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的影响

陈代刚;杜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辛伐他汀, 炎性因子, 肺动脉高压, 肺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晚睡前顿服,治疗4 w.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呼气量(FVC)、呼吸困难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IL-6、IL-8、IL-17、TNF-α、sPAP、mPAP、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利于肺动脉高压及肺功能、呼吸困难的改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治疗老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方法 老龄白内障患者资料共3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各152例和对照组各152例,其中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6、12、24 h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术式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具有眼压升高缓慢、峰值低,术后视力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秋颖;张增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相关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者263例,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脂肪肝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5.2%,其中男性为16.5%(37/224),女性为7.7%(3/39);高尿酸血症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较非高尿酸血症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BG、高血压、TG、脂肪肝对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较大(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心血管或代谢性疾病相关因素有关.

    作者:何振艳;管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痴呆干预护理效果的系统文献定性评价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痴呆护理领域的各种护理措施的特征,评价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研究文献质量的现状.方法 从护理内容的维度、护理场所和时间趋势上了解其研究的特征,并用PICOS原则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研究纳入的220篇文献中涉及认知护理的文献多(61.4%).不同护理场所、年代的护理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质量评价高质量的文献仅有77篇.结论 低质量的研究没有遵循干预实验设计的PICOS原则.英文文献在文献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优于中文文献.

    作者:张娟;陈楠;唐卫卫;杨珉;邱培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索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延迟就诊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老年IS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及时入院组和延迟入院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发病临床特征、社会及行为因素;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1年后随访时评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并计算其差值,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因素以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纳入急性IS患者312例,及时入院组占14.74%,延迟入院组占85.26%.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类型(P=0.046),既往有无高血压(P=0.022)和(或)心房纤颤疾病史(P=0.028),首发症状为语言障碍(P=0.032)、视觉障碍(P=0.038)、意识障碍(P=0.040)以及是否独居(P=0.041)影响就诊延迟.此外,在出院1年后随访时发现及时入院组IS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延迟入院组(P=0.012).结论 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涉及各个方面,及时入院IS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延迟入院患者.

    作者:佟秀霞;侯爱民;赵艳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广西壮、汉族老年人体质变化特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汉族老年人体质状况及变化特征.方法 按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相关测试方法对广西壮、汉族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 身体形态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性身高、体重差异显著(P<0.05),女性胸围差异非常显著(P<0.01);2010年,壮、汉族男性身高和皮褶厚度和差异显著(P<0.05);女性身高、体重差异显著(P<0.05,P<0.01).身体功能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女安静心率、收缩压、肺活量差异显著(P<0.01);2010年,壮、汉族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显著(P<0.01).身体素质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性坐位体前屈、握力差异显著(P<0.05,P<0.01),女性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2010年,壮、汉族女性坐位体前屈差异显著(P<0.01).结论 壮汉族老年人总体体质得到增强,身体形态有向腹型肥胖方向发展趋势,部分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下降,汉族老年人身体功能整体优于壮族.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0评估不同年龄免疫功能受损并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评估不同年龄免疫功能受损并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180例免疫功能受损并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112例)、老年组(年龄≥60岁,68例);入院后行APACHEⅡ评分、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0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结局差异,血清IL-10表达水平差异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相比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病情重,APACHEⅡ评分较高〔非老年组(24.22±7.51)分,老年组(36.53±13.52)分〕,死亡率高(非老年组51.79%,老年组73.53%;P<0.05);老年患者血清IL-10水平〔(6.72±1.97)mg/dl〕低于非老年组〔(9.66±2.58)mg/dl,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免疫受损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10水平,有助于评估及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鋆璐;邢丽华;李晓燕;袁聪聪;王石磊;赵松;高景;赵世龙;曹凤安;曹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VEGFR-2靶向超顺磁性氧化铁磁性纳米探针构建及肝癌细胞磁共振分子成像

