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线虫神经保护及Aβ肽聚集作用的影响

祝越美;黎明全;关树文;李玉娟;陈新华;刘聪;张越;王建斌;季雪;解雨彤;李丽勤

关键词:解毒益智方, 阿尔茨海默病, 转基因线虫, 神经保护, β-淀粉样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线虫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AD转基因线虫分为模型组、解毒益智方低剂量组(25 mg/L)、中剂量组(50 mg/L)、高剂量组(100 mg/L),进行寿命实验、瘫痪率测定实验.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线虫寿命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中、高剂量组平均瘫痪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01).结论 解毒益智方对AD转基因线虫的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瘫痪率,延长寿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患者独立预测因子及预后

    目的 探讨老年无症状心肌梗死(SMI)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及预后.方法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240例,根据有无心绞痛及其相关症状分为SMI组(n=60)和有症状心肌梗死组(TMI,n=180),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研究SMI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通过电话随访或查询入院记录比较两组1.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SMI多见于女性,与TM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史、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且是SMI的独立预测因子;SMI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T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多见于女性,其中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是SMI的独立预测因子,与TMI组相比更易发生MACE.

    作者:胡云霞;吕聪敏;许慧艳;李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支架植入术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COX风险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 12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按术后是否存在ISR分为:狭窄组36例,术后存在ISR;对照组84例,术后证实无ISR.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凝血常规、狭窄程度、支架部位、支架类型、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抗血小板治疗等因素的差异.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术后发生ISR可能的特征性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狭窄组性别、吸烟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纤维蛋白原、支架类型、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接受双重抗凝治疗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HbA1c水平、支架类型、支架直径及支架长度是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使用非药物涂层支架、应用小直径及长支架的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ISR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朱涛;张国明;严飞;刘正;霍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和残疾的原因〔1〕. 丁苯酞(Butylphtalide,商品名为恩必普)化学名称为消旋正丁基苯酞,通过保护神经细胞、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改善缺血脑组织微循环、改善全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抑制血栓和炎症的形成、保护线粒体细胞、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其为重要的作用为改善缺血脑组织微循环,增加梗死病灶区的侧支血流〔2〕.本文就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威;赵维纳;杨印东;刘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对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治疗对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TAVI治疗的老年AS的患者22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左室收缩末直径(LVS)、射血分数(EF)、主动脉射血峰值流速(Vp-AV)、主动脉瓣大跨瓣压力阶差(Peak-AVG)、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MPG)、肺动脉收缩压(PAPs);根据术前患者心功能状态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入选的22例患者,平均年龄(75.64±9.18)岁;术前心功能(NYHA)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P<0.001),与LVD、LVS、EF、Vp-AV、Peak-AVG、MPG、PAPs无相关性(P>0.05);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复查,发现心脏彩超在TAVI术前后随访结果提示LVD、LVS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F值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V、Peak-AVG、MPG、PAPs 4个指标TAVI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上述4个指标,在TAVI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随访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术前心功能状态不同对术后的心脏彩超指标LVD、LVS、PA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I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老年AS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

    作者:江宏飞;戴翠莲;王希星;孟凡琦;宋晶金;朱伟亮;王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HOX转录反义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和其调控基因HOXD10的表达情况及HOTAIR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方法 对45对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前哨淋巴结组织、腋窝淋巴结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TAIR和HOXD10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OTAIR非甲基化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10.22±3.6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43±2.19,P<0.05),但两组HOXD10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HOTAIR基因非甲基化率(88.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4.4%,P<0.05).乳腺癌组织中HOTAIR基因与Ki-67和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r=0.810、0.623,P均<0.05).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9.27±1.19)显著高于腋窝淋巴结组织(6.86±1.24,t=3.397,P<0.05).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与Ki-67和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r=0.803、0.687,P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和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乳腺癌组织中HOTAIR与Ki-67和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其调控基因HOXD10表达量无明显变化,HOTAIR基因非甲基化水平升高.

