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蒲宁;卡世会;汤志刚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阿莫西林, 米诺环素, 铋剂, 根除率
摘要: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226例,其中一线治疗组130例,二线治疗组96例,均给予RMAB方案(雷贝拉唑10 mg,米诺环素100 mg,阿莫西林1 g,枸橼酸铋钾220 mg;2次/d,连续服用14 d),分析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按意向性治疗分析:一线治疗组根除率83.85%(109/130),二线治疗组根除率86.46%(83/96);按符合方案分析:一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5.78%(109/115),二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6.51%(83/8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线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54%(54/130)、44.79%(43/96),两组依从性分别为96.15%(125/130)、97.92%(94/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AB作为二线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方案根除率略高,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pNF-H浓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预测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中磷酸化神经纤维丝蛋白(pNF-H)对术后谵妄(POD)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本实验采用单臂队列研究,纳入100例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拔除气管导管后、术后24、72 h的血浆pNF-H浓度,根据术后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量表诊断POD,分为谵妄组30例和非谵妄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和血浆pNF-H变化,并制定血浆pNF-H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谵妄组患者术后血浆pNF-H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24 h达到峰值,非谵妄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pNF-H浓度明显低于谵妄组(P<0.01).拔管时血浆pNF-H浓度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 0.494~0.758),术后24 h血浆pNF-H浓度的AUC为0.801(95%CI 0.696~0.907),术后72 h血浆pNF-H浓度的AUC为0.728(95%CI 0.609~0.847).结论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拔管时、术后24、72 h,血浆pNF-H浓度可能有助于POD的诊断或预测.

    作者:刘大为;陈堃;吴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择期PCI治疗,并跟踪记录患者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LVEF、CK-MB、cTn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术后3种指标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种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观察组3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行择期PCI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左室心功能,使血流通畅,但是行PCI治疗术后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关婧;涂清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龄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高龄(>75岁)患者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对128例75岁以上前列腺炎患者诊疗资料的分析,重点分析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28例患者均有不同的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主要症状:排尿不畅58例,尿频尿急47例,下腹会阴不适以及疼痛21例;直肠指诊101例前列腺增大,其中有触痛18例;B超发现前列腺体积增大109例,其中残余尿>60 ml 25例,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计数(WBC)0~10/HP 61例,WBC+/HP 22例,WBC+/HP 17例,WBC+~+/HP 30例,微生物学检查126例找到微生物(包括解脲支原体、衣原体等);125例经针对性治疗后,美国泌尿协会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AUA-SI)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有显著改善(P<0.0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27例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3例致病菌杀灭后手术治疗.结论 高龄患者前列腺炎应引起重视,也可能是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赵俊峰;潘世杰;杨旭凯;张林超;孙继建;李振东;李豪;李亚果;董建设;陈瑞廷;高世玉;龚永明;肖耀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H型高血压患者MTHFR基因型分布及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研究者576例,根据血压及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188例、非H型高血压组109例、高Hcy非高血压组165例、正常对照组114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检查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Hcy水平,筛选VD,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荧光定量法检测MTHFR基因型,并比较各组MTHFR基因型分布及VD的发生率.结果 血浆Hcy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763、0.817,P<0.05);4组VD发生比例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高Hcy非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T/T型基因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及高Hcy非高血压组(P<0.05);非H型高血压组及高Hcy非高血压组T/T型基因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及饮酒史、心率、肌酐、尿酸、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后,高Hcy血症(HHcy)是VD的危险因素(OR=8.461,P<0.05);引入高血压为协变量时,HHcy仍然是VD的危险因素(OR=4.211,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BMI、Hcy、收缩压、舒张压时,与C/C型基因组相比,C/T基因、T/T基因型VD的风险均增加(OR=4.193、8.781,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HHcy、高血压及VD的发生相关;可以通过MTHFR基因型的分析来预测VD.

    作者:王凌玲;雷梦觉;胡杰;龚爱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南通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老年人抑郁量表(GDS-1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SES)及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对442例南通市某5个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平均为(55.87±7.87)分,退休前职业、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和抑郁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南通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我护理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对于健康促进及健康欠佳时的护理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医务人员应采取恰当的健康教育形式,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杨蕾;郭瑜洁;赵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EA、CA199、CA724、NSE和CYFR211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CYFR211)联合应用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分组,老年胃癌患者纳入恶性组(52例),胃部良性病变者纳入良性组(6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60例),均取血清样本检验5种肿瘤标志物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联合使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组5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3种或3种联合(P<0.05),但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老年胃癌具有更高敏感度,NSE和CYFR211价值的研究仍需深入.

