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王启船;屈中玉;张辉;陶海云;刘越;李果;万里新

关键词:胃癌, 顺铂, 腹腔热灌注,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HIPC)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胃癌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HIPC。治疗完成后,随访调查患者生存质量、化疗疗效、化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和 T 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CD3+、CD4+和 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 P<0.05),而 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PC 较传统化疗疗效更佳,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但其毒副作用暂时未发现,有待延长随访时间和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滑膜关节,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据报道全世界 RA 的患病率是0.5%~1%,每年有400万新发病例〔1〕。 RA 的发展是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介导的,但确切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RA 的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滑膜炎),通过浸润型炎症、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软骨和骨组织受侵蚀。 RA 一旦形成,侵蚀不会停止,会造成关节持续性的损害。研究证实,新的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治疗和 B 细胞耗竭治疗使很多 RA 患者受益。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价格昂贵,并且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达不到长期治疗效果〔2〕。因此,开发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 RA 的方法是必要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骨骼肌系统的治疗和再生方面具前景,尤其在软骨再生方面。 MSCs 还具有来源广、容易获取、易培养、克服免疫排斥、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等优点,在治疗 RA 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涛;宋敏;巩彦龙;董万涛;李清林;孙定平;周灵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类风湿关节炎肺功能损伤大鼠TGF-β1/Smads的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 RA 致肺损伤的 TGF-β1/Smads 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川芎嗪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大鼠肺组织 TGF-β1、Smad3/7蛋白表达进行测定,计算免疫组化染色 OD 值。结果RA 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增加,TGF-β1、Smad3蛋白表达比模型组减弱,Smad7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川芎嗪和雷公藤治疗后,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明显回升,Smad7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川芎嗪可缓解 RA 所致肺部炎症,机制可能是调控 TGF-β1/Smads 信号。

    作者:罗文哲;乔晓峰;叶之慧;盛延良;王建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离体细胞模型白细胞介素(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钠,1 h 后以10μg /L 的 IL-1β刺激,培养24 h 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膜 ATP, IL-1β和 TNF-α水平。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丢失较正常软骨细胞显著升高;IL-1β和 TNF-α水平在 IL-1β组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透明质酸钠干预 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后,H20组和 H40组的 IL-1β及 TNF-α水平明显低于 IL-1β组(P<0.05),而H10组中 IL-1β及 TNF-α水平与 IL-1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的丢失,下调 IL-1β和 TNF-α水平。

    作者:何薇;赵峰;张国平;王辉;石硕;裴宏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腺癌中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腺癌中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Cath)-D 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64例确诊为肺腺癌并行根治手术患者的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未见明显异常的肺组织2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中 CD44v6和 Cath-D 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结果观察组中CD44v6和 Cath-D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CD44v6和 Cath-D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脉管累犯密切相关,Cath-D 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胸膜累犯无相关性;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中 CD44v6和 Cath-D 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展;二者高表达提示肿瘤处于进展状态。

    作者:展翼翼;达春丽;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4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相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手术进行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4 h 抽取的静脉血进行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低切和高切还原黏度均比麻醉之前低;老年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比非老年组低。两组患者麻醉前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30 min、术毕、术后4 h 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增高较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以使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对脏器的血液灌注有明显的益处,其中对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鹭蓉;冯宇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山东省社区养老居民生命质量相关因素及提升路径

    目的:分析山东省社区养老居民的生命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内的12个地市抽取730名60岁及以上社区养老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社区养老居民生命质量的平均得分为(61.95±16.5)分,性别、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参与性、养老服务满意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社区老人生命质量需要从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着手,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

    作者:董毅;胡善菊;郭继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对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与常规叩背吸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方法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 AECOPD 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叩背吸痰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机械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结合体位引流。分别记录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基础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排痰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阻力、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气道阻力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从分组到通过SBT 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01),气道阻力降低优于对照组(P =0.01);PaO2及 PaCO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134、P =0.073),脱机成功率、脱机48 h 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及再插管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317、P =0.717、P =0.687),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640)。结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有助于 AECOPD 患者机械通气的脱机。