    目的 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靶向磁共振(MR)分子探针,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作用.方法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用壳聚糖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耦联anti-VEGFR2抗体,制备VEGFR-2靶向MR分子探针(anti-VEGFR2-CS@SPION),以未修饰的SPIO纳米粒作为对照组.DLS法测量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3.0T MR检测T2弛豫率.MTT法评价探针的安全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以及普鲁士蓝染色的方法验证探针与肝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3.0T MR观察探针的体外MR成像能力.结果 SPIO和anti-VEGFR2-CS@SPION的粒径分别为 20.6 nm和38.4 nm;Zeta电位分别为-(20.3±1.32)mV、(3.58±1.28)mV.T2弛豫率分别为0.179×10.6 M.-1S.-1、0.201×10.6 M.-1S.-1.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探针在高浓度下对细胞没有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抗体探针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anti-VEGFR2-CS@SPION与HepG2细胞孵育后经普鲁士蓝染色,细胞内见较多的蓝染颗粒,而单纯SPIO组细胞内未见蓝色颗粒.体外MR成像显示,anti-VEGFR2-CS@SPION组、单纯SPIO组和空白对照组的T2值分别为(55.6± 1.4)ms、(99.8±0.77)ms和(110.8±0.9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547,P<0.01).结论 壳聚糖修饰和SPIO标记的anti-VEGFR2抗体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肝癌细胞MR显像能力.

    作者:梅苹;全姬善;宋晓伟;延光海;金恩浩;金光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大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了解大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对人肝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加大黄素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作用后的Hep3b细胞的增殖周期,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Western印迹法检测Hep3b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KT、Bcl-2、p-AKT和酶切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5、25、125 μmol/L大黄素作用24 h后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t=1.694、6.129、13.400、34.739,P均<0.05);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它对Hep3b细胞的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作用24 h时,大黄素对Hep3b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1.08 μmol/L.25、125 μmol/L大黄素作用24、36 h后,Hep3b细胞的G0/G1期比例增高(P<0.05),S期比例、PI降低(P<0.05),因而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大黄素作用时间增加后,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24 h:t=2.610;36 h:t=5.713)、p-AKT蛋白(12 h:t=2.075,24 h:t=5.157;36 h:t=12.926)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P均<0.05),促进细胞凋亡的酶切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6、12、24、36 h:t=2.487、3.327、5.276、8.137,P均<0.05).结论 大黄素在体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人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大黄素是通过AKT信号途径诱导Hep3b细胞凋亡.

    作者:倪华;王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30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分<8分者为非PSD组,≥8分者为PSD组,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分析P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SD组CIMT增厚检出率(97.0%)较非PSD组(74.4%)高(P<0.01),PSD组CIMT厚度〔(1.78±0.68)mm〕大于非PSD组〔(1.27±0.36)mm〕(P<0.01);PSD组斑块检出率(89.1%)较非PSD组(73.9%)高(P<0.01),PSD组斑块面积〔(26.22±0.28)mm.2〕大于非PSD组〔(13.25±0.16)mm.2〕(P<0.01).两组患者年龄、脑卒中次数和病灶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MT(P=0.000,OR=7.143,95%CI:3.559~14.335)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20,OR=5.033,95%CI:1.288~19.665)是PSD的危险因素.结论 C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苑杰;王慧娟;徐士军;张江;付华斌;刘昊;王海涛;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畲族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

    目的 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作者:董海娜;应碧荷;陈一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腔积液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生存蛋白表达在鉴别诊断肺腺癌、恶性间皮瘤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生存蛋白(Survivin)表达在诊断肺腺癌、恶性间皮瘤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患者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恶性间皮瘤、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各30例胸水沉渣组织中GLUT-1 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肺腺癌、恶性间皮瘤、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样本中GLUT-1阳性率分别为86.7%、83.3%、6.7%;而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80.0%、76.7%、30.0%.GLUT-1和Surivin在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中染色弥漫性和染色强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样本差异显著(P<0.01).结论 GLUT-I和Surivin可以将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从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中鉴别出来,但是无法鉴别恶性间皮瘤和肺腺癌.

    作者:马秦榕;郑锦花;魏亚敏;李美琼;田佳;杨飞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人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生活事件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老年人躯体疾病对抑郁症患病的影响以及生活事件的中介效应.方法 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十堰市白浪开发区4个社区的501名老年人,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MS)和老年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低〔OR=0.157,95%CI(0.028~0.873〕、脑卒中或身体部分偏瘫〔OR=0.164,95%CI(0.049~0.549)〕是老年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躯体疾病个数、生活事件个数和是否患抑郁症任意两者之间都呈正相关,生活事件在躯体疾病和抑郁症患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87%.结论 需要及时评估老年躯体疾病患者的生活事件,采取多方面措施减少抑郁症的患病率.

