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葛高琪;林桂波;张秀敏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 DM)影响视力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严格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是预防或阻止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较为困难的预防因素. DR是一种缓慢进展的慢性疾病,起初患者眼底可有轻微的改变,随着疾病的发展,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产生可导致新生血管开始生长,发展成为增殖性DR. 如不及时治疗,可牵拉形成视网膜脱离. 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主要讨论与之相关机制的新进展.
作者:杨健;杨凤娟;苗晓;苏冠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影响结肠癌生物行为的机制.方法 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体外CCK8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UNEL凋亡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与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处理结肠癌HCT11624 h后,随着白藜芦醇剂量(25、50、100μmol/L)的逐渐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活力逐渐下调.TUNEL凋亡实验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白藜芦醇50μmol/L生理剂量可明显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染色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在白藜芦醇生理剂量(50μmol/L)的处理下,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d的表达均上调.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内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刘莹;蒋敦科;李素艳;井洁;林瑶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肥胖与糖尿病(DM)关系密切,是2型DM(T2DM)的危险因素之一. 多数T2DM患者体型肥胖或超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T2DM自然病程早期,肥胖者常表现有胰岛素抵抗( IR)和糖调节受损. 减轻体重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DM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1〕. 肥胖的T2DM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不仅要能有效地降糖,且应不增加体重甚至降低体重〔2〕. 本文综述能帮助患者维持合理体质量的降糖药物.
作者:曹原;司继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医学营养治疗方法 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5例T2DM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对照组29例、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27例、水溶性膳食纤维组29例,三组均参照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编制糖尿病(DM)膳食食谱,并给予口服降糖药,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早晚餐完全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替代,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在早、晚餐时各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10 g.干预期1个月,干预前后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各组干预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干预后胰岛素抵抗指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组胰岛素抵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在DM膳食谱及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替代治疗或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瑞萍;杨莉;刘军平;胡亦伟;娄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轴突过度再生抑制因子(Nogo)A及其受体N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组和银杏叶片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双重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HE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密度;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ogoA和NgR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海马神经细胞比较,模型组大鼠CA1区神经细胞排列混乱,神经元细胞间隙增大,部分细胞溶解消失,细胞核固缩、浓染,正常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减少(P<0.01),脑组织内Nogo A(P<0.01)和NgR1(P<0.05)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组病变明显减轻,正常的神经细胞排列规则,结构较完整,神经元密度增加(P<0.05),Nogo A(P<0.01)和NgR1(P<0.05)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具有下调Nogo A和NgR1蛋白表达,促进脑神经元轴突再生,保护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的功能.
作者:李蒙蒙;吴晓光;赵星龙;尹美娟;梁禅;江思瑜;姜俞忻;李素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是长期缺氧引起的,以渐进性肺血管阻力升高为主要特征,导致右心室肥厚和纤维化,进一步致右心功能不全和不可逆的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既往研究阐述了HPH的发病关键在于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及肺血管重塑,可能涉及血管有肺静脉〔1〕及肺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成纤维细胞,但不包括肺动脉的内膜内皮细胞〔2〕. 其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是HPH的主要环节. 有的研究考虑肺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细胞增殖与凋亡水平失衡引起的〔3〕. 在Bcl-2家族基因中,包括细胞凋亡促进基因和抑制基因,二者比率是影响细胞凋亡的关键.所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成为防治HPH的一种可能,为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晓菲;常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H2 S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HS(100μmol/L)组、LY294002(2μg/ml)组、NaHS(100μmol/L)+LY294002(2μg/m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人结肠癌细胞中磷酸化Akt、非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HS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LY294002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而与NaHS组比较,NaHS+LY294002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参与了H2 S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豫江;张伟;陈志刚;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慢性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病、胃黏膜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31例50岁以上的慢性胃病患者行胃镜、病理活检和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观察不同年龄组、不同胃病组Hp感染情况,观察胃黏膜不同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中老年慢性胃病患者HP感染率为61.17%.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组Hp感染率分别为64.26%、64.44%、58.42%、48.28%;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GC)Hp感染率分别为41.38%、60.08%、72.19%、74.23%和36.84%,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高;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GC的Hp感染率分别为52.43%、76.62%、55.04%、47.62% 、36.84%,肠上皮化生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随着病变程度加深Hp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中老年慢性胃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HP感染在胃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GC病理学改变、进展中起促进作用,应早期根除Hp.
作者:杨志平;刘为;关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自拟通络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VD)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V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给予自拟通络益智方(黄芪、人参、全蝎、水蛭、蜈蚣、地龙、川芎、丹参、紫河车、吴茱萸、石菖蒲、益智仁)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两组均4 w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再次评分并复查脑电图结果 ,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8%)明显高于对照组(51.7%,P<0.05).结论 自拟通络益智方对VD早期干预有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吡拉西坦片.
作者:薛大力;张晓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1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为实验组,正常肺组织3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EphA7和MMP-2表达.结果 EphA7和MMP-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EphA7和MMP-2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肺膜累犯相关,EphA7表达与肿瘤大径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浸润性肺腺癌中EphA7和MMP-2表达升高可能对肿瘤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EphA7对促进肿瘤生长有一定作用.
作者:安文静;冯喜英;关巍华;毛久太;杜发茂;崔金霞;拉周措毛;李玉红;刘洪千;马维秀;时莹庆;张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Jak2基因v617f点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ET患者100例,检测Jak2基因v617f点突变,根据检测结果 分为阴性组(n=54)与阳性组(n=46),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脾肿大、骨髓巨核细胞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栓发生率、出血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脾肿大及骨髓巨核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k2基因v617f点突变检测有利于辅助临床诊断老年ET,有效评估患者疾病状态,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血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老年人是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高危人群,内镜下食管病变程度较重,易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1〕,但由于老年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少见,常易漏诊、误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2〕,本文就老年GERD反流病临床特点及诊疗进行概述.