    作者:宋文雨;潘道卓;杨锁柱;于晓提;韩旭;费东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镁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健康人体内,镁离子的摄入和排出是一个平衡状态〔1〕,包括肠道吸收、骨骼的存储交换和肾脏的排泄。肾脏是调节镁平衡的重要器官,约95%的镁离子通过肾小管被重吸收,髓袢升支粗段可重吸收60%左右。正常成人血清镁水平在0.75~1.0 mmol /L,低镁血症定义为血清镁低于0.75 mmol /L,高镁血症即血镁含量高于1.0 mmol/L〔2〕。人体内50%~60%的镁位于骨组织中,其中约1/3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剩余2/3的镁离子存在于矿物质元素结构表面。镁离子在细胞外间质中小于1%,绝大多数的镁离子位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位居第二的阳离子〔3〕,可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及离子通道的调节,在钾和钙进出细胞的跨膜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4〕。同时镁离子还在细胞生长、再生及维持人体内平滑肌兴奋性等方面发挥作用〔5〕。

    作者:管文瑜;姜丽丽;魏玉丹;谭虹;王欣;杜玉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肝癌靶向治疗对老年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肝癌靶向治疗对肝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口服索拉非尼进行靶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索拉非尼(0.4 g /次,2次/d,空腹,连服3个月)基础上,同时给予自体 CIK 细胞治疗3次(每月1次),每次3 d;对照组仅口服索拉非尼(剂量同上),同时定期随访。采用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 FACT-Hep)评价肝癌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第6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FACT-Hep 量表各内部评分、FACT-Hep 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自体 CIK 联合肝癌靶向治疗对改善肝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作者:乔翠霞;张新峰;程旭峰;刘琦;蔡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记忆障碍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记忆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主要采取记忆障碍训练、心理沟通和个性化服务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记忆能力与病情控制情况。结果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平均空腹血糖与 HbA1c 控制良好,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记忆能力,改善其用药记忆障碍,保障其血糖控制平稳。

    作者:丁建红;姚永芳;于莹;杜鹃;邱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尿失禁影响着8.2%的世界人口〔1〕。压力性尿失禁(SUI)是由于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在正常状态下无遗尿,有喷嚏、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会自动流出〔2〕。国际上女性 SUI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班牙、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患病率分别为23%、44%、41%和42%〔3〕。Zhu 等〔4〕调查了近2万例年龄大于20岁的女性,得出中国女性SUI 为18.9%。目前治疗 SUI 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尚可,但其相关并发症较严重〔5〕;手术治疗还存在副反应,无论何种手术其复发率均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6〕。非手术方法被认为是 SUI 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轻、中度 SUI 的效果较好。非手术方法中的运动治疗因其安全、方便、经济和有效,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和认同。本文就国内外女性 SUI 运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艳;黄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绿茶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细胞色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害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反映线粒体功能的细胞色素(Cyt) C 释放调控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绿茶多酚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 kg-1? d-1),每组8只,绿茶多酚各剂量组灌胃给予受试液,连续15 d,第16天起绿茶多酚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白酒12 ml /kg,连续3 d,造成急性肝损伤,酶标光度分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ELISA 法检测肝细胞胞质及线粒体 Cyt C 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绿茶多酚高剂量组肝脏指数、ALT、AST、MDA、胞质及线粒体 Cyt C 水平降低(P<0.05),T-AOC 水平明显升高( P<0.05)。结论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阻抑 Cyt C 释放有关。

