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仕兵;许安;张德文
目的 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108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4)和B组(n=54),给予A组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B组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椎间隙高度和颈曲值.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VAS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颈曲值低于A组(P<0.05).结论 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合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与颈椎前路椎体依次全切除联合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植骨融合率较高,VAS低,且能够较好地改善颈曲状况.
作者:陆廷盛;罗春山;蒲兴魏;陈啟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结累及野照射(IFI)和预防性照射(ENI)在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单纯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接受IFI)63例及对照组(接受ENI)47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的肺剂量、1年生存率、转移率、复发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射的肺剂量中,靶区体积(V5)及V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转移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中,放射性肺炎为1~2级、3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及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I及ENI放疗模式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二者具有类似疗效及预后生存率,但在安全性方面,IFI方式的肺受照剂量较小,减少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徐辉;郭瑞祥;秦文娟;郦守国;张清罗;侯如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联合介入技术在老年心血管病诊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1 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677例与普通组(≤65岁)775例,比较两组基础疾病情况、联合介入治疗情况及单一和联合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结果 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病患病率均高于普通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明显低于普通组(均P<0.05);老年组有联合介入治疗指征患者明显多高普能组,实际行联合介入治疗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联合介入亚组和单一介入亚组成功率、并发症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介入技术在老年心血管病诊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肯定,对有联合介入指征的老年患者应行积极、谨慎的联合介入治疗措施,以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冬;黄平;赵学伟;李兴;张坤;王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术后下丘脑并发症治疗情况.方法 对48例老年大型颅咽管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及术后下丘脑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翼点入路16例,额下入路2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1例,全切除33例(69%),次全切除15例.术后全部出现下丘脑并发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 大型颅咽管瘤术前要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肿瘤位置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选择手术入路,术中下丘脑的保护和术后下丘脑并发症的治疗对患者长期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峰;杨郁野;张宏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随年龄增长T淋巴细胞表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16例健康体检对象按年龄分成3组,组1为非老年组(18~60岁)85例,组2为非高龄老年组(61 ~80岁)76例,组3为高龄组(>80岁)55例;均采用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25-(OH)D水平.结果 ①各年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都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 CD3+明显高于组2和组3(P<0.05).②组1CD95阳性明显高于组2和组3(P<0.05).③组2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组1和组3(P<0.05).④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021,P<0.05),与T细胞亚群CD95呈正相关(r=0.17,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变化不明显,CD3+明显下降,CD95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血清25-(OH)D逐渐降低,提示D95、25-(OH)D有可能成为评价免疫衰老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宁芳;陈发秀;梅洵;邱元芝;胡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抑郁共病的大鼠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烟熏复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老年COPD和抑郁共病的大鼠模型,从大鼠体征变化、肺组织病理学、大鼠肺功能、Open-field实验及糖水消耗实验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COPD和抑郁共病模型组大鼠进食量、进水量减少,体重下降;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肺泡壁增厚;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下降(P<0.01,P<0.05);运动得分及糖水消耗明显下降(P<0.05).结论 利用烟熏复合CUMS结合孤养可成功建立老年COPD和抑郁共病的大鼠模型.
作者:蔡萃;金华良;厉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脑病大鼠脑PET/CT显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筛选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排除脑病),糖尿病脑病组各随机选取8只,进行脑部PET/CT显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GF-1R及GLUT4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脑病组大鼠标准摄取值(SUV)显著降低(P<0.01);IGF-1R表达显著增高而GLUT4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IGF-1R异常高表达,扰乱了脑部糖代谢的相关通路.
作者:张铎;孟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血管的新生与重塑作为血管发生,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在维护机体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正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机体血管发生损伤情况下,血管的新生与重塑往往成为影响机体损伤发展及修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机体损伤的急性期,相应损伤因子或炎症因子可通过促进损伤部位周围血管结构损伤或者重塑,从而改变局部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从而促进损伤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加重组织的损伤[1];而在恢复期,血管新生及新生血管结构重塑又是机体损伤修复的重要特征及必要过程[2].由此可见,血管新生与重塑的发生对机体的影响,在不同状态下,其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同时也说明血管新生及重塑在维持机体稳态,调控机体损伤发生及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师英;孙博云;林江;胡鸿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血糖影响及与白细胞介素(IL)-18、骨桥蛋白(OPN)的相关性.方法 行玻璃体切除的PDR患者按照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辅助右美托咪定.结果 两组术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d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 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HbA1c水平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 d HbA1c水平分别高于术前及手术结束时,术后3 d HbA1 c水平下降并恢复正常(P<0.05);观察组术后1d房水中IL-18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d房水中OPN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房水中IL-18与HbA1c呈正相关(r=0.368,P=0.027),观察组术后1d房水OPN与HbA1 c呈负相关(r=-0.331,P=0.049).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PDR玻璃体切除术局麻前后血糖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房水IL-18、OPN改变与血糖波动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作者:刘红燕;王巧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肾功能、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对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40例,非CHF患者88例.测量患者的NT-proBNP水平、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BMI.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eG-FR、BMI、性别、年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房颤动(AF)等因素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eGFR和BMI均与NT-proBNP水平负相关(r=-0.249,P=0.000 1;r=-0.157,P=0.018),多因素分析亦显示eGFR和BMI与NT-proBNP水平独立相关(P<0.01).②自变量包含eGFR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NT-proBNP水平并不独立相关(P>0.10),而未对eGFR进行校正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6).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AD、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AF是NT-pm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而性别对NT-proBNP水平无影响(P>0.10).结论 血浆NT-pmBNP水平受肾功能、BMI的影响,肾功能减退是老年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彦明;程冠昌;洪岩;万琪琳;何瑞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Hcy的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超声测定与临床资料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高Hcy发生率更高(P<0.05).观察组IMT值,IMT增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神经功能障碍情况也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IMT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10,0.624,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伴有Hcy水平升高,也表现出IMT增厚和神经功能障碍,三者可互相影响,能有效反映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变化.
