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王鹭蓉;冯宇峰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血浆胰岛素
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4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相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手术进行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4 h 抽取的静脉血进行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低切和高切还原黏度均比麻醉之前低;老年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比非老年组低。两组患者麻醉前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30 min、术毕、术后4 h 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增高较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以使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对脏器的血液灌注有明显的益处,其中对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MPTP诱导小鼠帕金森病亚急性模型和慢性模型的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亚急性模型和慢性模型的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亚急性模型 C57/BL 小鼠腹腔注射 MPTP 25 mg /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慢性模型 C57/BL 小鼠腹腔注射 MPTP 25 mg /k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5 w。通过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 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组小鼠行为学改变明显,而亚急性组小鼠无明显改变。在爬杆实验中,慢性组小鼠爬杆所用的时间长于亚急性组;悬挂实验中,慢性组小鼠悬挂时间低于亚急性组。两组小鼠纹状体 DA 含量明显降低(P<0.05),但慢性组与亚急性组相比 DA 含量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而5-HT 含量未见明显改变(P>0.05);中脑黑质致密部 TH 阳性细胞减少方面,亚急性组下降至对照组28%,慢性组下降至对照组的17%;慢性组 HE 染色切片中的神经细胞凋亡多,而亚急性组神经细胞相对凋亡较少。结论MPTP 的 PD 小鼠慢性模型与亚急性模型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与人类 PD 相似的临床症状,是以后进一步研究 PD 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潜在稳定模型。

    作者:樊开阳;朱丽娜;张文利;张海瑞;张瑜;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滑膜关节,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据报道全世界 RA 的患病率是0.5%~1%,每年有400万新发病例〔1〕。 RA 的发展是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介导的,但确切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RA 的病理特征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滑膜炎),通过浸润型炎症、免疫细胞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软骨和骨组织受侵蚀。 RA 一旦形成,侵蚀不会停止,会造成关节持续性的损害。研究证实,新的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治疗和 B 细胞耗竭治疗使很多 RA 患者受益。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价格昂贵,并且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达不到长期治疗效果〔2〕。因此,开发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 RA 的方法是必要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骨骼肌系统的治疗和再生方面具前景,尤其在软骨再生方面。 MSCs 还具有来源广、容易获取、易培养、克服免疫排斥、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等优点,在治疗 RA 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涛;宋敏;巩彦龙;董万涛;李清林;孙定平;周灵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快走对高校退休教工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评价快步走对高校退休老年2型糖尿病( T2DM)教工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为期16 w 快步行走对14例高校退休教工T2DM 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对比实验前后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老年 T2DM 患者采用快步行走运动干预16 w 后,受试者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未出现运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应在高校退休教工老年 T2DM 患者中大力提倡类似的运动疗法,倡导“运动即药物”的理念。

    作者:费加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氨甲环酸对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行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6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手术切开皮肤前10 min 开始按15 mg /kg 氨甲环酸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则输入100 ml 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 PT、APTT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显著性减少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刘金望;林炎水;蒋涛;向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室肌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0.2、0.4 g /kg 决明子蒽醌苷组及佐芬普利(0.01 g /kg)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 w。给药后第57天测量大鼠颈动脉平均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压力大下降速率(LV-dp /dtmax)及左室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 LVW /TL)。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放免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含量。结果决明子蒽醌苷能明显抑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与模型组比较,LVW /TL、LVEDP 值明显降低、LV-dp /dtmax 值明显升高(P<0.05或 P<0.01),该作用与其抑制心内AngⅡ、ALD 及 ET 表达有关(P<0.05或 P<0.01)。结论明子蒽醌苷能抑制肾源性高血压所致心肌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且其能够有效降低心脏局部 AngⅡ、ALDAET 分泌有关。

    作者:于海荣;王一帆;陈建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 w 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血清 IL-8和 TNF-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χ2=4.406,P =0.036)。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好转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1)。两组血清 TNF-α、IL-8炎性因子水平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 AECOPD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炎性因子表达。

    作者:景璇;郭洁;张嘉;王石红;赵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离体细胞模型白细胞介素(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钠,1 h 后以10μg /L 的 IL-1β刺激,培养24 h 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膜 ATP, IL-1β和 TNF-α水平。结果IL-1β组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丢失较正常软骨细胞显著升高;IL-1β和 TNF-α水平在 IL-1β组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透明质酸钠干预 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后,H20组和 H40组的 IL-1β及 TNF-α水平明显低于 IL-1β组(P<0.05),而H10组中 IL-1β及 TNF-α水平与 IL-1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炎软骨细胞线粒体 ATP 的丢失,下调 IL-1β和 TNF-α水平。

    作者:何薇;赵峰;张国平;王辉;石硕;裴宏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RNA在冠心病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冠心病(CHD)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将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1〕。因此寻找到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miRNA 不仅参与 CHD 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而且不同miRNA 可以检测出 CHD 的不同疾病阶段。

    作者:曾萍;杨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 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 UC 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常安治疗组。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造模及美常安干预7 d 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行 HE 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 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 IL-1βmRNA 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黏附分子 CD4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美常安干预后显著改善 UC 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DAI 和 HPS 评分下降显著,并明显降低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能通过下调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而发挥干预作用。

