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招凡;李芳萍;程桦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术后1、2 w机体营养状况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5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前1 w、术后1、2 w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测量体重指数(BMI)、上臂中围(M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测定机体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营养风险为79.31%,术后1 w营养风险显著升高至94.83%;而术后2 w较术后1 w营养风险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 、HGB、TLC、ALB、PAB、CRP则有显著差异(P<0.05,P<0.01).营养风险与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前1 w营养风险与BMI、MAC、AMC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术后1 w营养风险与ALB、PAB、TSF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后2 w营养风险与HGB、BMI、ALB、PAB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1 w即存在营养风险,术后1 w营养风险为严重,应重点关注ALB、PAB、CRP、TSF的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预后.
作者:刘春芳;王万霞;黄兰;叶枫林;崔苗;董慧明;李秀川;顾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广场舞训练是否更利于提高老年女性认知功能障碍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55~65岁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广场舞训练进行干预.采用认知功能障碍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治愈者进行3个月跟踪随访.结果 分别经9 w治疗后,观察组检测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认知功能障碍老年女性进行广场舞干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贾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3与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196例,其中绝经者96例,未绝经者100例,将绝经者根据肌瘤是否萎缩分成萎缩组40例及未萎缩组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对比患者肌瘤组织和肌壁组织TGF-β3和FN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并比较不同萎缩情况绝经患者的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分析绝经患者TGF-β3和FN与E2、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组肌瘤组织和肌壁组织TGF-β3评分均明显低于未绝经组肌瘤组织均明显高于同组肌壁组织(P<0.05).绝经组和未绝经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FN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组和未萎缩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TGF-β3、F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肌瘤组织均明显高于同组肌壁组织(P<0.05).未萎缩组E2、P水平均明显高于萎缩组(P<0.05).依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绝经患者TGF-β3与E2、P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9,0.688;P=0.042,0.033),而绝经患者的FN与E2、P水平无关(r=0.106,0.211;P=0.228,0.159).结论 子宫肌瘤绝经患者TGF-β3表达较子宫肌层更高,且与E2、P水平密切相关,而FN无明显变化,临床可尝试通过监测TGF-β3水平以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
作者:刘丽晶;王娜;赵薇;李翠萍;关郁;马东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12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两组各62例,对照组予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予修正性鼻内镜术治疗,比较组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嗅觉功能评分、鼻腔气道阻力[(4.52±0.63)分、(1.27±0.12)kPa/sl]、[(3.50±0.33)分、(2.23±0.33)kPa/sl]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7%,P<0.05).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医治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改善鼻窦炎症状,减小鼻腔通气阻力,提高嗅觉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春利;高妍;郑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维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伤,还可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 100例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进行镇痛,对照组给予传统镇痛方式进行镇痛(WHO三阶梯镇痛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Ramsay评分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较传统镇痛模式更能减轻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症状,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仲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及胆囊切除(LC)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将近年收治的部分老年CBDS患者72例根据有无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分为胆管炎组(37例)及非胆管炎组(35例),并比较两组特点.结合围术期综合治疗.四孔法完成经胆总管切开的LCBDE、T管引流及LC.结果 两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目、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相当;无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术后胆管炎、胆漏组4例,非胆管炎组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胆管炎组、胆道残余结石4例,非胆管炎组2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炎组术后胆管炎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结论 LCBDE及T管引流术治疗非重度急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把握好胆管炎LCBDE的指征、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治疗、熟练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减少.
作者:李凯;朱斌;任宇;宫轲;阿民布和;张能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汉语构词法能产生的神经基础.方法 失语症临床测查,通过图片命名任务,比较汉语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对由能产性高的构词法(如偏正复合法)、能产性低的构词法(如并列复合法)产出的词的图片命名的反应时、正确率;结合失语症患者的脑损伤情况,讨论构词法能产性的神经基础.结果 并列复合名词图片命名时间长于偏正复合名词,命名正确率也低于偏正复合名词;失语症患者CT显示左侧基底节脑梗死.结论 汉语构词法能产性(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人脑左侧基底节.
作者:颜璐;顾介鑫;王星;张冰;杨洋;苏翔;三瑛;姚晓朝;徐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腰肌劳损患者在肌力训练治疗下辅以电磁脉冲波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电磁脉冲波手段进行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9 w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治疗9 w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疼痛评定、腰部活动度评定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力训练联合电磁脉冲能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鲁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江苏省2012年和2014年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为江苏省所辖13个市(不含县级市)的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12年2 733人,2014年2 988人.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作为评定工具.结果 江苏省老年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ts>3.31,Ps<0.01).与2012年相比,在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男性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加;60~69周岁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南地区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北地区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结论 江苏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有不良心理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和心理健康状况呈逆行关系.
作者:王双双;陈庆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医药治疗COPD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 分析筛选出的主治COPD的方剂337首,对数据库的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中药255味,确定了方中药物使用的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得到治疗COPD常用药物组合23个,常用药物规则11组,挖掘出15个新处方.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COPD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近年来治疗COPD的用药规律.
