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星余;陈聪博

关键词:穴位敷贴, 盐酸吗啡片, 癌性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3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法治疗,2 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草案(评价内容包括饮食、睡眠、情绪以及日常生活)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平均爆发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饮食、睡眠、情绪和日常生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够明显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生长因子凝胶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凝胶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例86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后采用NGF凝胶做后续治疗)28例42眼和对照组(术后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作后续治疗)32例44眼,所有患者在结束手术后坚持用药4 w,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前和术后2、6个月的视力、眼压、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和视乳头杯盘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1±0.17,术后2个月为0.50±0.20,术后6个月为0.49±0.25,对照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2±0.22,术后2个月为0.42±0.19,术后6个月为0.41±0.28,观察组术后2、6个月的视力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眼压在术后用药前、术后2、6个月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视野平均视敏度在术后2、6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值在术后6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RNFL明显大于对照组,杯盘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GF凝胶用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视神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陶娜;赵芳;朱和平;李双;项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临床案例,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各42例.单一用药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使用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25 mg/次,2次/d,疗程均为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及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均得到显著治疗效果,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经过治疗1、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中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单一用药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改善,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奇;谢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桑枝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桑枝黄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取一侧结扎肾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高剂量桑枝黄酮组(9、18 g/kg),取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治疗,1次/d,连续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蛋白.同时取肾脏制备病理切片,PAS染色后镜下观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FBG、Scr、尿蛋白、TNF-α、IL-6、CRP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DN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桑枝黄酮组的FBG、mAlb、TNF-α、IL-6、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桑枝黄酮组大鼠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 桑枝黄酮可降低DN大鼠的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DN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宿世震;项东宇;刘杰;王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老年男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维生素D水平及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 115例中老年男性根据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等指标及前列腺体积(PV)的差异.结果 25-OHD<20 ng/ml组和25-OHD≥20 ng/ml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和PV水平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25-OHD是PV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HOMA-IR、BMI和TG则是PV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水平的血清维生素D可能与前列腺细胞的增生有关.

    作者:朱翔;周剑;朱文静;汪兰兰;邵丽洁;康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预后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预后.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330例,其中有中转开腹者29例(研究组),对照组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数据和短期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转开腹的原因有瘤体过大(31.03%)、过度粘连(41.38%)、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出血过多和位置难以处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恢复饮食所需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主要原因为瘤体过大和过度粘连,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近期疗效更差,因此术前做好准确的评估,再来实施更具体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更好.

    作者:陈钢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宫颈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E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原发性老年子宫颈癌组织标本92例,其中子宫颈鳞癌60例,宫颈腺癌32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LA-E的表达,并用平均光密度值(IOD)表示其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分析HLA-E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LA-E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而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系(P<0.05),宫颈腺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系(P<0.05).结论 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的进展、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宫颈癌的标志物之一,同时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江恩利;谭寒星;冉光伟;方堃;付俊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依据每搏变异指数调控冠心病患者术中的液体管理

    目的 探究每搏变异(SVV)用于非体外冠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的容量管理中,指导输注量与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定关系.方法 择期行OPCABG患者160例随机分为SVV组(80例,依SVV值变化管理液体容量)与对照组(80例).5个时间点采集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即T0:患者入室时;T1:诱导15 min后;T2:诱导插管后60 min;T3:切皮后5 min;T4:拔管前.术后2、12、24和48 h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SVV指数.结果 SVV组SVV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性变化,对照组 T1~T4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SVV组MAP在 T1~T4增高,对照组 T1~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MAP在T1~T4均显著低于SVV组(P<0.05).SVV组HR在 T1~T4降低,对照组 T1~T4明显升高(P<0.05).两组T1~T4的炎性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对照组的炎性细胞因子在T1~T4均显著高于SVV组(P<0.05).两组T1~T4皮质醇及CRP浓度均比T0显著升高.对照组的皮质醇和CRP在T1~T4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皮质醇及CRP在T2~T4均显著高于SVV组(P<0.05).结论 SVV用于OPCABG中患者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维护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并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需平衡有效.

