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中的应用

许金仙;廖佳奇;黄小玉

关键词:后置式可冲洗引流管,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引流术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3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双腔引流组(n=177)和单腔引流组(n=172),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后,双腔引流组用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引流管引流冲洗,单腔引流组用传统单腔硅胶引流管进行引流冲洗,观察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术后2 w颅内感染率、术后2 w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评分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双腔引流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单腔引流组(P<0.05),2 w颅内感染率和MESSS评分明显低于单腔引流组(P<0.05).结论 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效果满意,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饱和脂肪饮食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Aβ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观察高饱和脂肪饮食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6只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饱和脂肪组各13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高饱和脂肪组大鼠给予含15%牛油饲料,喂养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海马A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及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饱和脂肪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皮质和海马区APP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P<0.05),海马Aβ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脑组织总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高饱和脂肪饮食降低学习记忆能力、增加APP和Aβ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张煜;孟冬丽;杨磊;张伟;卜勇军;吴辉;石如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结直肠癌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生存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中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肿瘤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62例为观察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21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P-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TS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TSP-1和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脉管累犯相关,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SP-1和Surviv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结直肠癌中TSP-1低表达、Survivin高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马新福;刘梅;戈锐;赵久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剂量IL-17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白细胞介素(IL)-17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N)组及IL-17A组.DN组及IL-17A组均以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IL-17A组给予小剂量IL-17A重组蛋白,连续给药12w后,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尿素氮等;水平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IL-17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N组及IL-17A组尿蛋白、HbA1c、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7A组均显著低于DN组(均P<0.05).DN组在注射IL-17A后促炎因子表达显著减少,抑制性炎症因子表达显著降低.DN模型大鼠IL-17A蛋白显著减少.结论 IL-17A具有改善DN大鼠肾功能作用,并有可能逆转DN,是治疗DN的有效靶点.

    作者:白彝华;杨敏;蒋红樱;王剑松;王家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108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给予A组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B组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椎间隙高度和颈曲值.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VAS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颈曲值低于A组(P<0.05).结论 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植骨融合率较高,VAS低,且能够较好地改善颈曲状况.

    作者:陆廷盛;罗春山;蒲兴魏;陈啟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后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22例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为观察组,30例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术后单器官衰竭、新发消化道瘘、切口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x2=9.816,P<0.05);观察组死亡率(13 6%)低于对照组(20.0%),但无统计学差异(x2=0.35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低.

    作者:李思齐;陈翰博;张力;张志超;向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Borna病病毒与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Boma病病毒(BDV)与精神分裂症(SCH)及病毒性脑炎(VE)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健康人100例、SCH患者30例、VE患者62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存在BDVp24基因片段,并纯化、克隆阳性产物,对阳性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BDVp24基因片段在VE[6.5% (4/62)]与健康人(0%)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健康人与SCH患者阳性率[6.7%(2/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CH患者与VE患者经检测之后存在完全相同的测序结果,相较于GenBank提供的Strain V毒株、C6BV毒株、1766毒株和He80/FR病毒株存在3%、3%、2%和3%的突变率,其中有3个、3个、2个和3个位点发生一致的基因沉寂性突变,BDV与1766毒株相似,SC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VE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结论 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VE的发生率可能与BDV感染有关.BDV p24基因片段未在健康人中检出.

    作者:张丽;刘玫;徐平;蒋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栀子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 β的影响.方法 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乳腺炎组)、栀子苷组(乳腺炎+栀子苷组)、地塞米松组(乳腺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建立脂多糖诱导乳腺炎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乳腺炎小鼠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乳腺乳泡壁增厚,乳泡结构破坏,乳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栀子苷组和地塞米松组乳腺乳泡壁稍增厚,乳泡结构轻度破坏,乳泡内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乳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栀子苷组和地塞米松组(P<0.05);栀子苷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模型组(P<0.05);栀子苷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 β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栀子苷对小鼠乳腺炎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栀子苷降低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及乳腺上皮细胞中IL-6,TNF-α和IL-1β水平有关.

    作者:赵慧朵;程旭锋;楚爱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nm23-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150例,另选择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77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浸润情况,辨别肿瘤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

    作者:杨立平;李晓峰;秦伟;戴勇;党宝宝;杨生虎;韩云;耿兴隆;董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组,7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肺血栓栓塞症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9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每搏指数、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组MAP、CI 、CO、每搏指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女性、晕厥、V1~3T波倒置比例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吸烟、高血压、脑卒中、癌症、外伤或手术、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咯血、胸闷、心悸、咳嗽、D-二聚体、右束支传导阻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是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性别和年龄是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宏波;章华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胆囊切除对老年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对老年人大肠腺瘤性息肉(CAP)的影响.方法 选择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退休员工1 125例,分为CAP组(n=187)和正常对照组(n=938),并根据B超结果分为胆囊切除组和未切除组,对其肠镜结果、体质指数(BMI)、腰围、胆红素谱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CAP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x2=13.210,P<0.001);CAP组年龄、腰围明显高于非CAP组(P<0.001);胆囊切除组的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x2=5.348,P<0.021);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腰围、胆囊切除(P=0.019,OR=1.876,95% CI:1.118~3.146)是发生CAP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可能是老年人患CAP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陈长喜;郭传勇;杜娟;毛玉山;缪敏;朱忠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农村老年人初次就诊目的地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农村老人初次就诊目的地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CHARLS数据,采用队列分析和多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农村老人在正式医疗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村诊所和二级以上医院,较少选择乡镇卫生院.结论 应提升收入水平,发挥村诊所的基础作用,强化乡镇卫生院的“桥梁”作用,完善和加强新农合的保障范围与保障力度,促进农村老人的医疗利用水平.

