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兰;马金祥;谢晓元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进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DT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8例)和对照组(n=35例),研究组采用131I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仅采用131I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颌下腺、腮腺的唾液腺各参数.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摄取指数(UI)、摄取分数(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排泄率(ER)、UI、U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E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右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右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术后早期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老年DTC患者,预防性应用维生素E可有效保护唾液腺功能.
作者:姚岚;黄启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1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1·d-1灌胃,B、C组给予浓度为0.575 mg/ml的氯吡格雷药液5 ml·kg-1·d-1灌胃,B组连续灌胃7 d,C组连续灌胃14 d.检测3组家兔服药前、服药7、14 d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并检测各组家兔服药14 d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记录创伤的出血量.结果 3组家兔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服药后第7天,B、C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01);第14天,B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时间无明显延长,创伤性出血量无明显增加(P>0.05).第14天C组血小板聚集率与A、B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C组的出血时间较A、B组显著延长(P<0.01),创伤性出血量较A、B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家兔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性出血量与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停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未明显增加创伤性出血量;血小板聚集率暂不能作为术前停药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君晴;陈旋;李文谦;曾祥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中Aurora激酶(Aurora)-A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4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urora-A和Survivin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Aurora-A的阳性率与脉管侵犯和肌层浸润密切相关,Survivin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Aurora-A和Survivin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发展.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李松;王运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原发性老年子宫颈癌组织标本92例,其中子宫颈鳞癌60例,宫颈腺癌32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LA-E的表达,并用平均光密度值(IOD)表示其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分析HLA-E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LA-E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而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系(P<0.05),宫颈腺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系(P<0.05).结论 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的进展、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宫颈癌的标志物之一,同时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江恩利;谭寒星;冉光伟;方堃;付俊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MicroRNA(miR)-122的表达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87例,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血清miR-122水平,根据Child-Pugh分级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分析血清miR-122与肝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 并发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失代偿期患者血清miR-122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患者(P<0.05);不同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血清中 miR-12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级与B 级肝硬化患者血清miR-12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级和B级患者水平均显著低于C级(P<0.05).多变量线性相关性显示,血清miR-122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呈正相关(P<0.05);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肌酐(Cr)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miR-122 水平上升提示肝硬化已经失代偿,并与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有关.因此,血清 miR-122可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及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周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缅怀疗法又称怀旧治疗、回忆疗法,其概念源自老年精神医学,是通过引导老人回顾过去生活,重新体验过去生活片断,协助其了解自我,减轻失落感,增加自尊及增进社会化的治疗过程[1].Butler[2]提出人生回顾在生命任何阶段均可发生,并指出其对老年人的特殊作用,可帮助老人完成自我整合,达到成功老化.
作者:吴冬梅;胡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诊断为STEMI并自愿随访的老年患者218例,检测AIP、血生化及超声等指标.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生化、超声、AIP等指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I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AIP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升高是STEMI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507,P<0.05];在AIP预测MACE能力的ROC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764(95% CI为0.680~0.874,P<0.05);当AIP取0.20时,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32%,特异性为84.44%,准确性为83.03%.结论 方便、经济的AIP检测对老年患者STEMI后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AIP水平超过0.20时患者STEMI后发生MACE的风险较大.
作者:郭继芳;高凤敏;赵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X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此证实肝癌演进中是否存在ERS反应的活化.方法 病理学诊断确定的45例肝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采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XB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 mRNA表达(0.444 6±0.035 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421 8±0.033 8)、正常肝组织(0.402 7±0.026 9)(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肝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存在ERS反应的激活.
作者:曲修胜;钱磊;孙华威;温义成;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增龄对胃排空的影响及与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胃肠超声显像法分别对青年、中年、老年健康受试者进行胃排空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胃窦部面积、绘制胃排空曲线计算胃半排空时间.利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受试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结果 青年、中年、老年组胃半排空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5 min时间点青年组胃排空率显著小于老年组(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间胃排空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中年、老年组餐后30 min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均显著高于相应空腹组(P<0.05),但各组间空腹及餐后30 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排空并未随年龄增加而减慢,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也并未随年龄增加而变化.
作者:赵丽;刘世雄;王嘉图;杨鹏;刘纯;严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206 0、0.905 6、0.488 0,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t=8.299 8、8.119 8、8.864 1、4.855 2,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WBLV)、全血高切黏度(WBHV)、血浆黏度(PV)明显低于对照组(t=14.567 1、7.896 0、11.990 7,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10.137 4、10.031 9,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贺占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292名入住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接受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使用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评估其功能状况.
