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赖飞;张晶;赖冬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肺癌患者抗凝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CD3+、CD3+ CI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D3+C D8+、CD3-CD19+略高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Ⅲ~Ⅳ期组C D3+、CD3+ CD4+、CD4+/CD8+、CD3-CD19+和NK细胞数均低于Ⅰ~Ⅱ期组,且CD3+CD8+细胞数高于Ⅰ~Ⅱ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J~Ⅱ期组(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病机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空巢中老年人人格、孤独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空巢中老年人人格、孤独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地区空巢中老年人的孤独感、外倾性、神经质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空巢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孤独感与常模差异显著(P<0.05);外倾性、神经质人格与非空巢老人差异不显著(P>0.05);外倾性、孤独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共同回归显著(P<0.05);外倾性对孤独感的回归显著(P<0.01).结论 北京市空巢中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较平均水平低,减少空巢中老人的孤独感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外倾性人格对北京市空巢中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神经质人格更大,性格内倾者更易体验到孤独.

    作者:邹莹;杨智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工具构建

    目的 构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编制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工具.方法 采取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体系,编制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评估工具,并对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采取Cronbach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及因子分析和维度相关性分析对信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Cronbach α相关系数及折半系数均在0.70以上,各维度之间及与总分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30个条目中,26个条目的因子在相应维度的负荷值>0.3.结论 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对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井坤娟;刘春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7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抑郁症状376例(55.87%);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睡眠问题是影响患者患病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病程时间长、有睡眠问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的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是抑郁患病的保护性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混合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进行社会支持及心理干预.

    作者:苏晓丽;徐彩霞;马琴;刘海宏;余彦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丁苯酞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HBO)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DEACMP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BO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且观察两组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1、2个月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I和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BI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HBO治疗DEACMP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李秀娟;周景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青海昆仑雪菊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研究青海昆仑雪菊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以血糖≥16.7 mmoL/L界定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M组、二甲双胍组、雪菊水提组、甲醇组及乙醇组,另设对照组.分别用二甲双胍片溶液、青海昆仑雪菊水、甲醇、乙醇提取液对大鼠连续灌胃4 w,DM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每周大鼠尾尖测血糖,4w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胰岛素(INS)及C肽(C-P)水平.结果 青海昆仑雪菊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水平(P<0.01),甲醇、乙醇提取液降糖效应优于水提液(P<0.05);青海昆仑雪菊能明显增加血清GSH 、SOD 、INS、CP水平(P<0.05),降低MDA水平(P<0.05).结论 青海昆仑雪菊对T2DM模型大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雪菊中黄酮类成分改善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增加血清INS水平有关.

    作者:张朝霞;陈湘宏;王花;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治疗NAFLD的疗效.方法 选取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联合治疗(B)组各35例.A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B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另纳入同期于该院体检者40例为对照(NC)组.比较3组间一般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IL)-18、干扰素(IFN)-γ及1L-10水平.结果 治疗前A、B组WC、BMI,TC、TG、HOMA-IR、ALT、AST、IL-18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肠道菌群数、B/E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治疗后A、B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有改善,除B/E外,B组以上各指标改善均比A组更明显(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脂代谢絮乱、转氨酶及IR异常、肠道菌群及机体抗炎/促炎因子失调,益生菌可有效改善以上状态.

    作者:何周桃;徐灿霞;韩向阳;陈益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U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21例和中青年组91例,比较两组病情程度、临床表现、镜下及病理表现、病变范围和治疗情况.结果 老年组病变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内科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甘油三酯(TG)及凝血功能变化较中青年组明显(P<0.05).老年组发生异型增生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较轻,病变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TG及凝血功能改变明显,癌变率高,内科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

    作者:陈文清;李亚军;王梅阑;王雅锌;唐彤宇;李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肺癌患者抗凝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CD3+、CD3+ CI4+、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D3+C D8+、CD3-CD19+略高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小细胞肺癌组与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Ⅲ~Ⅳ期组C D3+、CD3+ CD4+、CD4+/CD8+、CD3-CD19+和NK细胞数均低于Ⅰ~Ⅱ期组,且CD3+CD8+细胞数高于Ⅰ~Ⅱ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J~Ⅱ期组(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病机制.

    作者:赖飞;张晶;赖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及脂代谢紊乱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250例患者分别检测血清Hcy、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年龄、性别与结直肠息肉发生明显相关;血清Hcy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FA、维生素B12水平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明显相关;脂代谢紊乱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FA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维生素B12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作者:姚丽;李海涛;白飞虎;冯雅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HHS)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老年HHS患者62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高危组(n=28)和非高危组(n=34),使用急慢性生理健康评估Ⅱ评分表(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轻重,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HH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危组平均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且高危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而两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42,0.4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糖指数、血浆渗透压及昏迷状态与HHS有关联.结论 老年HHS患者的病情越重,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过高,是老年HHS病情危重的独立因素或联合因素,治疗时应重视这两个指标并对症下药.

