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ppo-YAP信号通路在心脏发育和心肌再生中的作用

罗志荣;韩小晶;邵水金;蔡昊;国海东

关键词:Hippo信号通路, YAP, 心脏发育, 心肌梗死
摘要:心脏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形成的器官,也是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发育及分化过程中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协同调控.近年来,Hippo信号通路作为一种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的细胞抑制生长性信号通路,在心脏发育和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方面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以河南新乡为例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为3 3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9%.其中,有1 084.3万老人属于完全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25%;农村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68.13%,约738.7万人,占农村老龄人口的6.83%;城市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31.87%左右,约345.6万人,占城市老年人口的4.76%.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达到4 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左右,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达到1 239.7万人.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出院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显微手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娟;赵希转;韩丽;孙小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92例老年DNP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治疗.对比综合疗效、治疗前后正中、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观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组间综合疗效等级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常规组(63.04%,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神经传导速度数据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α-硫辛酸治疗老年DNP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推测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朱志良;刘嘉悦;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HSF)生长及胶原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HSF,并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干预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周期,对培养上清用碱水解法测定其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Ⅰ型胶原(Col Ⅰ)及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 槲皮素作用HSF 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细胞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数目、增殖能力逐渐增加(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于HSF 24 h后,培养上清中Hyp、Col Ⅰ及H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槲皮素可促进HSF增殖、刺激其分泌胶原及HA,对维持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形成、延缓衰老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雪芬;司鹤南;姚海舟;田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人心肺复苏相关研究进展

    2015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1](以下简称指南).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一涉及拯救生命的专业技术领域.与2010年版本比较,新指南的变更内容虽然不多,但有些观点是颠覆性的,表明5年来CPR研究领域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林洁羽;王大伟;吴扬;马盼盼;赵晨;邢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敲除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多巴胺转运体(DAT)基因敲除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及PCR方法检测DAT基因敲除C57BL/6 J小鼠模型,通过对DAT基因敲除小鼠进行Morris 水迷宫试验及旷场试验研究小鼠认知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Morris 水迷宫试验中,与WT组小鼠相比,DAT基因敲除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显示其学习能力下降;在撤掉平台后,其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表明其记忆能力亦下降.在旷场试验中,与WT组小鼠相比,DAT基因敲除小鼠总的探索路程降低,虽然其自主兴奋性运动增加,但多为无目的性运动,其在中央格停留时间及次数也下降,表明其探索好奇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敲除小鼠DAT基因可导致小鼠多动,同时损伤小鼠的认知功能,表明DAT基因可能和学习、记忆、探索能力有关.

    作者:黄国明;钞雪林;陈建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5 mg/kg)及高剂量组(10 mg/kg),每组12只.治疗结束12 w后,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股骨抗弯力、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检测血清骨钙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抗弯力、血清骨钙素、1,25(OH)2D3、血钙、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明显偏低(P<0.05),而高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抗弯力、血清骨钙素、1,25(OH)2D3、血钙、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明显偏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唑来膦酸10 mg/kg剂量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升高子宫及双肾指数,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宗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中心静脉置管(CVCs)的老年患者450例,发生CRI 47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及住院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插管前抗生素应用情况、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基础疾病及原发疾病类型等方面资料.怀疑患者出现CRI时,做病原菌定量培养.结果 行CVCs的老年患者450例,发生CRI者47例(10.44%),其中导管出口感染11例,隧道感染15例,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21例.平均置管后发生感染的时间为6~35[平均(16±9)]d,将47例CRI患者样本送本行病原学检查,共检出病原菌52株,革兰阴性菌14株,革兰阳性菌35株,真菌3株.选取性别、年龄、插管前是否用抗生素、插管次数、置管时间、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穿刺部位作为CRI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不同年龄、插管次数、置管时间、是否有基础疾病、血浆白蛋白是否低于35 g/L方面感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插管次数、置管时间、是否有基础疾病、血浆白蛋白是否低于35 g/L作为参数,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患者白蛋白水平低、插管次数多、置管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是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老年住院患者是CRI发生率较高群体,经病原菌检测可见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而CRI的发生与白蛋白水平低,插管次数多,置管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相关.

    作者:杨健;周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焦虑、抑郁在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结果 量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越低(β=-0.282,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308,P<0.001)、年龄越年轻(β=-0.141,P=0.007)、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下(β=-0.352,P=0.001)、月收入3 000~5 000元(β=-0.220,P=0.027)以及不坚持规律运动(β=-0.158,P=0.001)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社会支持越低(β=-0.189,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261,P=0.001)以及患有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β=0.175,P=0.001)的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照顾与支持因素.结论 应采取措施提高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规律运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老年人抑郁量表(GDS-1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对3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居住方式、照顾者、社会支持和抑郁情况对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有影响(P<0.05);年龄和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总分以及生理、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有影响(P<0.05);经济负担对心理、社会功能领域以及总量表得分有影响(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慢性病数目在生理功能领域得分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照顾者、经济负担、年龄、慢性病总数、居住方式、月收入、退休前职业和性别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抑郁、照顾者、经济负担、年龄、慢性病总数、居住方式、月收入、退休前职业和性别是影响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发展经济、缓解症状以及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蕾;郭瑜洁;唐青;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颅骨海绵状血管瘤3例并文献回顾

