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吴丹静;王玉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关键词: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刺激穴位(胃腧、脾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治疗,30 min/次,疗程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症状、体征、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评分(TCS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58.82%,两组TCSS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25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检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IL)-6和IL-25的表达量,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18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二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结果 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GF、IL-6和IL-25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血清中NGF、IL-6和IL-25的表达升高,三者与病变的分级密切相关.

    作者:刘丽华;李鑫;刘忠;陆思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失禁与抑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失禁与抑郁间关系.方法 利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中的323名≥60岁老年人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失禁发生率为8.41%,抑郁检出率为10.57%;失禁老年人抑郁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χ2=102.96,P<0.001);在控制了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后,失禁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OR=2.04,95%CI=1.44~2.87).结论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保护失禁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降低老年人失禁所带来的精神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庆波;陈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千金子对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千金子对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成功扩增的人G250基因编码区序列定向插入到pRNAT-U6.1/Neo质粒真核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RNAT-U6.1/Neo-G250,将该质粒转染renca小鼠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单克隆,扩大培养后经Western印迹鉴定人G250基因的表达.将该细胞在不同浓度含千金子二萜醇(111μg/ml、333μg/ml、1000μg/ml、3000μg/ml、90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MTT法观察千金子二萜醇对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 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并随浓度增加增殖速度减慢越明显,空白组与3000μg/ml及9000μg/ml浓度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P=0.006,P=0.000).结论 中药千金子使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增殖能力降低,renca细胞体外生长被显著抑制.

    作者:赵俊峰;郑少斌;杨旭凯;张林超;潘世杰;陈瑞廷;王蒙蒙;李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尿素、肌酐正常而胱抑素C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尿素、肌酐正常而胱抑素C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RAS抑制剂降压组120例和非RAS抑制剂降压组120例,观察两年两组患者肾功能变化.结果 在血压控制达标时,RAS抑制剂降压组胱抑素C明显降低(P<0.05);非RAS抑制剂降压组胱抑素C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RAS抑制剂对尿素、肌酐正常而胱抑素C升高的这类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有保护作用,胱抑素C可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选择.

