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朴天华;王睿;王云枫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SD),其发病率为33 %~50 %〔1,2〕.如国内1项研究报导PSD 的发生率为 42.9 %〔3〕.陈谋珠等〔4〕提出应积极干预PSD的相关因素,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部位、家庭关系等均被列为PSD相关危险因素〔5〕.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唯有在病灶这方面,来源于不同研究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且集中论述的文章很少,本文将PSD责任病灶的研究成果及导致其结果分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黄武言;李伟;张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OPN和EGFR、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OPN、EGFR、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2.9%(51/70)、67.1%(47/70)、75.7%(53/70)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4/70)、18.6%(13/70)、17.1%(12/70),P<0.05〕;OP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Akt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OPN与EGFR、Ak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0.403,均P<0.05),EGFR与Ak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4,P<0.05).结论 OPN可能通过激活EGFR/Akt所在的信号系统发挥其抗食管鳞癌作用.
作者:张卉;杨德生;马许辉;索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年轻小鼠与衰老小鼠血清源性物质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4周龄(青年组)和40周龄(衰老组)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外周血清,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技术对上述两组老鼠的血清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利用正交偏小二乘法进行多变量分析,找出4周龄(青年组)与40周龄(衰老组)小鼠中含量差异显著的内源性物质.结果 衰老组,6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青年组,而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硬脂酸和软脂酸,均高于青年组;十二种溶血磷脂胆碱也明显降低,长链肉碱、黄嘌呤、次黄嘌呤、视黄醛、牛磺酸和牛磺胆酸均低于青年组,而谷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也出现不同幅度下降.结论 代谢组学可以找出衰老过程中的一些潜在标志物,从而推测衰老在代谢水平上的变化机制.这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中.
作者:郝晓伟;卢宏涛;夏德萌;杨蕊;董昕;谌卫;徐茂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7~10月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居家不出状况调查,其中居家不出老年人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53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并于干预0、6个月时应用ADL量表、生活质量简表(WHOQOL-10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ADL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居家不出人群的ADL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娥;宋玉钰;邢凤梅;张小丽;于新;何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降压、降脂、降糖等,两组患者均口服拜阿司匹林、阿伐他汀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点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反应指标,采用积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指标(管袢形态、管袢流态、袢周状态).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1 min聚集率、血小板3 min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管袢形态、管袢流态及袢周状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西汀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态,并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
作者:顾梅红;吕勇;徐力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糖代谢水平人群恶性肿瘤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岁及以上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利用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回顾性收集恶性肿瘤患病信息.结果 共调查10 504人,新检出糖尿病702人,检出率为6.68%;恶性肿瘤患病89人,患病率为8.47‰.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为(5.14±0.65)mmol/L,糖耐量2 h血糖平均为(6.78±2.66)mmol/L.65岁及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2 h血糖均高于20~64岁中青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群是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应焱燕;纪威;崔军;李小勇;王红飞;林鸿波;李辉;徐景野;周伟艳;许国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仅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对40例眼神经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温度从65℃逐渐增加到70℃,射频时间90~120 s.观察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即刻38名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例流泪、畏光,1例复视,两者均伴有角膜反射减退,随访6个月时有2例患者疼痛复发.结论 采用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眼神经受累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立强;倪家骧;郑长军;李小琳;何亮亮;窦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脂肪干细胞,对第3代细胞进行脂向分化诱导,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形式表达,RT-PCR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的PPARγ2 mRNA表达.结果 随着脂向分化诱导时间的增长,PPARγ2的非磷酸化与磷酸化形式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PARγ2 mRNA相对表达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P<0.05),其中第7、9天达到峰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在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的磷酸化来促进脂向分化.
作者:周炜;张骏;凡进;殷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睡眠实验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首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主观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睡眠呼吸疾病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确诊OSAHS患者,符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适应证者86例,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首次nCPAP治疗后,给予接受性问卷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接受性良好,19例接受性一般,4例接受性差.影响患者接受性的因素主要是治疗时的睡眠状态、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夜尿减少;而性别、年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SaO2低于90%、80%的低氧时间、nCPAP压力水平、治疗前嗜睡评分无明显关系.结论 重视OSAHS患者首次治疗的主观感受,有助于提高其接受性和顺应性.
作者:陈婷;刘建红;唐华林;全志豪;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尽管目前在心力衰竭(HF)的治疗有很大进展,然而由于HF患者的5年死亡率依旧超过50 %,使其已经成为比癌症更致命的疾病〔1〕.过去的10年中,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一种在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中极有前途的方法.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已被用于临床前动物模型和人类在修复因HF损伤的心肌细胞中〔2〕.本文总结了目前临床进行的围绕干细胞治疗HF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骨髓间质前体细胞(MPC)以及ixmyelocel-T治疗HF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干细胞作为一种治疗HF的新药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黄纬凌;杨俊;杨简;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与冠心病(CA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泰达医院2013年7月4日至2015年2月1日收治的CAD患者,收集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吸烟史、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AD史相关资料,测定相关生化指标.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计算分析冠状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三支冠脉病变、狭窄冠脉支数作为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不同CAD类型患者FFA的表达水平.多变量分析FFA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不同FFA水平的CAD人群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分析不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FFA水平差异.结果 男性和女性年龄、高血压患病率、CAD家族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载脂蛋白(Apo)A1、吸烟情况、Apo B/Apo A1、FF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按照CAD类型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中Apo A1和Apo B分别与FFA呈负相关,男性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AD类型、甘油三酯(TG)与FFA呈正相关.女性中FFA与LDL-C、糖尿病呈正相关.在男性和女性中,急性心肌梗死组FFA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女性的FFA佳截断值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CAD患者中校正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高于未校正时的发病风险.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男性和女性GENSINI积分、三支冠脉病变、狭窄冠脉支数在FFA三等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人群FFA水平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人群,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FFA水平无关.
