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学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N-myc下游调节基因1蛋白表达的影响

邢雪松;吕威力;吴溪婷

关键词:行为学训练,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神经再生, 增殖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 N-myc 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bFGF 组。采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 VD 动物模型,用 HE、TTC 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 NDRG1蛋白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第7天缺血海马神经元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第21天达高峰。应用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后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结论穿梭箱训练和bFGF 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能由 NDRG1信号介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环状RNA在肿瘤癌变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环状 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1976年在类病毒中被首次发现,随后在病毒和真核生物中也相继发现了 circRNA。 circRNA 与线性 RNA 的不同之处在于其3′端与5′端相连,形成闭合的共价环状结构,该结构使 circRNA较线性 RNA 更加保守和稳定〔1〕。初 cireRNA 被认为是由选择性剪接错误产生,新研究表明 circRNA 的形成受 ALU 双反向重复序列、外显子跳读和 RNA 结合蛋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同时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circRNA 在真核生物生命活动以及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3〕。

    作者:王文君;史志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方黄藤合剂治疗放射性肠炎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7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硫糖铝口服及胸腺蛋白口服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黄藤合剂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KPS 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治疗组血清SOD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藤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

    作者:汪超;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尿失禁影响着8.2%的世界人口〔1〕。压力性尿失禁(SUI)是由于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其特点是在正常状态下无遗尿,有喷嚏、咳嗽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尿液会自动流出〔2〕。国际上女性 SUI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班牙、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患病率分别为23%、44%、41%和42%〔3〕。Zhu 等〔4〕调查了近2万例年龄大于20岁的女性,得出中国女性SUI 为18.9%。目前治疗 SUI 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尚可,但其相关并发症较严重〔5〕;手术治疗还存在副反应,无论何种手术其复发率均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6〕。非手术方法被认为是 SUI 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轻、中度 SUI 的效果较好。非手术方法中的运动治疗因其安全、方便、经济和有效,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和认同。本文就国内外女性 SUI 运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艳;黄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糖蛋白抗原( CA)50、CA199和 CA724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为病例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血清 CEA、CA50、 CA199和 CA724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 CEA、CA50、CA199和 CA72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此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结肠癌患者(P<0.05)。术后患者血清 CEA、CA50、CA199和 CA724的水平明显较术前降低( P<0.05),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时,其水平又明显升高,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P>0.05);将 CEA、CA50、CA199和 CA724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和复发转移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 P<0.05)。结论CEA、CA50、CA199和 CA724在结肠癌的阳性检出、分期和复发转移中具有检测指示意义,且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更具优势。

    作者:朱琼媛;周林华;李丽莉;薛云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C-CIK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Toll样受体4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 DC-CIK 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 Toll 样受体(TLR)4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206例肺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DC-CIK 免疫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终 TLR4 mRNA 的表达量、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 CEA)、癌抗原(CA)125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14% vs 47.57%,89.32% vs 68.93%)(χ2=4.411,12.961;P<0.05);观察组 TLR4 mRNA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 =4.090,P<0.05);CYRAR211、SCC-Ag、CEA、CA125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 =13.881,17.416,22.786,8.201;P<0.05)。结论DC-CIK 联合化疗有助于降低肺癌患者血清 TLR4表达及肿瘤标志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肖怀清;倪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绿茶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细胞色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害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反映线粒体功能的细胞色素(Cyt) C 释放调控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绿茶多酚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 kg-1? d-1),每组8只,绿茶多酚各剂量组灌胃给予受试液,连续15 d,第16天起绿茶多酚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白酒12 ml /kg,连续3 d,造成急性肝损伤,酶标光度分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ELISA 法检测肝细胞胞质及线粒体 Cyt C 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绿茶多酚高剂量组肝脏指数、ALT、AST、MDA、胞质及线粒体 Cyt C 水平降低(P<0.05),T-AOC 水平明显升高( P<0.05)。结论绿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阻抑 Cyt C 释放有关。

    作者:程学敏;黎海娟;黄茜;黎丽芳;覃卿;赵爽;黄彦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方剂桂枝加葛根汤,疗程均为2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积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其针药并用的指导思想值得推广。