    作者:刘振良;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9例老年VAP患者的资料进行病原菌分布情况检测和统计,均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肌酐、尿素氮、天冬氨酸氨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结果 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占大多数;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入组患者均未出现皮疹与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变化(均P>0.05).患者获得了理想的清除效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分别达到100.00%、75.00%以及90.00%.结论 老年VAP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吕聪;周有华;冯长壮;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认知功能障碍脑小血管病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尼膜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尼膜同治疗;采用蒙特利尔(MoCA)评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血清hs-CRP及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尼膜同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更佳,不仅能够降低患者hs-CRP与Hcy水平,且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敏;韩鹏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α7尼古丁受体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动及抑制对SH-SY5Y细胞α7神经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受体蛋白与p38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p38 MAPK激活剂Anisomycin和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激动和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通路蛋白的活化及其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 α7 nAChR蛋白水平.结果 细胞经Anisomycin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升高了71%(P<0.01),同时细胞α7 nAChR蛋白表达升高了80%(P<0.01).细胞经SB203580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降低了62%(P<0.01),提示p38 MAPK信号通路被抑制,同时细胞 α7 nAChR蛋白表达降低了80%(P<0.01).结论 Anisomycin能激动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B203580能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作者:周飞;齐晓岚;吴昌学;官志忠;李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预测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价值.方法 132例ASTEMI患者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分为25-(OH)D3缺乏组(B组,<50 nmol/L,n=54)及25-(OH)D3正常组(A组,≥50 nmol/L,n=78),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MVA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MVA发生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比例较高,Killip心功能分级较差(P<0.05);B组入院时血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5);MVA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25-(OH)D3水平与入院时血糖、血清BNP、cTnI、CK-MB、hs-CRP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正负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缺乏(<50 nmol/L)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CI:1.033~1.30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预测M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77.9%,佳诊断截点为42.30 nmol/L.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可能是ASTE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当重视血清25-(OH)D3水平的检测,及时补充VitD以降低患者MVA的发生风险,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魏秀邦;赵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中无责任血管压迫时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核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压迫位置,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全程,仔细辨识,判断致痛原因,如有压迫则在压迫点放置Teflon减压垫棉,未见责任血管压迫则将三叉神经完全松解游离;结果此21例病例术中均未发现血管直接压迫三叉神经,其中17例三叉神经与小脑幕之间蛛网膜粘连增厚,使得三叉神经走行成角、扭曲,17例中有5例术中剪开蛛网膜后发现走行成角的三叉神经通过蛛网膜与血管粘连,全程松解游离三叉神经使得三叉神经恢复正常形态后无需Tefflon垫棉;3例麦克氏腔入口下缘处蛛网膜外硬脑膜上有不知名的窦性静脉压迫三叉神经,将三叉神经和不知名的窦性静脉用Tefflon垫棉垫开;1例内听道上结节肥大,导致桥前池空间狭小,骨性结构直接压迫三叉神经,术中磨除肥大的结节,完全解除骨质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无需Tefflon垫棉;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24个月,随访期间暂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但术中在没有发现任何压迫血管的情况下将三叉神经脑池段全程完全松解游离,并恢复三叉神经正常走行形态,可以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郭宏川;郭海涛;宋刚;鲍遇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呼吸系统加强护理病房(RICU)停留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高于治疗前,而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及呼吸做功(WO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IL-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能与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何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生存素(Surv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3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与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 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16例乳腺增生术后切除的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表达.结果 Survivin、Caspase3和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Survivin和Caspase3的阳性率与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urvivin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Caspase3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异常表达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以调节Ki67标记的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郭通;葛斌;高睿心;刘军;陈文静;闫卫刚;王婧欣;史蓬亮;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雌激素预防切除卵巢大鼠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 探讨雌激素预防切除卵巢大鼠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赋形剂组、雌激素治疗组、雌激素+ER受体拮抗剂治疗组、ER-α受体激动剂治疗组、ER-β受体激动剂治疗组、一氧化氮(NO)合成抑制剂N-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治疗组、ER-β受体激动剂治疗+L-NAME治疗组,每组20只,均进行切除双侧卵巢+制作动脉瘤模型.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盐型诱导颅内动脉瘤小鼠形成的模型,各组分别于DOCA注射后第6天给予赋形剂二甲基亚砜(DMSO)、17-β-雌二醇、17-β-雌二醇联合ER拮抗剂、ER-α亚型激动剂(PPT)、ER-β亚型激动剂(DPN)、L-NAME、DPN联合L-NAME,大鼠出现动脉瘤破裂症状时处死,或给药持续至DOCA注射后第21天时处死.统计分析各组动脉瘤形成情况以及破裂的动脉瘤发生率和动脉瘤破裂率.结果 雌激素治疗组破裂的动脉瘤发生率及动脉瘤破裂率显著低于赋形剂组和雌激素+ER拮抗剂组,ER-β受体激动剂组显著低于赋形剂组(P<0.05),ER-α受体激动剂组与赋形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赋形剂组比较,L-NAME组破裂的动脉瘤发生率及动脉瘤破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ER-β受体激动剂+L-NAME组显著高于ER-β受体激动剂组(P<0.05).结论 雌激素能够预防切除卵巢大鼠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与雌激素刺激ER-β受体激活有关,且这种作用依赖于NO的产生.

    作者:李涛;李秀山;计彦新;葛虹;王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在重度失血、严重感染、酸中毒、缺氧等致病因素导致重症休克的过程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NE)或P物质( SP)的反应性降低,引起休克晚期血液循环动力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重要脏器低灌注,严重影响着休克的治疗和预后,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因此,以纠正血管反应性为靶点,成为防治重症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与细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s )收缩功能低下与结构损伤密切相关. 能量代谢障碍、三磷酸腺苷( ATP)生成减少等因素引起的离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障碍,是引起ASMCs膜超极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单纯给氧并未有效恢复血管反应性,提示ATP生成减少不仅是缺氧的问题,更主要的可能是ATP的生成过程发生了障碍,也就是与ATP生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出现了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3〕.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与结构完整性的多蛋白复合物〔4〕;多种致病因素引起mPTP开放,导致溶质和水非选择性进入线粒体内膜,破坏线粒体膜电位,使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生成障碍,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即线粒体功能不全〔3~5〕. 鉴于线粒体功能不全在能量代谢障碍及其在ASMCs膜超极化中的作用,学者们开始关注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失血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导致的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淮淮;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穿透素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穿透素(PTX)3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97例AP患者为研究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31)、中度组(n=32)和轻度组(n=34),另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入院第1天和AP患者入院第1、4、7天血清中PTX3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ISAP)、Ranson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析血清中PTX3水平与以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入院第1天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P患者入院第1、4、7天组间PTX3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以重度组为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低(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AP患者PTX3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入院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X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Ranson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883、0.832、0.749,均P<0.05).结论 PTX3水平可较好地反映AP患者病情进展,可作为AP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黄剑;幸春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高良姜素组.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良姜素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血清TNF-α含量、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良姜素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高良姜素可降低哮喘小鼠TNF-α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作者:谷奕诺;吴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武汉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知信行调查

