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贤畅;张和妹;陈聪博;吴小丽;张中伟
目的 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6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大肠癌(CRC)患者(CRC组)及13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elS基因分型.结果 SelS基因rs34713741基因型CC、CT、TT在CRC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分别为49.2%、40.5%、10.3% 和59.3%、34.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T在CRC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9.4%、30.6% 和76.7%、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CRC组分层分析发现,远端大肠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大肠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个体患CRC的风险是CC基因型个体的1.719倍(OR=1.719,95%CI:1.144~2.582).结论 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远端CRC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汉族人群远端CR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邢少姬;康茹雪;张萱;王殿栋;郑连生;张亚琼;何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受试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对比观察组有糖尿病并发症和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9.35±2.51)%〕,空腹血糖〔(10.17±4.3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的水平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P<0.05).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2.19±2.21)%〕,空腹血糖〔(11.13±5.06)mmol/L〕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均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定期监测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风险.
作者:杨灿;查何;丁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3例全身型老年MG患者(MG组)和20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使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麻醉诱导后基线处将MG组分为无衰减MG组(n=9)和衰减MG组(n=4).吸入七氟烷浓度在开始30 min时控制在1.7%,而后30 min升至2.5%.结果 随着七氟烷的浓度上升,每串刺激的第1个肌颤搐(T1)和每串刺激的第4个肌颤搐(T4)与T1的比值(T4/T1)下降.当给予2.5%的七氟烷后,3组的T1和T4/T1较麻醉开始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七氟烷对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刘佳;白芸;陈晶;刘志奇;陈和伟;邱延伟;耿楠;李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肌少症也称骨骼肌减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力量减弱和躯体活动能力下降的综合征〔1〕. 目前肌少症已被国际公认为一种新的老年综合征,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多种危害,会引起衰弱、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增加死亡的风险等〔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少症与诸多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关系密切,甚至为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影响疾病的预后〔3,4〕. 本文重点对目前肌少症的诊断标准、患病率、新的研究热点及治疗新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严淑;陆亚华;汪良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经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NIESS评分和BI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NIE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2.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6.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且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裴明和;梁合;孙捷;赵晓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冠心病423例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并发症的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多,占21.9%.经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893%.再分别利用Logistic算法和关联规则进行机器学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准确度为75.65%,敏感性为25.53%,特异性为99.00%,关联分析发现其中出现频率高的有高密度脂蛋白、尿亚硝酸盐、乙肝表面抗原,这3个变量与尿胆红素关联较强.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新近发生脑梗死、冠心病史、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尿素氮等和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与尿胆红素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作者:陈彦东;王萍;石琳;孙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用脾多肽注射液加常规化疗治疗,并与单纯化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化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14、21 d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都有一定程度上升,CD8+T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程度更加显著(P<0.01);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数值.
作者:谢军;王中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作肝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GE2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比较各组血清PGE2、PCT和CRP含量;分析PGE2+PCT+CRP诊断效能.结果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者17例,感染率为28.33%.感染患者17例中,共分离鉴定病原菌16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10株(62.50%),革兰阳性菌5株(31.25%),真菌1例(6.25%).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高明显于对照组(P<0.05).PGE2+PCT+CRP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感染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上升,PGE2、PCT和CRP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李春达;陈子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与焦虑、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SPB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高血压服药依从性量表对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SPB得分(28.60±0.60)分,处于轻度负担水平;焦虑得分(16.12±0.58)分,处于焦虑状态;服药依从性得分(1.82±0.94)分,整体水平不佳.不同程度SPB水平与焦虑和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SPB水平与焦虑、服药依从性相关,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焦虑、服药依从性,减轻SPB,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琴;刘琴;王红艳;梁小利;张先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模型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10 mg/kg灌胃,每天1次;试验组给予大鼠盐酸氟西汀胶囊10 mg/kg,每天1次.采用开野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多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5);试验组大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长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升高,而MDA水平对照下降(P<0.05);试验组海马组织内SOD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西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MDA水平和增加SOD水平相关.
作者:方玲;马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isol)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0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血清GRm-RNA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TCH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Cortisol浓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老年患者抑郁程度,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抑郁患者的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度抑郁患者血清GRmRNA显著低于轻度抑郁患者,而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高于轻度抑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RmRNA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2,P<0.05),ACTH和Cortisol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4、0.679,均P<0.05),GRmRNA、ACTH和Cortisol与老年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血清GRmRNA、ACTH和Cortisol可作为定量判断老年抑郁的检测指标.
