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拥军
目的:观察NM23B在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NM23B 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及其阴性对照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BRL-3A肝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CON)、干扰 NC 组(siRNA-NC)、干扰组(siRNA)、过表达组(OE)、过表达 NC 组(OE-NC),通过定量PCR分析各组细胞中Cyclin D1、NM23B和PCNA的mRNA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各组细胞中Cyclin D1、NM23B和PCNA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比例;用CCK 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OE组 Cyclin D1、NM23 B和 PCNA的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 CON 组显著增多( P<0.05);另一方面,siRNA组的Cyclin D1、NM23B和PCN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CON组显著降低(P<0.05),干扰NC组和OE-NC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OE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siRNA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 CON组(P<0.05)。同时,OE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ON组(P<0.05),siRNA组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siRNA-NC组和 OE-NC 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CCK-8检测细胞增殖表明OE组的增殖速度明显快于 CON组(P<0.05),siRNA组的增殖速度明显慢于CON组(P<0.05),siRNA-NC组和OE-NC组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过表达 NM23B可以加强 Cyclin D1、PCNA的表达,缩短细胞周期,从而促进肝细胞增殖;干扰NM23B表达则削弱了Cyclin D1、PCNA的表达,延长细胞周期,从而抑制肝细胞增殖。证实了 NM23B在体外培养 SD大鼠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为后续体内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高红强;李志强;王海雷;薛国友;刘静;陈刚;李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方法对唐山市四家三甲医院脑卒中康复出院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评价其一般状况、合并居家不出情况,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 FIM)评价其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高达28.4%的患者合并居家不出,与非居家不出者比较,日常生活能力低下(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出院后患者常合并居家不出,该人群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影响了该人群晚年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景丽伟;张超;邢凤梅;张田;邵通;张盼;汪凤兰;安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UI)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市某社区60名老年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系统社区健康教育,共干预6个月,在干预开始前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运用医学应对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面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女性SUI 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会范;刘春雷;张忠玲;索晋柳;王雪格;赵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抑制老年人功能性鼻镜鼻窦手术( FESS)术后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FES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Glu)、血皮质醇(Cor),观察呛咳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T1~T3时点MAP、HR、Glu、Cor高于T0时点(P<0.05);观察组T1~T3时点MAP、HR、Glu、Cor低于对照组(P<0.05),呛咳反应、VAS、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拔管期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FESS术后拔管,可减轻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躁动,降低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镇痛质量,而不增加麻醉深度。
作者:丁登峰;罗耀文;王琦;张雪萍;李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是一种累及脑与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及锥体束征,多数患者在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ALS其确切病因仍然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线粒体功能缺陷、细胞凋亡、病毒感染等有关。近来,ALS病毒致病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外源性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1、泡沫病毒(FV)〕、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及肠道病毒( EV)与ALS之间的关系。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多与生理功能衰退有关,女性绝经期后随着雌性激素水平降低、骨含量减少及骨微细机构的改变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1〕;肌肉萎缩、下肢肌力及协调能力欠佳等也是致使老年人行走能力较差、步履蹒跚的重要因素〔2〕。而通过必要的运动训练手段,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进而提高行走能力〔3,4〕。本研究观察不同的太极拳锻炼周期对中老年女性机体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眩晕等病症,不便于进行运动训练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在12个月的锻炼期间,剔除了未按要求参与锻炼者或锻炼期间严重病患者,共计剔除4例,终31人参与本研究。
作者:马志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大鼠白细胞介素(IL)-27和炎性趋化因子(CCL)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0只Wistar雄性大鼠(>18 w)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8 mg/kg组)和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2 mg/kg组)。除对照组,其他3组均采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和完全弗氏佐剂( CFA)免疫制备EAE模型,免疫后第2天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灌胃,持续治疗21 d,于第22天处死,取脑干和脊髓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脑干、脊髓中IL-27和 CCL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IL-27蛋白水平明显降低、CCL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P<0.01);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 IL-27蛋白水平降低、CCL5蛋白水平升高(P<0.01);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IL-27蛋白水平略降低、CCL5蛋白水平略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大、小剂量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上调IL-27蛋白水平、下调CCL5蛋白水平,减轻 EAE大鼠发病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且大剂量作用优于小剂量。
作者:殷旭华;徐明;于慧玲;马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桑葚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4.0、6.0 g· kg-1· d-1)的桑葚提取液,给药40 d后处死小鼠,取血清及肝脏测定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桑葚提取液可以提高小鼠肝脏中的SOD、GSH-Px活性和降低 MDA含量。低剂量桑葚提取液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的作用较明显。结论桑葚提取液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邓秀婷;罗姮;李彦彬;杨高群;徐远超;林秀澄;李朝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LR)/MyD88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CHF大鼠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盐酸法舒地尔)组和地高辛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 w后,观察大鼠心脏功能指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心肌组织TLR2、TLR4和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TLR2、TLR4和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同时,模型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dp/dtmax)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干预后,无论是在mRNA还是在蛋白表达水平,心肌组织 TLR2、TLR4和 MyD8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同时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指标(P<0.01)。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能通过下调 CHF大鼠心肌组织 TLR2、TLR4和 MyD88表达水平,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来改善CHF症状。
作者:陈华;陈淑霞;袁静;王立立;吕妍琨;杜荣品;谷剑;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比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依据老年 COPD患者施行机械通气时采用的镇静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右美托咪啶)和对照组34例(咪达唑仑)。结果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t=14.090,P<0.001);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8.982,P<0.001);观察组需使用镇痛药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8,P=0.032);观察组用药24 h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2.777,P=0.007)。观察组并发呼吸抑制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3,P=0.043);观察组并发谵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8,P=0.032)。治疗24 h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600,P<0.001);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083,P<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358,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咪达唑仑。
