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泡破坏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治疗犬心肌梗死

常学锋;于淼;初贵富;马大实

关键词:心肌梗死,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冠状动脉内移植
摘要:目的 通过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探索新的方法.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造模成功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造模7 d后,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超声+微泡+PBS、BMSCs、超声+微泡+BMSCs.28 d后,评估心功能和灌注缺损区域占左心室灌注区的百分比(DA%),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心肌横断面面积的百分比,BMSCs分化的心肌细胞数量及是否出现α-肌动蛋白.结果 超声+微泡+冠状动脉移植BMSCs和单纯冠状动脉移植BMSCs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灌注缺损面积、改善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异常指数(WMSI)、促进BMSCs在心肌内存活,但前者效果更显著;两者均可表达α-肌动蛋白,但前者 α-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多于后者.结论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促进BMSCs归巢梗死心肌,使更多的BMSCs抵达梗死区域分化为有功能的心肌细胞,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脏功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胆固醇代谢途径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SREBP-2,HMGR,LDLR,CYPA7a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2型糖尿病组(DM),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组(DM+MET).CON组给予标准饮食,DM组及DM+MET组高脂饮食8 w给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DM+MET组给予二甲双胍灌胃治疗(500 mg·kg-1·d-1).12 w后检测各组大鼠FPG、FINS、TG、TC、LDL-C、HDL-C、TBA等血清生化学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SREBP-2、HMGR、LDLR、CYP7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组与CON组比较FPG、FINS、TG、TC、LDL-C、TBAs表达升高(均P<0.05).HE染色肝脏脂质沉积,脂肪空泡明显增多.CYP7a1 mRNA表达升高(P<0.05),SREBP-2、HMGR、LDLR mRNA表达降低(均P<0.05);DM+MET组与DM组比较FPG、FINS、TG、TC、LDL-C、TBAs表达降低(均P<0.05).HE染色肝脏脂肪空泡明显减少.SREBP-2、HMGR、LDLR、CYP7a1 mRNA表达升高(P<0.001).结论 二甲双胍使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SREBP-2 mRNA及下游基因HMGR、LDLR表达上调,促进胆固醇合成和吸收,另一方面,二甲双胍可使CYP7a1 mRNA表达上调,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加速胆固醇降解,二甲双胍通过协调胆固醇的合成途径和转化途径促进胆固醇代谢,进而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胆固醇水平.

    作者:张春雪;王燕;郑晓岩;徐业秋;逄曙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Th17细胞亚群在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中的变化及其在RSV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对照组小鼠鼻腔滴入0.1 ml DMEM维持液(含有2.5%灭活的鸡血清),实验组小鼠鼻腔滴入0.1 ml病毒液(TCID50为107.5/ml).在处理后的第1、3、7天分别处死小鼠,取其外周血并留取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23p19的浓度.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RSV感染后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亚群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小鼠在RSV病毒感染后1、3、7 d,血清IL-17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RSV病毒感染的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23p19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RSV病毒感染后第1、3、7天,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Th17亚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RSV病毒感染后第7天明显高于第1、3天(P<0.05);在RSV感染后第3天小鼠肺组织出现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第7天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实验组第3、7天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RSV感染小鼠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过程中,脾淋巴细胞Th17细胞亚群水平升高并且外周血血清中IL-17A的表达增加,推测Th17细胞可能参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过程.

    作者:李燕;薛建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荷负电气溶胶对大鼠烧伤创面表皮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大鼠烧伤创面采用荷负电气溶胶对表皮干细胞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大鼠,在背部侧分别做烧伤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荷负电气溶胶治疗,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治疗,分析两组大鼠创面愈合过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干细胞含量,并分析表皮生长因子(EGF)、β1整合素表达变化.结果 烧伤24 h后取创面组织染色观察为深Ⅱ度病理改变,第2天基底层细胞增殖,5 d表皮细胞增殖,排列紧密.对照大鼠第3天局部增殖,第7天增殖明显,分布稀疏.经过治疗,相同时间实验组组织切片内阳性单位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7.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9.5±1.2)d〕.实验组大鼠在伤后EGF和 β1整合素该表达;在伤后第3天表达明显增高,第7天仍然维持较高表达,对照组大鼠EGF和β1整合素在伤后第3天有所表达,第7天表达高峰,两组大鼠EGF和β1整合素随着治疗时间不同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鼠烧伤创面实施荷负电气溶胶治疗能够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EGF、β1整合素表达上升有关.

    作者:佘文莉;王晓东;谢光辉;刘晖;曹凤;罗良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低分子肝素组行常规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联合组行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共2个周期42 d,低分子肝素组于化疗前3 d开始至化疗后第4天,共7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联合组在低分子肝素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用药共6 w.各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纤溶指标、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PLT、PT、TT、D-D、Fib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较低分子肝素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三组均没有完全缓冲(CR)病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90%、95%,三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以增强化疗效果.

