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翠;宋洁;张成成
尿失禁影响着8.2%的世界人口〔1〕。压力性尿失禁(SUI)是由于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在正常状态下无遗尿,有喷嚏、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会自动流出〔2〕。国际上女性 SUI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班牙、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患病率分别为23%、44%、41%和42%〔3〕。Zhu 等〔4〕调查了近2万例年龄大于20岁的女性,得出中国女性SUI 为18.9%。目前治疗 SUI 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尚可,但其相关并发症较严重〔5〕;手术治疗还存在副反应,无论何种手术其复发率均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6〕。非手术方法被认为是 SUI 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轻、中度 SUI 的效果较好。非手术方法中的运动治疗因其安全、方便、经济和有效,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和认同。本文就国内外女性 SUI 运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艳;黄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芹菜素与老年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选择健康的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不同剂量芹菜素组各10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勤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余各组在缺血前10 min 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聚乙二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芹菜素,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凋亡细胞数极少;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的增多,芹菜素低剂量(1 mg /kg)组:Apil1、芹菜素中剂量(2 mg /kg)组:Apil2、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的凋亡细胞数下降,其中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细胞数下降明显。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低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中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芹菜素低剂量组的 Bax、AR 与芹菜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芹菜素与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存在相关性,且芹菜素可以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朵杰;汪晓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身体锻炼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预测指标,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缺乏身体锻炼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如Ⅱ型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身体锻炼的缺乏占重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的6%~10%,已成为全球的第四大死因〔1〕。既往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有高达31.1%的成年人未参与身体锻炼,而老年人的参与率低〔2〕。现综述影响老年人参加身体锻炼的因素。
作者:陈晓;王曙红;王国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存在肝脏基础疾病,肝脏储备功能不佳,若术前肝功能不良,会导致术后余肝功能不足,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肝脏储备功能受有效肝细胞数量、肝脏血供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很多,其中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应用为广泛。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可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是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可靠的方法〔1〕。
作者:张泽天;陈帅;季慧范;张国山;高阳;安爽;郭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CS)国内又称胃肠道息肉病-皮肤色素沉着-秃发-指(趾)甲萎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以广泛的消化道息肉伴外胚层病变为特点。
作者:文韵玲;张峰睿;吴静;缪应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剩留心血管风险。方法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21例为观察组,单纯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10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起每晚服用1粒阿托伐他汀胶囊(20 mg /粒),余治疗按冠心病常规治疗,两组无差别。治疗时间为1年,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100水平,以及治疗中(后)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 TG、低HDL-C 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且代谢综合征组较单纯冠心病组有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特点以高TG、低 HDL-C 为主,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未达到理想血脂水平,考虑与此类患者剩余心血管病风险有关。
作者:付东琳;马懿;张辉;许官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胃低分化腺癌中肿瘤易感基因(TSG)101蛋白的表达,关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的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57例经病理确诊为胃低分化腺癌的患者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1例胃高分化腺癌术后组织作为对照组,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中 TSG101和 PCNA 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结果观察组中 TSG10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CNA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中 TSG101和 PCNA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脉管累犯、肿瘤大径密切相关,TSG10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 TSG101与 PCNA 呈负相关性。结论TSG101在胃低分化腺癌中可能起抑癌基因样的作用,TSG101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调节发挥作用。
作者:于鹏杰;戈锐;王焕丽;张成;武燕速;马玉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氨基酸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酶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25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 NT-proBN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 NT-proBNP、AST、LDH、CK、CK-MB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NT-proBNP、AST、LDH、CK、CK-MB 的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均与 NT-proBNP、AST、LDH、CK、CK-MB 的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 NT-proBNP 和心肌酶各指标的表达均升高,其不仅促进病变的进展,还对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梅;石海霞;仲盛年;马春剑;金俐明;马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2015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核心战略。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是我国当前城市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将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优先推动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积极鼓励在财政、金融、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对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作者:郝丽;张伟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几年国内外发布的诸多报告显示,老年人多次成为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增幅大的用户群体;大多数手机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等都是针对年轻人,并不贴近老年人。因此,梳理我国手机产品的惠老现状,分析国外老人手机的设计经验,提出我国惠老手机产品设计的改善途径。
作者:盖龙涛;刘懿莹;郑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心脏病与 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121例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及体检的健康者217例进行研究;空腹12 h 后采集静脉血5 ml,检查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细胞、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栓素 B2等主要生化指标,记录其体质量、升高、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一般指标,并详细问询其疾病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法(PCR-LDR 法)检测 CD36的 SNPs 基因型。结果对照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及血压、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血糖、总胆固醇、血栓素、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病例组( P<0.05),病例组患者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1761667位点存 GG、AG、AA 3种基因型,两组基因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分析分布频率发现,病例组 AG 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G 基因型人群中病例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G 基因型均可明显增加动脉硬化心脏病的患病风险(P<0.05);甘油三酯、收缩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低密度脂蛋白与 rs1761667AG 基因型为影响动脉硬化心脏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P<0.05);CD36 SNPs 具有群体代表性,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P>0.05)。结论动脉硬化心脏病与 CD36 rs1761667的 AG 型存相关关系,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的遗传因素。