    作者:徐超;黄秋兰;杜金龙;伍成斌;侯惠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米诺环素/阿莫西林/铋剂方案作为一、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226例,其中一线治疗组130例,二线治疗组96例,均给予RMAB方案(雷贝拉唑10 mg,米诺环素100 mg,阿莫西林1 g,枸橼酸铋钾220 mg;2次/d,连续服用14 d),分析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按意向性治疗分析:一线治疗组根除率83.85%(109/130),二线治疗组根除率86.46%(83/96);按符合方案分析:一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5.78%(109/115),二线治疗方案根除率为96.51%(83/8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二线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54%(54/130)、44.79%(43/96),两组依从性分别为96.15%(125/130)、97.92%(94/9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AB作为二线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方案根除率略高,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作者:蒲宁;卡世会;汤志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对前额叶皮层、初级视觉皮层及外侧膝状体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前额叶皮层(PFC)、初级视觉皮层(V1)及外侧膝状体(LGN)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只,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PFC、V1和LGN 3个脑区.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和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并给予4种感觉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比较不同条件下PFC感觉诱发电位.之后,随机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可乐定(Clo:0.1、0.2、0.5 mg/kg)及Dex+Clo(10.0μg/kg+0.1 mg/kg、30μg/kg+0.2 mg/kg、90μg/kg+0.5 mg/kg),并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记录并比较PFC、V1和LGN 3个区域在不同条件下的视觉诱发电位.结果 在PFC,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剂量越大,潜伏期越长,波幅越大;不同剂量Dex对听觉诱发电位的峰值没有明显影响;激光痛觉诱发电位在不同剂量Dex作用下,其N1成分的幅度都明显降低,而N2成分的幅度则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增大.Clo联合Dex时可逆转单独应用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在V1,不同剂量Dex对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无显著影响,不同剂量Clo在V1对视觉诱发电位也无影响.Dex和Clo对LGN的视觉诱发电位都没有影响.结论 PFC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度随着Dex剂量增加而增大,暗示下丘脑的腹外侧视前区(VLPO)很可能是Dex脑内重要的作用靶点.

    作者:马孝武;韩学昌;苗亚飞;邢群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艾森克人格特征.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形式,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成人版)为评定工具,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内外倾向量表(E)维度、精神质量表(P)维度和效度量表(L)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E维度和P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L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患者E维度、P维度、N维度和L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L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L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并发症者L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在糖尿病治疗中应进行积极心理治疗,尽早纠正不良性格.

    作者:景光婵;古文娟;张孟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单J管和双J管的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studer术)中应用单J管和双J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63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输尿管支架管的不同分为单J管组(37例)和双J管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J管组有2例发生早期尿漏,双J管组有1例(P=0.775).在单J管组中有1例出现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双J管组也有1例(P=0.799).尿培养阳性(P=0.479)、尿路感染(P=0.952)、切口感染(P=0.817)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管留置时间单J管组为(16.28±2.29)d,双J管组(13.07±1.76)d(P=0.000).术后住院时间单J管组为(17.03±1.66)d,双J管组(13.63±1.86)d(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J管引流安全有效,可缩短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减小术后护理难度,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是单J管引流的有效替代方案.

    作者:邱新凯;燕东亮;苏庆国;梅延辉;张冰;曹景源;刘少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HMGB1蛋白及HMGB1/TLR4信号通路的水平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及其信号通路HMGB1/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法及其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HMGB1、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和TLR4在52例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Ⅰ期、Ⅱ期和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HMGB1和RAGE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Ⅰ期和Ⅱ期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的HMGB1蛋白的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而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HMGB1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早期HMGB1蛋白位于细胞质中,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HMGB1基因的表达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曦;张成华;房明丽;王书君;王澍;赵海东;张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同给药时间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PPH)的影响.方法 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P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14 d安慰剂洗脱后所有患者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口服治疗,其中对照组于晨起后立即服药,治疗组于早餐后2 h(10:00)服药,持续治疗8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和PPH治疗效果,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PPH疗效的风险因素.结果 治疗8 w后,对照组与治疗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中餐及晚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晨后PPH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早餐PPH新增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餐和晚餐PPH发生概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不同给药时间、入院时餐后血压下降幅度与PPH治疗效果有关.结论 对于年纪较轻、入院时餐后血压下降幅度较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改为10:00服药(早晨与中餐之间)治疗PPH安全、有效.

    作者:李静;李莉;李勋;刘学员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困境与发展建议

    在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进程中,上海人口老龄化和深度高龄化日趋显著. 上海是全国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老龄化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养老问题〔1〕. 传统的家庭养老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2〕. 上海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仅 300 家左右,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由于资源的缺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 因此,人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拟分析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困境与发展建议.

