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星霞
目的:综合评价人脑脊液α-synuclein(α-syn)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 Meta 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人脑脊液α-syn 水平与 PD 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6篇,累计病例共1337例,对照共1045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PD 患者脑脊液总α-syn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5.66,P<0.001,合并效应值为-0.89,95%CI =-1.20~-0.58,位于无效竖线左侧);PD 患者脑脊液α-syn 寡聚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6.20,P<0.001,合并效应值为0.73,95%CI=0.50~0.96,位于无效竖线右侧);PD 患者脑脊液α-syn 寡聚体/总α-syn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 Z =4.51,P<0.001,合并效应值为1.22,95%CI =0.69~1.75,位于无效竖线右侧);漏斗图分布呈倒漏斗形,近似对称,发表偏倚较小;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可靠。结论脑脊液总α-syn、α-syn 寡聚体、α-syn 寡聚体/总α-syn 表达水平与 PD 密切相关,脑脊液α-syn 寡聚体、α-syn 寡聚体/总α-syn 的变化更适于作为 PD 的诊断标记。
作者:李宏伟;文敏;芶云;杨铁;徐利;赵文静;张春林;周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影响。方法收集实施危险因素管理体系前后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菌群种类及数量比较,感染持续时间和感染率及其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药物种类和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满意度评价等。结果对照组培养阳性患者共37例,总感染率74.0%;实验组培养阳性患者共21例,总感染率42.0%,两组差异显著(P =0.024)。对照组患者的相对感染持续时间〔(28.6±3.4)d〕与实验组〔(9.5±3.1)d〕比较显著较长(P<0.01);总菌株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种病原菌的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单一样本平均感染菌株数(72.6±5.4)与实验组患者(31.3±6.1)比较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种类〔(2.3±0.4)种〕与对照组〔(3.1±0.8)种〕比较显著减少(P =0.006);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17.6±1.4)d〕与对照组〔(29.3±2.1)d〕比较显著缩短(P =0.034)。通过实施感染危险因素控制管理体系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出院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91.6% vs 94.0%,P =0.036)。结论实施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患者烧伤创面菌株种类和数目,有效降低患者感染事件和感染率,从而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和使用时间,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张云;张霞;姚望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VD 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倍数增长关系〔1〕,目前并没有提出较好的针对改善 VD 病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 VD 的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半胱氢酸蛋白酶(caspase)-3变化的影响。
作者:孟天娇;王立波;陈飞儿;姜佳风;王玮瑶;齐玲;陈加俊;刘晓阳;孙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老年肾脏疾病患者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接受肾穿刺活检术检查的503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125例和中青年组37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老年组尿蛋白定量(UP)值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P<0.01),肾功能不全发病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血尿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膜性肾病(MN)发病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且IgA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 均<0.05)。老年组糖尿病肾病、肾淀粉变性、高血压肾损害比例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肾穿刺活检术在老年肾脏疾病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价值,老年患者的肾脏疾病的病理学类型与中青年患者不同。
作者:闫振宇;买春阳;郝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南京市社区老年人空腹血糖与血压、体质指数和运动时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社区60~79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测量空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等生理指标,调查每天平均运动时间。根据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三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这三类人群的血压、体质指数和运动时间;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血糖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问卷空腹血糖水平和血压呈正相关;糖尿病组的血压、体质指数均高于正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的血压高于正常组。调整年龄、性别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升高与高血压、平均每天运动时间有关。结论血压异常、运动时间与老年人血糖升高有关。
作者:吴振春;巢健茜;徐辉;纵蒙蒙;杨靓;陈黄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局部应用对骨质疏松(OP)状态下种植体骨结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4个月龄 SD 雌性大鼠行卵巢摘除术建立 OP 模型,并以未切除卵巢的大鼠作为对照(假手术组)。建模成功后,切除卵巢的大鼠随机分为 IGF-1组,OP 组和雌二醇(E2)组,于右侧股骨远心端植入纯钛种植体,IGF-1组种植窝内局部应用含10μg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rhIGF)-1的明胶海绵,其余各组种植窝内放入空白明胶海绵。 E2组皮下注射给予苯甲酸 E2。术后8 w 分别处死动物取股骨,制作脱钙切片,形态计量学观察种植体周结合骨板宽度、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结果IGF-1组种植体周结合骨板厚度、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 OP 组,骨板结合宽度与 E2组及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与 E2组无差异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结论IGF-1局部应用可增加种植体周围骨板厚度,骨板外周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面积/视野面积百分比,有助于改善 OP 状态下的骨结合。