作者: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体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创面感染影响。方法收集实施危险因素管理体系前后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菌群种类及数量比较,感染持续时间和感染率及其抗生素使用情况(抗生素药物种类和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满意度评价等。结果对照组培养阳性患者共37例,总感染率74.0%;实验组培养阳性患者共21例,总感染率42.0%,两组差异显著(P =0.024)。对照组患者的相对感染持续时间〔(28.6±3.4)d〕与实验组〔(9.5±3.1)d〕比较显著较长(P<0.01);总菌株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各种病原菌的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单一样本平均感染菌株数(72.6±5.4)与实验组患者(31.3±6.1)比较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种类〔(2.3±0.4)种〕与对照组〔(3.1±0.8)种〕比较显著减少(P =0.006);实验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17.6±1.4)d〕与对照组〔(29.3±2.1)d〕比较显著缩短(P =0.034)。通过实施感染危险因素控制管理体系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出院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91.6% vs 94.0%,P =0.036)。结论实施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患者烧伤创面菌株种类和数目,有效降低患者感染事件和感染率,从而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和使用时间,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
作者:张云;张霞;姚望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滑膜关节,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据报道全世界 RA 的患病率是0.5%~1%,每年有400万新发病例〔1〕。 RA 的发展是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介导的,但确切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RA 的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滑膜炎),通过浸润型炎症、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软骨和骨组织受侵蚀。 RA 一旦形成,侵蚀不会停止,会造成关节持续性的损害。研究证实,新的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治疗和 B 细胞耗竭治疗使很多 RA 患者受益。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价格昂贵,并且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达不到长期治疗效果〔2〕。因此,开发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 RA 的方法是必要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骨骼肌系统的治疗和再生方面具前景,尤其在软骨再生方面。 MSCs 还具有来源广、容易获取、易培养、克服免疫排斥、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等优点,在治疗 RA 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涛;宋敏;巩彦龙;董万涛;李清林;孙定平;周灵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HIPC)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胃癌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HIPC。治疗完成后,随访调查患者生存质量、化疗疗效、化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和 T 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CD3+、CD4+和 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 P<0.05),而 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PC 较传统化疗疗效更佳,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但其毒副作用暂时未发现,有待延长随访时间和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启船;屈中玉;张辉;陶海云;刘越;李果;万里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4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相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手术进行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4 h 抽取的静脉血进行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低切和高切还原黏度均比麻醉之前低;老年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比非老年组低。两组患者麻醉前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30 min、术毕、术后4 h 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增高较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以使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对脏器的血液灌注有明显的益处,其中对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鹭蓉;冯宇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82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组41例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记录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数量清扫状况,术前及术后指标,同时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状况。结果在淋巴结清除数量上,研究组在Ⅲ期、右半结肠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累积生存率(4.88%、2.44%、94.38%)与对照组(7.32%、4.88%、92.3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结肠癌安全有效,达到淋巴组织切除大化,获得较好的肿瘤根治效果。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MI 对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成立访谈小组、制定访谈计划、确定访谈重点、运用访谈技巧,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和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及糖尿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MI 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糖代谢,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积极地行为干预,包括认知干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与锻炼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值、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术后即刻,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同时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上述值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 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完整纤维帽小厚度都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同时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完整纤维帽小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新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重建、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能有效反应术后效果,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瑜;廖旺;李隐月;何嫚;乔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方剂桂枝加葛根汤,疗程均为2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积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其针药并用的指导思想值得推广。
作者:刘姝含;刘美含;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本体感觉及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太极故里焦作市年龄65~75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从中随机筛选具有3年以上太极拳锻炼习惯和无明显健身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各50例,分别为长期太极拳锻炼组和无锻炼习惯组,首先检测两组入选者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期太极拳锻炼的效果,另对无锻炼习惯组老年人进行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实验,观察锻炼后各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长期太极拳锻炼组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指标明显优于无锻炼习惯组(均 P<0.05),无锻炼习惯组老年人经6个月训练实验后,各检测指标较实验前得到了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本体感觉能力和身体稳定性对维持老年人的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而进行长期太极拳锻炼能对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作者:马孝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