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野生型C57BL/6衰老小鼠血清代谢物轮廓分析

郝晓伟;卢宏涛;夏德萌;杨蕊;董昕;谌卫;徐茂锦

关键词:代谢组学, 液质联用, 衰老, 血清
摘要: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年轻小鼠与衰老小鼠血清源性物质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4周龄(青年组)和40周龄(衰老组)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外周血清,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技术对上述两组老鼠的血清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利用正交偏小二乘法进行多变量分析,找出4周龄(青年组)与40周龄(衰老组)小鼠中含量差异显著的内源性物质.结果 衰老组,6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青年组,而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软脂酸,均高于青年组;十二种溶血磷脂胆碱也明显降低,长链肉碱、黄嘌呤、次黄嘌呤、视黄醛、牛磺酸和牛磺胆酸均低于青年组,而谷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也出现不同幅度下降.结论 代谢组学可以找出衰老过程中的一些潜在标志物,从而推测衰老在代谢水平上的变化机制.这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葡萄糖再灌注性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反应状态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罗格列酮(RSG)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4、2、1 mg·kg-1·d-1)、假手术组,每组8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再灌注22 h模型(MCAO).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观察RSG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结果 IAI与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存在相关性.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RSG各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 或P<0.01),脑缺血后高血糖显著减轻(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共同作用加重局灶性脑缺血葡萄糖再灌注性脑损伤,且胰岛素抵抗更持久;RSG对脑缺血葡萄糖再灌注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单纯降低血糖是不够的,改善胰岛素抵抗更重要.

    作者:谢晓燕;于斌;孙冰;闫峰;吉训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护骨素(OPG)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T2DM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ELISA法检测血浆血清OPG含量.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及血清OPG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与血清OPG均有相关性.T2DM组血清OPG与IMT、FPG、HbA1c、HOMA-IR具有线性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收缩压(SBP)、血清OPG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年龄、(SBP)与血清OPG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相关因素.

    作者: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北方退休老人迁移海南避寒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征

    目的 观察迁移海南五指山市的北方退休老人在冬季避寒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征.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并通过CNKI期刊网收集迁移海南避寒期北方退休老人的体育锻炼情况.结果 迁移老人都能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活动1~2次占18.0%;3~4次占68.0%;5次以上占14.0%.老人们对体育健身、预防疾病和健身娱乐价值的认知具有趋同性,达到了很高的比例,分别为31%、29%和13%.和家人或和居住区相识者一起锻炼的退休老人为27%和33%.而参加社区组织的人数比例非常低,不到10%.退休老人多选择广场健身舞、健身操和散步、跑步等体育项目.结论 迁移老人均有参加体育锻炼良好的习惯;对体育健身,娱乐价值的认知正确;参加体育活动的自发性特征明显,选择健身锻炼项目既考虑身体健康的实用性,也考虑体育休闲的经济性.

    作者:符运猛;马维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2014年度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2014 年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方法 提取该院病案数据库2010~2014年60岁及以上患者的住院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一诊断、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0~2014年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共164 626例.其中男性占51.85%,女性占48.15%.老年住院患者疾病包括18种系统疾病,前3位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排名前3的疾病累计构成比为56.30%.前10位的所有疾病在70~79岁年龄段患病人数多.2010~2014年,男性和女性老年住院患者前5位的恶性肿瘤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住院患者排在第1位的都是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男性依次为胃恶性肿瘤、男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女性依次为乳房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年内的排序情况一致.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由2010年的14 d下降到2014年的11.38 d;老年男性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高于女性,平均高出1.15 d.90岁以上老人平均住院天数少,60~69岁组平均住院天数多.结论 该院2010~2014 年老年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前3位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男性、女性排名第1的恶性肿瘤都是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平均住院日在近5年内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李超;高振;李风森;高攀俊;吕坤;马珊珊;卢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过敏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过敏原检测在老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中诊疗价值.方法 老年ACOS 40例、哮喘 35例、COPD 40例及非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例均进行FeNO、过敏原、肺通气功能检测,分析4组FeNO、过敏原阳性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pred%、FEV1/肺活量(FVC)的差异.结果 老年ACOS组的FeNO值明显高于COPD组及非呼吸系统疾病组(P<0.05),低于哮喘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ACOS组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COPD组和非呼吸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哮喘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ACOS组肺通气功能FEV1/pred%、FEV1/FVC明显低于非呼吸系统疾病组和哮喘组(P<0.05),高于COP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FeNO与过敏原、肺通气功能检测有助于ACOS的诊断及ACOS与其他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老年ACOS患者FeNO及过敏原阳性率明显增高.

