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董自强;游艳
老年人虐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和社会问题[1],发生率为3.2% ~27.5%[2].联合国将老年虐待分为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经济剥夺和疏忽照顾4类[3],而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性虐待、遗弃和自我疏忽[4].老年人一旦遭受虐待,就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过早死亡.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建立养老院护理质量监督机构和为受虐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等措施来应对老年虐待问题.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同时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转型和变迁,这导致我国老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较大的冲击[5].与早已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虐待老年人的相关研究还相对匮乏,且至今尚无自主制定的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应用便捷有效的老年人虐待评估工具,不仅有利于早期发现虐老风险,而且可及时地对虐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常用的5个老年人虐待评估量表进行综述.
作者:高晓宁;陈珊珊;王云云;王泓午;窦昊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磷脂酶Cε(PLCE)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其意义.方法 经病理医师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7例为观察组,正常胃黏膜组织18例为对照组,均留取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LCE1和MMP-9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PLCE1和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LCE1和MMP-9表达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LCE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二者均与肿瘤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LCE1和MMP-9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胃腺癌中PLCE1和MMP-9高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可能通过各自途径起作用.
作者:史璇;张鑫;朱金朋;邸巍;田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Harris评分、近期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 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9.63%)明显低于观察组(92.59%,x2=14.503,P=0.002).两组术后髋关节关节畸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0.696,P=0.244);关节活动、疼痛程度及功能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83,P=0.007;t=7.869,P=0.000;t =4.343,P=0.000).两组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IL-1、TNF-α、5-HT、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97,P=0.000;t 21.423,P=0.000;t=36.400,P=0.000;t=37.671,P=0.000).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明显高于观察组(5.56%,x2=6.271,P=0.012).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华仲森;陈之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生回顾结合音乐疗法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南京市某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人生回顾和音乐活动的小组活动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抑郁量表(GDs)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小组工作之后GDS得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人生回顾结合音乐疗法对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抑郁症状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殷文;耿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U)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分化情况及其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FU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包括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及效应T细胞;分析DFU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迁移分子CC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4、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情况;分析DFU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FU患者外周血初始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活化与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迁移分子受体CCR4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CCR5与CXCR3表达在DFU患者中显著降低(P<0.05);DFU患者中,炎症因子IFNγ在活化T细胞中高表达,在效应T细胞中几乎不表达,而IFNγ与TNF-α在效应T细胞中高表达,在初始T细胞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DFU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影响了T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
作者:刘涛;戴黎明;李晓晶;朱宏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法 选择中青年PPH手术者47例为青年PPH组,老年PPH手术者40例为老年PPH组,老年传统外剥内扎术者36例为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和老年传统手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6个月后感染、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随访情况;同时比较老年PPH组和青年PPH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老年传统手术组比较,老年PPH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青年PPH组比较,老年PPH组6个月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老年中重度内痔有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白金权;李柏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果蝇Mad基因3哺乳动物类似基因(Smad3)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足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干扰组,对照组、高糖组在实验开始前转染siRNA control,干扰组转染Smad3 siRNA.高糖组、干扰组用含有25 mmol/L的D葡萄糖细胞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用含有5 mmol/L的D葡萄糖细胞培养液培养.Western印迹检测Smad3、磷酸化的Smad3(p-Smad3)、酶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Bcl/白血病-x基因长片段(Bcl-xl)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高糖组细胞中Smad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p-Sma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扰组细胞中Smad3、p-Smad3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组(P<0.05).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扰组明显低于高糖组(均P<0.05).高糖组Cleaved Caspase-3、Ba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cl-x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扰组Cleaved Caspase-3、Bax水平均明显低于高糖组,Bcl-xl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均P<0.05).结论 高糖环境下,足细胞中Smad3磷酸化水平升高,细胞凋亡增多,而下调Sma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抑制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促进Bcl-xl表达.