作者:王志东;安学良;齐海英;刘瑞芳;高峰;张淑平;陈晓辉;梁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miR-125b对急性白血病(AL)细胞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将miR-125b inhibitor,miR-125b NC转入白血病细胞HL60中,RT-PCR法检测miR-125b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1,CyclinD1,Bax,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miR-125b NC比较,miR-125b inhibitor组miR-125b inhibitor表达下调,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提高,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CyclinA1,Bcl-2及p-ERK表达下调,CyclinD1及Bax表达上调(均P<0.01).结论 miR-125b inhibitor能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ERK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罗伟;冀林华;耿惠;马晓静;马婕;尹启超;刘媛;崔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对老年人大肠腺瘤性息肉(CAP)的影响.方法 选择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退休员工1 125例,分为CAP组(n=187)和正常对照组(n=938),并根据B超结果分为胆囊切除组和未切除组,对其肠镜结果、体质指数(BMI)、腰围、胆红素谱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CAP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x2=13.210,P<0.001);CAP组年龄、腰围明显高于非CAP组(P<0.001);胆囊切除组的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x2=5.348,P<0.021);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腰围、胆囊切除(P=0.019,OR=1.876,95% CI:1.118~3.146)是发生CAP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切除可能是老年人患CAP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陈长喜;郭传勇;杜娟;毛玉山;缪敏;朱忠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3年5 ~12月方便抽取的住院8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9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PSQI总分平均得分(14.84±2.518)分,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29.46±5.004)分.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年龄、心功能级别(NYHA)、并发症数量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为PSQI总分的影响因素(F=8.374,R2=0.298,P<0.01).在其他变量被控制的前提下,仍显示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维度可增加回归模型对睡眠总分的预测力(AR2=0.079,△F=7.827).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单身、心功能分级高与并发症数量多的老年患者,同时加强社会支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及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10、20、40、60、80、120 μg/ml的柚皮素作用于SW620细胞,培养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0、50 μg/ml的柚皮素作用于SW620细胞48 h后,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MP-2、MMP-9、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Notch神经同源蛋白1前体(Notch1)表达水平.结果 10、20、40、60、80、120 μg/ml的柚皮素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0 μg/ml柚皮素作用组(P<0.01).计算半数抑制浓度为(51.76±1.48) μg/ml.50 μg/ml柚皮素作用后的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MMP-2、MMP-9、Hes1、Notch1水平均明显低于0μg/ml柚皮素作用组(P<0.01).结论 柚皮素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黄敏;吴传中;郝传铮;沈芳;朱立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Boma病病毒(BDV)与精神分裂症(SCH)及病毒性脑炎(VE)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健康人100例、SCH患者30例、VE患者62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存在BDVp24基因片段,并纯化、克隆阳性产物,对阳性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BDVp24基因片段在VE[6.5% (4/62)]与健康人(0%)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健康人与SCH患者阳性率[6.7%(2/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CH患者与VE患者经检测之后存在完全相同的测序结果,相较于GenBank提供的Strain V毒株、C6BV毒株、1766毒株和He80/FR病毒株存在3%、3%、2%和3%的突变率,其中有3个、3个、2个和3个位点发生一致的基因沉寂性突变,BDV与1766毒株相似,SC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VE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结论 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VE的发生率可能与BDV感染有关.BDV p24基因片段未在健康人中检出.
作者:张丽;刘玫;徐平;蒋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各项家庭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于2001、2003、2006、2009及2012年对“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五期跟踪调查数据及多层线性模型.结果 发现代际间的经济支持、提供给子女的家务帮助、获得的起居帮助以及代际间的情感支持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而获得子女(包括孙子女)的家务帮助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结论 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符合传统养老文化且是老年人期望的支持才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为“主效应模型”的增益作用.对理解劳动力外流背景下不同家庭结构的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公共政策分析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萍;张雯剑;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年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2].我国因慢性病而死亡者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全国总疾病负担的70%[纠,给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及家庭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的健康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健康促进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慢性病,改善生命质量,减轻国家和个人医疗负担,是一项投入低、产出高、效益大的卫生保健措施.本文对中国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轶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心理疏导与健身锻炼干预下是否能明显提高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中老年中轻度抑郁症患者中筛选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同时于治疗后采用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另对治愈患者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经12w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在常规单一药物治疗下,对中老年患者辅以心理疏导并健身锻炼手段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广场舞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E2)、免疫球蛋白(Ig)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80例45~ 5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女性,根据其月经和运动情况,分成未绝经运动组、未绝经无运动组、绝经运动组、绝经无运动组,测试血清E2、IgA、IgM、IgG及胫骨BMD.结果 两个运动组血清E2、IgM、IgG及胫骨BMD均优于两个无运动组(P<0.05),未绝经运动组IgA明显高于未绝经无运动组(P<0.05),但绝经运动组IgA与绝经无运动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广场舞对维持围绝经期女性血清E2水平,延缓骨质疏松,提高免疫能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君雯;聂集林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