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赵詹东;刘黎明;张建军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n=32)、轻度粥样硬化组(n=33)、单纯脑出血组(n=31),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四组生化指标水平、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s-CR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高;IMT与hs-CRP、HbA1c呈正相关;hs-CRP、Hb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软斑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结论 hs-CRP及HbA1c均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忠银;田力;邹小媚;董又坤;邢细红;夏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西药、膳食营养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老年DM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糖肾平、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期为病人入院开始至出院后3个月.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情况及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2.22%(26/36),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3.33%(30/36),两组通过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后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能提高老年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杨建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增龄对胃排空的影响及与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胃肠超声显像法分别对青年、中年、老年健康受试者进行胃排空测定,计算不同时间点胃窦部面积、绘制胃排空曲线计算胃半排空时间.利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受试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结果 青年、中年、老年组胃半排空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5 min时间点青年组胃排空率显著小于老年组(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间胃排空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中年、老年组餐后30 min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均显著高于相应空腹组(P<0.05),但各组间空腹及餐后30 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排空并未随年龄增加而减慢,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浓度也并未随年龄增加而变化.
作者:赵丽;刘世雄;王嘉图;杨鹏;刘纯;严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丁丙诺啡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82例老年急腹症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给予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对比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后疼痛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浓度变化,并对比两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插管后即刻和插管5 min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插管后即刻和插管5 min后观察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P<0.05),且各时刻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和术后12 h两组血清CRP、Cor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血清CRP、Cor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实施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并不会导致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手术应激反应.
作者:倪勇;高峰;白露;张朝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凝胶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例86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后采用NGF凝胶做后续治疗)28例42眼和对照组(术后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作后续治疗)32例44眼,所有患者在结束手术后坚持用药4 w,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前和术后2、6个月的视力、眼压、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和视乳头杯盘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1±0.17,术后2个月为0.50±0.20,术后6个月为0.49±0.25,对照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2±0.22,术后2个月为0.42±0.19,术后6个月为0.41±0.28,观察组术后2、6个月的视力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眼压在术后用药前、术后2、6个月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视野平均视敏度在术后2、6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值在术后6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RNFL明显大于对照组,杯盘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GF凝胶用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视神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陶娜;赵芳;朱和平;李双;项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D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再给予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且应用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使用超声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浆BNP 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E/ 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A、减速时间(DT)均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DHF 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浆BNP 水平,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国芳;栗晓乐;谢豪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胶联羊膜药膜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兔模型的效果.方法 参照常规方法制作加替沙星胶联羊膜药膜.新西兰大白兔25只中随机取5只,左眼为对照眼,右为实验眼.待动物完全麻醉后,将制成的药膜片覆盖于眼球表面后揭去表层的硝酸滤纸,并用尼龙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角膜缘浅层巩膜.对照眼结膜囊内滴入配制的3 mg/ml加替沙星溶液50 μl,并于12 h后重复滴眼一次.分别于术后和首次滴眼后1 d、2 d、3 d、4 d、5 d双眼同时抽取房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实验眼和对照眼房水中加替沙星浓度.制作金葡球菌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将溃疡形成后的动物分为4组,每组4只,分别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组,C组:加替沙星胶联羊膜药膜组,D组:单层羊膜组.取各组溃疡愈合的兔眼作细菌培养,检查各组金葡球菌性角膜溃疡的细菌阴转情况.取溃疡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同时对各组角膜溃疡动物的疗效进行判定. 结果 实验眼各时间点房水中均可测出加替沙星,浓度0.036~0.274 μg/ml,实验组第1、2、3天房水中加替沙星浓度与第4、5天相比明显较高;对照眼仅在第1天和第2天检测出加替沙星,且浓度显著低于实验眼(P<0.05).角膜溃疡,加替沙星滴眼液和药膜均疗效显著,且药膜在干预3 d和7 d后评分均显著低于加替沙星滴眼液干预(P<0.05);加替沙星滴眼液和药膜在干预后细菌培养情况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阴转,而另外两组仅生理盐水干预7 d后出现1例阴转.角膜切片HE染色观察加替沙星滴眼液和药膜干预角膜上皮及基质有轻微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大量减少;加替沙星滴眼液和药膜均疗效显著,痊愈率及好转率分别为(75.00% vs 87.50%)和(100.00% vs 100.00%).结论 加替沙星胶联羊膜药膜对金葡球菌性角膜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开辟了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另一途径.
