δ阿片受体(DOR)、β抑制蛋白(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DA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P<0.05).DOR mRNA与β-arrestin1 mRNA: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DOR mRNA及β-arrestin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中药中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cl-2 mRNA: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Bcl-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对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环节的干预,促进肠黏膜中T细胞凋亡,从而恢复肠道免疫稳态达到治疗UC的目的.

    作者:张纨;张晶;曹鹏飞;李娅;孙建慧;陈天鸽;王彩云;李博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间质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1〕. 据统计, 2006~2011 年中国肺癌的发病率为0. 013% 〔2〕,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以上,且大部分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属晚期,5 年生存率低于15% 〔3〕. 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 )治疗是具有 EGFR 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4〕. 吉非替尼诱发的急性间质性肺炎( ILD ) ,是不常发生但却是潜在致命性药物相关毒副作用〔5〕,其通常发生于给药后的1~2个月〔6〕. 相关文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吉非替尼导致ILD的发生率为1. 43% ~5. 80% 〔7~10〕,但吉非替尼所致ILD相关死亡率高达22. 8% ~31. 6% 〔11,12〕.

    作者:程双慧;王旭;郭晔;孙超;徐英辉;马克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STAT3、p-STAT3和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TAT3、p-STAT3、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鼻咽癌初治病例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STAT3、p-STAT3、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STAT3、p-STAT3、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2/40)、65%(26/40)和12.5%(5/40),在慢性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20),0%(0/20)和100%(20/20),两组STAT3、p-STAT3、E-cadherin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AT3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STAT3与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STAT3、p-STAT3、E-cadherin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

    作者:王海茹;谭湘敏;郝玲;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脑卒中流行病学及与性激素的相关性

    脑卒中(中风)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的第3 位死亡原因,目前是在我国致残率第一、致死率第二的高发疾病. 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 岁以上人口占美国总人口13%,其中女性占56. 9% 〔1〕;2013年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5%,总数超过2亿,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2020年60 岁以上人群占近19%,65 岁以上占近13%. 随年龄的增加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脑卒中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有研究报道日本不同性别的脑卒中患者之间首次发病的年龄、疾病程度、危险因素、恢复情况均存在差异〔2〕,也有学者〔3〕认为这些差异与激素的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从脑卒中的流行病学、与性激素相关性着手进行阐述.

    作者:秦莉花;黄娟;李晟;谭玉婷;廖君;吉彬彬;葛金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枸杞多糖体外抗肿瘤及免疫学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的体外抗肿瘤及免疫学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枸杞多糖对SGC-7901、HepG2及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枸杞多糖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8及Bax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枸杞多糖对RAW264.7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影响.结果 枸杞多糖浓度为200 mg/L时,对SGC-7901、K562及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73%±2.04%、16.03%±0.73%、25.39%±2.23%;枸杞多糖能够下调Bcl-2、Caspase-8蛋白表达,并上调Bax蛋白表达;枸杞多糖对TNF-α分泌有较弱促进作用,对IL-1β和GM-CSF分泌有较强刺激作用.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长,促进分泌血清细胞因子,上调促凋亡蛋白和下调抑制凋亡蛋白来实现的.

    作者:孙云龙;庞博;刘鑫;褚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九节菖蒲水提液对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

    目的 观察九节菖蒲水提液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肠内炭末推进试验法,观察不同剂量的九节菖蒲水提液对以新斯的明、阿托品、无负荷为实验模型的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九节菖蒲水提液各剂量组能抑制无负荷小鼠胃排空,中、高剂量组能促进无负荷小鼠小肠推进,且随剂量增加愈显著;九节菖蒲水提液高剂量组能协同新斯的明促进小肠推进,中、高剂量组拮抗新斯的明抑制胃排空;九节菖蒲水提液各剂量组能拮抗阿托品促进小肠推进,高剂量协同阿托品抑制胃排空.结论 九节菖蒲水提液对胃肠道的影响与其平滑肌细胞膜上M胆碱能受体有关.

    作者:黄春佳;梁华益;韦家河;农生斌;韩光顺;焦雯;黄彦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与EGFR蛋白表达状态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治疗.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临床获益率(CB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生存周期差异,检测观察组EGFR蛋白表达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ORR(45.65%)明显高于对照组(23.91%,χ2=4.79,P=0.04),CBR(71.74%)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χ2=4.56,P=0.02).两组Ⅰ~Ⅱ级和Ⅲ~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位PFS及中位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免疫组化评分结果,将EGFR表达(-~+)的患者标记为低表达组,共19例,将EGFR表达(()~())的患者标记为高表达组,共27例.EGFR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358,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EGFR蛋白表达状态与其临床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于志红;张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