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维超声诊断老年盆腔脏器脱垂及手术效果评估

黄蓉;申志扬;喻红霞

关键词:四维超声,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四维超声对盆腔脏器脱垂(PO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盆底手术后效果的评估.方法 测量90例POP患者术前和术后及100例阴性对照组盆底结构二维、三维及四维超声数据指标,评估术前及术后的膀胱低点、子宫宫颈前后唇、直肠壶腹部与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观察两组肛提肌形态结构.结果 盆底手术前,Valsalva动作下POP组膀胱颈移动度较对照组增大(P<0.05);子宫宫颈前后唇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小于15 mm、膀胱低点及直肠壶腹部位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以下;术后,Valsalva动作下POP组膀胱颈移动度较术前减小(P<0.05);阴道残端位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以上且距离大于15 mm、膀胱低点及直肠壶腹部均位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以上.结论 盆底四维超声能很好地评估老年女性盆底结构,是有效诊断POP的辅助手段.同时,盆底四维超声还可以用来对盆底手术后效果的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预防术后POP的复发.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及其相关性

    目的 测定血清摄食抑制因子(NSF)-1、脂联素(ADP)和瘦素(LEP)浓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血糖、血脂、肥胖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DM)组40例、高脂血症组(HH组)患者42例、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组(DH组)患者42例和健康对照组(N组)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SF-1、ADP、LEP浓度,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分析NSF-1、ADP、LEP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体重指数(BMI)、FBG、TC、TG等的关系.又将所有受试者按BMI≥24 kg/m2或<24 kg/m2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两组之间三个指标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血清LEP水平 N组均显著低于DH组、HH组(P<0.05),DH组明显高于DM组(P<0.05);血清ADP水平N组均显著高于DM组、DH组和HH组(P<0.05);血清NSF-1水平在N组、DM组、DH组和HH组中依次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F-1与ADP呈负相关.结论 NSF-1与ADP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与机体糖脂代谢和肥胖均有重要的关系,LEP在肥胖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朝菊;霍丽静;王树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不同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接受LFHD 3个月后再接受HFHD 3个月,均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 h,超滤不超过体重增长的5%,采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情况及阶段性(3个月为1个阶段)相关血清学化验指标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HD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有明显下降,且对透析3、4 h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LFHD(P<0.05),而LFHD前、后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HFHD后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肌酐(Scr)水平下降,同时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执行HFHD血压控制水平明显好于LFHD,且部分血清学指标有所改善.

    作者:魏学婷;白久旭;张妍;崔汉民;张晓玲;曹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血液稀释组(0.3ANH组和0.27ANH组),即目标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30%和27%.监测分析各相关指标,并通过简易智能量表和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测定来评估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血液稀释组术后7 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Hct为27%~30%的ANH应用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安全可行,不增加患者POCD的发生.

    作者:苏永俊;郭建荣;金孝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河北省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分析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方法 运用问卷对河北省60岁及以上的5 378人进行了调查,将社会阶层分为上、中上、中、中下、下层.结果 男性上层、中上层需求率高的是日常生活服务,中层、中下层需求率高的是社会政策服务,下层需求率高的是医疗保健服务;女性上层需求率高的是医疗保健服务,中上层、中层需求率高的是社会政策服务,中下层、下层需求率高的是休闲娱乐服务.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是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因素.结论 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较大差异,政府应根据需求提供服务指导.

    作者:陈玉娟;李立;张立立;杨慧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脂肪干细胞,对第3代细胞进行脂向分化诱导,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形式表达,RT-PCR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脂向分化诱导时间的增长,PPARγ2的非磷酸化与磷酸化形式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PARγ2 mRNA相对表达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P<0.05),其中第7、9天达到峰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的磷酸化来促进脂向分化.