    作者:赵月鸣;董莹;袁红梅;邢德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246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8 w后比较两组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血钾(K+)、血清胱抑素(Cys)-C和血尿酸(UA)水平变化,同时比较左心室结构和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昼夜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节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ys-C水平和昼夜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昼夜血压节律性和血压变异性,同时能改善相关血清生化水平,有效保护肾脏,还可有效逆转心脏的病理性改变,是一种高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沈正;刘兴德;陈云;熊国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盐酸硫必利片对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患者IL-6、TNF-α、DA、5-HT、肝功能和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硫必利片对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肝功能和心肌酶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硫必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IL-6、TNF-α、DA、5-HT、肝功能和心肌酶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降低(观察组:t=23.097,对照组:t=13.82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8.472,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TNF-α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26.961、40.473,对照组:t=10.164、30.40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2.028、10.299,均P<0.05).两组治疗后DA和5-HT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t=14.480、14.499,对照组:t=6.799、8.22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DA和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641、6.458,均P<0.05).两组治疗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6.071、26.269,对照组:t=10.055、19.22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ASL和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222、11.677,均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37.298、17.381,对照组:t=26.918、10.46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K和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8.878、7.905,均P<0.05).结论 盐酸硫必利片对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患者疗效明显,且可降低IL-6、TNF-α 水平,提高DA和5-HT水平及改善肝功能和心肌酶水平.

    作者:郑昌江;宋籽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降钙素原和氧合指数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早期降钙素原(PCT)和氧合指数(OI)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入院24 h内血清PCT水平及OI水平、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3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0%.死亡组住院天数、应用抗菌药物天数显著短于存活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24 h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OI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血清PCT、OI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671(P<0.05),在临界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5和0.909、0.545和0.758,当将二者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82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576和0.919.结论 不同预后情况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PCT和OI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这两个指标在老年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但灵敏度较低,还应考虑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

    作者:纪莉;钱东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原发性青光眼PEDF、Aβ-40、Hcy和β-E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β 淀粉样蛋白(Aβ)-40、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PEDF、Aβ-40、Hcy及 β-EP的差异,分析PEDF、Aβ-40、Hcy及 β-EP与Richardson分期和类型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PE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Aβ-40、Hcy及 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Ⅳ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PEDF水平显著低于Ⅰ期、Ⅱ期和Ⅲ期,而Aβ-40、Hcy及 β-EP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和Ⅲ期,且随着分期的增加PEDF含量明显降低,而Aβ-40、Hcy及 β-EP含量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血清PEDF、Aβ-40、Hcy及 β-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PEDF显著降低,而Aβ-40、Hcy及 β-EP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进展PEDF降低越明显,而Aβ-40、Hcy及 β-EP上升越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程娟;刘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北京市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融合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社区融合的现状,引导空巢老人过上健康、积极的老年生活.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二手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的18位城市空巢老人收集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空巢老人的社区融合大致要经历迷茫期、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着四个阶段;空巢老人的社区融合有来自家庭的力量、社区的力量和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有助于空巢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助于空巢老人乐享生活,培育满足空巢老年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结论 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融合需要家庭、社区和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努力,让空巢老人在社区中度过幸福的晚年.

    作者:许林泽;韩芸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226例,其中一线治疗组130例,二线治疗组96例,均给予RMAB方案(雷贝拉唑10 mg,米诺环素100 mg,阿莫西林1 g,枸橼酸铋钾220 mg;2次/d,连续服用14 d),分析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按意向性治疗分析:一线治疗组根除率83.85%(109/130),二线治疗组根除率86.46%(83/96);按符合方案分析:一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5.78%(109/115),二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6.51%(83/8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线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54%(54/130)、44.79%(43/96),两组依从性分别为96.15%(125/130)、97.92%(94/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AB作为二线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方案根除率略高,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蒲宁;卡世会;汤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EA、CA199、CA724、NSE和CYFR211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CYFR211)联合应用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分组,老年胃癌患者纳入恶性组(52例),胃部良性病变者纳入良性组(6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60例),均取血清样本检验5种肿瘤标志物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联合使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组5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3种或3种联合(P<0.05),但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老年胃癌具有更高敏感度,NSE和CYFR211价值的研究仍需深入.

