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李洪祥;杨娟;张东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X线摄影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并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癌患者118例,分为老年组(≥60岁,58例)和中青年组(<60岁,6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乳腺癌X线摄影征象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老年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8%、53.4%、46.6%,中青年组分别为:65%、6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19、0.516、2.143,均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X线摄影肿瘤主要征象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x2=11.551,P<0.05),在肿块大径,形态、边缘,钙化形态、分布及相关征象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女性乳腺癌与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比较,X线摄影肿瘤主要征象表现肿块伴钙化、肿块呈分叶状、钙化呈成簇分布方面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X线摄影表现多样,以分叶状肿块伴成簇分布钙化常见;其X线摄影表现与临床病理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华俊;毛明伟;蒋世曦;袁筱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汉语构词法能产生的神经基础.方法 失语症临床测查,通过图片命名任务,比较汉语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对由能产性高的构词法(如偏正复合法)、能产性低的构词法(如并列复合法)产出的词的图片命名的反应时、正确率;结合失语症患者的脑损伤情况,讨论构词法能产性的神经基础.结果 并列复合名词图片命名时间长于偏正复合名词,命名正确率也低于偏正复合名词;失语症患者CT显示左侧基底节脑梗死.结论 汉语构词法能产性(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人脑左侧基底节.
作者:颜璐;顾介鑫;王星;张冰;杨洋;苏翔;三瑛;姚晓朝;徐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变化与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关系.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出现急性心力衰竭(AHF)发作者49例为AHF组,病情逐渐好转无AHF发作71例为非AHF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和AHF发作后血清hs-CRP、Cys-C、Gal-3水平.结果 AHF组患者血清hs-CRP、Cys-C、Gal-3水平均高于非AHF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ys-C,Gal-3水平均与AHF发作呈正相关(r1=0.41,P<0.05;r2=0.39,P<0.05;r3=0.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ys-C,Gal-3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AHF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hs-CRP、Cys-C、Gal-3水平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HF发作有关,同时是其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利于早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AHF发作,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
作者:张建新;郝同琴;石金河;杨飞云;李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广场舞训练是否更利于提高老年女性认知功能障碍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55~65岁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广场舞训练进行干预.采用认知功能障碍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检测比较,并对治愈者进行3个月跟踪随访.结果 分别经9 w治疗后,观察组检测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认知功能障碍老年女性进行广场舞干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贾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增多.血栓形成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多为脑动脉栓塞,常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刘爱飞;王金霞;李方林;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以健脾补肾-涤痰祛瘀法为指导的敦煌石室大宝胶囊(DHDB)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含量和海马区热休克蛋白(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模型组(n=50).采用D-半乳糖(0.125 g/kg)皮下注射建立衰老模型并筛选符合衰老模型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DHDB高、中、低剂量组(0.8、0.4、0.2 g/kg)和阳性对照组(0.4 g/kg吡拉西坦),经药物干预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4、IL-10含量和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血清IL-4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增高,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DHDB各剂量组大鼠学习能力提高,血清IL-4含量显著增高而IL-10含量显著降低,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以高剂量DHDB作用为优(P<0.05).结论 DHDB具有提高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调节血清IL-4、IL-10含量正常分泌及促进海马区HSP86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
作者:段云燕;杜娟;段永强;梁丽娟;杨晓轶;梁玉杰;成映霞;朱立鸣;雒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CS埋入式镇痛系统对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 100例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进行镇痛,对照组给予传统镇痛方式进行镇痛(WHO三阶梯镇痛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Ramsay评分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S埋入式镇痛系统较传统镇痛模式更能减轻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期间嗜睡症状,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仲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疝出型和退变突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Modic改变与突出类型的相关性和病理机制.方法 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分为损伤疝出组41例和退变突出组21例.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将病例分为 Modic改变组22例和非Modic改变组40例.术中取椎间盘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SYBR green法荧光定量PCR观察并检测椎间盘组织病理改变和IL-17表达情况.结果 损伤疝出组新生血管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P<0.01).退变突出组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损伤疝出组(P<0.01).损伤疝出组椎间盘组织中IL-1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退变突出组(P<0.01).Modic改变组椎间盘组织中IL-1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非Modic改变组(P<0.01).疝出型IL-17 mRNA表达量与Modic改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61,P<0.001).结论 损伤疝出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局部炎性反应;IL-17在损伤疝出型椎间盘表达明显,提示介导了椎间盘神经根微环境的免疫炎症变化;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Modic改变的病理机制.