    作者:吕群;张刘海;余瑜曼;王建军;阮肇扬;戴一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调控趋化因子CXC配体10的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改善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TMZ)对心力衰竭(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及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制备HF大鼠模型,灌胃给予TMZ治疗4 w,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和射血分数(EF),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CX-CL10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LVDd、LVDs显著增大而EF显著降低(P<0.01).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EF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LVDd、LVDs差异无显著性(P>0.05).HF模型组和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HF模型组比较,TMZ治疗组血清CXC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Z可经降低血清CXCL10的水平而改善HF大鼠心功能.

    作者:王环宇;卢冬雪;张福宸;张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组织中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及肠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清胰Ⅱ号组,每组12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各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SAP模型,模型+清胰Ⅱ号组造模后给予清胰Ⅱ号10 ml/kg.造模后12、24 h随机选取7只大鼠采样,比较各组腹水量、胰腺和回肠病理学变化,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MCP-1、白细胞介素(IL)-10、二胺氧化酶(DAO)、血清淀粉酶(AMY)活力.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胰腺及肠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内血性腹水及胰腺坏死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造模成功.造模后12、24 h,模型+清胰Ⅱ号组大鼠血性腹水、血清MCP-1、IL-10、DAO、AMY活力及胰腺、回肠组织中MCP-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模型+清胰Ⅱ号组胰腺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且模型+清胰Ⅱ号组SAP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清胰Ⅱ号可下调炎症因子MCP-1、IL-10表达,降低DAO、AMY活力,促进胰腺细胞凋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尚献会;李建国;范振海;兑丹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不同前列腺癌(PCa)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GS)与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MAB)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80例PCa患者,29例因自行中断治疗、随访失败及未按计划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PSA)而被排除,入组51例,25例采用手术去势+抗雄药物治疗(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非类固醇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26例采用药物去势+抗雄药物治疗(戈舍瑞林联合非类固醇抗雄激素药物比卡鲁胺),入组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进行血清PSA测定.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S进行分组,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后的血清总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去势+抗雄药组与药物去势+抗雄药物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S与MAB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唐文娟;肖圣香;李杨;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的299例患者,年龄≥60岁,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液常规检查,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分组.通过比较各组血尿酸水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心功能分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高HUA可能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笛;冷吉燕;金惠敬;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北京铁路辖区职工健康体检情况与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所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分布特征.方法 以2016年1~12月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66555例,男58878例,女7677例.采用SPSS19.0软件对其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颈椎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男性铁路职工中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颈椎异常、超重/肥胖、脂肪肝;女性铁路职工中患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为乳腺增生、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男性职工超重/肥胖、脂肪肝、脂代谢异常、血压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P<0.05),男性职工甲状腺形态异常的患病率低于女性职工(P<0.05).超重/肥胖在机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血压增高/高血压在公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脂代谢异常在车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糖代谢异常在机务系统中患病率高,客运系统患病率低.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北京辖区内铁路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威胁因素,且不同性别、不同系统职工重点疾病的分布不同,从职工自身以及疾控角度出发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十分必要.

    作者:孔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和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DR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研究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VEGF、IGF-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VEGF和IGF-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EDV和PSV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DR相比,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明显地降低患者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微血管瘤数量及VEGF、IGF-1水平,并提高EDV和PSV.

    作者:喻巍;林柏松;马淑凤;张巍巍;吴庆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TRIMs蛋白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XNF7 ( Xenopus laevis nuclear factor 7 )是在非洲爪蟾蜍中发现的首个TRIMs蛋白家族成员〔1〕. 之后,将基因组序列和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相结合,确定了大量的TRIMs家族成员〔2〕.截止到目前,从人类及直系同源生物中已经发现了70多种,从灵长类到鳗鱼和线虫等物种中都存在该蛋白家族成员〔3~5〕.TRIMs蛋白也叫RBCC蛋白,蛋白名称依据结构的特异性而命名,功能也由其结构的特异性而决定,如参与抗病毒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分化或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等功能均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作者:艾美玲;黄璇;张慧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查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差异.结果 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可见清晰3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0±0.26)×10-3〕mm2/s;观察组病灶处呈现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0.17)×10-3〕mm2/s,观察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放疗结束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6例;放疗前CR与PR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R与PR患者ADC值均高于放疗前,且CR组高于PR组(P<0.05).结论 DWI可以准确地反映宫颈癌的组织特点,ADC值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放疗疗效.

