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李鑫;姜雅秋;崔银星;邵望舒;冀宏婷;张成双;王伟;徐紫薇

关键词:冠心病, SYNTAX评分, 血糖, 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的患者共344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设为实验组,其余25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实验组、对照组中分别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根据评分数值分为低危组(1~22分)、中高危组(≥23分)两个亚组.各组均记录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实验室相关检验(包括血脂、肝功、肌酐、血常规、空腹血糖等),对比各组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WBC、Neut、GLU、Cr、ALT、AST、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Neut水平、高AST水平是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亚组间比较,中高危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者均为对照组亚组中病变程度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Neut水平、高AST水平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持续充分引流改善伴胰腺周围渗出急性胰腺炎患者肺功能的机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PCD)持续充分引流改善伴有胰腺周围渗出的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肺功能的机制.方法 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ICU治疗,26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常规ICU治疗+PCD持续充分引流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腹腔内压力(IAP)、血淀粉酶(AMS)、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气道平台压(Pplat)、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除Pplat和PaCO2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全部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除PaO2和PaCO2,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D持续充分引流能够明显改善伴有胰腺周围渗出SAP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王峰;于军;曹春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制眼球按摩器在老年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控制眼压的效果.方法 由同一术者行小梁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8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进行术后眼球按摩,由责任护士指导教会使用;对照组行常规手指按摩,由责任护士指导操作.两组均遵医嘱于术后7 d开始按摩,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追踪记录术后7 d、1、3、6个月的眼压变化及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率.结果 两组眼压在术后7 d、1个月无明显差异,而3、6个月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进行眼球按摩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有助于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史金肖;张丽荣;何树艳;韩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尼古丁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前列腺素E2表达及破骨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尼古丁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前列腺素(PG)E2表达及破骨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只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及实验3组,每组40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0.50、0.75、1.00 mg/kg尼古丁酒石酸盐腹腔注射;比较4组大鼠加力后1、3,5、7、14 d牙周组织PGE2表达及破骨细胞计数水平.结果 4组大鼠牙周组织中PGE2表达水平及破骨细胞计数随加力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且在加力后5 d达到大,随后又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加力后不同时间PGE2表达水平及破骨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实验2组>实验1组>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古丁会导致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PGE2表达和破骨细胞形成水平上升,且随剂量增加上升更明显,故在正畸过程中应建议患者戒烟,并有效控制牙周炎症.

    作者:黄婉灵;杜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进入手术室(T0)、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T4)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1 d时,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时,两组POCD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3 d时,两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两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时,MMSE评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4时,两组MAP、HR和Sp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观察组MAP和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Sp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退恢复更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更好,更适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胸科手术麻醉.

    作者:李顺洪;冯麟;李林佶;何一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话随访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下肢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并告知定期来院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 w、1、3、6个月给予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按时复诊率、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运动)是否健康、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按时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和再吸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电话随访能提高老年ASO患者支架术后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晶;秦悦;王红伟;鞠桂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IGF-Ⅰ受体(R)、IGF-Ⅱ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1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IGF-Ⅰ、IGF-ⅠR、IGF-Ⅱ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IGF-Ⅰ、IGF-Ⅱ、IGF-Ⅰ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对比不同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患者术后6个月IGF-Ⅰ、IGF-Ⅱ、IGF-ⅠR水平,结果年龄大、分化低、临床分期晚的患者IGF-Ⅰ、IGF-Ⅱ、IGF-Ⅰ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GF-Ⅰ(P=0.013)、IGF-Ⅱ(P=0.030)、IGF-ⅠR(P=0.020)、肿瘤N分期(P=0.010)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樊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老年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对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评估能力及食管癌管壁厚度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CT影像征象,将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可切除型、不容易切除型和开胸探查型,将CT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食管壁厚度<3 cm时肿瘤病变多限于壁内浸润,壁厚3~5 cm时外侵率为37.5%,壁厚>5 cm者外侵率高达97.0%.结果表明老年胸段食管癌患者的CT影像诊断与术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螺旋CT可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可使部分食管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