作者:张启祥;赵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eregul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在大肠癌中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7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eregulin、ErbB-2及MMP-7在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ErbB-2及MMP-7在三组的mRNA表达;比较分析三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egulin和ErbB-2在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多(P<0.01),而癌旁组织比远癌组织的表达也有所增加(P<0.05)。 MMP-7在肠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多,差异显著(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肠癌组织中heregulin、ErbB-2及MMP-7的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ErbB-2在肠癌组织的 mRNA表达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5);MMP-7的mRNA表达在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远癌组织未见表达。 heregulin、ErbB-2及 MMP-7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级、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heregulin、ErbB-2及MMP-7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heregulin磷酸化激活ErbB-2后可能通过复杂的下游信号通路介导MMP-7表达上调,三者共同在大肠癌的浸润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heregulin及 ErbB-2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冬芽;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和不断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传统养老方式和观念正在向社会养老转变,现有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多以救助和限制型为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服务质量、水平与社会养老多方需求差距大〔1〕,当前我国无论是养老服务还是养老产品,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社会养老服务期待多元化模式出现。
作者:肖金花;余隋怀;况明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E盒结合锌指蛋白( ZEB)1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和血清蛋白浓度,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16例子宫内膜组织,其中正常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15例,内膜癌组织8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发进行标记染色,以检测在三种组织中ZEB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0例正常内膜、15例不典型增生、61例内膜腺癌、12例特殊类型癌(共108例)患者血清中ZE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ZE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中阳性率逐渐下降( P=0.000)。 ZE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正常内膜血清中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表达水平与组织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ZEB1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依据。
作者:陈丽娟;石琦;陈建琴;王秀秀;刘畅;王渠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37含量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CKD非透析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中 IL-37的含量,使用高分辨的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平均 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IMT值与年龄(r=0.41,P<0.05)、血清IL-37(r=0.30,P<0.05)及CD4+T细胞阳性率(r=0.33,P<0.05)均明显呈正相关。经校正心血管背景因素后,年龄(β=0.278,P<0.05)和 CD4+T细胞阳性率(β=0.193,P<0.05)仍与IMT有密切关系。结论患者血清中IL-37含量升高与IMT的关系可能是CKD引发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相友;夏瑗瑜;罗丹;江杏;杜卫军;刘志军;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白细胞酯酶在诊断老年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288例老年(≥60岁)尿路结石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26例非尿路结石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无菌中段尿作为标本,检测尿白细胞酯酶的水平,并做尿细菌培养。分析尿白细胞酯酶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0.066,3.206,P>0.05),两组阳性预测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7,P<0.05)。结论尿白细胞酯酶对老年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低于非尿路结石患者,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李太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接受 PCI的AMI患者中术后无复流65例为观察组,术后血流正常灌注135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梗死前心绞痛史(χ2=4.179,P=0.041)、术前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χ2=7.729,P=0.005)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G)(t=1.146,P=0.253)、甘油三酯(TC)(t=1.017,P=0.3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1.594,P=0.1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0.746,P=0.456)、白细胞计数(WBC)(t=0.975, P=0.331)、肌钙蛋白(cTnI)(t=0.684,P=0.495)、肌酸激酶同工酶(t=0.958,P=0.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 t=2.467,P=0.015);不同HbA1c浓度的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史、HbA1c、心功能 Killip 分级、左室室射血分数( LVEF)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HbA1c升高组 PCI术后无复流危险因素发现,糖尿病史、梗死前心绞痛、术前 TIMI 血流分级、HbA1c、LVEF水平是AMI HbA1c升高组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升高PCI术无复流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受限进一步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糖尿病史、梗死前心绞痛、术前TIMI血流分级增加、HbA1c水平升高、左室功能受损是 AMI HbA1c升高组患者 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彬;闫雅芳;刘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685年英国的Willis〔1〕首次描述了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点,1945年瑞典神经病学家Ekbom〔2〕第一次对该病作了全面的描述,并将其正式命名为RLS,也称“Ekbom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欲望,通常由腿部的不适感或不愉快感引起;在休息或不活动时不适感出现或加重;活动后可部分或完全缓解其不适感;强烈的活动欲或不适感在夜间较白天加重或仅发生在夜间〔3〕。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要表现为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临床上发现RLS和睡眠障碍疾病,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相关,但两者是否有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RLS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10%,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4〕。根据有无原发疾病分为原发性RLS和继发性RLS。原发性RLS患者常有家族遗传病史,继发性RLS常见于缺铁、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帕金森病、妊娠者、代谢病、药源性(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其中,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RLS的发病率高达24%〔5〕。本文就RLS、周期性腿动( PLM)及OSAS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魏景景;邓丽影;涂江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 LG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其受体( VEG-FR)2的表达。方法58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研究组,选择上述患者在距肿物边缘>5 cm、经病理主治医师证实为非癌组织的胃黏膜组织的蜡块组织4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LGR5、VEGF 和 VEGFR2的表达。结果研究组中LGR5、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LGR5、VEGF和VEGFR2的阳性率与浸润深度和脉管浸润相关,LGR5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Ki67增殖指数相关,VEGF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中 LGR5和 VEGF、VEGF和 VEGFR2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LGR5、VEGF和VEGFR2在胃腺癌术后组织中高表达,三者可以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LGR5可能与VEGF和VEGFR2蛋白的表达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