作者:哈丽达·木沙;玛依拉·卡哈尔;玉山江·艾克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水飞蓟素是从水飞蓟的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木质素类混合物,包括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亭、水飞蓟宁等成分,其中水飞蓟宾含量为60%~70%,故目前药理及临床研究皆以水飞蓟宾为主[1-3].水飞蓟宾作为水飞蓟素的主要成分,被用于制成保肝药利肝隆(Legalon)并作为其主要的有效组分.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各地陆续开始从西德引进这种保肝药用植物,经过数年种植研究发现了它除具有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且在动物实验中没有明显的慢性毒副作用,用以治疗急性及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谷丙转氨酶长期异常、病毒型肝炎、肝硬化、肺结核等病有一定疗效之外,还有多种用途[4].学者[2]利用其有效成分,作为植物生长刺激素来研究抗氧化损伤性作用及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及抗感染等作用.本文主要对水飞蓟宾药理作用改善学习记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东;金戈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滴注并封管预防老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通路形成纤维蛋白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并行长期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4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21例)和B组(20例),均给予Palindrome导管置管,透析完成后A组常规肝素封管,B组在透析置管同侧静脉滴注10万U尿激酶,然后10万U尿激酶封管.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导管功能不良事件,根据血管彩超结果评估有无纤维蛋白鞘,检测6个月时导管血流速度及患者凝血功能等.结果 B组导管功能不良率、纤维蛋白鞘形成率及血栓形成率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置管2w、6个月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凝血功能异常,B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较A组明显延长(P<0.05),但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置管6个月后,B组平均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明显高于A组(均P<0.05).结论 尿激酶预防治疗可有效避免Palindrome导管内形成纤维蛋白鞘,且小剂量使用安全性较高,无明显出血.
作者:李艳红;夏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发病特征及耐药程度.方法 收集遵义地区连续时间段内肺内及肺外结核患者标本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MTB),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人口学、临床特征、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收集MTB 84株,其中9株(10.7%)分离自肺外结核病患者.通过比较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和肺外结核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类型及耐药类型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例中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均P<0.05).结论 遵义地区MTB耐药较其他地区严重,应广泛开展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为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减少耐药的传播.
作者:刘梅;李娜娜;王建华;陈玲;兰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治疗NAFLD的疗效.方法 选取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联合治疗(B)组各35例.A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B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另纳入同期于该院体检者40例为对照(NC)组.比较3组间一般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IL)-18、干扰素(IFN)-γ及1L-10水平.结果 治疗前A、B组WC、BMI,TC、TG、HOMA-IR、ALT、AST、IL-18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肠道菌群数、B/E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治疗后A、B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有改善,除B/E外,B组以上各指标改善均比A组更明显(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脂代谢絮乱、转氨酶及IR异常、肠道菌群及机体抗炎/促炎因子失调,益生菌可有效改善以上状态.
作者:何周桃;徐灿霞;韩向阳;陈益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出院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对照组采用口服药整合发药,两组均获得为期2个月的3次随访,随访时调查患者使用意愿;采用生物鉴定法、计量用药数量法及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用药安全性(变质、重复服药、误服)及服药依从性(漏服、不按时服用).结果 两组均没有检测出变质药物,两组误服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重复服药、漏服、不按时服用频率较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使用意愿高(P<0.05).结论 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经过重复包装不仅不会导致药品变质,而且此种发药方式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温建东;王丽芳;肖林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身心功能活化运动对社区和养老机构中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来自社区和养老机构的50名参与身心功能活化运动12个月的65岁及以老人运动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务带动,3~5次/w,2.5h/次,并在运动前、运动中每3个月共进行5次身心功能状态评定,包括体质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等.结果 ①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老年人体质状况整体明显改善,如运动3个月体质指数(BMI)有一定程度改善(P<0.01);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闭气时间、肺活量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老年人躯干、肩、肘的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握力(除运动3个月)、上、下肢肌耐力(除运动9个月)均有显著增强(P<0.01);②运动后3个月,ADL明显提高(P<0.0l),且随运动周期的延长,其能力提高更显著(P<0.0l);③身心活化运动对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④活动6个月后,轻度忧郁人数明显减少(P<0.01),忧郁指数显著下降(P<0.01).结论 身心功能活化运动设计融合了运动、竞赛、休闲、康复活动、音乐疗法等特色于一体,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可有效促进身体功能在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与协调,内脏与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改善,进而改善老人睡眠质量和ADL.同时该运动通过团体协作、沟通和交流,发展友谊,增加社会互动,改善老人的心理健康,减轻抑郁.