    作者:王欠欠;蔡文姬;孙立燕;丁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老年AL患者IFD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高危因素、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筛选25例接受系统治疗的老年AL患者,共治疗80例次,人均IFD发生率与同期非老年A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1/25)vs 28.67%(43/150),P>0.05〕,但每疗程IFD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非老年AL患者〔16.25%(13/80)vs 7.41%(56/756),P=0.010〕.诱导治疗阶段IFD发生率高于巩固治疗阶段〔37.04%(10/27)vs 5.66%(3/53),P=0.001〕.前期应用广谱抗生素(92.3%)及粒细胞缺乏(84.6%)是主要危险因素.初始治疗有效率为61.54%,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IFD的老年AL患者较非老年IFD组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4.5个月 vs 17.5个月,P=0.002).结论 老年AL患者IFD发生率高且对预后有不良影响.

    作者:付玉;何平;王畅;刘晓亮;刘秋菊;刘杉珊;谭业辉;高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防治中老年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成纤维细胞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hDMSCS)对中老年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成纤维细胞的防治机制.方法 中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12例,按瘢痕形成时间分为6个月组、1年组、2年组,每组各4例,术中留取瘢痕组织标本,分离瘢痕成纤维细胞.采用非接触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培养hDMSCS和瘢痕成纤维细胞21 d,瘢痕成纤维细胞用普通6孔板培养相同时间为对照,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α-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核心蛋白多糖(DCN)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DMSCS经诱导成功向成脂、成软骨、成骨细胞分化,符合间充质干细胞低鉴定标准.共培养21 d后,6个月组、1年组、2年组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DCN 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6个月组)α-SMA、DCN mRNA和蛋白变化为明显.结论 hDMSCS可下调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DC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对早期成纤维细胞作用明显.

    作者:钱晓莺;周宇;赵春华;张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α和Survivin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α、Survivin蛋白的表达,应用PCR方法选用HPV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两组中HPV DNA的表达.结果 ①NSCLC中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和38.3%,肺良性病变组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SCLC中HIF-1α的表达率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335,P<0.05).③HPV DNA检出率NSCLC组为41.7%,肺良性病变组5.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④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和45.7%,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Surviv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病因学因素之一;然而NSCLC中HIF-1α、Survivin表达与HPV感染均无协同作用.

    作者:周颖;赵敏;张辉;谢永红;李晓超;尹端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每年造成400 000多人死亡〔1〕.据《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虽有下滑趋势,但其死亡率仍较高.目前,其治疗方式包含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食管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导致多半患者发现时分期相对较晚,据报道约有40 %~60 %的患者因为分期较晚或手术风险高而不能手术〔2〕.

    作者:王强;刘敏;刘百龙;董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亚硒酸钠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 HCT116,用1.25、2.5、5、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处理细胞48 h,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 12、24、48、72 h后,CCK8试验检测亚硒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 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HCT116的抑制率增大,具有浓度依赖性,亚硒酸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和HCT116的IC50分别为(5.060±1.01)、(6.701±1.21)、(7.471±1.47)μmol/L,后期选择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研究对象;10和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对细胞的抑制率在各个时间点都显著高于0 h抑制率(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加;10、20 μmol/L的亚硒酸钠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0 μmol/L,具有浓度依赖性(P<0.01),细胞中p-AM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0 μmol/L组,p-mTOR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0 μmol/L组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亚硒酸钠能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使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上升,可能与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有关.