    作者:张春柱;康志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冠心病发病的平行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冠心病发生率与正常老年人的差异性.方法 46例阿尔茨海默病(AD)老年患者作为AD组,以同期行常规体检或接受治疗的46例非A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纳入病例资料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炎性因子及冠心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AD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TC、TG、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D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D组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组与对照组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D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老年人,冠心病与AD患者均具有血糖、血脂水平偏高的特征,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梅;陈永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并分析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老年NSCLC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5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urvivin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VEGF(r=0.925,P<0.01)及Survivin(r=0.894,P<0.01)水平与CE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16.10 pg/ml为截点值,VEGF诊断NSCLC的敏感性为87.72%,特异性为84.44%,曲线下面积为0.85,优于Survivin及CEA.结论 老年NSCLC患者外周血VEGF及Survivin水平显著升高,与CEA正相关,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丽娟;沈存芳;李进章;马金华;李豪;徐晓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冲击波治疗老年髌骨劳损的疗效

    目的 观察冲击波对老年髌骨劳损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按国际上通用的关节功能诊断标准,结合髌骨劳损症的特点,确定老年髌骨劳损的诊断标准.采用小剂量、中剂量冲击波刺激法,分别对患者进行2个疗程治疗,6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按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其治疗前后病情、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参加治疗的中老年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冲击波治疗老年髌骨劳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健;孙辉;张建华;蔡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具有ARDS发生风险的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连续用药7 d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生存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及ARDS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6、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RDS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ARDS发生率34.48%(P<0.05);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在改善重症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ARDS发生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叶永顺;刘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WI-MR与增强CT在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组织中的显影效果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MR)与增强CT在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组织中的显影效果.方法 收集53例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WI-MR与增强CT下肺癌及肺不张组织影像学特点.结果 增强CT、T1WI、T2WI、DWI、T2WI+DWI下分别有23例、11例、28例、42例、48例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可鉴别,T2WI+DWI鉴别能力高,其次为DWI,高于增强CT鉴别能力,T2WI+DWI鉴别能力高于DWI(P<0.05);DWI图像信号强度比(SIR)及噪声比(CNR)均高于T2WI图像(P<0.05);DWI图像下肺癌组织(ADC)值低于肺不张组织,信号强度高于肺不张组织(P<0.05).结论 DWI-MR对老年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两种组织的显影效果明显优于增强CT,可通过图像边界、信号强度及ADC值等对两种组织进行鉴别,DWI-MR联合T2WI可进一步提高老年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组织的鉴别能力.