    作者:周炜;张骏;凡进;殷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分子抗氧化剂对免疫衰老的影响

    衰老的自由基假说〔1〕是衰老机制的经典假说之一,其认为当自由基的量超过体内酶和非酶抗氧化系统的还原能力时,机体将处于应激状态,DNA、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发生损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由基清除机制呈退化的趋势,导致机体衰老.支持和质疑这一假说的论文和综述颇多〔2~5〕.近期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衰老标志物的综述中〔6〕,作者列举了九大方面的衰老标志,其中基因组不稳定、蛋白质稳态丢失及线粒体功能紊乱与活性氧有直接的关系,即DNA损伤和端粒损耗通过53抑癌基因(p5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1α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活性氧(ROS)增加,导致蛋白质、脂质氧化和DNA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机体氧化还原调控是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俞宛君;马骋;阮清伟;俞卓伟;何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病灶研究进展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SD),其发病率为33 %~50 %〔1,2〕.如国内1项研究报导PSD 的发生率为 42.9 %〔3〕.陈谋珠等〔4〕提出应积极干预PSD的相关因素,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部位、家庭关系等均被列为PSD相关危险因素〔5〕.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唯有在病灶这方面,来源于不同研究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且集中论述的文章很少,本文将PSD责任病灶的研究成果及导致其结果分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黄武言;李伟;张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异甘草酸镁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核因子-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对肝癌小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 通过H22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在制模过程中给予MGIG 50 mg/kg和5-Fu 10 mg/kg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的核因子(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 MGIG+5-Fu组的NF-κB p65、TNF-α和VEGF表达和血清ALT、AST水平均小于5-Fu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IG对小鼠肝癌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任炳楠;杨玉鹏;张焕玲;刘洪涛;田冬冬;吴茵;魏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接受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主观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符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者86例,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首次nCPAP治疗后,给予接受性问卷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接受性良好,19例接受性一般,4例接受性差.影响患者接受性的因素主要是治疗时的睡眠状态、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夜尿减少;而性别、年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SaO2低于90%、80%的低氧时间、nCPAP压力水平、治疗前嗜睡评分无明显关系.结论 重视OSAHS患者首次治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其接受性和顺应性.

    作者:陈婷;刘建红;唐华林;全志豪;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分水带区血流动力学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区脉络膜分水带区(CWZ)的血液流体力学特点.方法 选择渗出型AMD 40例,其中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47只眼,萎缩型AMD 10例20只眼;另选取年龄与AMD患者相匹配的无AMD患者40例80只眼作为对照组.AMD组、对照组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眼底造影(ICGA)、吲哚菁氯脉络膜造影、彩色超声Doppler血流检查和血液黏滞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D组和对照组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与萎缩型AMD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组与萎缩型AMD及对照组比较,渗出型AMD组CWZ区的颞侧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阻力增加(P<0.01).结论 渗出型AMD黄斑脉络膜CWZ可能存在脉络膜灌注障碍.

