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猛飞;丁春丽;俞瑶瑶;钱吴丹;冯文建;张挺;张恒;熊中奎;邢海燕
目的 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69.3岁,全部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为实验组30例,传统开放组为对照组16例,分别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 治疗老年患者的局限性肾癌,虽然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同样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作者:王先龙;姜福全;张刚;李杨;张德华;赵亚伟;张慕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与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AP组和甘氨酸组,每组27只.对照组常规开腹后仅移动肠管,SAP组常规开腹后进行胰管穿刺并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建立SAP大鼠模型,甘氨酸组在建立SAP大鼠模型前3、6h分别从尾部静脉注入甘氨酸.在建模成功后的第6、12、24h从三组大鼠中随机选择9只进行剖腹获取完整肺部组织以测定TREM-1 mRNA和HMGB-1水平.结果 SAP组TREM-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且6、12、24h的TREM-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12 h和24 h的HMGB-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甘氨酸组(P<0.05);而甘氨酸组6、12、24 h的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酸对SAP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TREM-1 mRNA和HMGB-1的表达.
作者:朱勇;崔建娇;张明智;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对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的影响及肾脏注射后对肾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培养786-O细胞株,转染腺病毒体外干预,观察细胞的死亡情况;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两组均在前肢腋部皮下注射786-O细胞株构建肾癌模型,造模14 d后,对照组瘤中注射0.1 ml D-Hanks,移植组则注射含l×1011 vp/mL的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的D-Hanks 0.1 ml.结果 体外观察转染病毒后,786-O细胞的生长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体内注射病毒后,可以观察到肾脏中抑癌基因PDCD4的上调和BTG1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注射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徐挺;胡俊彪;戴国平;吴慧玲;杜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多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Ⅳ及V期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目前尚缺乏有效预测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指标.一旦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多出现致残、致死[1].目前研究已经证实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动脉钙化,终形成狭窄有关.研究发现,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由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参与了血管钙化[2~6].因此,早期检测血清COMP浓度可能对预测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OMP水平与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刘聪辉;金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增龄变化.方法 选择406例查体老年人,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行实验室化验检查及腹部彩超检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查体老年人群中42.86%患有NAFLD,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及甘油三酯(TG)与NAFLD相关,但在60~ 74岁的人群中仅与BMI、空腹血糖(FPG)有关.NAFLD的患病率在60 ~70岁组、71~ 80岁组及81 ~92岁组,分别为43.59%、44.1%及41.8%,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MI、ALT、UA及TG为老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早期关注,在老年人中随着增龄,NAFLD的患病率无明显变化.
作者:刘庆君;崔秀丽;王林;杨丽敏;刘柏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武陵山片区老年下肢慢性溃疡(CLU)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护理需求.方法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湖南湘西、重庆秀山、湖北恩施、贵州铜仁4个地区中选择CLU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社区医疗机构均可处理开放性伤口,均未开展专科门诊;有28.0%的老年患者从未到社区医院就诊,老年患者希望从社区医疗机构得到的前3位服务项目依次是:日常生活指导、伤口换药的技巧、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他们对社区医院的前3位建议依次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条件、改善服务质量和态度、代买伤口护理产品.结论 老年CLU患者从社区医院获得的帮助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为老年人群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
作者:陈正英;李金秀;陈诗韵;吴冬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清肠栓组,每组20只,然后对大鼠进行模型建造,造模时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均给予5%的葡聚糖硫酸钠.模型建立后清肠栓组给予清肠栓灌肠,比较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指数以及TLR1、TLR2、TLR3以及TLR4表达.结果 模型组D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肠栓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清肠栓组结肠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LR2和TLR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肠栓组TLR2和TLR4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TLR1和TLR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大鼠TLR2和TLR4表达水平.
作者:高春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别来源于单一小麦、玉米和多种谷物与豆组合的膳食纤维对Caco-2细胞胆固醇转运的影响.方法 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形成单层模型后,培养液中加入胆固醇胶囊和不同浓度的膳食纤维;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结果 在100 μg/ml的膳食纤维干预浓度下,3种膳食纤维均显著减少了高胆固醇状态下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胆固醇转运(P<0.05);至实验结束时,多种谷物与豆组合膳食纤维对胆固醇转运的抑制作用要好于单一小麦膳食纤维和玉米膳食纤维(P<0.05).结论 三种膳食纤维,尤其是多种谷物与豆组合膳食纤维对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胆固醇转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章海风;姜明霞;程音;叶变良;翟成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基于经络腧穴特异性中医理论基础,针刺腧穴治疗疾病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国际上已受到广泛认可[1,2].但针刺穴位治疗疾病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以无创、绿色且能显示分子水平功能信息等优点,成为针刺腧穴研究的重要手段.狭义上脑fMRI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原理,可实时获取并观察与针刺相关的脑激活区,其定位准确,为研究针刺腧穴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目前为止,在生理状态下国内外学者运用fMRI技术对针刺腧穴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病理状态下,针刺腧穴脑活动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及总结,以临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激活或抑制的脑区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晓陵;张帆;王丰;张贺;李崖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拟定综合性生理-心理-社会三维量表,并检验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及测量人体衰老度的结果.方法 根据某些量表构建理论与方法及笔者的实践感受,筛选出健康人体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维度的衰老条目,并经专家评分进一步确定条目且制成量表,用Saaty法确定量表不同维度的权重;在此基础上,以南昌市东湖、洪都及九江市沙河某些社区为研究现场,分层随机抽取≥20岁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10岁为组段,进行衰老度测量,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文构建的量表由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51个衰老度相关条目组成;量表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权重系数分别为0.49、0.31、0.20;三维量表信度为0.786,效度为71.15%,年龄与量表分值的线性相关分析(r=0.528)提示分值随年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结论 构建的三维衰老度量表对测量健康人衰老度有可行性,能反映年龄与分值的关系,该量表还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将为深入完善人体衰老度测量提供思路.