    作者:赖国毅;万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P、Erol-L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线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基础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标记蛋白(Erol-Lα、BiP、IRE1α、PERK)、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0)、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率(FM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rol-Lα、BiP、IRE1α、PERK光密度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ET、NO、FMD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PERK、IRE1α、BiP、Ero1-Lα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捷;阮长武;葛智儒;黄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用于亨廷顿病大鼠模型的移植治疗

    目的 探讨用于亨廷顿病(HD)治疗提供的药物筛选模型.方法 SD大鼠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毁损组、移植组三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予以处理,其余两组均用奎宁酸(QA)脑内注射,移植组在QA毁损模型建立后进行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移植.hiPSC在大鼠脑内存活了7 w,通过阿扑吗啡诱导旋转实验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情况;通过高十字迷宫、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观察各组焦虑类似的行为变化.结果 与QA组相对比,观察到hiPSC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大鼠焦虑类似的行为明显减少.hiPSC移植组大鼠的活动减少.结论 hiPSC移植可以有效的改善HD大鼠的行为缺陷,hiPSC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HD,是一种理想的多潜能干细胞来源.

    作者:陈波;刘智明;杜谢琴;余小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椎体成形术联合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度、骨密度、生存质量评分、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ODI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骨密度明显增高,后凸角度明显减小,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再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椎体成形术联合益肾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骨折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椎体后凸角度,改善胸腰椎活动功能,还能有效避免再次发生骨折,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雨;杨金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3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双腔引流组(n=177)和单腔引流组(n=172),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后,双腔引流组用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引流管引流冲洗,单腔引流组用传统单腔硅胶引流管进行引流冲洗,观察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术后2 w颅内感染率、术后2 w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评分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双腔引流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单腔引流组(P<0.05),2 w颅内感染率和MESSS评分明显低于单腔引流组(P<0.05).结论 自制后置嵌入式双腔脑室外引流管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效果满意,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

    作者:许金仙;廖佳奇;黄小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70例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生索、祛痰、呼吸调节、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静脉漓注营养混合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将肠内营养乳剂、牛奶、食物碎末混合后,经鼻喂养.观察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比率、ICU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ALB)、红蛋白(HGB)、总蛋白(T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0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无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HGB、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C、FEV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能够促进营养摄人,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保良;张雪灵;王振军;孙志红;石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Wistar大鼠长期高盐摄入对血压和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7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n=13)、高盐组(HS,n=24)分别饲予不同NaCl含量饲料,试验结束后HS组大鼠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盐高血压(HSH)组和高盐正常血压(HSN)组.各组均进行左心室苏木素-伊红(HE)染色、心脏彩超、收缩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及左室AngⅡ、TNF-α、醛固酮含量测定.结果 HSH组大鼠血压、左室局部AngⅡ含量显著高于NS组;HS组大鼠左心室表现出心肌肥厚、LVMI升高、血浆hsCRP水平升高、AngⅡ浓度降低、左室局部TNF-α浓度明显升高,且HSH组升高更明显;各组左室局部醛固酮含量、血清TNF-α浓度及心脏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高盐饮食可引起部分Wistar大鼠血压升高;盐致Wistar大鼠心肌重构作用与血压无关;TNF-α可能在高盐继发的大鼠血压、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石耿辉;商黔惠;王晓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合并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与经后路截骨矫形手术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合并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合并脊柱后凸畸形的高龄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取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对照组)与经后路截骨矫形手术(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情况、后凸Cobb角评分、SF-36量表以及疼痛视觉评分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较观察组长,术中失血量大,术后伤口引流量更多(P<0.05).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Cobb角明显较小,脊柱畸形有效矫正,患者疼痛视觉评分术后明显降低,SF-36量表生活能力均明显提高;以上三个指标在术后1 w、术后1、6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合并畸形的治疗,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在脊柱畸形的矫正以及减压效果上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是前路手术对于患者身体基础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大.

    作者:赵同生;赵开;孙小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GAG)程度对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可疑冠心病(CHD)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为CACS≤100分组(n=112)及CACS> 100分组(n=75),对于入选患者进行随访(12~24个月),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死亡、心肌梗死、冠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结果 CACS>100分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发病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3,P<0.01)、糖尿病(OR=1.921,P<0.01)及LDL-C升高(OR=1.471,P<0.01)是CAC的危险因素;MACE发病率CACS>100分组患者(6.7%)明显高于CACS≤100分组患者(1.8%,P<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及LDL-C水平升高是CAC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钙化程度与MACE正相关.

    作者:艾民;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基因egr1表达变化的机制及补肾益气方药的调整作用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基因egr1表达变化的机制及补肾益气方药——左归丸、益气聪明汤的调整作用.方法 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补肾组、老年益气组、老年合剂组和老年拮抗组,另设一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相关基因egr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亚硫酸氢盐转化结合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基因egr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同时观察补肾益气方药对上述指标变化的调整作用.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egr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增高,左归丸、益气聪明汤能不同程度地改善egr1的表达,并降低egr1启动子区甲基化率.结论 补肾益气方药改善老年大鼠增龄性学习记忆退化可能与抑制基因egr1启动子DNA甲基化而提高egr1的表达有关.

    作者:尹芳;郑静;康湘萍;张丽娜;金国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