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滨;贾金广;李利华;姚菲菲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 组)50例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B 组)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与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因变量,年龄、病程、血清25(OH)D3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 C 肽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B 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 A 组(P<0.05),空腹 C 肽低于 A 组(P<0.05)。 Logistic 逐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 OH) D3、空腹 C肽同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25( OH) D3的水平变化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糖尿病患者适度补充25(OH)D3可在某种程度上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作者:陈攀;黎秋晗;吴蔚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芹菜素与老年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选择健康的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不同剂量芹菜素组各10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勤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余各组在缺血前10 min 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聚乙二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芹菜素,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凋亡细胞数极少;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的增多,芹菜素低剂量(1 mg /kg)组:Apil1、芹菜素中剂量(2 mg /kg)组:Apil2、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的凋亡细胞数下降,其中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细胞数下降明显。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低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中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芹菜素低剂量组的 Bax、AR 与芹菜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芹菜素与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存在相关性,且芹菜素可以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朵杰;汪晓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明确艾司洛尔应用于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脓毒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艾司洛尔+常规治疗及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检测两组心肌损伤指标及炎症指标,对比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 TnI)及 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且显著高于观察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og-rank χ2=4.370,P =0.037)。结论辅助使用β肾上腺素拮抗剂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及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预后。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DPN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1例 DPNP 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安慰剂维持治疗12 w。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随访所有研究对象24 h 平均疼痛程度评分,24 h 大疼痛程度评分及夜间平均疼痛程度评分,并且通过简明疼痛量表(BPI-S、BPI-I)、McGill 疼痛问卷简表-感觉部分(SF-MPQ)等评估研究对象的病情变化。检测外周血糖脂代谢等基础生化指标,同时记录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与次要疗效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12 w 后,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度洛西汀组24 h 平均疼痛程度评分〔(4.46±1.13)分 vs(2.38±1.39)分〕、24 h 大疼痛程度评分〔(5.69±1.49)分 vs (4.00±1.64)分〕及其他指标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次,度洛西汀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治疗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整个治疗过程两组患者均无自杀倾向及抑郁症的发生。结论度洛西汀能够明显改善 DPNP 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先淑;杨若梅;李志勇;程昌琴;董靖;陈燕;梅李毅;杨刚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MI 对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成立访谈小组、制定访谈计划、确定访谈重点、运用访谈技巧,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和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及糖尿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MI 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糖代谢,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老年胸腺肿瘤患者超声造影成像(CEUS)病变时间-强度曲线(TI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 CEUS 确诊的48例老年胸腺肿瘤患者根据病灶的良恶性分成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30例,分析病理检查结果、CE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血流分级情况及灌注模式,比较两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TIC 的直接和间接指标等。结果两组常规超声显示的内部回声、边界、形态、CDFI 差异不明显(P>0.05)。在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的血供显示上,CEUS 明显比 CDFI 优秀(P<0.01)。良性组和恶性组血流灌注模式有所不同,恶性组和良性组的下降支斜率( DS)、下升支斜率(RS)、峰值强度(IMAX)、强度上升时间( RT)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达峰时间( TTP)和造影剂到达时间( AT)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TIC 对老年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卯秀;刘琨;雷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COPD 患者58例分为 COPD 急性加重组27例 COPD 稳定组31例,另选取28例来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 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8,检测受试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采用 Pearson 直线相关性分析 COPD 患者血清25-(OH)D 与 CRP、TNF-α、IL-8、FEV1/FVC 和 FEV1%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 COPD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 COPD 急性加重组低于 COPD 稳定组(P<0.05);不同程度 COPD 患者血清 CRP、TNF-α、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 COPD 急性加重组高于 COPD 稳定组(P<0.05)。不同程度 COPD 患者 FEV1/FVC、FEV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COPD 急性加重组明显低于 COPD 稳定组( P<0.05);不同程度 COPD 患者血清25-( OH) D 与 CRP、TNF-α、IL-8分别呈负相关( P<0.05),与 FEV1%、FEV1/FVC 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 水平与 COPD 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发生作用。
作者:卢滨;贾金广;李利华;姚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是否伴慢性疼痛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认知功能。方法100例 PD 患者根据是否伴慢性疼痛分为A、B 两组,其中 A 组55例(伴慢性疼痛),B 组45例(不伴慢性疼痛);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 A、B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B 组延迟回忆和命名能力评分高于 A 组(P<0.05)。 B 组和对照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 A 组( P<0.05),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 A 组(P<0.05)。 B 组疾病严重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呈负相关。 A 组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表达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呈负相关,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γ表达呈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D 伴慢性疼痛患者的发病与炎性因子表达异常有关,其自身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 PD 伴慢性疼痛的发展进程中,免疫失调、认知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其中。