    作者:刘姝含;刘美含;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罗格列酮对OLETF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白细胞介素-17、Bcl-xl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2型糖尿病(T2DM) OLETF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17、Bcl-xl 的影响。方法取OLETF 雄性 T2DM 大鼠16只,随机分为 T2DM 组和 RGZ 组,正常对照组(NC)组为 LETO 鼠,每组8只。给药12 w 后同时采集肝脏组织,进行 HE、Mass、PAS 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IL-17和 Bcl-xl 阳性细胞。结果T2DM 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可见大量胶原纤维。肝细胞脂肪空泡形成、糖原沉积减少、细胞凋亡增加,Bcl-xl 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 IL-17增加。 RGZ 组较 T2DM 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T2DM可致肝脏组织学发生损伤,而罗格列酮可减轻这种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会敏;梁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PTP诱导小鼠帕金森病亚急性模型和慢性模型的比较

    目的:探讨对比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亚急性模型和慢性模型的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亚急性模型 C57/BL 小鼠腹腔注射 MPTP 25 mg /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慢性模型 C57/BL 小鼠腹腔注射 MPTP 25 mg /k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5 w。通过爬杆实验和悬挂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 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组小鼠行为学改变明显,而亚急性组小鼠无明显改变。在爬杆实验中,慢性组小鼠爬杆所用的时间长于亚急性组;悬挂实验中,慢性组小鼠悬挂时间低于亚急性组。两组小鼠纹状体 DA 含量明显降低(P<0.05),但慢性组与亚急性组相比 DA 含量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而5-HT 含量未见明显改变(P>0.05);中脑黑质致密部 TH 阳性细胞减少方面,亚急性组下降至对照组28%,慢性组下降至对照组的17%;慢性组 HE 染色切片中的神经细胞凋亡多,而亚急性组神经细胞相对凋亡较少。结论MPTP 的 PD 小鼠慢性模型与亚急性模型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与人类 PD 相似的临床症状,是以后进一步研究 PD 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潜在稳定模型。

    作者:樊开阳;朱丽娜;张文利;张海瑞;张瑜;马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在老年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 CA724、CA199、CA242、CEA 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老年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胃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50例为对照1组,选取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黏膜者50例作为对照2组。检测三组观察对象的血清,上午取空腹静脉血10 ml,用离心机分离,然后将分离血清存贮在-90℃的冷冻冰箱进行保存,后进行肿瘤标志物 CA724、CA199、CA242、CEA 检测。且通过 CA724、CA199、CA242、CEA 单项及联合检测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分级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 P<0.05和 P<0.01);且对照1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 P<0.05)。高、中分化组胃癌患者CA724、CA199、CA242阳性率均优于低分化组(P<0.05)。各组 CEA 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Ⅰ和Ⅱ期胃癌患者4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水平明显低于Ⅳ期(P<0.05)。Ⅰ和Ⅱ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Ⅳ期(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 CA724、CA199、CA242、CEA 的水平异常升高或可提示有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它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谢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大鼠海马组织中 Shh 信号通路信号肽 Shh、膜受体 Patched-1和核转录因子 Gli-1的表达及甲减对脑发育及功能调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12只 SPF 级健康 Wistar 大鼠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甲减组,每组6只,甲减组经腹腔注射丙基硫氧嘧啶建模,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测定两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对比两组 Shh、Patched-1和 Gli-1蛋白水平及 mRNA 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大鼠血清 T3、T4水平明显降低,TSH 水平明显升高(P<0.05)。甲减组 Shh,Patched-1及 Gli-1蛋白及 mRNA 表达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减脑组织 Shh、Patched-1和 Gli-1蛋白水平及 mRNA 表达明显降低,导致甲状腺激素生物学效应降低,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姚远;汪蓓蕾;王大玮;陈皓;郭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 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 UC 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常安治疗组。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造模及美常安干预7 d 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行 HE 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 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 IL-1βmRNA 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黏附分子 CD4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美常安干预后显著改善 UC 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DAI 和 HPS 评分下降显著,并明显降低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能通过下调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而发挥干预作用。

    作者:梁勇;颜丽萍;苏林;李弘;闫玉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居丧是指任何丧失事件,通常指经历某个人(亲人、爱人、亲密朋友)的死亡的一段经历或体验感受。居丧风险指一个人经历他重要的人的死亡后,对其负面结果易感性的程度。“风险”特指导致负面健康结果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指定的原因和结果〔1〕。丧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震撼心灵的应激事件,丧亲之痛导致老人健康问题增多,适应晚年生活的能力下降〔2〕,甚至增加其死亡风险。近些年,科学预测丧偶老年人的居丧风险逐渐成为老年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

