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裴明和;梁合;孙捷;赵晓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 生物酶液化术, 开颅去骨瓣减压, 血肿清除术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经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NIESS评分和BI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NIE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2.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6.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且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重塑〔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前两组LVEF及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明显缩小,但研究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比索洛尔辅助治疗高龄冠心病心力衰竭,能够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重塑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堃;段志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肌少症的诊治和研究新进展

    肌少症也称骨骼肌减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力量减弱和躯体活动能力下降的综合征〔1〕. 目前肌少症已被国际公认为一种新的老年综合征,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多种危害,会引起衰弱、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增加死亡的风险等〔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少症与诸多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关系密切,甚至为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影响疾病的预后〔3,4〕. 本文重点对目前肌少症的诊断标准、患病率、新的研究热点及治疗新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严淑;陆亚华;汪良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研究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方式复制小鼠衰老模型,用剂量分别为660、990、1320μg/kg的rLZ-8对衰老皮肤进行涂抹给药,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血清褪黑素(MT)水平.结果 D-半乳糖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与皮肤组织中各种抗氧化物质(SOD、CAT、GSH-Px)水平(P<0.05),提升MDA水平(P<0.05),降低血清MT水平(P<0.05);而高剂量rLZ-8可显著升高上述各种抗氧化物质及MT水平(P<0.05),降低MDA水平(P<0.05).结论 rLZ-8可通过增强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延缓其衰老.

    作者:刘凯;刘媛媛;孙非;任立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核心肌力并太极拳猫步行走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核心肌力与太极拳猫步行走组合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平衡能力较差的老年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健步走锻炼;观察组在核心肌力锻炼基础上同时辅以太极拳猫步行走锻炼进行联合干预.分别对两组身体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锻炼后,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指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静态平衡能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锻炼后静态、动态平衡能力指标较锻炼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核心肌力与猫步行走组合锻炼,两者间可起到协同干预作用,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稳定性,对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预防跌倒有益.

    作者:崔一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3例全身型老年MG患者(MG组)和20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使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麻醉诱导后基线处将MG组分为无衰减MG组(n=9)和衰减MG组(n=4).吸入七氟烷浓度在开始30 min时控制在1.7%,而后30 min升至2.5%.结果 随着七氟烷的浓度上升,每串刺激的第1个肌颤搐(T1)和每串刺激的第4个肌颤搐(T4)与T1的比值(T4/T1)下降.当给予2.5%的七氟烷后,3组的T1和T4/T1较麻醉开始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七氟烷对MG患者神经肌肉传导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作者:刘佳;白芸;陈晶;刘志奇;陈和伟;邱延伟;耿楠;李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对2BS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对细胞衰老及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配置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不同浓度的DMEM培养基,分别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观察2BS细胞形态、体外传代次数,以MTT法观察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变化,以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法观察细胞DNA单链断裂水平.结果 低浓度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体外传代次数均较对照组细胞下降;上述抗氧化剂在低浓度时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但在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四种抗氧化剂均可断裂单链DNA,且随浓度加大损伤作用愈大.结论 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姜黄素和大黄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其细胞毒性源于其对DNA损伤作用.

    作者:王培昌;张雁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因素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54%)、饮酒(55例,60.44%)、糖尿病(31例,34.07%)、心脏病(69例,75.82%)、高脂血症(52例,57.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26%)、颈动脉狭窄(65例,71.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876,95%CI:1.028~3.424)、糖尿病(OR=2.125,95%CI:1.015~4.450)、hs-CRP异常(OR=1.627,95%CI:1.062~2.495)、颈动脉狭窄(OR=2.375,95%CI:1.155~4.886)及颈动脉斑块(OR=1.650,95%CI:1.060~2.570)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苏健;徐冰;宋媛;薛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受试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对比观察组有糖尿病并发症和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9.35±2.51)%〕,空腹血糖〔(10.17±4.3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的水平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P<0.05).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2.19±2.21)%〕,空腹血糖〔(11.13±5.06)mmol/L〕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均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定期监测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风险.