    作者:宋志勇;唐学研;穆亚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分子伴侣氧调节蛋白150在内质网应激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内质网(ER)的功能,当未折叠蛋白或折叠错误的蛋白在ER腔中积聚时,可触发ER应激(ERS),进而导致ER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氧调节蛋白(OR P)150是ERS重要的标志分子伴侣,且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但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ORP150在ERS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可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郭晓宇;高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吡格雷抵抗与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PEA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 纳入225例中国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及75 mg氯吡格雷双抗治疗7d后,根据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将其分为CR组和氯吡格雷敏感(CS)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及直接测序法检测PEAR1基因的突变情况,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CR与PEAR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关系.结果 47例(20.9%)患者发生CR.PEAR1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其中rs41273215位点CC基因型在CR组与CS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携带CC基因型比CT+Tr基因型更易发生CR(OR=2.525,95% CI:1.300 ~4.905),且C等位基因在CR组发生频率较CS组高1.695倍(OR=1.695,95%a:1.046 ~2.746).未发现rs373722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R的相关性,SHEsis软件分析两基因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D’=0.28;r2>0.06),无法构建单倍型.多因素回归分析后,rs41273215位点CC基因型是CR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2.802,95% CI:1.321~5.943).结论 PEAR1基因rs41273215位点C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的发生有关.

    作者:冯希振;王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Harris评分、近期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 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9.63%)明显低于观察组(92.59%,x2=14.503,P=0.002).两组术后髋关节关节畸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0.696,P=0.244);关节活动、疼痛程度及功能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83,P=0.007;t=7.869,P=0.000;t =4.343,P=0.000).两组术前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E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IL-1、TNF-α、5-HT、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297,P=0.000;t 21.423,P=0.000;t=36.400,P=0.000;t=37.671,P=0.000).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明显高于观察组(5.56%,x2=6.271,P=0.012).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华仲森;陈之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老人衰弱综合征与肌少症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社区老人中出现衰弱综合征(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保健与老年医学科进行常规体检的社区老年人538人(年龄65 ~ 97岁).每位老人在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应用老人综合评估,筛查出处于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的老人,并对其应用握力、步速及双能X线测定(DXA)进行肌肉质量的评估,分析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204例,老年肌少症312例,老年衰弱或衰弱前期合并老年肌少症197例.老年衰弱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OR(95%CI)为3.76(2.02 ~4.05).结论 社区老年人中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对色年衰弱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陶晓春;胡安梅;鲁新萍;魏书侠;王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比较

    目的 了解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入户调查的形式对烟台市195名机构老年人和1 250名位居家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①对医疗的需求、经济的需求和精神慰藉的需求是城市老年人共同的养老需求;②机构养老的大多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丧偶、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精神慰藉需求和照护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居家老年人(P<0.05);③居家养老的以中、低龄老年人为主,健康状况较好,文化程度较高,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明显高于机构老年人(P<0.05).④两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水平没有高低之别,只有服务种类的区别.结论 家庭依然是多数老年人养老的首要选择,居家养老是目前城市老年人普遍偏好的一种养老方式.

    作者:赵瑞芳;林明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初治涂阳PTB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短程化疗间歇疗法,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无间歇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60 d及90 d后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短程化疗间歇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PTB,治愈率高,并可节约药量,降低经济成本,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明;马英莲;王蓉;莫东军;王秀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2、IL-4、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久泻灵颗粒治疗前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黄水煎液灌胃+肌注氢化可的松+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复建动物模型.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SASP)组,药物干预后,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RT-qPCR法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相比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1L-2、IL-4、IL-10含量及结肠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均升高(P<0.05),作用显著的是久泻灵颗粒高剂量组(P<0.05).结论 久泻灵颗粒调节免疫活性,促进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4及IL-10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发生,保护结肠黏膜.

    作者:殷银霞;刘永华;刘香玉;李海龙;蔺兴遥;程小丽;梁建庆;吴玉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分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U)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分化情况及其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FU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包括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及效应T细胞;分析DFU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迁移分子CC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4、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情况;分析DFU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FU患者外周血初始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活化与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迁移分子受体CCR4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CCR5与CXCR3表达在DFU患者中显著降低(P<0.05);DFU患者中,炎症因子IFNγ在活化T细胞中高表达,在效应T细胞中几乎不表达,而IFNγ与TNF-α在效应T细胞中高表达,在初始T细胞中几乎不表达.结论 DFU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影响了T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

    作者:刘涛;戴黎明;李晓晶;朱宏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O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水平.方法 骨内科住院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有无痛风性关节炎分为研究组35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平均年龄(70.94±14.32)岁;对照组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平均年龄(67.54± 12.9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S-CTX、血清OC、BAP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两组骨密度,并测定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OC、S-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P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高、体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ESR、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血磷(P)及骨密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处于高转化状态,可为临床用药及用药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马伟凤;王亮;张妍;宋晓艳;陈立英;苏天娇;王天天;翟武杰;王春;李丹;孙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R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5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IHC)技术检测组织中SREBP-1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REBP-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体重、性别、肿瘤大小、临床Dukes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比较SREBP-1阳性率与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结直肠癌组织SREBP-1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SREBP-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IHC的结果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SREBP-1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结直肠癌组织SREBP-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临床Dukes分期及病理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癌组织中高表达SREBP-1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SREBP-1高表达于结直肠癌组织,且与肿瘤恶性程度、进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潜在的结直肠癌标志物.

    作者:岳朝驰;杨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