    作者:梁勇;颜丽萍;苏林;李弘;闫玉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对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A 组给予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B 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C 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疗程均为1年。检测左室肌重量和左室肌重量指数、24 h 动态血压、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血压下降,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都改善(P<0.01),但 A组的疗效优于 B、C 组(P<0.01),特别是 A 组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左室舒张功能提高。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左室肥厚,提高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陈杰;杨春梅;刘兵;陈希;李毅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7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命体征、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2%)显著优于对照组(85.23%)(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HR、SBP、DBP、LVEDD、LVESD、IL-6、TNF-α和 hs-CRP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LVEF 和6MWT 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LVEF 和6MWT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优良,能降低患者心肌重塑风险,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顾丽萍;胡菁;严蜀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中 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围术期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结果并检测血浆中 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7%(P<0.05);血浆 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分别为22.45%、(1.75±0.93) mg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2.21±0.88)mg /L(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对血浆 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及时准确判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希铭;张国秋;张广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分析与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清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 Fbg)的相关性。方法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为研究1组,稳定期患者55例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 D-D,凝血四项包括 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气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分压( PaO2)、pH 值,分析 COPD 患者血气指标与血清 D-D、Fbg 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血清 D-D、Fbg 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 PT、TT、APTT、PH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患者血清 D-D、Fbg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2组,且研究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患者 PaCO2水平高于研究2组(P<0.05),而 PaO2水平则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 患者中,PaO2与血清 D-D、Fbg 之间均呈负相关,r =-0.69、-0.72( P均<0.05);PaCO2则与血清 D-D、Fbg 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 =0.52、0.57(均 P<0.05)。结论血清 D-D、Fbg 在 COPD 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其与血气指标存在密切关系,建议临床治疗时可选抗凝类药物进行辅助,以有效缓解病情并改善预后。

    作者:褚星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

    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积极有效手段,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老年人来说,体育锻炼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使其保持活力,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各省市的经济水平、文化、气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势必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代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式及比较

    目前,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腹膜透析(PD)因具有操作简便、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保护残存肾功能等特殊优点,越来越得到广大的医学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有研究统计全世界已超过19万例 ESRD 患者选择 PD〔1〕;在墨西哥和香港,80%以上的 ESRD患者选择 PD 做为肾脏替代方式〔2〕。传统的 PD 导管置入术主要有3种:盲穿法、解剖法和腹腔镜法。尽管传统术式是科学的,但仍有一定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约占 PD患者转为血液透析原因的20%〔3〕。为减少 PD 导管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医学者在传统术式上进行改良。由于盲穿法已逐渐被淘汰,本文将从解剖法和腹腔镜法这两种术式上探讨如何通过技术上的改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敏;王彬;崔文鹏;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重症精神分裂老年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奥氮平治疗,研究组53例予以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评定认知功能,采血检测血清相关指标、炎症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47%,低于研究组90.57%(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神经认知功能状况改善更显著,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降低,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采用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疗效显著,对认知功能、血清 BDNF 水平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昉;梅蕊;彭樊;吕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行为学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N-myc下游调节基因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 N-myc 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bFGF 组。采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 VD 动物模型,用 HE、TTC 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 NDRG1蛋白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第7天缺血海马神经元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第21天达高峰。应用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后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结论穿梭箱训练和bFGF 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能由 NDRG1信号介导。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吴溪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人still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成人 still 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所有住院诊治的成人 still 病患者53例。搜集患者临床数据及实验室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除常见的发热、皮疹症状外,更易发生咽痛(P =0.013);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铁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与青年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咽痛、胆固醇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时应警惕成人 still 病。

    作者:何平;高旗;马宁;姜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不同疗法的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中黏蛋白-2表达变化及3种姑息疗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恶性胆管梗阻患者88例,分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56例,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32例;另收集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胃镜检查时钳取8块肠黏膜组织,分别行 HE 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AB-PAS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黏蛋白-2表达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患者分为采取 Roux-en-Y 吻合术(胆肠吻合组)、ERCP 并胆管支架置入术( ERCP 组)、PTCD 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体能、并发症情况。结果HE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绒毛完整性部分破损。电镜下观察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黏膜微绒毛变短、稀释、排列不齐,杯状细胞经复合胞吐释放出大量黏蛋白。 AB-PAS 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肠杯状细胞数明显少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性胆管梗阻伴黄疸组患者黏膜-蛋白2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恶性胆管梗阻无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 3组患者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γ-谷氨酰转移酶( GT)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3组间 TBIL、ALT、γ-GT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ERCP 组和 PTCD 组(P<0.05)。 ERC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PTCD 组和胆肠吻合组,PTCD 组明显低于胆肠吻合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黏膜黏蛋白-2数量明显减少,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杯状细胞可通过复合胞吐释放大量黏蛋白-2修复受损的黏液层,维持屏障功能。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ERCP 胆道支架治疗在保证疗效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晓刚;程大铭;王利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