    作者:秦东泽;梁法禹;张涌;郭建军;郭林静;韩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1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1·d-1灌胃,B、C组给予浓度为0.575 mg/ml的氯吡格雷药液5 ml·kg-1·d-1灌胃,B组连续灌胃7 d,C组连续灌胃14 d.检测3组家兔服药前、服药7、14 d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并检测各组家兔服药14 d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记录创伤的出血量.结果 3组家兔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服药后第7天,B、C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01);第14天,B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时间无明显延长,创伤性出血量无明显增加(P>0.05).第14天C组血小板聚集率与A、B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C组的出血时间较A、B组显著延长(P<0.01),创伤性出血量较A、B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家兔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性出血量与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停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未明显增加创伤性出血量;血小板聚集率暂不能作为术前停药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君晴;陈旋;李文谦;曾祥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软肝消臌汤治疗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 通过研究软肝消臌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探讨软肝消臌汤治疗肝硬化大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2.5 g·kg-1·d-1)、中剂量组(5 g·kg-1·d-1)及高剂量组(10 g·kg-1·d-1),每组15只.模型建立后每天灌胃治疗,持续5 w.治疗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γ免疫计数仪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采用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TL)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偏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及PC-Ⅲ水平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及PC-Ⅲ水平明显偏低(P<0.0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均明显偏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明显偏高(P<0.05).结论 软肝消臌汤10 g/kg剂量能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ALT、AST、HA、LN及PC-Ⅲ水平,升高外周血WBC、RBC、Hb及PTL水平,对肝硬化大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赵康;赵詹东;刘黎明;张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抵抗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与血清抵抗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未经治的初诊为亚临床甲减的患者50例作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抵抗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记录维生素(Vit)B12、叶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抵抗素、叶酸明显下降,而 HCY明显升高(均P<0.01).TSH与抵抗素呈负相关(r=-0.484,P<0.01),而与HCY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通过诱发抵抗素和HCY的变化加重其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并且两指标对判断亚临床甲减疗效及疾病的发展、治疗有辅助作用.

    作者:施庆君;代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炎症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内科腹膜透析的132例患者进行营养、炎症状态及各种并发症情况调查,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64例和老年组(>60岁)68例,老年组根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随访23个月,记录生存和转归情况.结果 青年组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腹膜炎、低钾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钙磷代谢紊乱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患者中有12例(9.09%)死亡,4例(3.03%)拔管改血液透析,5例(3.79%)到其他医院治疗,111例(84.09%)继续在该院治疗.中青年组死亡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死亡原因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6例(50.00%),感染并发症5例(41.67%),消化道出血1例(8.33%).不同营养状况老年患者临床指标两两比较发现,轻中度营养不良组血钾(K)、血磷(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均低于营养良好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营养良好组(均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除TC水平高于营养良好组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8.2 mg/L者共47例,其中青年组[8例(12.50%)]显著少于老年组[39例(57.35%),P<0.05].老年组CRP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和炎症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这也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低于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应重视老年全方面的管理.

    作者:林萍;贾冶;贾红彦;边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2004 ~2014 年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eta 分析

    目的 研究2004~2014 年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 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搜集资料,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 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 等数据库搜集资料,应用Meta Analyst Beta3.1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 经过文章质量的评价,筛选出可用文献9 篇,总样本量为19 036 人,ADL 正常15 214 人,能力下降或障碍3 822 人.经meta 分析后发,ADL 正常率为79.9%,另外,东部地区ADL 正常率高于中部地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老年人ADL 下降排名前3 位的分别是使用公共汽车、行走、做饭菜.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ADL 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老年人ADL 以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为主.