    目的 探讨武汉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单分析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武汉市某养老院及部分社区随机抽取65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健康促进情况.结果 被访老年人中69.9%患有慢性病,18.7%患两种慢性病,11.9%患3种及以上.高血压患病者多,占被调查者的30.1%,其次是心血管疾病(14.8%)、糖尿病(12.6%)、关节炎(12.3%).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患关节炎(P<0.05).55.3%的老年人不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只有4.4%了解较多.慢性病患者对其所患慢性病了解较少、了解一些、了解很多的比例分别为41.0%,52.3%,6.8%.21.5%的老年人从不锻炼,71.7%从不吸烟,15.4%过去吸烟,12.9%现在吸烟.以前吸烟或缺乏锻炼者患癌症的危险高于不吸烟和经常锻炼者.结论 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吸烟、缺乏锻炼均是罹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对慢性病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应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年人慢性病认知水平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唐聪;李檬妤;王斌;谈迪心;张丹丹;李绪辉;许奕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泪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泪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其与DR的关系,探讨以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的可行性.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选择石家庄市9个社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4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以口服糖耐量试验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DM)诊断标准确立新诊断DM者.对新诊断及既往诊断DM者,检测泪液TNF-α水平,依据眼底检查确立D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判断,得到以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的佳切点,计算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 泪液TNF-α水平在正常糖耐量(NGT)组为(0.76±0.24)pg/ml,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为(5.86±2.21)pg/ml,DR组为(10.69±3.67)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TNF-α在NGT组为(6.80±3.73)pg/ml,NDR组为(21.44±9.16)pg/ml,DR组为(31.16±10.43)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液TNF-α水平与血液TNF-α水平存在正相关(R=0.795,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相关的临界点为9.07 pg/ml,约登指数为0.6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5%和6.5%,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为0.832~0.901).+LR 10.23,-LR 0.36,+PV为60.38%,-PV 54.53%.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中老年DR患者泪液IL-6水平明显增高.泪液TNF-α水平作为DR诊断手段,有可行性.

    作者:王伟超;张洁;王虹;刘素波;王欣;吴韬;梁屹;任巧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D-二聚体阴性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D-二聚体检测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明确诊断为PE的住院患者的病例特点,比较10例D-二聚体阴性与103例D-二聚体阳性PE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高危因素、临床表现、D-二聚体值、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栓子栓塞部位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病到就诊时间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性组略长于阳性组.两组CTPA所示,阴性组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比例高于阳性组;而左右肺动脉及段以上肺动脉栓塞的比例低于阳性组(P<0.05).结论 急性PE患者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能与发病到就诊时间较长、血栓阻塞部位较远或血栓较小有关.

    作者:胡娟;赵凤芹;王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北京市不同场所痴呆老年人照顾成本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不同场所痴呆老年人照顾成本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居家、老人院、医院共131例痴呆老人的照顾成本进行调查.结果 每名痴呆中老年人月照顾成本平均为7303元(87636元/年),日常生活能力、文化程度、月收入及照顾场所为影响痴呆照顾成本的因素.结论 北京市痴呆老人的照顾成本已对家庭及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应针对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中国的照顾模式,合理分配照顾资源,以节约整体的照顾成本.

    作者:李小卫;王志稳;郝薇;李颖堃;邹宝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23的表达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老年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以及白芍总苷(TGP)对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老年湿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TGP组,每组70例,同时选取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同时局部外用地奈德乳膏,TGP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TGP胶囊(0.6 g,3次/d).分析三组患者IL-17和IL-23的表达情况以及TGP治疗前后IL-17和IL-23表达的改变,同时对比分析常规治疗组和TGP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TGP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2个月后两组水平均显著降低,且TGP组的表达减少更显著(均P<0.05);此外,TGP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湿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明显增加,TGP能够调节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应用于湿疹的治疗.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