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物质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王浩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血小板活性物质, 免疫球蛋白, 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物质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2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活性物质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IgG低于对照组,IgM、IgE、CD62P、CD63及PAgT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物质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呈现异常的状态,对于了解疾病的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以胰腺炎为基础病例,研究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治疗胰腺炎4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7例为不愿接受胃肠减压治疗为OG组,其余35例接受胃肠减压治疗为TG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G组35例患者中,无效3例,后转外院手术治疗.OG组7例患者中无效2例,后转外院手术治疗,其中1例合并重症并发症,1例死亡.TG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O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减压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改善预后作用,应当鼓励患者使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排尿困难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排尿困难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358例有排尿困难的老年男性患者,小46岁,大86岁,平均年龄68.7岁,均行尿流动力学全项检查.结果 尿流动力学诊断:膀胱出口梗阻284例(79.33),逼尿肌不稳定176例(49.16%),逼尿肌顺应性降低84例(23.46),逼尿肌无力/受损31例(8.66%).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有排尿困难的老年男性患者的诊断、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正莲;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150例不孕症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目的 通过与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液术比较,分析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对女性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150例女性不孕症HSG提示输卵管异常者再进行腹腔镜下通畅试验检查.结果 HSG诊断输卵管梗阻与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85.71%(78/91);诊断伞端积水的符合率为91.43%(128/140);诊断盆腔粘连的符合率为21.79%(34/156).结论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输卵管形态及腔内的通畅情况,可作为筛查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方法,为腹腔镜检查和手术的必要性提供较可靠的依据.腹腔镜下通畅试验检查准确率高于HSG检查.

    作者:农小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于本院2009年3月~2011年11月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加用奥曲肽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9例,然后统计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和恢复时间具长于观察组,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曲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且具有显效快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理在预防老年重症患者形成吸入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在预防老年重症患者形成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老年重症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特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患吸入性肺炎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30例中4例患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13.34%;对照组30例中10例患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33.34%.经比较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上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在患者入院之初按照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所有的参考指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其治疗结果在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卡博平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新药也不断问世,其中的卡博平(阿卡波糖,Acarbose)在临床上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高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阐述和分析手机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 分别从环境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以用缓解压力的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具备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以排解工作中的压力,创造尊重护士的社会环境.

    作者:薛桂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关于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研究

    乙型肝炎流行病是一种传播性很强,且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通过病学专家的不懈努力,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取得了新的成果.本文就乙型肝炎流行病的现状、防治方法、研究新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探讨

    目的 探讨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指纹图谱法,用甲醇-1.0%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0℃的柱温,1.0mL/min的流速,检测到波长为280nm.对大黄5种饮片(10批次)样品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的物质成分在不同的大黄饮片中的峰面积变化状况.结果 熟大黄中含量高的为已归属的24个色谱峰中的没食子酸,且5种游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在熟大黄中的成分高;在生片中以4'-经基苯基-2-丁酮-4'-O-p-D-(6〞一没食子酞基)一葡萄糖苷、大黄素8-0-葡萄糖苷和芦荟大黄素-3-CHZ-O-p-D-葡萄糖苷这几种物质成分含量高;酒大黄在其余的化学成分中含量高.结论 大黄饮品所炮制的温度和时间不同,所得出的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也就不一样,这是其成分变化的主要的因素.导致大黄蒽醌苷类化学成分的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游离蒽醌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都是因为高温或者是长时间的加热所导致.

    作者:邓玉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并探讨其耐药性.方法 将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162份标本分离结果进行病原菌鉴定,并实施常规药敏实验,探讨其耐药性.结果 标本分离菌数为347株,其中多为G-杆菌,其次为G+球菌、真菌,分别为总菌数的74.4%(258株)、23.9%(83株)、1.7%(6株),G-杆菌主要的病原菌有65.9%(170/258)的铜绿假单胞菌,20.5%(53/258)的鲍曼不动杆菌,8.1%(21/258)的肺炎克雷伯菌,5.5%(14/258)的大肠埃希菌,此类菌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低;G+球菌分离的病原菌有60.2%(50/8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9.8%(33/83)的肠球菌,此类菌群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结论 重视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研究,定期分析耐药性,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陈汉芳;牛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4例,死亡率为5.00%.结论 肾盂造影、胃肠造影以及B 超等多项检查,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个体化膀胱训练等措施.对照组43例患者按照常规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并拔除.观察两组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有2例(发生率为4.35%),对照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有16例(发生率为37.21%),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加强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和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陈桂莲;陈惠玉;陈香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儿童慢性咳嗽发病因素构成及其相关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发病因素构成及其相关护理.方法 选取慢性咳嗽患儿182例(研究组).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共同新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诊治.同时,选取同期非慢性咳嗽有咳嗽症状的患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病因素的差异;同时,分析研究组患儿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过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烟草暴露因素、空气污染因素、房屋异味因素、接触动物皮毛因素和冬春季发病率显著增加(P<0.05).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食管反流性咳嗽.结论 过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和生活环境因素可能为儿童慢性咳嗽发生的高危因素,护理患儿时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疗效.

    作者:赵俊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联系论析

    医院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可谓密切,两者之间构成了现代医院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依靠工作者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且有组织的进行相关教育,鼓动大家为共同奋斗目标进行实践活动;而医院文化是属于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维持医院更好的发展而提出的关于医院管理活动和职工行为的价值观念准则.

    作者:王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浓缩鱼肝油A.D滴剂联合维生素B2片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浓缩鱼肝油A.D滴剂联合维生素B2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2片10片(规格为5mg/片)捣碎后加入浓缩鱼肝油A.D滴剂15mL中震荡后用消毒棉签分次涂抹口腔溃疡面,其余治疗方案对照组与治疗组均相同,并在相同时间内比较两组口腔溃疡愈合效果.结果 对照组45例显效27例,显效率对照组60.00%;治疗组45例显效40例,显效率治疗组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0.05);结论:浓缩鱼肝油A.D滴剂联合维生素B2片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浓缩鱼肝油A.D滴剂联合维生素B2片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能够明显减轻患儿口腔症状、促进口腔溃疡面愈合.

    作者:吴秀雯;罗清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HPLC-ELSD法测定银参通络胶囊中萜类内酯含量的研究

    为了有效控制本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增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进行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对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白果内酯、银杏内酯B进行测定,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昝琼;向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7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除1例并发坠积性肺炎转入内科治疗,其余病情均有效控制.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应用个体化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秀珍;张所敏;马继红;栗铭;齐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缓解的作用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症状缓解的作用.方法 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根据序号的奇偶数将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1年的护理干预.结果 在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护理干预组症状缓解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时间越长,作用越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缓解有明显的作用,但要长期坚持并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缓解的作用.

    作者:徐青华;樊春华;陆浩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组别脂肪抽吸与切除方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5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矫治男性乳房肥大症的可靠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1月~2012年2月份收治的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55例,其中30例采用脂肪抽吸术治疗,25例采用传统切除方法治疗,并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脂肪抽吸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传统手术治疗组(P<0.05),脂肪抽吸组手术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治疗组(P<0.05).结论 脂肪抽吸技术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损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较好方法.

    作者:薛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