作者:刘燕霞;赵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1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1·d-1灌胃,B、C组给予浓度为0.575 mg/ml的氯吡格雷药液5 ml·kg-1·d-1灌胃,B组连续灌胃7 d,C组连续灌胃14 d.检测3组家兔服药前、服药7、14 d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并检测各组家兔服药14 d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记录创伤的出血量.结果 3组家兔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服药后第7天,B、C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01);第14天,B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时间无明显延长,创伤性出血量无明显增加(P>0.05).第14天C组血小板聚集率与A、B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C组的出血时间较A、B组显著延长(P<0.01),创伤性出血量较A、B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家兔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性出血量与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停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未明显增加创伤性出血量;血小板聚集率暂不能作为术前停药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君晴;陈旋;李文谦;曾祥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方法 对285例汉族CAD患者(冠心病组)和264例非CAD患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基因扩增和基因分型,分析CYP4F2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558139和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的相关性.结果 CAD组吸烟史和体重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A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CAD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CAD组CYP4F2基因rs1558139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s2108622的CC基因型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AD患者的危险因素是男性、有吸烟史、高BMI;CYP4F2基因rs1558139多态性与CAD无明显相关性,CYP4F2基因rs2108622多态性与CAD相关,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CAD的风险增加.
作者:赵平;常培叶;蒋鹏;格日勒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自噬在肾脏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腺嘌呤摄入过量引发的肾结石小鼠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液、尿液、肾脏组织样本收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含量、小鼠体重、肾比重、一昼夜尿液量、小鼠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及肾脏组织自噬基因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生物统计学进行数统计.结果 腺嘌呤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肾比重和一昼夜排尿量比对照组较高,酶联免疫吸附(ELISA)结果显示腺嘌呤模型小鼠血液中肌苷酸的含量,尿液中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同时PCR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自噬抑制剂处理小鼠后,肾结石症状稍有缓解,自噬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也发生调整.结论 证明2,8二羟基腺嘌呤结石的积累可以引起肾组织自噬发生,导致肾结石相关症状.
作者:高炜城;王森;白亮;郑祥光;罗力;李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CA)19-9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观察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E4表达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CA125、CA19-9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E4、CA125及CA19-9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HE4、CA125、CA19-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125水平与CA19-9水平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CA125、CA19-9的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血清HE4、CA125的表达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有关(P<0.05);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水平与CA125、CA19-9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均呈高表达且均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来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作者:陈燕娥;吴学明;温云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Ⅲ期胃癌手术老年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均行D2根治术并完成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感染、止疼,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热化疗灌注机(RHL-2000A)进行热灌注化疗.灌注奥沙利铂100 mg/m2+地塞米松10 mg溶于4 0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腹腔灌注,1次/d,连续4 d.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及术后肿瘤转移复发时间.结果 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14例;试验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4例,试验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比(HR)=0.40,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与对照组(13.6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姚坤厚;魏伦收;马万里;胡军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后将他们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75例,对照组则为单纯的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临床特点进行比较,通过1年的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0.0% vs 57.8%,P<0.05);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室间隔厚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9.3% vs 33.3%,P<0.05);多处钙化高于对照组(58.7% vs 28.9%,P<0.05);接受药物治疗的概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0.7% vs 33.3%,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28.0%)和不稳定心绞痛(48.0%)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6.7%,P<0.05),其中有4例患者心肌梗死.结论 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症状不突出,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多.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国栋;叶健烽;黄志超;简政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诊断为STEMI并自愿随访的老年患者218例,检测AIP、血生化及超声等指标.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生化、超声、AIP等指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I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AIP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升高是STEMI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507,P<0.05];在AIP预测MACE能力的ROC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764(95% CI为0.680~0.874,P<0.05);当AIP取0.20时,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32%,特异性为84.44%,准确性为83.03%.结论 方便、经济的AIP检测对老年患者STEMI后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AIP水平超过0.20时患者STEMI后发生MACE的风险较大.