作者:谢胜;陈广文;李蕾;刘祖露;谢洁如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影像资料.根据影像学方法,将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分为椎动脉病变及小脑后下动脉病变.根据磁共振,将延髓背外侧纵向分为上、中及下三部,横向分为A、B、C、D及E五个部位,分析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26例患者中,椎动脉病变14例,小脑后下动脉病变12例;椎动脉病变中动脉夹层3例,动脉瘤1例.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病灶纵向分布常见部位是延髓中部(84.62%),其次是延髓下部(34.62%),后是延髓上部(23.08%);在延髓梗死灶的横向分布方面,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灶常见的部位是延髓背外侧的A部(84.16%),其他依次为B部(80.77%)、C部(46.15%)、E部(34.62%)及D部(26.92%).椎动脉病变组与小脑后下动脉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现延髓中段梗死(P=0.033)及延髓A部(P=0.003)和B部(P=0.012)梗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椎动脉病变也是导致Wallenberg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是常见的血管病变;椎动脉病变导致的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病灶更加容易累及延髓中段,延髓背外侧的A及B部位.
作者:高文;秦超;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 AL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多于3 ~5 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 目前认为A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1〕.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多种 ALS 突变基因,如:SOD-1、TDP43、FUS、C9orf72、VAPB 、OPTN、UBQLN2、ATXN2 等.
作者:潘治斌;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肾病中肾脏病理改变、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阿格列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DM组(n=20),阿格列汀组(n=20).各组正常饮食,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模型稳定后,给予对照组、糖尿病组生理盐水灌胃,阿格列汀组以一定剂量阿格列汀研钵磨碎后生理盐水稀释灌胃.于21 w末监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21 w末处死大鼠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等病理检测肾功能及损伤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3、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系膜细胞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堆积,RIP3、Caspase-3、PARP表达增多,阿格列汀组肾脏病理损伤较轻,相应表达减少,但比对照组稍多,Western印迹结果阿格列汀组相对对照组变化不大.结论 阿格列汀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凋亡通路中的死亡受体通路中的RIP3的表达改善肾脏细胞的凋亡程度,延缓肾脏病理损伤的进展.
作者:郑杰;刘玉胜;张光昊;张行谦;高敏;鹿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判性加温措施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苏醒期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便利取样法选择老年行TURP患者82例,其中40例为研究组,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保暖措施,如保证室温恒定,体温检测,寒战患者给予复温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充气式加温毯保温,输注液体加温.记录两组苏醒时间、生命体征波动程度及寒战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低体温状态恢复较慢,苏醒时间延长,生命体征较术前波动范围大,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长.研究组带有人工气道时间有所缩短,苏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苏醒期预判性加温措施能够缩短老年经TURP患者苏醒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舒适感与满意度.
作者:薛曌平;任菲;郭绍宁;陈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0例.常规饲养1 w后,两组均接种4T1大鼠乳腺癌细胞,给予研究组有氧运动,仅给予对照组常规饲养.8 w后,比较两组大鼠体重、鼠尾不动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及荷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表达情况及瘤重、瘤体积.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下降,鼠尾不动时间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TGF-β、IL-10阳性率、瘤重、瘤体积分别为(90.56±8.51)pg/ml、(134.75±10.36)pg/ml、(408.24±36.57)pg/ml、36.67%(11/30)、33.33%(10/30)、(3.75±1.53)g、(3157.30±218.26)mm3,均优于对照组〔(60.36±4.25)pg/ml、(198.52±18.56)pg/ml、(685.25±52.24)pg/ml、66.67%(20/30)、70.00%(21/30)、(4.82±1.46)g、(3589.36±223.01)mm3〕(P<0.05).结论 采用有氧运动治疗乳腺癌SD大鼠,可缓解大鼠癌因性疲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6、下调TNF-α及IL-1β有关;同时,有氧运动有效抑制乳腺癌SD大鼠荷瘤生长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荷瘤组织中TGF-β、IL-10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崔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小体积前列腺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年龄>70岁的高龄BPH中有BOO的患者115例,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前列腺体积≤30 ml组45例,>30 ml组70例,比较两组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残余尿量、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排尿时间、膀胱顺应性、Qmax时膀胱压力、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前列腺体积≤30 ml组年龄、Qmax时膀胱压力及Qmax时逼尿肌压力均明显低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而残余尿量明显高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P<0.05);前列腺体积≤30 ml组逼尿肌收缩乏力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χ2=3.86,P=0.049).结论 小体积前列腺的BPH,在经尿动力学检查判断为BOO时,合并发生膀胱排空障碍及逼尿肌收缩能力降低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邢栋;胡克邦;梁学清;于兵;郑国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老年分泌性中耳炎(SOM)激素骨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老年SOM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听觉阈值、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60,P<0.01);血清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0、1000、2000 Hz等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有助于缓解老年SOM彭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听力水平.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B型钠尿肽(BNP)、细胞黏附因子(ICAM)-1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56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5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评价两组心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对比研究组不同贫血程度及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及LVMI、MWS.结果 研究组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贫血患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高于轻度者(P<0.05).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均高于Ⅱ级和Ⅲ级,且Ⅲ级患者均高于Ⅱ级(均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升高能够促进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艳萍;黄蕾;金哲秀;罗浩;王芳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