    作者:杨灿;查何;丁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116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组间UAP临床疗效、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大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是UAP的有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鲍巧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对感染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作肝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PGE2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比较各组血清PGE2、PCT和CRP含量;分析PGE2+PCT+CRP诊断效能.结果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60例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者17例,感染率为28.33%.感染患者17例中,共分离鉴定病原菌16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10株(62.50%),革兰阳性菌5株(31.25%),真菌1例(6.25%).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高明显于对照组(P<0.05).PGE2+PCT+CRP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老年肝功能失代偿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感染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显上升,PGE2、PCT和CRP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李春达;陈子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步行组按中等步速(80~100次/min)步行,每天步行2次,每次30 min,每周运动5 d以上;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干预其日常活动,各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少林内功组与步行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3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上升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与步行均可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一步转化;在运动效率上,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优于步行.

    作者:张彤;林法财;方朝晖;韦庆波;吴云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宿迁地区684例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调查分析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宿迁地区诊治的65岁以上的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一组选择直接手术,另一组采用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684例65岁以上患者中,132例(19.30%)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324例(47.37%),其中LuminalBⅠ型283例,LuminalBⅡ型(所谓三阳性)41例;Her-2过表达型132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96例.306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4例,完全缓解(CR)33例,部分缓解(PR)110例,稳定(SD)80例,疾病稳定(PD)19例;新辅助内分泌患者中达到pCR 3例,CR 2例,PR 6例,SD 2例,PD 20例;新辅助靶向治疗患者中达到pCR 1例,CR 1例,PR 5例,SD 0例,PD 0例.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DFS为100%,2年DFS为84.72%,3年DFS为76.31%,5年DFS为66.41%;1年OS为100%,2年OS为94.72%,3年OS为86.31%,5年OS为76.41%.而直接手术的378例患者1年DFS为92.73%,2年DFS为76.59%,3年DFS为60.63%,5年DFS为57.22%;1年OS为100%,2年OS为85.65%,3年OS为74.71%,5年OS为48.33%.结论 老年性乳腺癌患者经历新辅助后再实施手术者DFS、OS明显优于直接手术者;宿迁地区老年性乳腺癌LuminalB型患者多于LuminalA型患者.

    作者:管小青;吴骥;顾书成;邱兴;陆柏林;袁牧;张旭旭;柏建印;郑向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能否成为脑梗死高危患者的筛查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方法 选取63例脑梗死患者及67例对照者,检测血脂水平及血浆LP-PLA2水平,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通过统计分析明确血浆LP-PLA2水平与血脂水平、颈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LP-PLA2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 LP-PLA2可作为脑梗死高危患者的筛查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标.

    作者:刘芹芹;张荣林;孙明;陈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血清VEGF、MMP-9、MMP-2、TIMP-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MMP-9、MMP-2、TIMP-1水平,心功能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MMP-9、MMP-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LHFQ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瑞舒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MMP-9、MMP-2水平,升高TIMP-1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童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抗阻训练及停止训练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定期的抗阻训练及停止训练对老年女性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愿报名募集年龄、身高和体重相匹配的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7),其中实验组进行为期16 w全身的抗阻训练,测试两组训练0 w、16 w、停练4 w和停练8 w腰椎和股骨近端BMD.结果 实验组股骨颈和大转子BMD在训练16 w、停练4 w和停练8 w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腰椎L2~4 BMD在16 w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停练4 w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Ward三角BMD在停练4 w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相比0 w:实验组16 w腰椎L2~4 BMD非常显著增大(P<0.01),股骨颈和大转子BMD显著增大(P<0.05);停练4 w腰椎L2~4、股骨颈和大转子BMD显著增大(P<0.05);停练8 w股骨颈BMD显著增大(P<0.05);相比16 w:实验组停练8 w腰椎L2~4 BMD显著减小(P<0.05).结论 16 w抗阻训练能显著提升老年女性腰椎L2~4、股骨颈和大转子BMD,但对Ward三角区BMD提升不明显,这种效果能维持到停练4 w,停练8 w股骨颈BMD无明显变化,而腰椎L2~4 BMD显著下降.

