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利;郑志方;李巍;张学军
目的 探讨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等剂量单药卡培他滨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等剂量单药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和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腹泻、乏力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发生改善及保持稳定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出现生活质量下降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中等剂量单药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效果较好,且毒副作用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军;曹亚丽;吴晓波;蒋笑晨;周志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构建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探讨慢病毒携带的shRNA对乳腺癌细胞乙酰肝素酶(HPA)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方法 采用RNA干扰(RNAi)序列设计原则,以乳腺癌HPA基因为靶基因,将构建5对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HPA-shRNA对MDA-MB-231细胞HPA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用CCK-8的方法检测HPA-shRNA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5-氟尿嘧啶(5-Fu)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运用transwell实验检测HPA-shRNA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运用流式分析的方法检测HPA-shRNA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建立小鼠转移瘤模型,检测HPA-shRNA在体内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HPA-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实验组HPA-shRNA1组、HPA-shRNA3组、HPA-shRNA4组有效沉默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HPA的表达,HP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HPA-shRNA1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HPA-shRNA1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此外,HPA-shRNA1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在S期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在体内,HPA-shRNA1组HP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HPA-shRNA1能够沉默乳腺癌移植瘤HPA mRNA表达.在体内HPA-shRNA1同样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结论 HPA-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可有效抑制乳腺癌HPA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陈国利;郑志方;李巍;张学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下肢非感染骨不连骨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1例下肢骨不连患者依据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与偏高组.分析两组住院周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随访1年,了解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是否再入院情况.结果 正常组住院周期、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低于偏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再入院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较偏高组组短,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较偏高组明显(P<0.05).偏高组随访期间出现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有助于临床上对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的评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可能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越差.
作者:郑鹏;祁宝昌;王成学;孙大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30例接受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侧凸进展、近端邻近节段病变、远端邻近节段病变、冠状面失平衡、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但能有效改善脊柱侧凸畸形;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吴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胸腺瘤患者及60例胸腺滤泡性增生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腺瘤患者及胸腺滤泡性增生患者组织中EGFR、IGF-1R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胸腺瘤组织中EGFR和IGF-1R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胸腺瘤患者组织中EGFR、IGF-1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胸腺滤泡性增生患者(P<0.05).EGFR阳性表达与Masaoka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GF-1R阳性表达与Masaoka分期有关(P<0.05).EGFR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EGFR阴性表达者(χ2=5.040,P=0.025);IGF-1R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IGF-1R阴性表达者(χ2=5.367,P=0.020).结论 胸腺瘤患者组织中EGFR、IGF-1R高表达,其阳性表达可能与胸腺瘤发生及进展相关,EGFR、IGF-1R高表达可影响胸腺瘤患者生存率,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李新宇;张海云;何荣琦;张万飞;许荣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5 ml·kg-1·h-1组(对照组)、氯胺酮组40 mg·kg-1·h-1,氯胺酮40 mg·kg-1·h -1+阿米洛利5.0 mg·kg-1·h-1组,每组20只,每天持续静脉注射2 h,连续给药7 d,后1次给药24 h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海马组织,分别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及Bax、Bcl-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T)、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 实验第1天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随着实验时间延长,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各时间段逃避潜伏期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5).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氯胺酮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氯胺酮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而氯胺酮+阿米洛利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调节神经细胞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作者:李新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控尿恢复情况与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A组,28例)、60~70岁组(B组,26例)和>70岁组(C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三组控尿恢复率、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R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采用QOL评分评定患者QOL.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的控尿恢复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的控尿恢复率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Qmax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三组PRV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 A组和B组Qmax高于C组,PRV显著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Qmax和P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IPSS和QOL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和B组的IPSS和QOL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患者控尿恢复和QOL存在差异,70岁以上患者的控尿恢复相对延迟,该类患者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祖萍;李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小板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血糖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同期另外50例造模(链脲佐菌素)成功的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山药多糖组(100、70、40 mg/kg 3个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各10例,治疗3 w,检测造模前后和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情况,检测治疗后各组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己糖激酶(HK)、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情况.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山药多糖各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山药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HK、SDH、MDH活性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药多糖3个剂量组PLT、PDW、MPV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山药多糖低剂量组HK的活性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H和MDH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山药多糖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保护其胰岛功能及血小板功能.
作者:吕娟;魏鹏飞;白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核连蛋白(NUCB)2在百草枯(PQ)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分析NUCB2在PQ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进行SH-SY5Y细胞毒性分析.选择PQ作用的佳浓度和时间点,进一步收取经PQ处理后的SH-SY5Y总RNA,首先采用RT-PCR方法观察NUCB2的表达趋势,然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NUCB2基因进行表达变化检测,采用ΔΔCt法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MTT方法在酶标仪490 nm波长下,分析得到PQ的佳作用浓度和时间是0.5 mmol/L作用24 h,此时细胞活力较对照组低约41.67%;采用ΔΔCt法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发现NUCB2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 6);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SH-SY5Y细胞经PQ诱导后引起了caspase-3酶原形式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NUCB2基因在经PQ诱导后的SH-SY5Y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分析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田小菲;张晓;张经一;王芳;张亚星;张国徽;庞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慢性感染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模型,研究自拟中药复方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慢性感染大鼠,建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左趾璞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自拟方高剂量组、自拟方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开始后第4、7、14天检测大鼠机械缩爪阈值、热刺激缩爪潜伏期;末次测量完成后,取各大鼠L4 ~ L6 脊髓组织进行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组后给药前1 d,模型组、自拟方高、低剂量组的MWT、PW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这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模型组MWT、PWL值第4、7、14天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给药后第7、14天,自拟方高低剂量组MWT、PWL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在第14天MWT、PWL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模型组PWL值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自拟方高低剂量组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降低,高剂量组iNOS mRN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自拟中药方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痛觉行为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NOS在脊髓背角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方玉甫;耿庆娜;周国秀;王雪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免疫学指标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后综合征(PR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成功获得心肺复苏(CPR)的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依据是否发生PRS分为观察组(发生)41例及对照组(未发生)3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炎症因子,并分析各项指标对PRS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0及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3.22 ng/L为截点值,TNF-α对老年CPR患者PRS发生的预测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性为89.74%,曲线下面积为0.90,优于IgG及CD4+/CD8+.结论 PRS病程早期患者即存在免疫亢进,其中TNF-α对PRS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罗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实验组26例,采用吉非替尼+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4.6%、53.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5%、84.6%;近期疗效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和腹泻.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皮疹及腹泻发生率较高(P<0.05),但均为Ⅰ~Ⅱ级,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要优于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姚文健;白玉;赵宝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老年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乙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苦参素胶囊,24 w为1个疗程.比较病毒活性、肝纤维化指标和门脉血流动力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平均流速及脾静脉血流量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其余指标相近.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治疗老年慢性乙肝肝硬化安全且有效.