作者:马金芳;王丽娜;平军辉;郭琴;陈永新;赵彤;李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伴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真性球麻痹组30例,假性球麻痹组60例,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吞咽困难,每组再各自随机平均分为每日治疗1次亚组和每日治疗2次亚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5 d、3个月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估及疗效评价.结果 真性球麻痹组和假性球麻痹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5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治疗后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两组治疗后15 d及3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47);真球治疗1次组和2次组治疗后15 d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假球治疗2次组治疗后15 d及3个月疗效显著优于假球治疗1次组(P<0.01).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疗效明显,而假性球麻痹患者比真性球麻痹患者效果更好,增加治疗次数至每日2次效果优于每日治疗1次.
作者:冀旗玲;曾艳芳;杜会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急性重症脑梗死预后恢复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45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比较住院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善组与未改善组间基线脑电图分级、频谱指标的差异;评价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脑电图指标对预后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 改善组与未改善组Synek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善组比较,未改善组病灶侧θ/α功率比(TAR)、病灶对侧θ相对功率增大,病灶侧α相对功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频谱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病灶侧α相对功率对良好预后恢复预测效果不理想,病灶对侧θ相对功率对不良预后恢复预测效果不理想;病灶侧TAR对不良预后恢复预测效果理想,界值为2.23(特异性为0.73,灵敏度为0.87).结论 病灶侧TAR是急性重症脑梗死不良预后恢复的理想预测指标.
作者:刘先;刘全生;唐飞燕;余巨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的影响.方法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散结通脉方,治疗12 w.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血脂、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变化.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颈动脉IMT和斑块Crouse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的散结通脉方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代谢紊乱,逆转动脉粥样斑块.
作者:谢婷婷;郭家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结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选取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oCA和ADL评分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oCA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作者:于同月;郑胜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67例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69例与非死亡组198例,筛选出其死亡影响相关因素,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病程≥10年、体重指数(BMI)<18 kg/m2、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并发症、卧床时间>10 d、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机械通气、应用激素、空腹血糖值≥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降钙素原(PCT)>0.5μg/L与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存在相关性,是死亡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7%、卧床时间>10 d、应用激素、PCT>0.5μg/L、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戒烟,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并发症,减少卧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是提高老年糖尿病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PCT可作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谢朝云;陈应强;熊芸;孙静;韦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中心糖尿病足(DF)危险因素筛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DF危险因素评分量表对4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87.2%的患者存在DF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鞋袜不适是DF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高危足的发生率较高,并随着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DF的发生.
作者:戴薇薇;周秋红;白姣姣;李强翔;童奥;刘敏;吴燕仪;程玉霞;蔡蕴敏;杨玉金;陈以莲;高素文;李忠;付小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近年来痴呆患病人数急剧增加,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为4680万人,相当于每3. 2秒增加1位新患者,比2010年预计的患病率增加了30%,预计2030年AD患病人数将突破7470 万人;且A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呈指数增长,60~64岁的老人发病率为0. 39%,90 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10. 48% 〔1〕.由于目前针对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全球研究重点已经提前到AD前期. 既往所关注的AD前期主要聚焦在轻度认知障碍( MCI) ,它是介于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认知损害状态〔2〕,是预防和延缓AD发生的突破点,已作为老年痴呆早期诊断与干预的重要研究领域. 有研究表明MCI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干预,如认知功能训练、情感支持、合理生活方式等方法能够减缓病情进展、促进记忆恢复〔2,3〕. 而近研究又发现 MCI 也存在它的前阶段,即主观认知下降( SCD)〔4,5〕. 本文主要对SCD相关概念和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王冰飞;张瑞丽;刘宇;陆悦;李湘萍;李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专家咨询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IPF-PRO)筛选优质条目.方法 采用专家问卷进行专家咨询,并采用SPSS23.0分析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及专家的权威程度.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为75%;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均值2.47~4.87,满分比7% ~87%,等级和409~1782.5;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7~0.58,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6(χ2=158,P<0.05);专家权威程度为0.81.结论 本研究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较高,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有待提高,部分条目尚需优化.
作者:谢洋;赵虎雷;王佳佳;王明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参芪养心活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芪养心活血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变化、内皮功能变化、hs-CRP和BNP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和气短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9.96、16.12、17.04、21.1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t=13.39、11.25、11.5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6、11.9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3.83、25.33,均P<0.05).结论 参芪养心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hs-CRP和BNP水平.
作者:朱书渊;余茂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