    作者:徐超;黄秋兰;杜金龙;伍成斌;侯惠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其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其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AF-RVR)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机械通气患者84例,记录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其发生AF-RVR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AF-RVR分为发生组(n=44)与未发生组(n=4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AF-RVR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以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并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AF-RVR发生率为52.4%(44/84),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为55.9%(47/84);相对于未发生组,发生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NLR及血肌酐(SCr)水平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性别、年龄等相关影响因素后,NLR(OR 1.086,95%CI 1.020~1.156,P=0.010)及SCr(OR 1.008,95%CI 1.002~1.015,P=0.013)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AF-RVR独立相关;NLR联合SCr能有效预测患者AF-RVR的发生(曲线下面积0.740,95%CI 0.638~0.841,P<0.001),其约登指数大为0.424,此时,灵敏度为0.583,特异度为0.841.结论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AF-RVR的发生率较高,NLR与其发生密切相关,且联合SCr水平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发生AF-RVR的预判效能.

    作者:洪峰;周大勇;马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菟丝子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肝和脑组织ATP酶活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自然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灌胃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提取物,6 w后,通过Y迷宫评价法观察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学习记忆改变,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肝脑组织中ATP酶活力.结果 菟丝子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肝脑组织中ATP酶活力和CAT活性,降低其LPO含量(P<0.05).结论 菟丝子提取物抗衰老作用可能通过提高ATP酶活力和CAT活性,降低LPO含量而实现.

    作者:刘海云;纪玉龙;何志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在缓解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简明记录量表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各维度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15 d饮食和睡眠维度,治疗30 d各维度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可显著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许艳;单鹏;周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均采用缬沙坦及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于清晨口服降压药,观察组于晚上服用降压药.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压变化、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 SBP、24 h DBP、昼间SBP、昼间DBP、夜间SBP、夜间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昼间SBP、昼间DBP、夜间SBP、夜间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可将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促进24 h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对降低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安少波;徐雷;杜晓静;胡喜田;王云英;吴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07 年, 美 国 心 肺 康 复 协 会/ 美 国 心 脏 协 会(AACVPR/ AHA)将心脏康复定义为涉及医学评价、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康复计划〔1〕. 心脏康复的目的是限制心血管疾病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控制心脏病症状;促进和缩短心脏事件后的恢复时间;减少再一次心脏事件或心脏状况恶化的危险;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 荟萃分析表明,心脏康复可以使心血管病患者减少高危因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2〕. 在当前大多数心血管临床实践指南中,心脏康复已被列入Ⅰ类推荐.

    作者:袁经林;赖平;杨晨;钟一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疝修补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6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3 h、12 h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术后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4%)显著低于对照组(25.40%,P<0.05).观察组术后3 h、12 h和24 h VAS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洪亮;唐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低氧对内皮祖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氧状态对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的四肢长骨骨髓,分离诱导培养内皮祖细胞,并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培养,检测其上清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并检测其对内皮祖细胞迁移活动的影响.结果 获取较多目的细胞,经鉴定为内皮祖细胞,低氧条件下能够高表达SDF,并促进内皮祖细胞迁移.结论 低氧能够促进 SDF 的分泌,并诱导内皮祖细胞迁移.

    作者:王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比较.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其中50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为支架组,48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为剥脱组,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同时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正常值,提示颈动脉狭窄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SE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术后6个月较3个月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两组患者hs-CRP含量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支架组明显高于剥脱组(P<0.05,P<0.01).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内膜剥脱术均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但二者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攀;何晓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