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睿
老年性痴呆(AD)占痴呆的65%~75%[1,2].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出现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P)和由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而形成的纤维缠结(NFT)及神经细胞的减少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3,4].
作者:马妍;闫晨;张连城;王凯;崔远武;张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SATB)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以距肿瘤组织超过5 cm外的癌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的关系.结果 SATB1、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高,其次为Ⅱ级、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Cerb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ATB1、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R、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ER=-0.387,-0.372,rPR=-0.296,-0.329,均P<0.05).结论 SATB1、CerbB2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ER及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宋晨;孙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老年外来人口的心理健康和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深圳市老年外来人口1 26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了解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以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或躯体化等任一因子≥2分为阳性筛选条件,深圳市老年外来人口心理异常总阳性率为58.9%,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1.8%.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项因子分均≥2分占8.9%.因子分≥3分检出率排名前3位的是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年龄越大、非在婚、有慢性疾病、睡眠状况不佳、自觉精神压力大者SDS得分越高,是老年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深圳市老年外来人口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抑郁、焦虑症状较普遍,需对老年不在婚女性和存在身体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干预.
作者:游丽琴;金冬;周志坚;邹晓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价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收集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住院患者8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5例,对照组(非高血压患者)35例.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序列、SWI序列检查.分析并统计入选患者SWI序列上CMBs的位置及数量.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CMBs灶共514个,其中高血压组433个,对照组81个,两组CMBs在大脑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t=3.427,P<0.05).高血压组CMBs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39%).高血压组存在CMBs的患者与非CMBs的患者在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高血压年限上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CMBs的数目与收缩压、舒张及高血压年限并无相关性.结论 CMBs在高血压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并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多分布在基底节区.CMBs的数目与收缩压、舒张压、病史长短无相关性.
作者:梁曼莉;吴坤军;崔银军;南光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TE)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前列腺病变患者70例,分别进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检查TRTE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TRUS与TRTE两种方法前列腺癌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包括特异度、准确度及灵敏度).结果 70例患者穿刺共检出前列腺癌43例(61.43%);TRTE法检测前列腺癌率(54.29%)明显高于TRUS法(均37.14%,P<0.05);TRTE法特异度、准确度及灵敏度均高于TRUS法(P<0.05).结论 TRTE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准确度及灵敏度.
作者:李建春;范小明;王力;毛祖杰;王静;李锋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治疗早期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脓毒症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情况、炎症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舒张早期二尖瓣流入速度/心房舒张期二尖辦流入速度(E/A)水平显著升高且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炎症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传统肌钙蛋白(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早期脓毒症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心肌的舒张功能,降低炎性因子释放,对早期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名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蒙古通辽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内蒙古通辽市2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PSQI总分(6.86±2.28)分,社会支持总分(40.78±6.74)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P<0.01),即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睡眠质量越好.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子女需要照护、月收入低于1 000元是老年高血压患者PSQI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通辽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一般,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通辽市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水平具有相关性;照护者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帮助其维持身心稳态,促进良好睡眠.
作者:杜吉利;周小丹;迟会;齐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空腹血糖(FPG)情况分为3组,4.4~6.1 mmol/L患者42例为A组,6.2~8.3 mmol/L患者41例为B组,8.4~10.0 mmol/L患者37例为C组,均行感染相关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分析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脓毒症严重程度、预后均明显好于B组和C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脓毒症严重程度、预后均明显好于C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C组.存活患者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均P<0.05).高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每日△血糖与预后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关系密切.脓毒症越严重,血糖变异度越大,预后越差.
作者:曾建琼;程青虹;王桂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2)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从正常主动脉瓣组织及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主动脉瓣组织中分离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00 ng/ml的TLR2激活物脂多糖(LPS)干预细胞24 h后白细胞介素(IL)-6、巨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浓度;Western印迹检测200 ng/ml的LPS干预细胞2、4、8、12 h后NICD1蛋白表达,ELISA检测Jagged1浓度;60 nmol/L的人Notch1特异性siRNA沉默Notch1及200 ng/ml的LPS刺激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NICD1及 ICAM-1蛋白表达;5 μg/ml的Jagged1及200 ng/ml的LPS处理细胞,ELISA检测IL-6、MCP-1和 ICAM-1浓度.结果 正常主动脉瓣组织及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经LPS刺激后IL-6、MCP-1和VCAM-1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无LPS刺激组,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间质细胞中IL-6、MCP-1和VCAM-1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LPS刺激能诱导NICD1的生成及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NICD1生成量多于正常组;主动脉狭窄病人瓣膜组织的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Jagged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且随着时间延长增加;沉默Notch1信号通路能减弱NICD1的蛋白表达,且能减少炎症因子ICAM-1的蛋白表达;Jagged1激活Notch信号通路能诱导产生低水平的IL-6、MCP-1、ICAM-1,而能明显增强TLR2诱导的IL-6、MCP-1、ICAM-1的水平.结论 TLR2能诱导人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活化Notch1信号通路,主动脉瓣狭窄的主动脉瓣组织间质细胞炎症反应更明显,沉默Notch1信号通路可减弱TLR2诱导的炎症反应,激活Notch信号通路则增强TLR2诱导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欢;焦峰军;白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出小鼠中脑差异蛋白,发现姜黄素的作用靶点,并采用Western印迹进行验证.用脂多糖刺激C6神经胶质瘤细胞研究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MPTP诱发的小鼠PD模型中,蛋白质组学鉴定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高表达,姜黄素给药可以下调GFAP的表达,Western印迹验证GFAP的表达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在脂多糖刺激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中GFAP的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给药后可以降低GFAP的表达.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PD发病,姜黄素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产生抗感染作用,进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杜国华;王宏旭;刘子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在老年急性胆囊炎(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的32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98岁,平均79.38岁;均合并其他脏器病变,ASA Ⅲ级6例(18.8%),Ⅳ级26例(81.2%).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成功置管引流,无出血、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逐渐好转,体温下降,腹痛及腹部体征缓解,血白细胞下降.术后1 d复查,体温从术前的(39.32±0.62)℃降至术后的(37.63±0.37)℃(P<0.001);白细胞从术前的(15.16±2.74)×109/L,降至(10.34±1.80)×109/L(P<0.001).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胆囊炎症控制后予以夹闭引流管1~3个月后拔除(导管自行脱出3例,未行特殊处理).3例有手术禁忌的结石性AC患者拔除引流管后AC再次发作,予以再次穿刺置管后病情好转.7例行择期LC,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PTGBD可作为老年AC手术高危患者的可靠选择,既可为患者渡过急性期择期行LC提供手术时机;也可作为有手术禁忌AC患者的终治疗.
