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VEGF及ICAM-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损伤的关系

徐家窈;冼文光;刘俐娜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微血管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未应用抗凝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根据临床及眼底检查确诊将其分为非DR(NDR)组(n=56)、非增生型DR(NPDR)组(n=30)、增生型DR(PDR)组(n=34).比较各组微血管病变发生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ECs)、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VEGF及ICAM-1水平.结果 PDR组糖尿病肾病(DN)及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DR组和NPDR组(均P<0.05);与未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相比,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的EPCs水平明显下降,而ECs、VEGF和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不管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PDR组的ECs、VEGF和ICAM-1水平均高于NDR组和NPDR组,NPDR组均高于NDR组,PDR组EPCs水平低于NPDR组,NPDR组低于NDR组(均P<0.05);PDR组VEGF、ICAM-1水平与ECs水平呈正相关(r=0.995,0.852,P<0.05),与EPCs水平呈负相关性(r=-0.895,-0.920,P<0.05).结论 VEGF和ICAM-1在DR患者微血管损伤中高表达,与ECs和EPCs密切相关,提示VEGF和ICAM-1在DR患者微血管损伤形成中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与住院老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老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123例老年乙肝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有效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乙肝患者除了情感职能(RE)领域,其他维度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乙肝患者各维度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本年度医疗费用、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病是门诊和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住院患者生命质量还受到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影响.结论 老年乙肝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徐春雨;张晓;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18F-FDG PET/CT显像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变和累及范围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8氟脱氟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变及累及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骨髓穿刺或病理活检证实并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阴性1例,检出多发性阳性病灶17例,阳性率94.44%,标准化摄取值(SUV)为(2.76±0.84),共检出286处病灶,其中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的PET有219处(76.57%),同机CT检出252处(88.11%)穿凿样溶骨性改变、虫蛀状、颗粒状病灶.CT和PET 同时检出192处(67.13%)病灶,PET检出而同机CT未检出33处(11.54%);同机CT检出而PET未检出73处(25.52%).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和评估病变累及范围有较高价值,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型、治疗和评估疗效有一定帮助.

    作者:江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人脊柱骨盆参数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对老年正常脊柱骨盆参数进行三维数字化测量,为该年龄段脊柱矫形提供国人相关数据的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正常体检患者34名,年龄(67±6.7)岁,排除脊柱有既往疾病、骨盆和髋关节及下肢病史者,测量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并将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分型.结果 PI(48.6±8.2)°;PT(8.6±9.2)°,SS(37.2±8.9) °,LL(56.3±15.3°),TK(29.5±10.4)°;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分型,其中I型占9.8%,Ⅱ型占54.6%,Ⅲ型占26.8%,Ⅳ型占8.9%.结论 60岁以上老年脊柱骨盆参数具有特定参数,与中青年参数有一定的差异,应该按照该年龄段的参数特征进行矫形.腰弯前凸的顶与PI密切相关,其中Ⅱ型占比大,其顶点序数逐渐上升,且呈正比.

    作者:彭鹏;陈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方法 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平均年龄(72.10±7.2)岁,前列腺大小(108.04±26.6)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26.78±2.4)分,生活质量(QOL)评分(4.52±0.7)分,大尿流率(Qmax)平均(7.63±2.5)ml/s,手术时间(101.35±34.72)min.结果 6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中转开放病例,术后患者下尿路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对老年男性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崔杨;郑宗宇;朱德淳;王伟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不同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空心加压螺钉对不同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心加压螺钉手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组38例、青壮年组78例及老年组49例,对3组股骨颈骨折类型、术后骨折的不愈合情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进行比较.结果 青少年组、青壮年组和老年组术后骨折不愈合率分别为15.79%、14.10%、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青少年组55.26%,青壮年组34.62%,老年组32.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Harris优良率青少年组为81.58%,青壮年组85.90%,老年组81.64%,3组疗效均较良好,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不同年龄段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

    作者:孙晓;殷照阳;霍永峰;于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ST2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对ST2-27307T/A和-27614C/A基因多态性分型,探讨ST2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筛选患者,对入选的病例组78例和对照组6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等位基因特异(AS)PCR的方法,应用定量(q)PCR系统分析判断各组基因型.结果 含A基因型(TA和CA)在病例组中出现频率更高,并且病例组中含A基因型在多支病变亚组中的出现频率更高(P<0.05).结论 ST2-27307T/A和-27614C/A基因多态性与CAD易患性、病变程度相关,含A基因型增加CAD的患病风险,也增加患严重冠脉血管病变的风险.