作者:朱勇;唐成芳;王峰;左艳萍;方远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积极有效手段,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老年人来说,体育锻炼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使其保持活力,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各省市的经济水平、文化、气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势必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代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3种姑息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恶性胆管梗阻患者88例,分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56例,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32例;另收集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胃镜检查时钳取8块肠黏膜组织,分别行 HE 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AB-PAS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黏蛋白-2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患者分为采取 Roux-en-Y 吻合术(胆肠吻合组)、ERCP 并胆管支架置入术( ERCP 组)、PTCD 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体能、并发症情况。结果HE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绒毛完整性部分破损。电镜下观察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微绒毛变短、稀释、排列不齐,杯状细胞经复合胞吐释放出大量黏蛋白。 AB-PAS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黏膜-蛋白2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 3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移酶( G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3组间 TBIL、ALT、γ-GT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ERCP 组和 PTCD 组(P<0.05)。 ERC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PTCD 组和胆肠吻合组,PTCD 组明显低于胆肠吻合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黏蛋白-2数量明显减少,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杯状细胞可通过复合胞吐释放大量黏蛋白-2修复受损的黏液层,维持屏障功能。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ERCP 胆道支架治疗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晓刚;程大铭;王利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居丧是指任何丧失事件,通常指经历某个人(亲人、爱人、亲密朋友)的死亡的一段经历或体验感受。居丧风险指一个人经历他重要的人的死亡后,对其负面结果易感性的程度。“风险”特指导致负面健康结果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指定的原因和结果〔1〕。丧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震撼心灵的应激事件,丧亲之痛导致老人健康问题增多,适应晚年生活的能力下降〔2〕,甚至增加其死亡风险。近些年,科学预测丧偶老年人的居丧风险逐渐成为老年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
作者:马翠翠;宋洁;张成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身体脂肪指数在预测老年人高血压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对盐城市767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分析比较身体脂肪指数(BAI)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WC)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结果男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BMI、WHtR 和 WC,女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WC;无论男女,除 WHR 外,各指标对高血压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 AUC =0.5相比差异均显著,但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I 可以作为反映肥胖、预测高血压风险的指标,特别是在老年人体重无法测量的情况下,但不能说明 BAI 比其他指标在预测高血压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赵雅宜;丁亚萍;李现文;崔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蛋白抗原( CA)50、CA199和 CA724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为病例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血清 CEA、CA50、 CA199和 CA724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 CEA、CA50、CA199和 CA72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此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结肠癌患者(P<0.05)。术后患者血清 CEA、CA50、CA199和 CA724的水平明显较术前降低( P<0.05),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时,其水平又明显升高,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P>0.05);将 CEA、CA50、CA199和 CA724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和复发转移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 P<0.05)。结论CEA、CA50、CA199和 CA724在结肠癌的阳性检出、分期和复发转移中具有检测指示意义,且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更具优势。
作者:朱琼媛;周林华;李丽莉;薛云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冠心病(CHD)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将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1〕。因此寻找到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miRNA 不仅参与 CHD 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而且不同miRNA 可以检测出 CHD 的不同疾病阶段。
作者:曾萍;杨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与常规叩背吸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方法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 AECOPD 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叩背吸痰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机械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结合体位引流。分别记录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基础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排痰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阻力、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气道阻力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从分组到通过SBT 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01),气道阻力降低优于对照组(P =0.01);PaO2及 PaCO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134、P =0.073),脱机成功率、脱机48 h 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及再插管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317、P =0.717、P =0.687),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640)。结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有助于 AECOPD 患者机械通气的脱机。