作者:王白石;李东阳;陈兴国;李英;王勇;李庆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E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6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全部给予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4例,稳定(SD)16例,疾病进展(PD)4例.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脱发等,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TEC方案在新辅助化疗中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常鑫;陈国栋;常伟东;徐景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编制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并检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南昌市220名失能老人作为预试验的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Cronbach总系数为0.957,2 w后问卷总的重测信度为0.857.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判定问卷的结构效度,提取5个公因子,37个条目,条目负荷系数在0.527~0.938,5个因素可解释的总方差为71.268%.结论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
作者:徐萍;刘燕玲;徐娜;钟清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和鉴定人骨诱导因子基因(hOGN)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共表达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PCR方法克隆hOGN基因;将hOGN基因连接到带有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EZ-Lv201中构建慢病毒载体;将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EZ-hOGN-SV40-eGFP-IRES-Puro(pEZ-hOGN)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Lenti-Pac HIV mix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慢病毒悬液;重组病毒转染H1299细胞,定量PCR法检测重组病毒滴度;将构建的pEZ-hOGN感染HT-29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后HT-29细胞中GFP表达情况和目的基因hOGN的表达情况.结果 基因测序分析证实克隆的hOGN基因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经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证实OGN正确插入pEZ-Lv201;定量PCR测定慢病毒滴度为0.1×109~1×109 TU/ml.在HT-29细胞中重组病毒感染96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检测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到在HT-29细胞中hOGN蛋白过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hOG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在HT-29细胞中有效表达.
作者:霍永旭;李宇;刘雁军;郭元彪;杨春蕾;赵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85例,根据有无痴呆分为正常组和痴呆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脑梗阻、脑出血等多项慢性疾病以及血脂、血糖等15项目生化指标,分析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正常组患者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同时伴有5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痴呆组(P<0.05);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胃炎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便秘、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胆囊炎与胆结石以及糖尿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障碍患者多数伴有5种慢性病以上,年龄在80岁以上者以上临床特点可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振彩;赵玫;陈钦进;徐晓云;罗峥;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接受化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紫杉醇+顺铂)及观察组76例(紫杉醇+顺铂+卡培他滨).观察两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可能机制.结果 观察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03,P=0.040).治疗后观察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9-9及7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此两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02,P=0.045).结论 加用卡培他滨可显著提高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可能与改善化疗所致免疫抑制有关.
作者:王丽娟;沈存芳;李进章;姬发祥;马金华;李豪;徐晓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老年AL患者IFD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高危因素、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筛选25例接受系统治疗的老年AL患者,共治疗80例次,人均IFD发生率与同期非老年A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1/25)vs 28.67%(43/150),P>0.05〕,但每疗程IFD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非老年AL患者〔16.25%(13/80)vs 7.41%(56/756),P=0.010〕.诱导治疗阶段IFD发生率高于巩固治疗阶段〔37.04%(10/27)vs 5.66%(3/53),P=0.001〕.前期应用广谱抗生素(92.3%)及粒细胞缺乏(84.6%)是主要危险因素.初始治疗有效率为61.54%,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IFD的老年AL患者较非老年IFD组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4.5个月 vs 17.5个月,P=0.002).结论 老年AL患者IFD发生率高且对预后有不良影响.
作者:付玉;何平;王畅;刘晓亮;刘秋菊;刘杉珊;谭业辉;高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心脏病患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78例,随机单盲法分为A、B组各39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混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免疫状态〔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及CD4+/CD8+比值〕、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肺部感染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死亡患者,A组治疗后ALB、TP、Hb高于同组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治疗后免疫状态指标IgG、IgA、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CD8+低于治疗前及B组同期(P<0.05),各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随访1年,A组总有效率(4.87%)高于B组(7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合并营养风险患者,建议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兵;朱晓菡;林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肿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给予的营养目标为100~120 kJ·kg-1·d-1,两组患者进行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包括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MI、MAMC、T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B、PA及厌食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ALB、P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厌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厌食及癌因性疲乏评分.
作者:车晓玲;翁美玲;邹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1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轻呼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后1 h(T1)、术后1 d(T2)及术后2 d(T3)血清白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血浆中调节性T细胞CD4+、CD4+CD25+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轻呼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外周血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T2时仍高于T0(P<0.05);试验组在T1、T2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外周血中CD4+、CD4+CD25+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T2时仍低于T0(P<0.05);且试验组T1、T2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明显降低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改善调节性T细胞CD4+、CD4+CD25+的水平,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机体恢复.
作者:宁新宇;雷志礼;张谦;焦小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