    作者:柯丽;刘冰;徐曼;林紫;徐祥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PO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康复干预Ⅰ组26例及康复干预Ⅱ组29例,对照组只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及氧疗;康复干预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康复干预Ⅱ组在康复干预Ⅰ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3组患者治疗前及12 w时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BODE指数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康复干预Ⅰ组及Ⅱ组治疗后的大运动功率(Wmax)、大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BODE指数、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康复前有显著改善(P<0.01),以上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康复干预Ⅱ组治疗后的6-MWD、MMRC、生存质量各项评分、PaO2、PaCO2较康复干预Ⅰ组有较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能显著提高老年重度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在多学科呼吸康复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田银君;刘前桂;李金红;赵黎黎;赵双燕;周苗子;张媛;马学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化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CD3+、CD4+、CD8+以及 CD4+/CD8+值)、体液免疫(IgG、IgA、IgM)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值及IgG、IgA、IgM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gG、IgA、IgM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AML疗效确切,但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大于单用CAG方案.

    作者:陈雪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23和-35的表达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23和-35的表达.方法 DN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0例糖尿病无肾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血清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均表现为典型的病变,其中病变早期5例,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35例,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2例.免疫荧光主要为免疫球蛋白(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非特异性沉积.3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观察组IL-17A和IL-23呈正相关,IL-23和IL-35呈负相关.结论 DN患者病变形成时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异常,三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应关注DN患者IL-17A、IL-23和IL-35的改变.

    作者:王淑琼;姚勇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腔镜辅助右侧小切口在二次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右侧小切口在二次心脏瓣膜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开展胸腔镜辅助右侧小切口二次瓣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次手术2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二尖瓣病变 1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病变7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病变8例,二尖瓣成形术后5例.病例均采用右股动脉、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冷血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经右侧胸壁小切口(3~6 cm)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结果 全组1例因术后引流量多再次开胸止血,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48.0±18.0)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6.2±3.1)h,术后胸腔引流量(150.0±28.0)ml,术后输血量(0.8±1.6)U,住 ICU 时间(22.0±8.0)h,术后住院时间(6.8±1.6)d.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行二次瓣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龙翔;吴永兵;朱书强;涂俊;廖云飞;徐建军;胡欣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肝纤维化小鼠肝功能、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肝纤维化(LF)小鼠肝功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001 g/kg),BHD高、中、低剂量组(37.06、18.53、9.26 g/kg).采用30% CCl4(1 ml/kg)腹腔注射诱导LF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肝形态结构并计算肝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TGF-β1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HD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HA、LN、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LF明显减轻,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TGF-β1和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BHD可改善小鼠LF,这与降低小鼠肝TGF-β1和TNF-α表达有关.

    作者:张英博;李春旭;柏青杨;张晓杰;费洪新;周忠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及其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20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EH+CHD组)及单纯高血压组(EH组). 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变异系数评估血压变异性.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24 h尿蛋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EH组相比,EH+CHD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明显增高(P<0.05).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两组无差异(P>0.05).EH+CHD患者24 h尿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但LVMI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CHD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有更大的BPV,靶器官损害更重.

    作者:杨斌武;张璐;韩冰;杨彩兰;邓爱云;雷鹏;吴增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五味子乙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Sch B低浓度组和Sch B高浓度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观察AD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小鼠脑组织相关凋亡蛋白P53、Bax、Cyto C、C-caspase-9、C-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应用Sch B小鼠水迷宫实验路径和潜伏期较短;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应用Sch B干预后的AD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整,细胞水肿明显减轻;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减少;Western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Sch B干预后AD小鼠脑组织内P53、Bax、Cyto C、C-caspase-9、C-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Sch B能明显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佳芮;聂文博;张佳悦;董丹阳;李晓华;杨擎;李辉;李娜;许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miR-638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miR-638是否可通过直接调控靶向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通路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方法 qRT-PCR检测miR-638在100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检测miR-638在7株胃癌细胞系及1株正常胃黏膜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和Wound Healing实验验证分别转染miR-638模拟物(miR-638 mimics)及其无关对照寡核苷酸序列(scramble)到胃癌细胞AGS中时对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638的靶基因、将野生型或突变型SOX2的3'-UTR区域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下游(SOX2-wt或SOX2-mut)并分别与miR-638 mimics或scramble共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所预测的靶基因为SOX2,q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转染miR-638 mimics和scramble后S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miR-63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同时miR-638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细胞系.转染miR-638后,胃癌细胞AGS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scramble组(P<0.05).在共转染miR-638或scramble和SOX2-wt的两组中,共转染miR-638和SOX2-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降低了约43.1%(P<0.05).转染miR-638后,S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EMT相关的上皮标志物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增加,而EMT相关的间质标志物神经钙联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638可通过靶向调控SOX2而影响EMT,抑制胃癌细胞AGS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王钊;杨东海;彭林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