    作者:廖漓漓;何少忠;涂江江;齐广莹;陈莹;张剑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与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 初次确诊为SLE的患者40例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稳定组与活动组.同期确诊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8例纳入其他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F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同时回顾性收集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及尿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SLE患者SF水平高于其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活动组SF水平高于稳定组(P=0.044).SLE患者SF与SLEDAI评分(r=0.48,P<0.05)、抗dsDNA(r=0.34,P<0.05)、补体C3(r=-0.367,P=0.02)、C4(r=-0.371,P=0.018)均有相关性.另发现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SF水平较尿蛋白阴性者高(P<0.001).结论 SF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与SLEDAI评分、抗dsNDA抗体滴度及补体C3、C4等指标联合检测可判断成人SLE疾病活动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纳;阎磊;张丽娜;王丽姣;董洋;邵凤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接受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主观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符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者86例,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首次nCPAP治疗后,给予接受性问卷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接受性良好,19例接受性一般,4例接受性差.影响患者接受性的因素主要是治疗时的睡眠状态、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夜尿减少;而性别、年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SaO2低于90%、80%的低氧时间、nCPAP压力水平、治疗前嗜睡评分无明显关系.结论 重视OSAHS患者首次治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其接受性和顺应性.

    作者:陈婷;刘建红;唐华林;全志豪;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85例,根据有无痴呆分为正常组和痴呆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脑梗阻、脑出血等多项慢性疾病以及血脂、血糖等15项目生化指标,分析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正常组患者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同时伴有5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痴呆组(P<0.05);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便秘、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胆囊炎与胆结石以及糖尿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障碍患者多数伴有5种慢性病以上,年龄在80岁以上者以上临床特点可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振彩;赵玫;陈钦进;徐晓云;罗峥;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云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基本情况资料问卷对云南省省内≥60岁的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925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月经济收入、有无照料人员、有无宗教信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正常值,也低于老年人群社会支持总分,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陈习琼;林登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78例,随机单盲法分为A、B组各39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混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免疫状态〔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及CD4+/CD8+比值〕、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肺部感染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死亡患者,A组治疗后ALB、TP、Hb高于同组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治疗后免疫状态指标IgG、IgA、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CD8+低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各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随访1年,A组总有效率(4.87%)高于B组(7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建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兵;朱晓菡;林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HDL-C正常组(HDL-C>1.29 mmol/L)和HDL-C降低组(HDL-C≤1.29 mmol/L),分析HDL-C与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初诊时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但HDL-C降低组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GF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DL-C正常组与HDL-C降低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01).两组患者初诊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但HDL-C降低组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IMT显著增厚(P<0.05);HDL-C降低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事件显著增加(P<0.05);死亡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结论 HDL-C降低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靶器官功能损伤明显相关.

    作者:邵健智;金晓红;刘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认知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I~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MMSE评分统计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3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后6 h、24 h及3 d时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3 d时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在其他测量时段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时POCD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短期POCD的发生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大于单纯全麻,但其恢复到术前水平时间较短.

    作者:李建辉;郝丽娜;侯少科;韩明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活血化瘀法对腔镜甲状腺患者术后疲劳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腔镜甲状腺患者术后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 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血府逐瘀汤.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30 d,采用围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CF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疲劳恢复情况.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手术后第1、3、7、14天ICF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时ICF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有所降低;与手术前相比,观察组手术后第1、3、7天ICFS有统计这意义均明显升高(P<0.05),第14天时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与手术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疲劳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疲劳程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晓波;刘婉芬;林展宏;蔡北源;陈彦辰;陈经宝;秦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对关节恢复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目的 以行动研究为指导,通过提高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促进关节恢复的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 纳入78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提高组和对照组,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干预方法,通过为期2轮循环,提高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于术前和干预后分别测定患者的髋膝关节功能状态和早期活动依从性问卷得分,并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术前提高组髋、膝关节功状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髋(36.12±12.24)分 vs(37.80±8.15)分,t=0.524,P=0.55;膝(33.24±10.10)分 vs(30.18±11.60)分,t=0.746,P=0.46〕.提高组早期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84.72%vs 68.06%),髋膝关节功能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髋(79.44±9.12)分vs(68.52±10.30)分,t=3.729,P<0.01〕,膝(87.20±8.65)分vs(78.18±9.22)分,t=3.352,P<0.01〕,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14.63%,χ2=3.986,P=0.046).结论 行动研究指导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进一步改善关节功能恢复状态,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尹慧珍;山慈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的影响.方法 116例老年Hp胃炎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8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8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w后血清IL-10、IL-17和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0、IL-17和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Hp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其血清IL和TGF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刘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