作者:孟志强;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求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大五人格量表(BF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为工具,对12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心理韧性水平评估,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为(55.350±15.050)分;心理韧性水平与病变部位、入院次数有相关性(P<0.05).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因子、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韧性水平呈正相关,共解释了心理韧性总变异的34.2%.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韧性状况低于一般成人水平,责任感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倪敏;李伦兰;章靓;韩江英;倪倩倩;骆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患者621例,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79%;共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真菌61株(30.81%)、革兰阳性菌45株(22.73%),革兰阴性菌92株(46.46%);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常见(70.27%),其次为泌尿道(10.81%)、胃肠道(8.11%)及血管内导管感染(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P<0.05),性别、合并疾病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年龄>60岁、住院时间>11 d及接受侵袭性操作是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英;刘世英;刘珍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将构建好的重组pIRES-AD7c-NTP质粒转染至PC12细胞内,探究AD7c-NTP上调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方法 MTT实验检测重组pIRES-AD7c-NTP质粒转染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受损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重组质粒转染组可见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NOS活性明显增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 结论 重组pIREs-AD7c-NTP质粒可导致神经细胞发生氧化损伤.
作者:白春艳;孙宏侠;胡轶虹;刘敏;周艳;李宗树;张明明;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肌层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3与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196例,其中绝经者96例,未绝经者100例,将绝经者根据肌瘤是否萎缩分成萎缩组40例及未萎缩组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对比患者肌瘤组织和肌壁组织TGF-β3和FN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并比较不同萎缩情况绝经患者的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分析绝经患者TGF-β3和FN与E2、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组肌瘤组织和肌壁组织TGF-β3评分均明显低于未绝经组肌瘤组织均明显高于同组肌壁组织(P<0.05).绝经组和未绝经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FN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组和未萎缩组肌瘤组织及肌壁组织TGF-β3、F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肌瘤组织均明显高于同组肌壁组织(P<0.05).未萎缩组E2、P水平均明显高于萎缩组(P<0.05).依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绝经患者TGF-β3与E2、P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9,0.688;P=0.042,0.033),而绝经患者的FN与E2、P水平无关(r=0.106,0.211;P=0.228,0.159).结论 子宫肌瘤绝经患者TGF-β3表达较子宫肌层更高,且与E2、P水平密切相关,而FN无明显变化,临床可尝试通过监测TGF-β3水平以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
作者:刘丽晶;王娜;赵薇;李翠萍;关郁;马东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对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波谱变化影响.方法 选择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48 h)患者274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130例,对照组144例;按患者起病时间第3、6、9天行颅脑磁共振波谱(MRS)扫描,专业测评人员在与检查相对应时间内进行简单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中心区域NAA峰值在第3、6、9天均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亚低温组梗死中心区域NAA峰值在第3、6天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亚低温组中心区域NAA值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后循环梗死(POCI):亚低温组中心区域NAA峰值在第3、6天较对照组高(P<0.05).TACI、PACI:亚低温组NIHSS在第6、9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OCI:亚低温组NIHSS在第9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亚低温干预通过改变NAA波谱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作者:马利;刘强;薛涛;武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去神经化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骨科应用TKA治疗后出现膝关节顽固性疼痛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取去神经化治疗,选取同期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 w、4 w和6个月时,应用健康生存评分(HSS)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同时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HSS、VAS评分改善和患肢ROM得到显著缓解,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明显(均P<0.05),但是HSS和患肢ROM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和患肢RO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去神经化治疗能够有效减轻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肢ROM和功能.
作者:胡海清;张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对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了解8 476名老年女性的生活方式,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饮食及心理因素明显影响老年女性的健康情况,通过等级回归分析获得概率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女性健康情况(非常好,好,一般和差)的发生概率.结论 老年女性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态度可提高其健康水平,老年女性生活方式可预测其健康状态.
作者:关颖;尹瑞杰;张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肤乐颗粒对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拮抗效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观察肤乐颗粒对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肤乐颗粒对颅骨Syk、Fyn和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 肤乐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颅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肤乐颗粒高剂量组颅骨Syk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肤乐颗粒高、中剂量组颅骨Fyn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肤乐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颅骨COX-2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肤乐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rc家族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激活有关.
作者:代渊;任波;陈欢;魏江平;任香怡;付文君;徐世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维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伤,还可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老年C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血清样本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6、-8、-12]、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水平,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后观察组IL-6、12及hs-CRP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IgG、IgM和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2、8及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CAP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
作者:赵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Ki-67在Luminal 型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6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3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组织及血清中Ki-67的表达,探讨Ki-67与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低表达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Ki-67后观察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Ki-67的mRNA水平在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低表达Ki-67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显著降低,迁移能力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体内增加的Ki-67水平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水平来发挥作用.
作者:刘欣;毛大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针灸整合方案治疗老年颈椎病颈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整合针灸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两次治疗时间间隔72 h,10次为1个疗程,4 w内完成全部治疗.依据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及NPQ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 P<0.01),两组VAS评分、NPQ评分下降程度比较,整合针灸组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 整合针灸方案治疗老年颈椎病颈痛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颈椎功能的效果.
作者:马瑞;王琳;罗丁;周俊合;郭小川;符文彬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