作者:李雪;姜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2015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核心战略。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是我国当前城市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将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优先推动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积极鼓励在财政、金融、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对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作者:郝丽;张伟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sST2)与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60岁、有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08例为研究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后抽血测定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ST2、心肌肌钙蛋白(cTn)I2、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48 h 内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sST2在心力衰竭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1.2±15.3)vs(12.5±9.8)μg /L,P<0.05〕,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 sST2浓度差异显著(F =48.63,P<0.01);研究组中sST2和 NT-proBNP 明显正相关(r =0.631,P<0.05);sST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负相关(r =-0.682,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sST2明显升高,且随 NYHA 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是评价老年心功能较为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韩荣丽;张焱;薛红梅;夏芳;石一夫;梁洁;刘宗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前,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腹膜透析(PD)因具有操作简便、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保护残存肾功能等特殊优点,越来越得到广大的医学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有研究统计全世界已超过19万例 ESRD 患者选择 PD〔1〕;在墨西哥和香港,80%以上的 ESRD患者选择 PD 做为肾脏替代方式〔2〕。传统的 PD 导管置入术主要有3种:盲穿法、解剖法和腹腔镜法。尽管传统术式是科学的,但仍有一定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约占 PD患者转为血液透析原因的20%〔3〕。为减少 PD 导管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医学者在传统术式上进行改良。由于盲穿法已逐渐被淘汰,本文将从解剖法和腹腔镜法这两种术式上探讨如何通过技术上的改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敏;王彬;崔文鹏;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胃低分化腺癌中肿瘤易感基因(TSG)101蛋白的表达,关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的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57例经病理确诊为胃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1例胃高分化腺癌术后组织作为对照组,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中 TSG101和 PCNA 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结果观察组中 TSG10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CNA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中 TSG101和 PCNA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累犯、肿瘤大径密切相关,TSG10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 TSG101与 PCNA 呈负相关性。结论TSG101在胃低分化腺癌中可能起抑癌基因样的作用,TSG101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调节发挥作用。
作者:于鹏杰;戈锐;王焕丽;张成;武燕速;马玉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清 IL-8和 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χ2=4.406,P =0.036)。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好转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1)。两组血清 TNF-α、IL-8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 AECOPD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表达。
作者:景璇;郭洁;张嘉;王石红;赵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几年国内外发布的诸多报告显示,老年人多次成为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增幅大的用户群体;大多数手机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等都是针对年轻人,并不贴近老年人。因此,梳理我国手机产品的惠老现状,分析国外老人手机的设计经验,提出我国惠老手机产品设计的改善途径。
作者:盖龙涛;刘懿莹;郑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3种姑息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恶性胆管梗阻患者88例,分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56例,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32例;另收集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胃镜检查时钳取8块肠黏膜组织,分别行 HE 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AB-PAS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黏蛋白-2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患者分为采取 Roux-en-Y 吻合术(胆肠吻合组)、ERCP 并胆管支架置入术( ERCP 组)、PTCD 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体能、并发症情况。结果HE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绒毛完整性部分破损。电镜下观察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微绒毛变短、稀释、排列不齐,杯状细胞经复合胞吐释放出大量黏蛋白。 AB-PAS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黏膜-蛋白2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 3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移酶( G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3组间 TBIL、ALT、γ-GT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ERCP 组和 PTCD 组(P<0.05)。 ERC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PTCD 组和胆肠吻合组,PTCD 组明显低于胆肠吻合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黏蛋白-2数量明显减少,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杯状细胞可通过复合胞吐释放大量黏蛋白-2修复受损的黏液层,维持屏障功能。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ERCP 胆道支架治疗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晓刚;程大铭;王利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人 still 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所有住院诊治的成人 still 病患者53例。搜集患者临床数据及实验室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除常见的发热、皮疹症状外,更易发生咽痛(P =0.013);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铁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与青年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咽痛、胆固醇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时应警惕成人 still 病。
作者:何平;高旗;马宁;姜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CHF 患者11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APN 水平,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及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心功能相关指标。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对 CHF 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分析血清 APN 水平与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血清 ANP 逐渐升高(P =0.011);随着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ANP、LVEDd、IVST、LVPMT、LVM 与 LVMI 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 CHF 患者血清 APN 与 LVEDd、IVST、LVPMT、LVM 及LVMI 均呈明显正相关(r =0.511,0.615,0.411,0.441,0.531;P<0.05)。结论CHF 患者 APN 水平越高心功能越低,且与其水平与心脏左心室重塑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 CHF 患者心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徐洁;骆小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清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 Fbg)的相关性。方法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为研究1组,稳定期患者55例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 D-D,凝血四项包括 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气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分压( PaO2)、pH 值,分析 COPD 患者血气指标与血清 D-D、Fbg 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血清 D-D、Fbg 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 PT、TT、APTT、PH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患者血清 D-D、Fbg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2组,且研究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患者 PaCO2水平高于研究2组(P<0.05),而 PaO2水平则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 患者中,PaO2与血清 D-D、Fbg 之间均呈负相关,r =-0.69、-0.72( P均<0.05);PaCO2则与血清 D-D、Fbg 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 =0.52、0.57(均 P<0.05)。结论血清 D-D、Fbg 在 COPD 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其与血气指标存在密切关系,建议临床治疗时可选抗凝类药物进行辅助,以有效缓解病情并改善预后。
作者:褚星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