作者:林菲;吴一峰;龙耀;周建明;黄河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0例接受DC-CIK联合顺铂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DC-CIK组)与60例接受单纯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和免疫功能.结果 (1)临床疗效上,DC-CIK组疾病控制率(DCR)和治疗有效率(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C-CIK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数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2)生活质量上,DC-CIK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毒副反应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DC-CIK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功能上,DC-CIK组的CD4+/CD8+比值以及CD4+、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安全有效,能够延长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文景;黄冬云;陈平;徐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黔南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显著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庹安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0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Harri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2个月,出血量平均318 ml,住院天数平均12.3 d,术后并发症低.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差异明显(P<0.01).VAS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明显(P<0.01),骨折愈合率为97%.结论 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此类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较低的临床并发症及优良的术后随访效果.
作者:刘振;王庆宇;李瑞延;秦彦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弯曲对老年脑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84例急性脑桥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基底动脉是否弯曲,分为弯曲组(43例)和未弯曲组(41例).选取40例同期住院的基底动脉弯曲但无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眩晕或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等,测量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L)、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双侧椎动脉直径.结果 ①弯曲组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椎动脉优势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弯曲组、对照组,其BAL、BL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②吸烟(x2=10.091,P=0.001)、糖尿病(x2=8.174,P=0.004)、高血压(x2 =7.641,P=0.006)、高胆固醇血症(x2=5.852,P=0.0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x2=5.208,P=0.022)、BL分级(3级x2 =4.817,P=0.028)是基底动脉弯曲患者发生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③BL 3级合并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高于BL 1、2级,BL 3级患者的右椎动脉直径短于BL 1级(P<0.05).④BL与椎动脉直径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基底动脉弯曲能够增加老年患者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BL 3级是脑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向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唐山市5区9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县122家乡镇卫生院,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评估参考标准》中的评估内容和项目及自行设计并经信效度检验的《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的服务项目,城乡之间在老年便利就诊服务等6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居民接受过诊疗、保健、预防、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及其他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利用率为45.9%;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城乡、年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养老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慢病罹患情况、生活自理状况(P<0.05).结论 空巢高龄老人服务、临终老人服务、痴呆老人服务开展情况较差,尤其农村更差.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对可干预因素的管理,促进老年人对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成杰;张敏;李淑杏;陈长香;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患者超过8.2%[3].长期以来,药物治疗一直是COPD治疗的主要措施,目的是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但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传统运动疗法是一种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重视局部和全身功能调整,使呼吸肌和四肢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康复锻炼方法[4].
作者:王龙兵;吴卫兵;刘晓丹;王振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老年人经常利用的公共场所及老年人反映公共场所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调查老年人219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老年人利用较多的公共场所为公园、广场、药店、超市和银行;公共场所自身条件、老年人身心需要是其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反映公共场所存在的问题有卫生间数量甚少、寻找困难,避雨场所少,公共座椅数量少、位置设置不合理,道路质量差,夜晚照明不充分.结论 老年人利用的公共场所与其生活和活动密切相关;公共场所中设施对老年人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重视老年人利用的公共场所及改善场所中设施对增加老年人外出活动、促进积极老龄化至关重要.
作者:孙翠翠;张瑞丽;李慧娟;魏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497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调查表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24例调查对象中,男性、文化程度高、独居、月收入多、身体健康状况差、原工作单位为政府机关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P<0.05);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需求者占89.4%,其中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占81.8%,对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占44.3%.对文化教育服务及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分别占39.8%、34.8%.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特别对于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迫切.
作者:李焕;张小曼;吴晓璐;王素冬;纪桂英;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评价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三大中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对照研究,运用Rve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5篇,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得出,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4),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而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所差异.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作者:罗盛;张锦;李伟;郭继志;庄立辉;王雪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0P)性骨折老年女性实施综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93名,干预组47人,对照组46人.干预组给予群体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家庭访视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老年女性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且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较基线水平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群体性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个别指导等综合干预可提高社区老年女性的健康责任感,矫正导致OP的风险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玉环;刘素香;刘凡;何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