    作者:李惠;肖普马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预测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预测颅内感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经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证实为颅内感染的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开颅手术无颅内感染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S-100b蛋白(S-100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第3天开始研究组WBC、IL-6、TNF-α、S-100b、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14天两组差异越来越大(均P<0.05);经颅内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IL-6、TNF-α、S-100b、CRP、PCT对颅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手术后3 d WBC、IL-6、TNF-α、S-100b、CRP、PCT水平无下降则预示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可能性大.

    作者:聂柳;崔勇;刘兴吉;夏鹰;曹卉;陈晓东;林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的效果

    目的 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80例中老年人患者因肠病行磁共振成像,对其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所有小肠疾病的诊断,对比增强成像的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肠道肿瘤方面,对比增强成像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炎性肠病方面,对比增强成像与DWI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肠道肿瘤性病变诊断,对比增强成像较DWI诊断率高;二者诊断炎性肠病方面无明显差别.

    作者:崔喜民;李健明;张孟超;喻骏;刘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检测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mRN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行治疗前外周血CK19 mRNA及SCC-Ag检测,以4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分析其作为诊断参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K19 mRNA、SCC-Ag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特异性均为97.5%.CK19 mRNA、SCC-Ag水平升高用于治疗前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39%和57%,两者差异显著(P<0.05).CK19 mRNA表达升高与深肌层浸润(P=0.03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27)相关.SCC-Ag水平升高与病理类型(P=0.005)、肿瘤大小(P=0.002)、深肌层浸润(P=0.00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2)显著相关.结论 外周血CK19 mRNA和SCC-Ag均是宫颈癌微转移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就宫颈鳞癌患者而言,SCC-Ag仍然是目前首选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杨琳琳;王薇;张红平;杨宏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了解国人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入选对象为本文作者等[1]报告的国内应激性心肌病(52例)和凉州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应激因素、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心电图改变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应激性心肌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男女发病构成分别为1:5.5和3.5:1;应激性心肌病组69.2%的患者发病前有明显应激因素,以心理应激为主(86.1%);急性心肌梗死组38.8%的患者发病前有明显应激因素,以躯体应激(94%)为主;两组病例心电图均有明显异常,应激性心肌病组病理性Q波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降低,且在短时间内全部恢复正常,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及转归特点;应激性心肌病组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显示无闭塞性病变,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冠造显示全部病例均有显著狭窄;应激性心肌病组无死亡病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住院病死率4.5%;两者的年龄及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但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较低,且恢复良好;应激性心肌病冠造基本正常,而急性心肌梗死则均有显著狭窄.