作者:李凯;许光中;朱斌;王慧宇;张能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焦虑、抑郁、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纳入慢性病管理的T2DM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T2DM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为评估工具.随访1年后观察患者焦虑、抑郁、遵医行为、血糖的改变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显著.结论 家庭干预可显著减轻老年T2DM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血糖水平,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中推广.
作者:韩晓玲;韩布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对广州两所三甲医院的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223例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HPLPⅡ均分为(2.43±0.35)分,运动锻炼及先兆观察维度得分低.Barthel指数、脑卒中病程、文化程度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存在功能缺陷、脑卒中病程短、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健康行为尤应引起关注;建议加强延续护理、争取老年患者亲属的支持、及早并坚持康复运动,优化老年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
作者:徐桂红;欧翠玲;敖友爱;张小培;莫苗苗;陆正齐;彭舟媛;万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老年骨质疏松(OP)健康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海南地区的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和儋州市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4例老年OP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OP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健康行为平均得分(30.31±4.28)分,其中饮食行为(26.17±3.83)分,运动行为(1.82±1.73)分,摄钙行为(2.32±4.47)分,及格率较低.患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以媒体和经验为主,缺少健康指导.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和医疗保障与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评分有关(均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性别、工作性质和医疗保障是影响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的因素(均P<0.05).结论 海南地区老年OP健康行为水平较低,应大力开展面对面指导、健康手册、专题讲座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重点加强女性、无医疗保障和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行为.
作者:李文;王海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带状疱疹皮损多沿单侧神经分布,多见于三叉神经或肋间神经,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急性疼痛(AHP) 和损害(簇性粟粒大丘疹、水疱、坏死、结痂)[1,2].
作者:杨巍;梁金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老年大肠癌切除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 老年大肠癌切除患者500例,患者中共39例发生吻合口漏,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吻合口瘘发生原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根据吻合口瘘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结果 500例老年大肠癌切除术患者39例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80%,发生原因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新辅助化疗、肠道准备,分别占30.77%、25.61%、15.38%.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大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放化疗、手术方式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大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与糖尿病、距离肛缘距离关系密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大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与糖尿病、距离肛缘距离关系密切(P<0.05).结论 老年大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原因相对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作者:黄初东;席朋武;杨荣华;夏铮;刘正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肥胖是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研究发现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影响营养素的摄入,调控身体脂肪的分布等影响体重;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肥胖发病率增加[1].本研究探讨40岁及以上女性年龄、绝经情况与肥胖之间的关系.
作者:谢倩;曾静;万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清双调蛋白(AR)、转化生长因子(TGF)-α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接受EGFR-TK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AR和TGF-α的水平,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ICIST 1.1)评价近期疗效,比较分析血清AR和TGF-α与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30例患者的有效率(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56.7%,AR浓度为(85.74±84.63)pg/ml,TGF-α浓度为(14.56±11.02)pg/ml.AR阳性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相关,ⅢB期和鳞癌患者的AR明显高于Ⅳ期和腺癌的患者;TGF-α阳性则与吸烟史和腺癌相关.AR或TGF-α阳性与疗效差相关,AR和TGF-α均阴性的患者,EGFR-TKIs疗效更好.结论 治疗前AR、TGF-α可单独或联合用来预测晚期NSCLC接受EGFR-TKIs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竞竞;王秀;韩啸;韩正全;王子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渐进抗阻训练在改善脑瘫(CP)患者步态功能及行走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44例CP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Ⅰ~Ⅱ级],随机分为训练组及对照组各22例,分别进行12 w的康复训练.训练组进行高负荷、渐进抗阻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析训练前后两组在步态周期、跨步长、步速、踝关节活动度及屈曲角度、6 min步行试验方面的差异.结果 训练前后两组步速、6 min步行试验均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周期、跨步长、踝关节活动度及屈曲角度方面,训练组改善明显,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负荷、渐进抗阻训练改善了患者的步态功能,而在改善患者步行速率方面,抗组训练无明显优势.
作者:耿子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 d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TIA患者224例.以住院15 d为观察终点,期间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患者75例为进展组,未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患者149例为未进展组.采用自行设计TIA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ABCD2评分系统对全部TI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1)ABCD2评分系统中,有糖尿病史的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2.585倍(OR=2.585,95%CI:1.457~4.588);随着TIA持续时间增加,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x2=52.847,P=0.000);随着临床特征加重,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x2=42.535,P=0.000).(2)随着ABCD2评分的增加,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增加(x2=118.601,P=0.000);ABCD2评分危险分层与TIA患者预后的关系中,低危患者没有进展为脑梗死,中危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为22.5%,高危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为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00,P=0.000).结论 ABCD2评分增加与TIA患者15 d内进展为脑梗死密切相关,ABCD2评分危险分层为中、高危TIA患者为临床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蒲国兴;尚迟;周智;李君;孙维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