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玥;徐阳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糖尿病肾病(DN)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PKC途径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尾静脉注射 STZ建造DN模型,所有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对照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白蛋白(UAE)和肾组织中 CollagenⅠ、GLUT1、PKC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对照组FPG、BUN、Scr、UAE、CollagenⅠ、GLUT1水平和 PKC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而大蒜素的中、低剂量组 BUN、Scr、UAE和 GLUT1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的 Scr已达正常水平(P>0.05);高剂量组 CollagenⅠ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 PKC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蒜素可能通过 GLUT1/PKC途径来减缓和抑制D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栾海艳;韩玉泽;关政;叶之慧;张雪松;杨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phrin-A1配体(Ephrin-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VEGFR)2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8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1例乳腺腺病患者术后的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表达.结果 两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Ephrin-A1、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观察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Ephrin-A1和VEGF、VEGF和VEGFR2的表达均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phrin-A1、VEGF和VEGFR2高表达是病变的促进因素,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对间质血管生成有一定影响.
作者:林哲洙;张磊;张睿;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子女照顾者的照顾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3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子女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子女照顾者相关照顾行为得分总分为(40.75±7.518)分,处于中等水平.子女的年龄、照顾年限是影响其照顾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医院医护人员及社会保健相关部门需给予子女照顾者关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照顾知识及行为相关的教育和指导,改善其照顾行为,提高其照顾水平,进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闫婷婷;郑蔚;段好丽;张苇;乔婷婷;陈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异常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以外的多种激素分泌异常[1],异常分泌的激素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2].其中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的主要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3].
作者:席燕;王月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带状疱疹皮损多沿单侧神经分布,多见于三叉神经或肋间神经,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急性疼痛(AHP) 和损害(簇性粟粒大丘疹、水疱、坏死、结痂)[1,2].
作者:杨巍;梁金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内脏脂肪素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外周血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炎症因子及相关黏附分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UA患者44例(观察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42例(对照组)两组血脂指标、内脏脂肪素、炎症性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对内脏脂肪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sVCAM-1、sICAM-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均P>0.05);观察组内脏脂肪素、VCAM-1、sICAM-1、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A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TNF-α(r=0.693,P<0.01)、sVCAM-1(r=0.722,P<0.01)及sICAM-1(r=0.708,P<0.01)呈正相关.结论 UA患者体内内脏脂肪素水平比SA患者高,并且与TNF-α、VCAM-1、sICAM-1呈正相关,说明内脏脂肪素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的指标.
作者:屈苗;梁莉萍;洪路贤;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患者血糖水平与心肌灌注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接受PCI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94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成对照组(血糖水平<7.0 mmol/L)136例及血糖上升组(血糖水平7.0~11.1 mmol/L)148例、高血糖组(血糖水平>11.1 mmol/L)110例.对比各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指标,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糖上升组与高血糖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ST段回落较好及心肌灌注的血流分级(TMPG) 2~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糖组CK-MB峰值明显高于血糖上升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血糖上升组(均P<0.05).394例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62例(15.74%).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存在应激性高血糖(SHG)、TMPG 0~1级、吸烟及泵衰竭≥Ⅱ级的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者(均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4个指标均是影响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PC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心肌灌注以及不良心脏事件之间均存在紧密联系,存在SHG、TMPG 0~1级、吸烟以及泵衰竭≥Ⅱ级会增加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付军桦;时淑娟;谢红卫;徐美玲;赵凯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2)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从正常主动脉瓣组织及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主动脉瓣组织中分离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00 ng/ml的TLR2激活物脂多糖(LPS)干预细胞24 h后白细胞介素(IL)-6、巨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浓度;Western印迹检测200 ng/ml的LPS干预细胞2、4、8、12 h后NICD1蛋白表达,ELISA检测Jagged1浓度;60 nmol/L的人Notch1特异性siRNA沉默Notch1及200 ng/ml的LPS刺激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NICD1及 ICAM-1蛋白表达;5 μg/ml的Jagged1及200 ng/ml的LPS处理细胞,ELISA检测IL-6、MCP-1和 ICAM-1浓度.