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的影响

何成毓;林玲;李洁琪;杨大英;赵亚樵

关键词:抑郁,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评分与血管紧张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管紧张素(Ang)Ⅱ、AngⅠ、醛固酮(ALD).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每位入选者进行抑郁评分,根据抑郁评分结果将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分为抑郁组(n=55)、无抑郁组(n=67)两个亚组,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TG、TC、LDL-C、UA明显升高[别为(均 P<0.05)];HDL-C 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AngⅠ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高血压抑郁组、无抑郁组两亚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分析显示 SDS 评分与 AngⅡ(r=0.802,P<0.001)、AngⅠ(r=0.188,P=0.039)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与Ang水平正相关,可能是Ang的调节因素之一,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55例 T2DM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不合并ACI组25例(对照组),合并ACI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并检测血管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聚集率(PAg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清学指标,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两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以及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vWF、PAgT、D-Dimer的差异显著(P<0.05);②相关性分析:MAGE、SDBG、vWF、PA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与NIHSS评分有相关性(P<0.05);③以NIHSS评分为因变量,各检测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vWF、PAgT进入终方程.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会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微微;王国强;张星光;洛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伏针敷贴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

    退行性膝关节病(KOA)也称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中医认为本病属痹病范畴.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的疾病,是引起膝关节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1],其疼痛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穴位敷贴预防KOA复发的效果.

    作者:口锁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穿蛭透皮贴对家兔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探讨复方穿蛭透皮贴对家兔实验性骨关节炎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清洁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及模型组进行改良Hulth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复方穿蛭透皮贴右膝关节外敷,2d 1次,4 w后分别进行X线和HE染色检查,并抽取3组关节液,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前列腺素(PG)E2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经 X线检查,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现唇样骨质增生不同程度变小,关节间隙宽,软骨下骨质密度淡化;HE染色较均匀,关节软骨表面平滑,关节软骨表层细胞排列轻度变形;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PGE 2的含量的含量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丽娜;王冬梅;宋红敏;齐佳悦;王新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接受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组)及41例接受外科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房缺修补组),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测量其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峰压(RVSP)、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血流频谱(E/A)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频谱(E'/A'),并计算E/E'值.结果 术后7 d,介入封堵组 RVEDD、RVEDV、RVESV及 RVSP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RVFAC及3DRVEF、E/A、E'/A'及E/E'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房缺修补组RVEDD、RVEDV、RVESV、RVSP、RVFAC、3DRVEF、E/A、E'/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E/E'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 个月,两组 RVFAC、3DRVEF、E/A、E'/A'较术前增高(P<0.05),E/E'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与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相比,介入封堵对右心室早期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ASD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陈华;钟慧颖;钟玲;李金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80岁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PFNA组各3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卧床时间、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3、6 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卧床时间、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内科并发症加重率、死亡率均优于PFNA组(P<0.05);而 PFNA组住院期间总费用、术中出血量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较PFNA内固定术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减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但存在住院费用高、术中出血量大的问题.因此,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取得大的临床受益.

    作者:薛金伟;戴富强;姜源涛;凌丽;许玉娜;曹婧;张敏;焦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配体2、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CXCL)2、5在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156例PC患者根据其所患病症类型分为三组,PC组8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2例,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CXCL2和CXCL5的表达情况.结果 PC组、PIN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BPH组(P<0.05).PC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IN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X-CL2和CXCL5在PC组相对表达量,PC组>PIN组>BPH组(P<0.05).结论 CXCL2和CXCL5在PC中高表达.

    作者:刘页玲;尹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因T2DM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2 h PG和HbA1 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提高、HOMA-IR降低、体质指数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 DM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上加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雯;陈一丁;钱铁镛;姚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佐辛、芬太尼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效果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D组关腹前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F 组给予芬太尼0.5 mg.记录患者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围拔管期各时点心血管反应相似(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D组躁动、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张清;马思杰;王晓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指因脑缺血致脑组织细胞损伤,恢复脑血管血液流通后,其缺血损伤未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的现象[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达30%,是全球导致成年人永久性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CIRI的病理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炎症反应、细胞内Ca2+超载、氧化应激、血脑屏障(BBB)破坏及神经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CIRI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在改善CIRI方面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拟就中医药防治CIRI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超;刘敬霞;任非非;虎喜成;刘抒雯;甘佳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LINSH)和自编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表,通过入户面对面询问的方法对498 名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WB得分为(30.43 ±10.55),处于中上水平.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SWB的首要因素是慢性病,其次为个人经济收入、睡眠质量、子女回家频率、宗教参与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的SWB受慢性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伊斯兰宗教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并结合伊斯兰宗教文化特点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终实现促进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SWB提高及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

    作者:艾景涵;丁毓磊;巩存涛;王奕;李新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 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大鼠脑内VEGF mRNA和HGF 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康脑液各剂量组均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增强VEGF mRNA和 HGF mRNA的表达(P<0.05),其中康脑液高、中剂量组作用强于尼莫地平组(P<0.01).结论 康脑液能增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 mRNA及 HGF mRNA的表达,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志敏;肖志娟;薛茜;邹玉安;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小鼠海马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钠-钾-氯离子失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症小鼠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钠-钾-氯离子共转运体1(N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其中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经高盐饮食干预1个月后,HE染色观察脑部结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CC2、NKCC1表达情况.结果 高盐饮食使更年期焦虑小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轮廓模糊,出现大量的空泡现象,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明显增大;模型组KCC2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极少;模型组NKCC1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 高盐饮食加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KCC2及 NKCC1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有关.