    作者:黄山鹰;程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食蟹猴自发性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中药干预实验

    目的 分析独活寄生汤干预对食蟹猴自发性膝骨关节炎(KOA)模型炎症调节的作用,为进一步药物治疗的疗效检验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保证.方法 选取清洁级青年型和老年型食蟹猴各6只,对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进行评价;将老年型食蟹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关节液性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表达变化.结果 老年型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会出现典型与人类相似的骨关节炎相关指标改变.独活寄生汤干预可下调TNF-α表达,降低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型食蟹猴自发性KOA模型能有效模拟人类自发性KOA发生发展;独活寄生汤干预可能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降低关节软骨的炎症因子水平,从而缓解KOA病程,产生治疗作用;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巧玉;扶世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行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223例,采用口服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PEG)进行肠道准备,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平时便秘情况、糖尿病病史、腹部手术史、服药后排便次数、末次排便性状、末次排便至开始检查时间(等候时间),服药后主动运动情况,肠道准备质量采用波士顿评分量表(BBPS)进行评估,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肠道准备不充分率24.6%,Lo-gistic分析显示平时便秘(OR:2.939,95%CI:1.420~6.084)、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OR:2.319,95%CI:1.177~4.570)、服药后未主动运动(OR:1.986,95%CI:1.012~3.889)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P<0.05),而服药后排便次数(OR:0.808,95%CI:0.708~0.922)为肠道准备不充分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平时便秘、末次大便性状浑浊或带渣、服药后未主动运动是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从而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作者:杨少鹏;李志婷;徐力东;张竹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研究苯乙基异硫氰酸酯(PEITCs)在体外条件下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PEITC与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培养人喉癌细胞株Hep-2和呼吸道正常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PEITC进行干预.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和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晚期凋亡水平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PEITC对喉癌Hep-2细胞PI3K/Akt通路蛋白及其下游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CK8法发现PEITC可以有效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PEITC可促进喉癌Hep-2细胞的凋亡,并诱导G2/M期阻滞.TUNEL法进一步证明了PEITC对喉癌Hep-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Transwell实验发现PEITC能够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同时,相同浓度的PEITC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并没有引起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发生显著改变.PEITC抗喉癌Hep-2细胞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通路蛋白PI3KⅢ、PI3Kp110α、PI3Kp110β、p-Akt、磷酸化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p-PDK)1及下游关键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p-核转录因子(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水平相关.结论 PEITC能够有效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G2/M期阻滞及抑制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其作用水平呈浓度依赖性.PEITC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甘辉云;杜敬东;欧阳虹;程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当归四逆汤对大鼠DPN抑制作用及AGEs/RAGE的调节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AGEs受体(RAGE)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健康鼠为正常组.分别干预8 w后,检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病理形态、AGEs含量、RAGE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能够保护坐骨神经结构,显著降低AGEs含量、下调RAGE mRNA水平(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能够通过下调AGEs/RAGE含量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保护坐骨神经结构,进而抑制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晓晶;李欣;柳烨惠;姜丽娟;刘红;程思宇;邢日新;明容美;张文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DNA疫苗p(Aβ3~10)10-mIL-4构建及免疫BALB/c鼠的效果

    目的 探讨DNA疫苗p〔β淀粉样蛋白(Aβ)3~10〕10-m白细胞介素(IL)-4的构建及鼠免疫效果.方法 构建表达重复10次的Aβ3~10和鼠IL-4融合蛋白的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小鼠,Aβ42肽及pcDNA3.1(+)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BALB/c鼠血清中抗Aβ抗体滴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抗Aβ抗体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转基因鼠脑组织老年斑.结果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与对照组pcDNA3.1(+)相比,免疫的BALB/c鼠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抗Aβ抗体〔(32.58±3.98)μg/ml,P<0.01〕,产生的抗Aβ抗体可以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相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DNA疫苗p(Aβ3~10)10-mIL-4,免疫BALB/c鼠后,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反应,p(Aβ3~10)10-mIL-4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疫苗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张福;王楠;姚敏;何金婷;邵延坤;邢晓娜;徐忠信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