结果 正常主动脉瓣组织及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经LPS刺激后IL-6、MCP-1和VCAM-1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无LPS刺激组,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间质细胞中IL-6、MCP-1和VCAM-1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LPS刺激能诱导NICD1的生成及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NICD1生成量多于正常组;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Jagged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且随着时间延长增加;沉默Notch1信号通路能减弱NICD1的蛋白表达,且能减少炎症因子ICAM-1的蛋白表达;Jagged1激活Notch信号通路能诱导产生低水平的IL-6、MCP-1、ICAM-1,而能明显增强TLR2诱导的IL-6、MCP-1、ICAM-1的水平.结论 TLR2能诱导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活化Notch1信号通路,主动脉瓣狭窄的主动脉瓣组织间质细胞炎症反应更明显,沉默Notch1信号通路可减弱TLR2诱导的炎症反应,激活Notch信号通路则增强TLR2诱导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欢;焦峰军;白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老年性耳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听力水平、眩晕与耳鸣的改善情况以及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痊愈17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水平均有显著提升,尤以实验组更明显,实验组治疗前后单耳平均听阈差值为(42±5)dB,对照组为(29±3)dB.实验组眩晕治疗有效率为84.21%,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77.27%,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减少用药剂量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耳聋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眩晕与耳鸣的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马子健;徐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Omentin-1、Visfatin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IR)的内在联系.方法 复苏、传代及诱导分化老年人源T2DM前脂肪细胞,构建 Omentin-1、Visfatin过表达载体,进行载体转化、培养和提取;以3个不同过表达梯度(1.0、2.5、5.0 μg)转染传代脂肪细胞,以无转染组为对照;Q-PCR检测Omentin-1、Visfatin、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1/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a)]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Omentin-1、Visfatin、IRS-1、IRS-2、PI3K(P85a) 蛋白表达及IRS-1/2酪氨酸磷酸化水平,[3H]-2-脱氧-D-葡萄糖摄取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变化.结果 ①Omentin-1、Visfatin mRNA及蛋白表达随转染浓度梯度升高而表达量增加,所构建的Omentin-1、Visfatin过表达载体有效;②随Omentin-1表达增加,IRS-1及PI3K(P85a) mRNA和蛋白表达及IRS-1磷酸化程度均出现明显增加,IRS-2未出现明显变化;③随Visfatin表达增加,IRS-1/2、PI3K(P85a) mRNA、蛋白表达及IRS-1/2磷酸化程度未出现明显变化;④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随Omentin-1表达增加而升高,而与Visfatin过表达浓度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 Omentin-1表达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激活了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通路,导致了IRS-1和PI3K活化和表达,从而发挥其胰岛素增敏作用;Visfatin在老年T2DM血清中的高表达,很可能只是一种肥胖、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补偿机制,与T2DM IR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
作者:潘宝龙;巫玲;马润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对广州两所三甲医院的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223例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HPLPⅡ均分为(2.43±0.35)分,运动锻炼及先兆观察维度得分低.Barthel指数、脑卒中病程、文化程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存在功能缺陷、脑卒中病程短、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健康行为尤应引起关注;建议加强延续护理、争取老年患者亲属的支持、及早并坚持康复运动,优化老年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徐桂红;欧翠玲;敖友爱;张小培;莫苗苗;陆正齐;彭舟媛;万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空腹血糖(FPG)情况分为3组,4.4~6.1 mmol/L患者42例为A组,6.2~8.3 mmol/L患者41例为B组,8.4~10.0 mmol/L患者37例为C组,均行感染相关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分析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脓毒症严重程度、预后均明显好于B组和C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脓毒症严重程度、预后均明显好于C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C组.存活患者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均P<0.05).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与预后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关系密切.脓毒症越严重,血糖变异度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曾建琼;程青虹;王桂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对反杓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收缩压(SBP)<180 mmHg,舒张压(DBP)91~109 mmHg,年龄>45岁的反杓型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不同时给药组:晨服替米沙坦40 mg、氢氯噻嗪10 mg,晚服左旋氨氯地平5 mg;同时给药组上述3种药物均晨服.治疗前及治疗后8 w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查.结果 治疗8 w后两组24 h SBP/DBP分别降低30.28/13.12 mmHg和29.98/13.87 mm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24.26/10.39 mmHg和26.69/12.24 mmg,夜间SBP/DBP分别降低37.50/17.71 mmHg和32.94/15.41 mmH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DBP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给药组日间SBP/DBP较同时给药组高(P<0.05),夜间SBP/DBP较同时给药组低(P<0.05).不同时给药组的逆转率为61%,高于同时给药组的为31%(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两种服药方法均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不同时给药能更好地逆转杓型血压.