    作者:邵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Tim-3通过胆固醇酯水解酶影响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机制

    目的 观察Tim-3是否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脂水解酶(CEH)的表达干扰泡沫化细胞的形成,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CEH蛋白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测定THP-1 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情况;HPLC检测胞内脂质含量;油红O染色显示胞内脂滴情况;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MIF、白细胞介素(IL)-10的分泌情况.结果 Ad-Tim-3组细胞中CEH的表达被明显抑制,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胞内总胆固醇(TC)、胆固醇酯(CE)及游离胆固醇(FC)的含量明显增加,TNF-α和MIF分泌增多,IL-10的分泌减少;Ad-CEH组和Ad-Tim-3+Ad-CEH组细胞中CEH的表达水平被明显增强,胞内胆固醇流出增加,胞内TC、CE及FC的含量明显减少,TNF-α和MIF分泌减少,IL-10分泌增多.结论 Tim-3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内CEH的活性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

    作者:刘菲菲;李晨光;孙大鹏;张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透析年限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异常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年限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压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及南方医院收治的220例老年终末期DN患者,按透析年限分为≤3年组(n=114)与>3年组(n=106),比较两组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并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透析年限DN患者血压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年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3年组,血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3年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是不同透析年限老年终末期DN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心功能、血红蛋白(Hb)水平是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终末期DN患者透析年限越长,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的风险越高,应把握不同透析年限患者血压异常的特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有关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透析的耐受性.

    作者:刘爱群;陶惠琴;赵春香;黄敏;曾冬冬;李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 对285例汉族CAD患者(冠心病组)和264例非CAD患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基因扩增和基因分型,分析CYP4F2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558139和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的相关性.结果 CAD组吸烟史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A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CAD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CAD组CYP4F2基因rs1558139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s2108622的CC基因型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AD患者的危险因素是男性、有吸烟史、高BMI;CYP4F2基因rs1558139多态性与CAD无明显相关性,CYP4F2基因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相关,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CAD的风险增加.

    作者:赵平;常培叶;蒋鹏;格日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n=32)、轻度粥样硬化组(n=33)、单纯脑出血组(n=31),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四组生化指标水平、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s-CR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高;IMT与hs-CRP、HbA1c呈正相关;hs-CRP、Hb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软斑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结论 hs-CRP及HbA1c均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忠银;田力;邹小媚;董又坤;邢细红;夏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参糖肽对大鼠体外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人参糖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 分离和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人参糖肽预处理β细胞之后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细胞损伤(人参糖肽+STZ组),STZ引起β细胞损伤后再进行人参糖肽处理(STZ+人参糖肽组),以正常胰岛β细胞和单用人参糖肽处理的β细胞作为对照.检测培养上清中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β细胞内胰岛素蛋白表达水平,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人参糖肽+STZ组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和C肽分泌量与正常胰岛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Z+人参糖肽组二者分泌量均明显减少(P<0.05).人参糖肽+STZ组胰岛β细胞的存活率有所下降,但与单独人参糖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TZ+人参糖肽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定量研究显示,STZ+人参糖肽组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阳性染色面积与细胞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小于其他3组.STZ+人参糖肽组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为变性及坏死性改变,且分泌颗粒极少,而人参糖肽+STZ组胰岛β细胞这些改变明显减轻,可见大量分泌颗粒.结论 人参糖肽对STZ引起的大鼠体外胰岛β细胞损伤有防护作用.

    作者:赵丽艳;张秀云;苗春生;李相军;李才;刘昕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银杏叶内酯N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N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刺激其凋亡,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干预.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吖啶橙染色检测银杏内酯N对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银杏内酯N对PC12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Bcl-2、Bax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 银杏内酯N可对抗H2O2诱导的PC12损伤,提高存活率和抑制凋亡,降低PC12细胞R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l-2 蛋白及mRNA 表达量升高,而Bax mRNA和Bax蛋白及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银杏内酯N可对抗H2O2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珍东;夏黎;张现涛;方春生;马建荣;汪小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Ⅲ期胃癌手术老年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均行D2根治术并完成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感染、止疼,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热化疗灌注机(RHL-2000A)进行热灌注化疗.灌注奥沙利铂100 mg/m2+地塞米松10 mg溶于4 0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腹腔灌注,1次/d,连续4 d.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及术后肿瘤转移复发时间.结果 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14例;试验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4例,试验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比(HR)=0.40,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与对照组(13.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姚坤厚;魏伦收;马万里;胡军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Aurora-A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中Aurora激酶(Aurora)-A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4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urora-A和Survivin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密切相关,Aurora-A的阳性率与脉管侵犯和肌层浸润密切相关,Survivin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癌中Aurora-A和Survivin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发展.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李松;王运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