    作者:马翠翠;宋洁;张成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成像时间-强度曲线在老年胸腺肿瘤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析老年胸腺肿瘤患者超声造影成像(CEUS)病变时间-强度曲线(TI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 CEUS 确诊的48例老年胸腺肿瘤患者根据病灶的良恶性分成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30例,分析病理检查结果、CE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血流分级情况及灌注模式,比较两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TIC 的直接和间接指标等。结果两组常规超声显示的内部回声、边界、形态、CDFI 差异不明显(P>0.05)。在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的血供显示上,CEUS 明显比 CDFI 优秀(P<0.01)。良性组和恶性组血流灌注模式有所不同,恶性组和良性组的下降支斜率( DS)、下升支斜率(RS)、峰值强度(IMAX)、强度上升时间( RT)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达峰时间( TTP)和造影剂到达时间( AT)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TIC 对老年胸腺肿瘤及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卯秀;刘琨;雷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后限定骨盆骨髓剂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限定与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在靶区剂量学及危及器官保护的差异。方法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根据靶区勾画要求勾画临床靶区(CTV)及危及器官,观察组在放疗计划设计时按要求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对照组不予以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并对此8例患者进行自身剂量学比较。结果BMS-IMRT 分别减少了对骨盆10 Gy、20 Gy、30 Gy、40 Gy 剂量的照射体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MS-IMRT 和 IMRT 两种治疗计划中肿瘤靶区覆盖率、膀胱 V40、V50及直肠 V40、V50、Dmean 的值均相近( P>0.05)。结论与 IMRT 相比,BMS-IMRT 减少了对骨盆的照射剂量,且不增加肿瘤靶区覆盖率及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作者:厉超;毛铁铸;孙小梅;付学奇;王国庆;胡娜;刘晓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行为学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N-myc下游调节基因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再生及脑组织 N-myc 下游调节基因1(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bFGF 组。采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 VD 动物模型,用 HE、TTC 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 NDRG1蛋白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第7天缺血海马神经元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第21天达高峰。应用穿梭箱训练和 bFGF 的干预后 ND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结论穿梭箱训练和bFGF 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能由 NDRG1信号介导。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吴溪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芹菜素与老年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对芹菜素与老年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选择健康的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不同剂量芹菜素组各10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勤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余各组在缺血前10 min 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聚乙二醇、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芹菜素,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凋亡细胞数极少;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的增多,芹菜素低剂量(1 mg /kg)组:Apil1、芹菜素中剂量(2 mg /kg)组:Apil2、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的凋亡细胞数下降,其中芹菜素高剂量(4 mg /kg)组:Apil4的凋亡细胞数下降明显。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芹菜素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低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芹菜素中剂量组 Bcl-2、Bax、Caspase-3、AR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芹菜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芹菜素低剂量组的 Bax、AR 与芹菜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芹菜素与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2、Bax、Caspase-3表达存在相关性,且芹菜素可以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朵杰;汪晓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在预设时间节点进行体质量称量,第14天测试大鼠跑台能力,第15天采用多功能生理仪检测大鼠肌张力,光镜检测肌纤维横截面;采用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yhc)、肌肉环状指基因( MuRF)-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重、有氧运动能力、肌张力、Myhc 表达显著下降,MuRF-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美雄酮组的体重、有氧运动能力、肌张力、Myhc 表达显著升高,MuRF-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从而延缓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

    作者:金晔华;徐划萍;金国琴;蒋嘉晔;龚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能量减影CT血管造影在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 CT 血管造影(DE-CTA)在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LEASO)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老年 LEASO 的临床及 DE-CTA 资料,其中58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肢动脉检查并同时行单侧或双侧介入治疗,22例介入术后进行DE-CTA 复查,8例复查后转外科手术。 DE-CTA 后处理采用双能量减影软件,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技术。将 DE-CTA 结果与 DSA 进行比较。结果DE-CTA 与 DSA 有良好的一致性。 DE-CTA 对下肢动脉狭窄判断的敏感性为98.53%,特异性为97.19%,准确性为97.87%,阳性预测值为97.33%,阴性预测值为98.45%。结论DE-CTA 可以作为老年人 LEASO 诊断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东挥;邹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类风湿关节炎肺功能损伤大鼠TGF-β1/Smads的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 RA 致肺损伤的 TGF-β1/Smads 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川芎嗪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大鼠肺组织 TGF-β1、Smad3/7蛋白表达进行测定,计算免疫组化染色 OD 值。结果RA 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增加,TGF-β1、Smad3蛋白表达比模型组减弱,Smad7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川芎嗪和雷公藤治疗后,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明显回升,Smad7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川芎嗪可缓解 RA 所致肺部炎症,机制可能是调控 TGF-β1/Smads 信号。

    作者:罗文哲;乔晓峰;叶之慧;盛延良;王建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