作者:张松达;辛晓恩;刘积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的诊断价值.方法 疑似GIM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普通内镜组、乙酸染色组、美蓝染色组、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各12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差异.结果 普通内镜组与乙酸染色组诊断GI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染色组与乙酸染色组的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与美蓝染色组的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的阳性似然比、优势比、Kappa值均明显高于美蓝染色组,阴性似然比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可提高GIM定向活检准确率,显著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且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陈兰;贾业贵;肖丹;余卫中;夏伶俐;程建国;霞明;黄继征;朱杰伦;文峰;谷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人前髓细胞HL-60表面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MICA)蛋白表达水平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分别放入浓度为6、8、10 mg/ml枸杞多糖共同培养,未经枸杞多糖作用的30例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组细胞表面MICA蛋白表达水平.将4组获得的溶液与NK细胞相互混合,20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NK细胞对4组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1组MICA表达率显著低于观察2组、观察3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MICA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靶细胞、效应细胞比的不断增加,4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体内HL-60细胞在枸杞多糖的孵育下能提高细胞MICA表达率,且呈浓度正相关性.同时,枸杞多糖能提高机体内NK细胞的杀伤活性,能清除微小病灶.
作者:肖芳;吴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及其与养老模式的关系.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1 393名农村老人,对其个人特征、健康状况及养老模式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ADL)明显障碍的发生率为23.69%,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30%,自报慢性病发生率为40.46%,自评健康差的占25.84%.期望养老模式的选择中,51.69%更愿意和子女住一起,33.81%想要与子女分居,住自己房养老,仅有11.92%愿意住养老院,其他占2.58%,提示家庭养老为主占85.59%.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慢性病、ADL分级是对老年人期望养老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慢性病、ADL分级、认知功能均与养老模式有关(r=0.165、0.134、0.116,均P<0.05).结论 发展以家庭为主的综合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精神慰藉,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作者:贾改珍;王志杰;谷旭;王萍玉;王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入科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血氧分压水平、肺动脉压力、D-D水平的变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平均达标时间和肺动脉再通率.结果 两组治疗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动脉压和D-D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INR平均达标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均P<0.05),治疗组肺动脉再通率较常规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对急性肺栓塞有更好的降低肺动脉压和D-D水平作用并能够缩短INR达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娥;董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益心酮片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心酮低、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以56°北京二锅头白酒连续灌胃4 w建立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每天按剂量(100、200 mg/kg)给予益心酮干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 益心酮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SOD、GSH、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并能减轻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益心酮可能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酶活性,抑制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保护酒精性肝损伤.
作者:李素婷;王冉;杜超;高玉峰;吴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老年真菌性角膜炎分离镰刀菌的基因型和药物敏感性.方法 老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中分离得到的镰刀菌758株,采用部分EF1-α基因序列比对鉴定镰刀菌菌种和基因型;采用CLSI研究所M38方案测定鉴定出的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11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758株镰刀菌中经EF1-α基因序列共鉴定出644株,本地区以腐皮镰刀菌种复合体(FSSC)多,共包括15个菌种,43个基因型,常见基因型为FSSC5-d.赤霉菌种复合体(GFSC)位居第2,有3个菌种;尖孢镰刀菌复合体(FOSC)位居第3,有6个基因型.植物性外伤、眼部手术引起的外伤GFSC角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FSSC角膜炎(P<0.01).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外伤GFSC角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FSSC角膜炎(P<0.05).体外药敏试验显示,镰刀菌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对5-FC、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耐药;FSSC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那他霉素的MIC50高出GFSC约2倍.结论 新疆地区老年真菌角膜炎患者中感染镰刀菌主要位于3个复合体FSSC、GFSC、FOSC中;植物性外伤、眼部手术易引起GFSC角膜炎,物理、化学因素外伤易引起FSSC角膜炎;不同种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那他霉素的药敏有差异.
作者:魏华;杨炜;赵新荣;樊凌花;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苏州市渭塘镇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趋势.方法 通过提取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数据,内容包括体重、身高.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标化,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分别为5.91(5.01~6.81)、5.91(5.01~6.81)、9.47(8.35~10.58)、 7.00(6.03~7.98),2011~2014年未标化及经标化后合并的体重过轻患病率(%)分别为6.47(5.95~6.98)、6.84(6.36~7.32);女性老年人及65岁以上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风险年发展速度>1,且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2014年高龄与非高龄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风险比>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渭塘镇女性,高龄女性(年龄≥65岁)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风险逐年增加,应采取有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变这一趋势.
作者:赵春华;辛柏青;张莹;孙宏鹏;蒋薇;马庆华;马亚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