作者:宋文雨;潘道卓;杨锁柱;于晓提;韩旭;费东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MI 对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成立访谈小组、制定访谈计划、确定访谈重点、运用访谈技巧,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和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及糖尿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MI 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糖代谢,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 MMP 组织抑制物(TIMP)-1水平与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效果和牙周组织状况的关系。方法53例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49例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I)、探针出血(BOP)、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 GCF 中 MMP-1和 TIMP-1水平差异变化;分析观察组 GCF 中 MMP-1、TIMP-1与 PI 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牙周指标及 GCF 中 MMP-1、TIMP-1水平差异均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及GCF 中 MMP-1、TIMP-1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显著,观察组 GCF 中 MMP-1(r =0.493,P<0.001)及 TIMP-1(r =0.515,P<0.001)与 PI 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经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效果显著,牙周组织现状好转改善,GCF 中 MMP-1、TIMP-1水平下降明显,炎症反应逐渐消失。
作者:张澜;江国庆;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高糖诱导 HK-2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及其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 HK-2细胞随机分为七组:A 组(5.5 mmol /L D-葡萄糖)、B 组(30 mmol /L D-葡萄糖)、C 组(5.5 mmol /L D-葡萄糖+24.5 mmol /L甘露醇)、D 组(10-7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E 组(10-6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F 组(10-5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G 组(10μmol /L Y-27632+30 mmol /L 高糖),各组细胞均培养48 h。应用 ELISA 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细胞 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B 组 RhoA mRNA 及 ROCK1 mRNA 的表达较 A 组显著升高( P<0.05),D、E、F 组 RhoA mRNA 及 ROCK1 mRNA 较 B 组均表达减少(P<0.05),且随着 ATRA 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 G 组 RhoA mRNA 的表达与 B 组无明显差异,但ROCK1 mRNA 的表达较 B 组显著减少(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糖组,D、E、F 组 RhoA mRNA 与 ROCK1 mRNA 表达呈正相关(r =0.854,P =0.030;r =0.895,P =0.016;r =0.883,P =0.020;r=0.867,P =0.025);ELISA 结果显示 D、E、F 组及 G 组 CTGF、Ⅳ型胶原表达较 B 组显著下降( P<0.05),且下降程度与 ATRA 浓度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ATRA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高糖诱导的 HK-2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RhoA /ROCK 通路有关。
作者:黄翀;陈艳霞;秦晓华;邹宏昌;徐承云;徐高四;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 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 UC 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常安治疗组。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造模及美常安干预7 d 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行 HE 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 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 IL-1βmRNA 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黏附分子 CD4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美常安干预后显著改善 UC 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DAI 和 HPS 评分下降显著,并明显降低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能通过下调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而发挥干预作用。
作者:梁勇;颜丽萍;苏林;李弘;闫玉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心脏病与 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121例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及体检的健康者217例进行研究;空腹12 h 后采集静脉血5 ml,检查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栓素 B2等主要生化指标,记录其体质量、升高、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一般指标,并详细问询其疾病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法(PCR-LDR 法)检测 CD36的 SNPs 基因型。结果对照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及血压、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血糖、总胆固醇、血栓素、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病例组( P<0.05),病例组患者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1761667位点存 GG、AG、AA 3种基因型,两组基因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分析分布频率发现,病例组 AG 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G 基因型人群中病例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G 基因型均可明显增加动脉硬化心脏病的患病风险(P<0.05);甘油三酯、收缩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低密度脂蛋白与 rs1761667AG 基因型为影响动脉硬化心脏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P<0.05);CD36 SNPs 具有群体代表性,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P>0.05)。结论动脉硬化心脏病与 CD36 rs1761667的 AG 型存相关关系,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的遗传因素。
作者: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关节内骨折的首位,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也有统计报道每年每10万人中出现184例踝关节骨折〔2〕;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过去30年中青年人发病率占3/4〔3〕;其中单纯外踝骨折发病率占50.8%〔4〕,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分类以及治疗方法不一,处理欠佳可能发生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造成踝关节活动受限,给日常活动带来不便,极度影响日常生活。自1960年来外踝骨折治疗方法鲜有变化,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5〕。处理踝关节骨折,常易忽略外踝骨折的治疗,外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外踝骨折治疗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晓猛;祁宝昌;鞠维娜;姚霁航;黄政基;李英超;段长伟;武彤秋;孙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