    目的 总结老年人中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治与疗效,探讨治疗老年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合理途径.方法 回顾近期关于老年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文章,同时收集2015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3例老年颅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其中1例术前放疗后手术,2例直接进行手术.结果 3例病理报告均明确是颅骨海绵状血管瘤且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 老年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需尽早诊断,定期随访预后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忠华;刘聪;李蕴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皖北地区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40~65岁围绝经期女性人群骨密度(BMD)水平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皖北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的40~65岁女性,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绝经、生育次数、吸烟与OP呈正相关(P<0.05);而体质指数(BMI)、体力劳动与OP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脑力劳动是OP的危险因素,BMI、不吸烟、多食豆类是OP的保护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加强体力活动,保持正常的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豆类的摄入量对OP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珍珍;李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百草枯诱导SH-SY5Y细胞神经毒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对百草枯所诱导的SH-SY5Y细胞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预先用5′-aza-dC处理24 h,然后暴露于百草枯12 h.对细胞凋亡比例、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以及培养液上清中活性氧簇(ROS)进行检测.结果 和百草枯加5′-aza-dC干预后SH-SY5Y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凋亡增加.此外,与单独百草枯处理相比,在暴露于百草枯加5′-aza-dC的联合作用后,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凋亡诱导蛋白Bax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例下降,同时,细胞色素C的表达增加.结论 5′-aza-dC通过干预调节DNA甲基化,引起细胞氧化应激增加,并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这些进一步加重百草枯对SH-SY5Y细胞的神经毒作用.

    作者:王炜;侯艳;石恩林;李重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在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螺内酯,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血压,根据是否复发等判断用药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左房内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房内径、SBP、DBP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可有效维持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疗效突出,安全性较好.

    作者:段文涛;史东;王新夺;张朝霞;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改善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

    目的 探究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在改善机械通气老年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EGDS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行标准化镇静策略,EGDS组实行EGDS策略进行镇静.停药后就两组呼吸及循环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及其机械通气时间,并就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期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率(HR)存在显著差异(P<0.05).EGDS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并发症方面,EGDS组胃潴留、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DS的应用避免了对机械通气肺炎患者的过度镇静,对肠胃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肠内营养耐受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马叶萍;严一核;周蕾;应利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和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和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高血压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TC、TG、LDL-C、HDL-C、CRP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双歧杆菌属和多形拟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直肠真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患者双歧杆菌属、多形拟杆菌、直肠真杆菌与CRP、TC、TG、LDL-C、HDL-C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双歧杆菌属和多形拟杆菌减少,肠道直肠真杆菌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炎症指标及脂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罗永建;严培玲;刘海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的效果

    目的 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80例中老年人患者因肠病行磁共振成像,对其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所有小肠疾病的诊断,对比增强成像的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肠道肿瘤方面,对比增强成像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炎性肠病方面,对比增强成像与DWI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肠道肿瘤性病变诊断,对比增强成像较DWI诊断率高;二者诊断炎性肠病方面无明显差别.

    作者:崔喜民;李健明;张孟超;喻骏;刘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iR-21对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21对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肺癌细胞HBE、H460、A549和H446,将实验分为miR-21 inhibitor组、miRNA scramble组、空白对照组.荧光定量检测肺癌细胞H460、A549和H446 miR-2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将miR-21 inhibitor和miRNA scramble转染到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人肺癌细胞H460后,对照组不转染的各组细胞的表达量;MTT实验检测转染miR-21 inhibitor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miR-21 inhibitor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与凋亡相关蛋白的活性.结果 肺癌细胞H460、A549和H446 miR-2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癌细胞HBE(P<0.01),由于肺癌细胞株H460的miR-21表达在3个细胞株中高表达,因此选择肺癌细胞株H460做后续研究;将miR-21 inhibitor组和miRNA scramble组转染到肺癌细胞株H460后,荧光定量PCR显示,miR-21 inhibitor组的miR-21的相对表达量为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miRNA scramble组的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4 d后,miRNA scramble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率无差异(P>0.05),而miR-21 inhibitor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细胞增殖率逐渐下降;流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miRNA scramble组比较,miR-21 inhibitor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Western印迹显示,miR-21 inhibitor组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miRNA 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组,而miR-21 inhibitor组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miRNA 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下调miR-21 的表达,可抑制肺癌细胞H460的生长,增加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的调节有关.

    作者:赵玉明;李艳星;朱晓锋;吴飞马;李振华;钟声逸;李丽红;陈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苦参总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研究苦参总碱(TASF)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动物外,其余动物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 h,通过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病理学、电镜、TUNEL染色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检测对TASF保护心肌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80 mg/kg TASF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CK、LDH、AST的含量(P<0.05),40 mg/kg TASF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LDH、AST的含量(P<0.05);80 mg/kg和40 mg/kg TASF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结构的破坏;80 mg/kg TASF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P<0.05),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有关.结论 TAS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樊美玲;刘博;王鑫;温富春;丁涛;纪凤兰;徐惠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淫羊藿苷对氧糖剥夺PC12细胞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氧糖剥夺PC12细胞单胺类递质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PC12细胞氧糖剥夺(2 h)损伤模型,将10-7、10-6、10-5 mol/L淫羊藿苷预给药1 h加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10-7、10-6、10-5 mol/L淫羊藿苷均能显著升高氧糖剥夺PC12细胞上清液的NE、DA、5-HT含量和细胞的活力(P<0.05).结论 淫羊藿苷保护氧糖剥夺PC12细胞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单胺类递质紊乱有关.

    作者:莫镇涛;李文娜;翟玉荣;石京山;龚其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