作者:赖乾;李娟;李金田;张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Harris-Benedict(H-B)公式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组采用H-B公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14 d,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IgA、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胃潴留、血糖控制差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高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arris-Benedict公式在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上,并不优于常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黄浩;陈湘平;李程锦;林立伟;张金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电脑中频刺激穴位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60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促进排痰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使用电脑中频穴位(丰隆穴、天突、肺俞、定喘穴)刺激以促进排痰,2次/d,20 min/次,7 d为1个疗程.第1、3、5、7天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穴位电脑中频刺激可以缓解患者排痰困难情况并提高血中氧分压含量.结论 穴位电脑中频刺激有促进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排痰的作用.
作者:郭艳枫;周迎;邓秋迎;王大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体外给予氯吡格雷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细胞凋亡与氧自由基的作用,分析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RI组及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干预)各40只,观察各组心肌酶学指标,心脏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Caspase-3及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PDCD)-5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在组织病理学方面,光镜下可见,Sham组细胞结构完整,横纹清楚,排列整齐.MIRI组细胞排列紊乱,坏死严重.治疗组细胞存在细胞水肿现象,但横纹较MIRI组清楚.与Sham组相比,MIRI组及治疗组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肌酶(CPK)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MIRI组相比,治疗组LDH及CPK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及治疗组心脏梗死面积显著升高(P<0.05);与MIRI组相比,治疗组心脏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Sham组基本未见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MIRI组随处可见大量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相比于Sham组,治疗组Caspase-3及PDCD-5阳性细胞含量明显增加,但相对于MIRI组,治疗组阳性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及治疗组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与MIRI组相比,治疗组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氯吡格雷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水肿情况,抑制Caspase-3及PDCD-5凋亡因子的生成,降低心脏内氧自由基分泌从而达到保护大鼠心脏功能,改善MIRI.
作者:徐玲;蔡银链;许朝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621例,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79%;共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真菌61株(30.81%)、革兰阳性菌45株(22.73%),革兰阴性菌92株(46.46%);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常见(70.27%),其次为泌尿道(10.81%)、胃肠道(8.11%)及血管内导管感染(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P<0.05),性别、合并疾病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及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英;刘世英;刘珍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苦参碱通过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组.处理7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放射免疫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如离子钙结合蛋白(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能力明显下降,Iba-1、GFAP的表达显著增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含量明显增多,p-PKA及p-CREB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能力显著增强,Iba-1、GFAP的表达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明显下降,p-PKA及p-CREB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苦参碱组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苦参碱能显著改善AD大鼠认知障碍,抑制神经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与PKA/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作者:吕路;梅蕊;王昉;彭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缓激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缓激肽作用于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VC)间紧密连接屏障模型,通过跨上皮细胞电阻(TER)值观察缓激肽对大鼠REVC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RT-PCR 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作用2 h的TER值小于测量前、作用4 h组和对照组(P<0.01);实验组作用4 h组和测量前、对照组TER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缓激肽可在转录水平上减少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能够开放大鼠REVC间的紧密连接,增加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
作者:蔡克瑞;刘志新;孙晓冬;梁军;闫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以健脾补肾-涤痰祛瘀法为指导的敦煌石室大宝胶囊(DHDB)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含量和海马区热休克蛋白(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模型组(n=50).采用D-半乳糖(0.125 g/kg)皮下注射建立衰老模型并筛选符合衰老模型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DHDB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和阳性对照组(0.4 g/kg吡拉西坦),经药物干预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4、IL-10含量和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血清IL-4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增高,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DHDB各剂量组大鼠学习能力提高,血清IL-4含量显著增高而IL-10含量显著降低,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以高剂量DHDB作用为优(P<0.05).结论 DHDB具有提高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调节血清IL-4、IL-10含量正常分泌及促进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作者:段云燕;杜娟;段永强;梁丽娟;杨晓轶;梁玉杰;成映霞;朱立鸣;雒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检测胃腺癌术后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3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9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CCR7和VEGF-D表达.结果 观察组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观察组CCR7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CCR7和VEGF-D呈正相关.结论 CCR7和VEGF-D高表达对胃腺癌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CCR7对肿瘤的作用可能与VEGF-D介导的淋巴管生长因子生成有一定关联.
作者:沈利娟;王学红;马臻奇;马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内科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调查其基本情况,并测定相关人体参数及生化指标,分析患者SUA水平与MS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2.83%,MS患病率53.67%;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比较,性别(男性)构成、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PIN)、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UA、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与FPG、FPIN、SBP、TC、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MSⅠ、Ⅱ、Ⅲ、Ⅳ组SUA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SUA水平升高,MS发病率逐渐增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UA<265.81 μmol/L比较,老年T2DM患者265.81~319.39 μmol/L、319.38~376.01 μmol/L、>376.01 μmol/L SUA区间MS发病风险分别为2.077、3.232、5.414(均P<0.05).ROC分析,SUA水平300 μmol/L可作为预测诊断参考,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620 9.结论 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与MS密切相关,且SUA水平高者MS的发病风险较高.
作者:刘聪颖;孔文基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