    作者:秦莉花;李晟;叶丽芝;黄宽;陈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随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CHD)[1].目前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2,3].本研究分析 A 型性格与CHD 患者发生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

    作者:薄海美;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气管内神经鞘瘤3例及文献复习

    气管内原发性肿瘤在临床中较少见,多为恶性肿瘤,以鳞癌和腺样囊性癌为主.据报道,气管内良性肿瘤约占气管内肿瘤的0.5%[1],而气管内神经鞘瘤更为罕见,现将本科收治的3例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代某,男性,65岁,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痰,伴呼吸困难,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好转,但呼吸困难无明显缓解,遂行胸部CT检查,提示主气道占位.

    作者:李杨;闫冰迪;韩磊;徐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耐量异常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的老年男性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将114例老年男性CAD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分析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将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糖耐量结果显示,DM 组和 IGT组的 FPG、PPG、HbA1c水平明显高于 NGT 组(P<0.05);血脂代谢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DM组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IGT和NGT组(P<0.05,P<0.01);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性患病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结论 IGT的老年男性CAD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以更为严重、多支、弥漫性病变为主.

    作者:曹玉莉;喻明;朱近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通气配合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的效果稳定性.方法 收集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42例在经插管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的支持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鼻导管吸氧组40例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情况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支气管镜诊疗结束时、诊疗结束后30 min、1h,分别测定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及氧合指数.结果 所有患者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合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无创通气组优于鼻导管吸氧组(均P<0.05).结论 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时,选择无创通气比经鼻导管吸氧更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李海涛;李帅;蔡志刚;王伯丽;石芳;齐天杰;阎锡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顺铂依托泊苷化疗不敏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步放疗对顺铂依托泊苷(EP)不敏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EP两周期化疗结束2 w后评估为无变化和疾病进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继用EP方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组(观察组)和改用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步放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毒副作用,评估治疗结束后4 w的近期临床有效率(RR),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随访终点.结果 观察组的RR 为37.5%(6/16),对照组为76.5%(13/17),两组差异显著.中位PFS:观察组为6.0个月,对照组为12.0个月,两组差异显著.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紫杉醇顺铂联合同步放疗对EP两周期化疗不敏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有效.

    作者:丁新民;冯华松;伏婷婷;聂舟山;潘磊;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LC组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各25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8 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比值.采用胞内染色方法分析外周血干扰素(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结果 与手术前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8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LC 组患者外周血 CD4/CD8 T 细胞比例比值未出现显著变化;OC 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 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外周血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LC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要轻于OC,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深度增强成像测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检测正常人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脉络膜厚度,探讨不同程度病变对脉络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试验组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DR(NDR)组47例、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和增殖性DR(PDR)组67例.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OCT EDI模式行黄斑区扫描,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黄斑中心凹边缘(距中心小凹175 μm)、旁中心凹区边缘(距中心小凹675 μm)的脉络膜厚度.统计学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部位的关系,检测不同程度DR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渐减小,志愿者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F=7.55,P<0.01;P均<0.05).黄斑中心凹边缘平均脉络膜厚度大于旁中心凹区边缘(t=3.13,P<0.01).对照组、NDR 组、NPDR 组和PDR组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78.52±28.31)μm,(258.36±25.73)μm,(231.34±21.90)μm,(211.25±23.47)μm,各组之间差异显著(F=66.69,P<0.01).随着DR程度的增加,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明显减小,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EDI OCT能清晰显示脉络膜结构特点.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且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

    作者:杜兆东;胡丽婷;刘鹏辉;董方;孟旭霞;赵桂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顺铂通过抑制RIP活性增强rhTRAIL杀伤肺癌A549细胞

    目的 探讨顺铂(DDP)通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增强肺癌细胞 A549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顺铂、Nec-1作用A549细胞后RIP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联合应用DDP+rhTRAIL和Nec-1+rhTRAIL作用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印迹检测DDP+rhTRAIL和Nec-1+rhTRAIL对 A549 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8 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rhTRAIL和Nec-1 +rhTRAIL作用后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DP和Nec-1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RIP的蛋白水平,DDP、Nec-1联合rhTRAIL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率从(5.9 ±4.93)%提高到(60.5 ±4.93)%和(64.1±5.17)%(P<0.01).抑制率分别提高到(65.5±4.93)% 和(76.3±9.52)%(P<0.01).结论 抑制RIP蛋白活性能增加 A549 细胞对 rhTRAIL 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应用.

    作者:许淑芬;王英凯;刘磊;孙牧男;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