作者:郭继芳;高凤敏;赵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PGE2)激活Ye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YAP)正反馈回路促进小鼠结肠炎后结肠再生及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DLD1结肠癌细胞株或基因稳定敲除细胞株,在有/无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的条件下,采用重组PGE2或PBS孵育,采用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定量PCR、转录和增殖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DSS法诱导C57/BL6小鼠结肠炎模型(对照鼠),同时构建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基因敲除鼠(15-PGFH-KO)、YAP基因敲除鼠(YAP-KO)、和双基因敲除(DKO)小鼠,采用吲哚美辛抑制PGE2合成信号通路,检测下游基因表达及结肠再生和癌变功能.结果 PGE2处理结肠癌细胞株导致YAP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5-PGDH-KO组鼠结肠组织中PGE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敲除细胞(WT)组增长了2.5倍,吲哚美辛处理后15-PGDH-KO组鼠YAP的表达水平及下游靶基因水平均较WT鼠显著升高.吲哚美辛处理显著降低PG过氧化物合成酶(COX)-2及PGE受体4基因(EP4)的转录水平,转染YAP持续激活突变体(5SA)可显著增加 COX-2和EP4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转录水平,敲除YAP后上述现象消失.对照鼠口服葡聚糖硫酸钠(DSS)导致结肠炎,注射PGE2促进小鼠发生结肠再生;YAP敲除鼠并未发生结肠再生,同时口服DSS后迅速死亡;15-PGFH敲除鼠结肠组织再生比对照鼠更快,且体重恢复更快、结肠长度和结肠炎组织学得分更高.上述现象可以被注射吲哚美辛逆转.YAP敲除鼠或15-PGFH敲除鼠诱导结肠炎后未发现自发性肿瘤,YAP/15-PGDH双基因敲除鼠出现息肉并终发展成原位癌.口服吲哚美辛可有效防止双敲除鼠自发性肿瘤的形成.结论 PGE2可增加YAP的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从而促进 COX-2及EP4的表达水平增加,这一信号回路可促进扩散的结肠癌细胞系增殖和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再生,持续性激活进一步可导致息肉和小鼠结肠肿瘤的形成.
作者:陶英歌;付高洁;国向东;刘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siVEGF)增敏吉西他滨(GEM)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在小鼠膀胱成瘤情况的影响及其对瘤细胞生长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移植法分别把经过处理(治疗组)和未经过处理(对照组)的T24细胞接种到小鼠膀胱内,然后用256排极速CT定期检测,并在28 d时处死动物称瘤重量,测定瘤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成瘤率分别为40%(6/15)和93%(14/15),治疗组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重量和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移植瘤细胞增殖能力减弱,恶性度下降,瘤细胞生长转移风险降低,而对照组则未出现相应的变化.结论 模拟人的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更接近人体膀胱肿瘤的微环境和向膀胱腔内生长的特征,故更适合临床膀胱癌的治疗研究.推测靶向基因治疗联合细胞毒药物的化疗策略极有可能为提升目前临床膀胱癌的治疗水平和提高膀胱癌病人的生存率带来帮助.
作者:范海涛;冯树强;张明;田文杰;杨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超声科收治的60例老年ASD患者为ASD组,根据不同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AS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Hg,低压组)29例和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Hg,高压组)31例,并选取该院同期体检正常的成人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研究对象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ASD组RVDD、RVEDV、RVESV及RV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组RVDD、RVEDV、RVESV、RVSV显著高于低压组和对照组,RVEF显著低于低压组和对照组,高压组ASD大直径显著高于低压组(P<0.05),低压组RVDD、RVEDV、RVESV、RVSV及RV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D患者RVEF与患者ASD大直径、RVDD、RVEDV、RVESV呈负相关(r=-0.387,-0.352,-0.226,-0.302;P=0.015,0.000,0.012,0.023),与RVSV无相关性(r=0.182,P=0.253).结论 RT-3DE对老年ASD患者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评估具有高准确性.
作者:王立;李敏;黄冬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结合照料者心理健康二因素模型和自我效能感探究照料者抑郁情绪产生途径.方法 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问卷、修订版负担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85名失能老年人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照料者抑郁程度与被照料者年龄,照料者负担指数,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相关;②照料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③照料者的负担指数在被照料者功能独立性和照料者抑郁情绪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 照料者抑郁情绪受到积极消极因素的共同影响,且照料者自我效能感在抑郁产生过程起中介作用.
作者:戴向唯;朱心怡;尹述飞;喻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据统计,截至2014 年,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 5%,其中65 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 1% [1].老年人患多种疾病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高达64.3%的老年人正接受药物治疗[3].但受用药种类多、用药安全认识度不高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易发生药物不良事件[4,5].本文综述社区居家老年人用药安全现状及干预措施.
作者:李莹爽;张振香;刘珊珊;王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肾虚寒湿型A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4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Sehober试验及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23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Sehober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且中药针灸组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ESR及血清CRP、IL-23、M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谭维选;李义;袁代富;裘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