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尖蘑粗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抑廇作用及Bcl-2表达的影响

吕冬霞;罗文哲;张淑红;王长山;薛勇

关键词:毛尖蘑多糖, Bcl-2, 凋亡, H22
摘要:目的 探讨毛尖蘑子实体粗多糖(MJMP)对H22荷瘤小鼠Bcl-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 组,对H22模型小鼠进行MJMP处理,计算肿瘤生长抑瘤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MJMP低、高剂量对小鼠H22移植肿瘤均表现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免疫组化证明,MJMP可减少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应用RT-PCR方法表明,经过MJMP处理后,Bcl-2 mRNA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结论 MJMP对H22肿瘤的抑制可能与Bcl-2 mRNA及蛋白低表达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55例 T2DM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不合并ACI组25例(对照组),合并ACI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并检测血管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清学指标,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两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以及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vWF、PAgT、D-Dimer的差异显著(P<0.05);②相关性分析:MAGE、SDBG、vWF、PA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与NIHSS评分有相关性(P<0.05);③以NIHSS评分为因变量,各检测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vWF、PAgT进入终方程.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会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微微;王国强;张星光;洛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体外凝血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紫蓝家兔通过静脉注射组织因子复制DIC模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聚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注射组织因子至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缩短(P<0.05),15、4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延长(P<0.05),注射组织因子后的血样品,FDP检测均出现乳胶颗粒凝集;经硫化氢处理,注射组织因子前血浆PT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 APTT延长(P<0.05),FDP检测未出现乳胶颗粒凝集;注射组织因子5 min时,中、高剂量组PT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剂量组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15、45 min时,PT仅在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延长(P<0.05),APTT在中、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均延长(P<0.05);FDP检测,5和15 min时中、高剂量组的乳胶颗粒凝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45 min时,各组的乳胶颗粒凝集均不明显.结论 硫化氢对实验性DIC动物体外凝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乾坤;潘榆春;何坤;贾大平;李伟;姜玉新;王国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顺铂通过抑制RIP活性增强rhTRAIL杀伤肺癌A549细胞

    目的 探讨顺铂(DDP)通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增强肺癌细胞 A549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顺铂、Nec-1作用A549细胞后RIP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联合应用DDP+rhTRAIL和Nec-1+rhTRAIL作用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印迹检测DDP+rhTRAIL和Nec-1+rhTRAIL对 A549 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8 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rhTRAIL和Nec-1 +rhTRAIL作用后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DP和Nec-1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RIP的蛋白水平,DDP、Nec-1联合rhTRAIL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率从(5.9 ±4.93)%提高到(60.5 ±4.93)%和(64.1±5.17)%(P<0.01).抑制率分别提高到(65.5±4.93)% 和(76.3±9.52)%(P<0.01).结论 抑制RIP蛋白活性能增加 A549 细胞对 rhTRAIL 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应用.

    作者:许淑芬;王英凯;刘磊;孙牧男;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

    目的 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组,36例为伴发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组),44例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大容量,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刘芳;杨小荣;刘焕兵;尹林;张燕华;余绍青;方继伟;熊晶;龚燕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内科综合治疗联合 NIPPV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SaO2 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 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PaCO2、SaO2 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临床疗效好、血气状况改善明显、安全可靠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红娟;郭红荣;鲍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卵巢癌术后合并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是一种乳腺良性间质增生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疾病,到目前为止在英文文献上报道的 PASH 病例总数仅为 100 多例[1].PASH 早是由Vuitch等[2]于1986年报道,PASH病变可发生于纤维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男性乳腺发育症,正常的乳腺组织,硬化性小叶增生,也有少部分可发生于乳腺恶性肿瘤中[3].

    作者:尹光浩;张研;王振宇;金镝;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arcotrend脑电监测在胸腔镜下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快通道心脏麻醉是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使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缩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是一种以脑电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仪[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有研究表明[2],Narcotrend指数(NI)可以有效反映复合麻醉过程中麻醉深度的变化,指导麻醉药物合理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在胸腔镜下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有效性.

    作者:许厚仁;郭锐;王力峰;邓云菱;钟茂林;彭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远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作用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大脑皮层、海马等部位出现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和神经元丢失等为主要病理特征,以进行性记忆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尽管AD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其病理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脑内炎症反应等.

    作者:王琦;刘瑜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接受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组)及41例接受外科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房缺修补组),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测量其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峰压(RVSP)、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血流频谱(E/A)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频谱(E'/A'),并计算E/E'值.结果 术后7 d,介入封堵组 RVEDD、RVEDV、RVESV及 RVSP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RVFAC及3DRVEF、E/A、E'/A'及E/E'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房缺修补组RVEDD、RVEDV、RVESV、RVSP、RVFAC、3DRVEF、E/A、E'/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E/E'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 个月,两组 RVFAC、3DRVEF、E/A、E'/A'较术前增高(P<0.05),E/E'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与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相比,介入封堵对右心室早期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ASD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陈华;钟慧颖;钟玲;李金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心脏震波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MI)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10)及 CSWT 组(n=10).CSWT 治疗4 w 后,取各组心肌样本进行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Western 印迹检测 Bax、Bcl-2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MI 和CSW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增高,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CSWT组较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则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明显增加,体外心脏震波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减轻左心室纤维化.