作者:陆小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实施PCI术后再次入院行冠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拟行复查的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于手术前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测量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57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6~24个月后复查造影,11例(19.3%)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46例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相比,术前PCI患者hs-CR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7d、3个月、6个月,血栓形成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血栓形成组(P<0.001),Δhs-CRP(术前及术后6个月hs-CRP的差值)血栓形成组显著低于无血栓形成组(P<0.001).结论 PCI术后血清hs-CRP增高并可能参与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可能更好地预测PCI术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张叶萍;刘波;刘国宏;张晓成;李俊华;杨新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独应用及其与传统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膀胱肿瘤T-24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TRAIL作用不同时间后T-24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RAIL单独或10 ng/ml TRAIL联合不同浓度5-Fu不同时间后T-24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单独应用时对T-24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有限,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作用72 h后1、300、1 000 ng/ml组细胞生存率分别(92.52±3.60)%,(84.63±5.93)%和(79.45±2.04)%;单用200、400、600、800及1 000 μmol/ml 5-Fu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76±1.78)%、(14.17±2.75)%、(28.01±1.66)%、(20.17±1.68)%和(32.53±3.65)%,联合10 ng/ml TRAIL处理后0、200、400、600、800及1 000 μmol/ml 5-Fu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分别为(3.85±0.88)%、(8.41士0.74)%、(16.39±2.72)% 、(26.27±1.72)%、(28.99±3.36)%和(30.18±1.34)%;10、100、1 000 ng/ml TRAIL处理48 h后的细胞平均凋亡率为(3.75±0.31)%、(7.82±1.07)%、(7.78士3.15)%.结论 TRAIL单用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对124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有限,同5-Fu联合应用时不能明显增加T-24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肖建华;董自强;游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入户调查的形式对烟台市195名机构老年人和1 250名位居家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①对医疗的需求、经济的需求和精神慰藉的需求是城市老年人共同的养老需求;②机构养老的大多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丧偶、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精神慰藉需求和照护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居家老年人(P<0.05);③居家养老的以中、低龄老年人为主,健康状况较好,文化程度较高,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明显高于机构老年人(P<0.05).④两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水平没有高低之别,只有服务种类的区别.结论 家庭依然是多数老年人养老的首要选择,居家养老是目前城市老年人普遍偏好的一种养老方式.
作者:赵瑞芳;林明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250例患者分别检测血清Hcy、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年龄、性别与结直肠息肉发生明显相关;血清Hcy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FA、维生素B12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明显相关;脂代谢紊乱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FA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维生素B12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作者:姚丽;李海涛;白飞虎;冯雅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5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分析睡眠时间和看电视时间与代谢综合征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连云港市城区≥50岁居民进行随访,终纳入2 196名受调查者进行分析.测量受调查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收集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和饮酒史、每日总睡眠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的资料;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受调查者中患代谢综合征516例,发病率为23.50%;其中男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各年龄段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民族、家族史、教育程度、有无工作、吸烟和饮酒史、静坐相同条件下,男女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者中每日睡眠时间≤7.0h或≥9.0 h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7.1~8.9 h,每日看电视时间2.1~4.0 h或>4.0h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2.0 h(P<0.05).与每日睡眠时间7.1 ~8.9 h相比,≤7.0 h或≥9.0 h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女性0R(95%CI)分别为:1.325(1.044 ~1.692)、1.731(1.142 ~ 1.905);男性分别为:1.182(0.856 ~1.639)、1.528(1.163 ~1.896).与每日看电视时间≤2.0h相比,2.1 ~4.0 h或>4.0 h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女性0R(95% CI)分别为:1.452(0.947 ~1.731)、1.905(0.996~1.730),男性分别为:1.095(0.746 ~ 1.602)、1.470(0.831 ~1.769).结论 连云港市≥5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较高;每日睡眠时间≤7.0h或≥9.0 h、看电视时间>2.0 h会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作者:郭素娟;马丽;卢义芳;杨敏;张珊珊;沈莎莎;王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石斛合剂对老年糖尿病大鼠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Wistar大鼠进行高糖高脂喂养16个月,建立老年糖尿病模型,进行石斛合剂序贯方临床等效药量灌胃治疗.取大鼠肝脏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及探索者蛋白芯片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存在差异的神经系统相关功能基因63个,分布于14个通路,其中经药物治疗“纠偏”基因49个.13种蛋白表达在治疗后有所改善,分别属于细胞因子、神经疾病特异基因、细胞骨架蛋白、铁转运相关蛋白等.结论 石斛合剂序贯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在转录、蛋白组学的层面上更加接近,对神经系统直接相关的多条通路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许茜;丛一博;蔡晶;林心君;崔乙;刘赟;施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7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症状376例(55.87%);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睡眠问题是影响患者患病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程时间长、有睡眠问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是抑郁患病的保护性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混合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进行社会支持及心理干预.
作者:苏晓丽;徐彩霞;马琴;刘海宏;余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