    作者:万桃;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Fibroscan、APRI、FIB-4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PRI)、基因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行肝脏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7例,统计其在肝脏穿刺活检前后1 w内的Fibroscan值、APRI值、FIB-4值,分析其对肝硬化诊断的特异和灵敏度,并分析Fi-broscan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数值.结果 237例不同分期患者Fibrosc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S2期Fibroscan显著高于S0、S1期,S3期显著高于S0、S1、S2期,S4期显著高于S0、S1、S3期(均P<0.05).肝硬化组Fibroscan值、APRI值、FIB-4值较非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5).Fibroscan联合APRI、FIB-4可显著提高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 Fibroscan值、APRI值、FIB-4值都可以为肝硬化提供可靠依据,其中Fibroscan值对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且联合APRI、FIB-4可显著提高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作者:石荣亚;甄真;陈宇萍;石红娇;杨彦改;李志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量.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或DHS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共50例,根据观测指标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凝血功能指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血细胞比容(HCT)值变化情况,利用Gross方程计算出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结果 PFNA组隐性失血量较DHS组高,显性失血量较DH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髋关节功能方面运动幅度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P<0.05),疼痛和步行评分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 通过对DHS与PFNA两种手术方式围术期显性与隐性失血量的对比,外科医生要特别重视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监测及防治,提高临床手术操作技能,将创伤小化.

    作者:杨红;谭洁;胡炜;李浩;邵银初;双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子宫内膜癌中ER、PR、VEGF、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3例EC患者(观察组Ⅰ),同时,取癌旁组织25例(观察组Ⅱ),取同期行子宫全切术的26例子宫肌瘤(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VEGF与Survivin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Survivin、VEGF、ER、PR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Ⅰ、观察组Ⅱ(P<0.05).ER、PR、VEGF、Survivin蛋白表达量与EC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Sruvivin、ER、PR、VEGF蛋白均参与了EC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徐珂;张明哲;张振东;杨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TEN蛋白缺失与PI3K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确实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成功将pBP-PIEN质粒转染入H1793细胞,分为对照组、糖原合成酶(GSK)低剂量组(10μmol/L)、GSK中剂量组(20μmol/L)和GSK高剂量组(30μmol/L).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信号通路的改变情况.结果 PI3K抑制剂作用72 h后,GSK低、中和高剂量组H1793细胞株抑制率分别为7.89% 、23.86% 和29.99%,H1793-pBP-PTEN细胞株抑制率分别为12.83% 、36.21% 和61.26%.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对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的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GSK低、中和高剂量处理48 h后,H1793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8.22% 、12.12% 和18.93%,H1793-pBP-PTEN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18.29% 、26.83% 和39.67%,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对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的凋亡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PI3K抑制剂浓度增加,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p-EGFR、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且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作用下,H1793-pBP-PTEN细胞株p-EGFR、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1793细胞株(P<0.05).结论 PTEN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评估PI3K抑制剂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作者:杨军峰;赵璞;张全;务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低氧对内皮祖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氧状态对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的四肢长骨骨髓,分离诱导培养内皮祖细胞,并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培养,检测其上清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并检测其对内皮祖细胞迁移活动的影响.结果 获取较多目的细胞,经鉴定为内皮祖细胞,低氧条件下能够高表达SDF,并促进内皮祖细胞迁移.结论 低氧能够促进 SDF 的分泌,并诱导内皮祖细胞迁移.

    作者:王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因素对高龄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高龄老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对唐山市32个社区≥75周岁的3612名居家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孤独感量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48份.结果 本次调查的3448名社区高龄老年人中1097人在过去1年中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31.8%;跌倒致严重损伤者占7.2%;跌倒风险得分在年龄、是否接受过社区心理咨询、孤独情绪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高龄老人跌倒相关教育,关注心理问题,减少孤独感情绪,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降低其跌倒风险.

    作者:陈晓宇;李晓凯;陈长香;张敏;赵雅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冠心病4种分型患者血生化指标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冠心病4种临床分型患者血生化指标含量的差异及特征.方法 收集21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血脂常规指标、血脂综合指标具体数据及冠心病具体分型,分析不同分型冠心病患者各指标含量的差异,综合分析各指标对冠心病患者分型的影响.结果 不同分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常规指标中三酰甘油(TG)(F=47.32,P=0.00)、总胆固醇(TC)(F=59.19,P=0.00)、高密度脂蛋白(HDL)(F=53.35,P=0.00)、低密度脂蛋白(LDL)(F=49.66,P=0.0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综合指数LCI(F=90.02,P=0.00)、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F=31.87,P=0.00)、非HDL(NON-HDL)(F=47.68,P=0.00)、TC/〔HDL+总胆红素(TBIL)〕(F=10.19,P=0.00)、LDL/(HDL+TBIL)(F=6.24,P=0.0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BIL(F=26.26,P=0.00)、直接胆红素(DBIL)(F=26.41,P=0.00)、间接胆红素(IBIL)(F=35.06,P=0.0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指标异常情况与冠心病患者分型情况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0),入选方程8个指标影响大小依次为:LDL、AIP、LDL/HDL+TBIL、TC/HDL+TBIL、NON-HDL、TC、LCI、TBIL.结论 LCI、AIP、LDL/HDL+TBIL、TC/HDL+TBIL、NON-HDL、TC、LDL、TBIL为具体分型冠心病的主要指标,综合评价上述指标含量分布特征,可为冠心病鉴别诊断提供经验,为不同分型冠心病的预防性治疗提供可循依据.

    作者:陈永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