    作者:杨文慧;郭涛;杨莉;华宝桐;杨萍;王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308例,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残留结石分为残留组和无残留组对10 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复查CT或 B 超,其中115例(37.34%)有结石残留;单因素分析发现,上段结石、患侧肾功能受损、结石直径大、术前接受过治疗、术后第1天尿量少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更高(P<0.05),而年龄、性别、结石数、手术时间等对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石位置、术前治疗情况、患侧肾功能是老年输尿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危险因素(OR=7.446、4.792、3.198),而术后第1天尿量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较高,上段结石、术前接受其他治疗以及患侧肾功能是其危险因素,而适当增加术后1d尿量能减少残留结石发生率.

    作者:崔崎;王鹏;郭晓鹏;吴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柴胡颗粒治疗高脂饲料致豚鼠胆囊炎的机制

    目的 探讨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机制.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大柴胡颗粒组(4、8 g/kg)组、消炎利胆片组(1.2 g/kg).采用饮饲法复制胆囊炎豚鼠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囊炎豚鼠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胆囊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情况.结果 大柴胡颗粒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胆囊炎豚鼠血清ET含量(P<0.01),并可显著降低胆囊组织TNF-α表达(P<0.05).但大柴胡颗粒组对血清NO、TNF-α含量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大柴胡颗粒对胆囊炎豚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ET水平及降低胆囊组织TNF-α表达有关,其他的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卢金福;许惠琴;张志芬;王兆龙;李娟;喻斌;吕高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iPAP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 BiPAP治疗组(30例),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等变化情况.结果 BiPAP辅助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与对照组相比,BiPAP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收缩压下降,血气分析显示PaO2明显提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BiPAP治疗组血清 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BiPAP辅助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斯明;徐晓;叶辛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LC组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各25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8 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比值.采用胞内染色方法分析外周血干扰素(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结果 与手术前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8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LC 组患者外周血 CD4/CD8 T 细胞比例比值未出现显著变化;OC 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 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外周血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LC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要轻于OC,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正常的血管通透性是维持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平衡的关键因素.烧伤、休克、脓毒症等严重致病因素及慢性炎症反应、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慢性致病因素,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结构与功能破坏,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成为组织水肿、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的关键环节,严重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1].本文对血管高通透性发生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改霞;刘圣君;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活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缺血再灌注组(n=30)、姜黄素治疗组(n=30).以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96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有伊文思蓝(EB)的量,动态观察该侧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 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逐渐延长,MMP-2表达能力、EB含量均逐渐增加,48 h达峰,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各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姜黄素治疗组 MMP-2表达、EB 含量在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的表达,增加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一凡;杨霄鹏;曾志磊;白宏英;娄季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FABP和cTnT在老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T(cTnT)辅助诊断老年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心绞痛患者32例,AMI患者20例,入院即刻(<3 h)采静脉未抗凝血,检测其H-FABP、cTnT浓度;另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15例作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H-FABP、cTnT浓度差异,并绘制H-FABP、cTnT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老年心绞痛组、AMI组H-FABP、cTn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MI组与心绞痛组H-FABP、cTnT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对老年 AMI诊断 AUC 为0.98(95%CI:0.96~1.00),优于cTnT对 AMI诊断的AUC为0.82(95%CI:0.68~0.95);H-FABP对AMI的佳诊断 Cut-Off值为5.575ng/ml时,约登指数大(0.865%),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为0.915%.结论 H-FABP可作为老年人AMI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对诊断老年人AMI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有利于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作者:王江元;刘天明;袁宝山;曹忠帅;刘彩红;艾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临床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水平,并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谭昕;太加斌;方袁媛;曹众毅;楼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型利钠肽、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常较心脏收缩力的减退发生早;且某些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尚好,但仍有循环淤血的改变,所以认为患者的心力衰竭属于舒张功能衰竭[1].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与高血压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旨在探讨BNP及CRP水平与高血压患者DHF的相关性.

    作者:葛长江;邱杰夫;陈铁牛;王文荣;孙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穿蛭透皮贴对家兔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探讨复方穿蛭透皮贴对家兔实验性骨关节炎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清洁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及模型组进行改良Hulth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复方穿蛭透皮贴右膝关节外敷,2d 1次,4 w后分别进行X线和HE染色检查,并抽取3组关节液,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前列腺素(PG)E2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经 X线检查,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现唇样骨质增生不同程度变小,关节间隙宽,软骨下骨质密度淡化;HE染色较均匀,关节软骨表面平滑,关节软骨表层细胞排列轻度变形;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PGE 2的含量的含量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丽娜;王冬梅;宋红敏;齐佳悦;王新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