    作者:胡剑威;张学红;张兆奎;叶俊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与缺血性脑损伤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与缺血性脑损伤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梗死组和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梗死组根据梗死时间分为梗死组1 d、梗死组3 d、梗死组7 d;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梗死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狭窄组.测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含量.结果 梗死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1 d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3 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死组7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1 d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3 d白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3 d中性粒细胞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梗死组7 d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重度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大梗死灶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高于小梗死灶组和中梗死灶组(P<0.05),中梗死灶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小梗死灶组(P<0.05).颈动脉狭窄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P<0.05).结论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缺血性脑损伤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戴贤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F)的疗效.方法 67例老年OVF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Sextant 内固定组(n=35)与开放内固定组(n=32),均获随访24~48 w,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内固定前、内固定后3 d、24 w的病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并对比两组内固定前、内固定后24 w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与开放内固定组相比,Sextant内固定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术中X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本组内固定前相比,两组内固定后3 d、24 w的病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后凸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固定后3 d、24 w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固定后 24 w的目测类比评分、ODI均明显改善(P<0.05),且Sextant内固定组明显优于开放内固定组(P<0.05).Sextant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放内固定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是治疗老年OVF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志;沈晓钟;马建武;单中书;曹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肺腺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治50例肺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NGAL和MMP-9的表达,分析NGAL、MMP-9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GAL平均表达量为70%,MMP-9为30%.单因素分析显示NGAL水平、肿瘤分期均与患者总生存期(OS)相关.NGAL表达水平<70%的患者OS中位数是45.7个月(95% CI 15.2~76.2个月);NGAL表达水平≥70%的患者OS中位数是4.6个月(95% CI 0.5~18.8个月;P<0.000 1).Ⅲ期肿瘤患者 OS中位数是15.57个月(95% CI 9.8~21.2)个月,Ⅳ期是9.6个月(95% CI 0.8~18.4个月;P=0.002).NGAL与MMP-9呈低度相关.MMP-9表达水平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组织中NGAL表达≥70%提示预后较差,MMP-9表达水平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作者:张乃丹;袁成良;刘利洪;曾传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HSF)生长及胶原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HSF,并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干预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周期,对培养上清用碱水解法测定其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Ⅰ型胶原(Col Ⅰ)及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 槲皮素作用HSF 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细胞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数目、增殖能力逐渐增加(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于HSF 24 h后,培养上清中Hyp、Col Ⅰ及H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槲皮素可促进HSF增殖、刺激其分泌胶原及HA,对维持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形成、延缓衰老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雪芬;司鹤南;姚海舟;田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以河南新乡为例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为3 3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9%.其中,有1 084.3万老人属于完全失能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25%;农村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68.13%,约738.7万人,占农村老龄人口的6.83%;城市失能老人所占比例为31.87%左右,约345.6万人,占城市老年人口的4.76%.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达到4 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左右,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达到1 239.7万人.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术毕A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B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0.5 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C组0.25%罗哌卡因+1 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肌注芬太尼镇痛,镇痛效果根据VAS、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评估.结果 术后B、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A组,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B、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且其镇痛效果呈浓度依赖性.

    作者:崔吉正;冯继英;张小宝;朱品;雷玲;徐德明;章云海;耿祝生;赵志斌;董跃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T2DN组患者血清内脂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NC组(均P<0.01),T2DN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T2DM组(均P<0.01).T2DN组血清SOD和CAT明显低于T2DM组(P<0.01),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甘油三酯(TG)和MDA呈明显正相关(r=0.418,r=0.475,r=0.359,r=0.427,r=0.518,r=0.522,均P<0.01),与SOD和CAT呈明显负相关(r=-0.583,r=-0.469,均P<0.01).结论 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同时存在氧化应激,内脂素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T2DN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娟;黄云芳;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5 mg/kg)及高剂量组(10 mg/kg),每组12只.治疗结束12 w后,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股骨抗弯力、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检测血清骨钙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抗弯力、血清骨钙素、1,25(OH)2D3、血钙、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明显偏低(P<0.05),而高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抗弯力、血清骨钙素、1,25(OH)2D3、血钙、子宫指数及双肾指数明显偏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唑来膦酸10 mg/kg剂量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升高子宫及双肾指数,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宗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焦虑、抑郁在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结果 量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越低(β=-0.282,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308,P<0.001)、年龄越年轻(β=-0.141,P=0.007)、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下(β=-0.352,P=0.001)、月收入3 000~5 000元(β=-0.220,P=0.027)以及不坚持规律运动(β=-0.158,P=0.001)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社会支持越低(β=-0.189,P=0.001)、糖尿病病程越短(β=-0.261,P=0.001)以及患有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β=0.175,P=0.001)的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照顾与支持因素.结论 应采取措施提高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加强健康教育,促进规律运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6例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采集年龄、性别、既往史、月经生育史等一般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L1~L4)、股骨颈、华氏三角及大粗隆的骨密度(BMD)值,同时检测血钙、1,25(OH)2D3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组血清钙、1,25(OH)2D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女性OP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可能与钙磷代谢异常有关.

    作者:刘颖;齐东旭;宋成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