    作者:张雅涵;魏丹;韩宁;高林林;李亚萍;刘早霞;苏冠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59)和存活组(n=69).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CHE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顾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史的发生率、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APACHEⅡ评分及MODS 评分等显著高于存活组,血细胞比容(HCT)、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碳酸氢根离子(HCO-3)、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CHE等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D、血清CHE、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是患者出现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DD、血清CHE、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对重症肺炎有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CHE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生存状况有较好地预测价值,其检测简便,可联合APACHEⅡ评分或MODS评分来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作者:肖成钦;梁勇;王聪;吴挺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及转化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的影响.方法 116例老年Hp胃炎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8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8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 w后血清IL-10、IL-17和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0、IL-17和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老年Hp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其血清IL和TGF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刘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微创种植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微创种植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行牙种植术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微创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牙植入术,微创组给予微创牙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症状消除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激素应用时间.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种植体成功率及感染、异常感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疼痛症状消除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激素应用时间均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45,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4.050,P<0.05).结论 微创种植技术相比于常规植入术,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明显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玲;曹直;占时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2014年度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0~2014 年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方法 提取该院病案数据库2010~2014年60岁及以上患者的住院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第一诊断、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0~2014年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共164 626例.其中男性占51.85%,女性占48.15%.老年住院患者疾病包括18种系统疾病,前3位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排名前3的疾病累计构成比为56.30%.前10位的所有疾病在70~79岁年龄段患病人数多.2010~2014年,男性和女性老年住院患者前5位的恶性肿瘤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住院患者排在第1位的都是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男性依次为胃恶性肿瘤、男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女性依次为乳房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年内的排序情况一致.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由2010年的14 d下降到2014年的11.38 d;老年男性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高于女性,平均高出1.15 d.90岁以上老人平均住院天数少,60~69岁组平均住院天数多.结论 该院2010~2014 年老年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前3位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男性、女性排名第1的恶性肿瘤都是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平均住院日在近5年内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李超;高振;李风森;高攀俊;吕坤;马珊珊;卢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KOA患者249例,≥60岁125例为观察组,<60岁12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析影响老年KOA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WOMAC总分及疼痛、僵硬以及日常生活的难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KOA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家庭收入、居住环境以及体重指数(BMI)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家庭收入<2 000元/月、居住环境为阴暗潮湿以及BMI≥24 kg/m2均为影响老年KOA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KOA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家庭收入<2 000元/月、居住环境为阴暗潮湿以及BMI≥24 kg/m2均为影响老年KOA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作者:敖秀兰;张婷;程维;程文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云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基本情况资料问卷对云南省省内≥60岁的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925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月经济收入、有无照料人员、有无宗教信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正常值,也低于老年人群社会支持总分,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陈习琼;林登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诊断老年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及其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正常体检者和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BUN和SCr水平,并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研究对象分组,分析4项指标间的差异及联合测定对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ysC与β2-MG水平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开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随肾功能损伤程度其水平升高越多,而BUN、SCr在肾功能损伤早期无明显变化,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BUN、SCr与CysC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 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测定及动态观察CysC、β2-MG、BUN、SCr水平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垚;林一民;傅小燕;黄学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在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对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效能.方法 老年乳腺病变患者102例,经病理检查分为良性组(n=66)和恶性组(n=36).所有患者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边界、形状、血流特点、内部回声和钙化等情况,再结合BI-RADA分级判定肿块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66例乳腺良性肿瘤中,44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良性肿瘤特征,BI-RADS分级为Ⅱ级;而另22例患者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无确定性,18例BI-RADS分级为Ⅲ级,4例为Ⅳ级.36例乳腺恶性肿瘤中,23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具有恶性肿瘤特征,BI-RADS等级为Ⅴ级;剩余13例由于其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尚未定性,2例BI-RADS分级为Ⅲ级,11例为Ⅳ级.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应用,有助于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提高对恶性乳腺病变的诊出率和准确性,有利于对患者乳腺病变的治疗.

    作者:龚倩;苏蓓蕾;王若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回医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喂养4 w后,再给予10%的自体粪便1 ml/100 g灌胃,1次/d,连续3 d,造成痰热腑实证模型;再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给药剂量为尼莫地平组10.8 mg/kg、扎里奴思方组1.54 g/0.1 kg,制备MCAO模型前3 d灌胃给药.大鼠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3、7 d取脑;取材前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侧海马区TNF-α、ET-1表达,RT-PCR检测TNF-α mRNA和ET-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增高(P<0.01)、TNF-α、ET-1阳性细胞和TNF-α mRNA、ET-1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扎里奴思方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TNF-α、ET-1阳性细胞数减少,TNF-α mRNA、ET-1 mRNA表达降低(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扎里奴思方7 d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TNF-α、ET-1阳性细胞数减少和TNF-α mRNA、ET-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脑内TNF-α和ET-1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超;刘敬霞;黑常春;刘抒雯;甘佳乐;顾玉宝;王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7~10月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居家不出状况调查,其中居家不出老年人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53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并于干预0、6个月时应用ADL量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ADL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居家不出人群的ADL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娥;宋玉钰;邢凤梅;张小丽;于新;何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