作者:娄满;高春燕;苏宁;胡晓英;英俊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癌根治术后存档病例标本78例(观察组),取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p53、VEGF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MMP-9、p53、VEGF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MMP-9、p53、VEGF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关系,MMP-9与p53、MMP-9与VEGF、p53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MMP-9、p53、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MMP-9、p53、VEGF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而与无性别明显相关性(P>0.05);MMP-9与p53、MMP-9与VEGF、p53与VEGF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胃癌组织中MMP-9、p53、VEGF蛋白呈高表达,且MMP-9、p53、VEGF蛋白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徐铖;罗华荣;甘梅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1].我国在1999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宜昌市更是在199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比例首次突破10%,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作者:祝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胃腺癌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因子(STAT)-3、-5和白细胞介素(IL)-17A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胃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蜡块组织21例作为对照组1,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蜡块组织21例作为对照组2,非肿瘤性胃黏膜蜡块组织21例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组中STAT-3、STAT-5和IL-17A的表达.结果 4组中STAT-3、STAT-5和IL-17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中STAT-3、STAT-5和IL-17A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STAT-3和STAT-5的表达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累犯密切相关(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STAT-3和IL-17A、STAT-5和IL-17A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胃腺癌中STAT-3、STAT-5和IL-17A高表达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促进作用,三者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胡乃军;纪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出小鼠中脑差异蛋白,发现姜黄素的作用靶点,并采用Western印迹进行验证.用脂多糖刺激C6神经胶质瘤细胞研究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MPTP诱发的小鼠PD模型中,蛋白质组学鉴定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高表达,姜黄素给药可以下调GFAP的表达,Western印迹验证GFAP的表达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在脂多糖刺激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中GFAP的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给药后可以降低GFAP的表达.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PD发病,姜黄素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产生抗感染作用,进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杜国华;王宏旭;刘子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0例DM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DM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正常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RDW与BNP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RDW与BNP水平呈相相关(r=0.768,P<0.01).结论 在DM患者中RDW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洁;王连环;王淑娟;洪冰;林祥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SATB)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以距肿瘤组织超过5 cm外的癌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的关系.结果 SATB1、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高,其次为Ⅱ级、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ATB1、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R、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ER=-0.387,-0.372,rPR=-0.296,-0.329,均P<0.05).结论 SATB1、CerbB2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ER及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宋晨;孙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OP)健康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海南地区的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和儋州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4例老年OP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OP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健康行为平均得分(30.31±4.28)分,其中饮食行为(26.17±3.83)分,运动行为(1.82±1.73)分,摄钙行为(2.32±4.47)分,及格率较低.患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以媒体和经验为主,缺少健康指导.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和医疗保障与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评分有关(均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性别、工作性质和医疗保障是影响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的因素(均P<0.05).结论 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水平较低,应大力开展面对面指导、健康手册、专题讲座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重点加强女性、无医疗保障和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行为.
作者:李文;王海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