作者:张婷;刘金枚;杨佳;刘平;董碧蓉;杨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日记疗法对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入院的2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均给予消化内科肝硬化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日记的书写指导及督查,干预3 w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情况、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疾病相关临床指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3 w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营养风险及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常规、肝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改善(P<0.05).结论 康复日记的运用明显提升肝硬化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可作为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李燕玲;靳小雯;卢莹;王培红;龚勋;张翔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 对285例汉族CAD患者(冠心病组)和264例非CAD患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基因扩增和基因分型,分析CYP4F2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558139和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的相关性.结果 CAD组吸烟史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A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CAD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CAD组CYP4F2基因rs1558139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s2108622的CC基因型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AD患者的危险因素是男性、有吸烟史、高BMI;CYP4F2基因rs1558139多态性与CAD无明显相关性,CYP4F2基因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相关,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CAD的风险增加.
作者:赵平;常培叶;蒋鹏;格日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调神针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每组40例.疏肝调神组取针刺双侧百会、印堂、合谷、太冲、神门、三阴交、安眠,肝俞、心俞埋针;非穴浅刺组取百会旁、印堂旁、合谷旁、太冲旁、神门旁、三阴交旁、安眠旁,均为各穴水平向左旁开0.5 cm,针身刺入穴位皮肤浅层0.2~0.3 cm,且进针后不行任何手法,心俞旁、肝俞旁埋王不留行籽;2次/w,持续8 w,共16次.观察两组针刺前、针刺4、8 w和随访4 w时的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改善情况.结果 疏肝调神组1例因针刺后头痛、3例因疗效不能达到预期退出研究,实际纳入36例受试者;非穴浅刺组6例患者因疗效未达预期值而退出,实际纳入34例.疏肝调神针刺组PSQI在治疗4、8 w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且在随访4 w时评分基本维持在治疗8 w水平(P>0.05);HAMD治疗4、8 w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随访4 w时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浅刺组PSQI在治疗后8 w较治疗前下降(P<0.05),在随访4 w较治疗8 w时有上升趋势;HAMD在治疗4、8 w时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4 w时升高.疏肝调神组在治疗各时点PSQI、HAMD总分均较非穴浅刺组降低显著.基于PSQI和HAMD减分率的疗效提示疏肝调神针法可提高睡眠效率和抗抑郁疗效.结论 疏肝调神针刺法和非穴浅刺组可改善抑郁相关失眠患者的PSQI、HAMD总分,但前者较后者起效更快更显著更持久.
作者:罗丁;伍亚男;蔡莉;李旻颖;段权;马瑞;王琳;符文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多糖对脂多糖(LPS)处理的中性粒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及北五味子多糖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LPS处理的中性粒细胞的IL-6含量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结果 北五味子多糖可以抑制IL-6的分泌,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与LPS组相比,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16 h抑制作用好,与LPS组相比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LPS可使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作用16 h,LPS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北五味子多糖组凋亡指数随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而增加,5 mg/ml北五味子多糖作用16 h促凋亡作用好,与LPS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北五味子多糖可减少LPS处理的中性粒细胞IL-6的含量,并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
作者:李洪涛;李嘉仪;王春梅;陈建光;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他汀洛尔组和他汀常规组,每组50例,他汀常规组给予洋地黄、抗血小板、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和10 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他汀洛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差值高于50 ms部分占比(RNN50)、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连续5 min 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B型利钠肽(BNP)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SDNN、RNN50、SDANN、rMSSD和血清CRP、IL-6、BN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他汀洛尔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他汀常规组(P<0.05),但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他汀洛尔组患者SDNN、RNN50、SDANN、rMSSD水平明显高于他汀常规组(P<0.05);他汀洛尔组血清CRP、IL-6、BNP水平明显低于他汀常规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及机体炎症状态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林松;袁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预后.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330例,其中有中转开腹者29例(研究组),对照组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数据和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转开腹的原因有瘤体过大(31.03%)、过度粘连(41.38%)、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出血过多和位置难以处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恢复饮食所需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主要原因为瘤体过大和过度粘连,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近期疗效更差,因此术前做好准确的评估,再来实施更具体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更好.
作者:陈钢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西药、膳食营养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老年DM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糖肾平、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期为病人入院开始至出院后3个月.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情况及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2.22%(26/36),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3.33%(30/36),两组通过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后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能提高老年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杨建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自噬在肾脏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腺嘌呤摄入过量引发的肾结石小鼠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收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含量、小鼠体重、肾比重、一昼夜尿液量、小鼠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及肾脏组织自噬基因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生物统计学进行数统计.结果 腺嘌呤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肾比重和一昼夜排尿量比对照组较高,酶联免疫吸附(ELISA)结果显示腺嘌呤模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的含量,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同时PCR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自噬抑制剂处理小鼠后,肾结石症状稍有缓解,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也发生调整.结论 证明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的积累可以引起肾组织自噬发生,导致肾结石相关症状.
作者:高炜城;王森;白亮;郑祥光;罗力;李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临床案例,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42例.单一用药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使用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25 mg/次,2次/d,疗程均为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及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均得到显著治疗效果,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经过治疗1、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中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单一用药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奇;谢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