    作者:窦平;张莉;吴月明;张望;冉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不是一种简单疾病,同时具有一定潜在风险,原因是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产生凝结或堵塞现象,进而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由于经常延误诊断或没有得到及时治疗,LDVT即转为慢性病变,造成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者致残.产生其病症主要有3个因素,分别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与血流滞缓.LDVT伴随着浅静脉扩张与下肢肿胀疼痛,也存在不同程度全身反应,如果病情持续发展,将会产生剧烈的动脉痉挛,严重者有肺栓塞危险.笔者对近年来LDV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杰;孙赫;付晨菲;张婷;李晓陵;张帆;王远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骨粉在老年少数民族患者拔牙位点保存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两种骨粉对少数民族老年患者牙槽窝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老年拔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进口骨粉,观察组应用国产骨粉作为骨移植材料进行拔牙窝保存术,并在3个月内观察测量牙槽嵴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嵴高度差异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牙槽嵴高度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嵴宽度差异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牙槽嵴宽度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宽度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嵴灰度差异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牙槽嵴灰度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灰度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国产骨粉在拔牙后牙槽骨保存术中效果与进口骨粉具有一定差异,但其效果良好,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辽宁省贫困地区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辽宁省贫困地区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该人群的生存质量.方法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贫困地区7个贫困县(康平县、建昌县、朝阳县、桓仁满族自治县、义县、彰武县、岫岩满族自治县)725例留守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辽宁省贫困地区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在4个方面的得分分别为生理(52.36±13.06)分、心理(49.27±12.45)分、社会关系(48.06±12.51)分、环境(44.24±13.7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子女回家频率、文化程度、收入是影响生理方面得分的主要因素,收入、子女回家频率、家庭和睦程度是影响心理方面得分的主要因素,收入、自理能力、家庭和睦程度是影响社会关系方面得分的主要因素,收入、居住类型是影响环境方面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辽宁省贫困地区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中国普通老年人的平均得分,生存质量状况较差,应该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大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作者:隋佳;张会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致体外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ADR)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选用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6只,雌雄不限,分离心肌细胞.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A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MEM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加入含DMSO浓度为5 μg/ml的MEM培养液)、ADR损伤组(加AOR浓度为1 μg/ml的MEM培养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别为低剂量12.5 μg/ml、中剂量25 μg/ml、高剂量50 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组给药后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样品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ADR损伤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保护组均可使心肌细胞存活率增高(P<0.01),LOH活性降低(P<0.01或P<0.05),NO活性降低(P<0.01),SOD活性增强(P<0.01).结论 12.5~50 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均能减轻ADR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希宁;吴璇;周余来;杨锦竹;姜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诊断的患者共344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设为实验组,其余25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实验组、对照组中分别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根据评分数值分为低危组(1~22分)、中高危组(≥23分)两个亚组.各组均记录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实验室相关检验(包括血脂、肝功、肌酐、血常规、空腹血糖等),对比各组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WBC、Neut、GLU、Cr、ALT、AST、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Neut水平、高AST水平是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亚组间比较,中高危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者均为对照组亚组中病变程度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Neut水平、高AST水平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鑫;姜雅秋;崔银星;邵望舒;冀宏婷;张成双;王伟;徐紫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异常糖基化及Cosmc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异常糖基化及Cosm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IgA肾病患者26例,分离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分别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空白对照组)、RPMI1640+黄芪注射液200 mg/ml(黄芪低剂量组)、RPMI1640+黄芪注射液1 000 mg/ml(黄芪中剂量组)和RPMI1640+黄芪注射液2 000 mg/ml(黄芪高剂量组).经培养72 h后检测上述4组细胞中Cosm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gA1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黄芪注射液后B淋巴细胞中Cosm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黄芪后B淋巴细胞中培养基上清IgA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IgA1与蚕豆凝集素结合力明显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黄芪可能通过上调Cosmc基因表达水平调控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IgA1异常糖基化.

    作者:沈世忠;杨忠民;蔡佳盈;谢潜红;胡义阳;孙凌云;姜宗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只分离肾动脉不夹闭;I/R组,双肾缺血60 min、恢复灌注4 h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利多卡因预先给药组(L组)夹闭双侧肾动脉前60 min时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随后以2 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 h时取心脏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法测定心肌细胞JNK和ERK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及肾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L组心肌组织及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JNK及ERK表达水平升高,血清cTnI浓度、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组心肌组织JNK表达水平降低,ERK表达水平升高,血清cTnI浓度、心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可减轻I/R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传导通路,上调ERK和下调JNK表达有关.

    作者:朱小兵;吴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小血管病的严重程度与Hcy、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43例CSVD患者,按脑动脉搏动指数(PI)分为轻度组(PI<1.0,n=60),中度组(1.0≤PI<1.5,n=104)和重度组(PI≥1.5,n=79),另选择健康体检的7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患者血清Hcy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Hcy和D-二聚体与CSV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组CSVD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增高,年龄、TC、TG、LDL-C、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增高,年龄、TC、TG、LDL-C、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Hcy和高D-二聚体为CSVD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和D-二聚体水平与脑小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Hcy=0.712,P=0.006,rD-二聚体=0.684,P=0.012).结论 血清Hcy和D-二聚体与CSVD有相关性,是CS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马晨;宋迎;王秀菊;史万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