    作者:程学敏;黎海娟;黄茜;黎丽芳;覃卿;赵爽;黄彦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外踝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关节内骨折的首位,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也有统计报道每年每10万人中出现184例踝关节骨折〔2〕;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过去30年中青年人发病率占3/4〔3〕;其中单纯外踝骨折发病率占50.8%〔4〕,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分类以及治疗方法不一,处理欠佳可能发生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造成踝关节活动受限,给日常活动带来不便,极度影响日常生活。自1960年来外踝骨折治疗方法鲜有变化,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5〕。处理踝关节骨折,常易忽略外踝骨折的治疗,外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外踝骨折治疗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晓猛;祁宝昌;鞠维娜;姚霁航;黄政基;李英超;段长伟;武彤秋;孙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 组)50例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B 组)7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25( OH) D3水平与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因变量,年龄、病程、血清25(OH)D3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 C 肽为自变量进行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B 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 A 组(P<0.05),空腹 C 肽低于 A 组(P<0.05)。 Logistic 逐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 OH) D3、空腹 C肽同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25( OH) D3的水平变化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糖尿病患者适度补充25(OH)D3可在某种程度上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作者:陈攀;黎秋晗;吴蔚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高糖诱导 HK-2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及其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 HK-2细胞随机分为七组:A 组(5.5 mmol /L D-葡萄糖)、B 组(30 mmol /L D-葡萄糖)、C 组(5.5 mmol /L D-葡萄糖+24.5 mmol /L甘露醇)、D 组(10-7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E 组(10-6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F 组(10-5 mol /L ATRA+30 mmol /L 高糖)、G 组(10μmol /L Y-27632+30 mmol /L 高糖),各组细胞均培养48 h。应用 ELISA 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细胞 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B 组 RhoA mRNA 及 ROCK1 mRNA 的表达较 A 组显著升高( P<0.05),D、E、F 组 RhoA mRNA 及 ROCK1 mRNA 较 B 组均表达减少(P<0.05),且随着 ATRA 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 G 组 RhoA mRNA 的表达与 B 组无明显差异,但ROCK1 mRNA 的表达较 B 组显著减少(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糖组,D、E、F 组 RhoA mRNA 与 ROCK1 mRNA 表达呈正相关(r =0.854,P =0.030;r =0.895,P =0.016;r =0.883,P =0.020;r=0.867,P =0.025);ELISA 结果显示 D、E、F 组及 G 组 CTGF、Ⅳ型胶原表达较 B 组显著下降( P<0.05),且下降程度与 ATRA 浓度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ATRA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高糖诱导的 HK-2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RhoA /ROCK 通路有关。

    作者:黄翀;陈艳霞;秦晓华;邹宏昌;徐承云;徐高四;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成像时间-强度曲线在老年胸腺肿瘤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析老年胸腺肿瘤患者超声造影成像(CEUS)病变时间-强度曲线(TI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 CEUS 确诊的48例老年胸腺肿瘤患者根据病灶的良恶性分成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30例,分析病理检查结果、CE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血流分级情况及灌注模式,比较两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TIC 的直接和间接指标等。结果两组常规超声显示的内部回声、边界、形态、CDFI 差异不明显(P>0.05)。在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的血供显示上,CEUS 明显比 CDFI 优秀(P<0.01)。良性组和恶性组血流灌注模式有所不同,恶性组和良性组的下降支斜率( DS)、下升支斜率(RS)、峰值强度(IMAX)、强度上升时间( RT)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达峰时间( TTP)和造影剂到达时间( AT)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TIC 对老年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卯秀;刘琨;雷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DPN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1例 DPNP 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安慰剂维持治疗12 w。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随访所有研究对象24 h 平均疼痛程度评分,24 h 大疼痛程度评分及夜间平均疼痛程度评分,并且通过简明疼痛量表(BPI-S、BPI-I)、McGill 疼痛问卷简表-感觉部分(SF-MPQ)等评估研究对象的病情变化。检测外周血糖脂代谢等基础生化指标,同时记录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与次要疗效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12 w 后,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度洛西汀组24 h 平均疼痛程度评分〔(4.46±1.13)分 vs(2.38±1.39)分〕、24 h 大疼痛程度评分〔(5.69±1.49)分 vs (4.00±1.64)分〕及其他指标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次,度洛西汀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治疗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整个治疗过程两组患者均无自杀倾向及抑郁症的发生。结论度洛西汀能够明显改善 DPNP 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先淑;杨若梅;李志勇;程昌琴;董靖;陈燕;梅李毅;杨刚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7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2%)显著优于对照组(85.23%)(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HR、SBP、DBP、LVEDD、LVESD、IL-6、TNF-α和 hs-CRP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LVEF 和6MWT 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LVEF 和6MWT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优良,能降低患者心肌重塑风险,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顾丽萍;胡菁;严蜀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甲环酸对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行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手术切开皮肤前10 min 开始按15 mg /kg 氨甲环酸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则输入100 ml 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 PT、APTT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显著性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刘金望;林炎水;蒋涛;向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