    作者:刘金磊;张孟姝;张祥林;张文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核因子-κB激活调控蛋白PRDX4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PRDX4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SP法)分析68例脑膜瘤组织、59例配对的瘤旁脑膜组织及45例正常脑膜组织中PRDX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脑膜瘤组织中PRDX4与核因子(NF)-κB活化产物p65的相关性,进一步应用分层分析、生存分析和Cox多元回归分析脑膜瘤患者PRDX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膜瘤组织PRDX4蛋白条带灰度值较瘤旁和正常脑膜组织显著增高(P<0.001),且瘤旁脑膜组织PRDX4蛋白表达较正常脑膜组织高(P<0.05);脑膜瘤PRDX4与NF-κB p65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且脑膜瘤患者中PRDX4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进一步生存分析发现PRDX4表达阳性者5年无瘤生存期和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且Cox分析示PRDX4可能是脑膜瘤患者5年无瘤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R=1.484;95%CI:1.077~2.260).结论 NF-κB激活调控蛋白PRDX4可能为早期诊断脑膜瘤的生物学标志,且与脑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具有独立预测脑膜瘤患者5年无瘤生存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叶富跃;杨堃;王子珍;马春阳;陈政刚;吴然;周健;王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药物涂层球囊对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目的 探究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中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行药物球囊治疗后效果.方法 28例(28条肢体)股浅动脉支架后再狭窄患者中狭窄19例,闭塞9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14例(A组)和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14例(B组).结果 28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0~100 min,术中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靶血管形态及通畅性均良好.术后给予常规用药,住院1 w,出院后常规双抗用药;均获得随访3~12个月.术后6个月通畅率A组78.60%(11/14)、B组100.00%(14/14);12个月通畅率A组64.30%(9/14)、B组85.70%(12/14);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无截肢或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较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的近中期通畅率有显著提高.

    作者:孙灿龙;杜建时;韩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临汾市尧都区2010~2015年的病毒性肝炎个案报告,对人群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临汾市尧都区共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3665例,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9.99/10万,在各型肝炎中乙肝发病率高(91.45/10万),各型肝炎合计发病率在2010年低(94.15/10万),在2014年高(127.78/10万),其中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2015年城市居民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与乡村居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肝炎均有高发年龄区间,除甲肝和未分型肝炎外,高发和非高发年龄群体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汾市尧都区病毒性肝炎呈现高发态势,并且逐年上升,需采取措施加强防控;乙肝仍是临汾市尧都区预防控制的核心工作,同时需加强对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成年男性、老年人是病毒性肝炎的重点预防对象,应加大宣教力度,采取合理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作者:武荣;杜秀芳;王坤;郭小青;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杭州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杭州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16年1~12月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杭州路社区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58例(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142例(未合并冠心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女性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病程≤10年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无2型糖尿病家族史、是否吸烟、饮酒、伴有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血脂异常均与该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冠心病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BMI≥24 kg/m2、伴有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血脂异常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杭州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吸烟、BMI≥24 kg/m2、伴有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血脂异常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制定干预措施,是降低该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的关键.

    作者:帕则来提·莫合买提;伊力哈木江·克尤木;帕力旦·莫合买提;靳喜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107例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PCT浓度均≥2.0μg/L,并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8 h再次测定血清PCT和hs-CRP浓度,根据术后PCT浓度变化分为上升组和下降组.随访两组30 d内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107例AMI患者PCT和hs-CRP的浓度分别为(2.89±0.92)μg/L,(67.2±14.5)mg/L;术后107例分为:上升组(35例)和下降组(72例),上升组和下降组PCT和hs-CRP浓度差异显著(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PCT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T和hs-CRP浓度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在判断患者近期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蒋建光;葛继勇;喻贤珍;陈解忠;孟庆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浆α-2-HS-糖蛋白和S100 A9蛋白水平及意义

    目的 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的α-2-HS-糖蛋白(AHSG)和S100A9蛋白是否有潜力作为ESCC早期诊断的血浆外泌体肿瘤标志物.方法 通过对46例ESCC血浆标本及46例健康对照组血浆标本差异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验证,如果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接着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进行大样本的蛋白定量验证.结果 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表明,AHSG和S100A9在ESC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ELISA验证结果表明,ESCC组和对照组血浆外泌体中AGSH和S100A9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蛋白可以作为ESCC早期诊断的血浆外泌体肿瘤标志物,但尚需进行更大批次临床样本的实验验证,同时还需要对这两种蛋白的特异性进行分析.

    作者:张浩亮;赵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对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Cys-C、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对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胱抑素(Cys)-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16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及Cys-C、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Cys-C、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患者Cys-C、CRP水平,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云;李月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Six1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癌BCPAP细胞转染Six1小干扰RNA(Six1 si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A control),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印迹检测Six1、神经钙黏素(N-cadherin)、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siRNA control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无变化.转染Six1 siRNA后的BCPAP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及细胞中Six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与没有转染的BCPAP细胞相比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敲低Six1可能通过影响E-cadherin、N-cadherin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

    作者:罗方;许玲玉;李清楚;康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