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利
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多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Ⅳ及V期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目前尚缺乏有效预测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指标.一旦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多出现致残、致死[1].目前研究已经证实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动脉钙化,终形成狭窄有关.研究发现,在血管钙化过程中由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参与了血管钙化[2~6].因此,早期检测血清COMP浓度可能对预测DN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OMP水平与DN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刘聪辉;金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临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结构的粘连无菌性炎症[1].本研究采用自拟外洗方结合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该病,并与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相比较.
作者:张董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吸烟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与女性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A组与B组的TC、TG、FPG和HbA1c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D组的病程、血压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与患者病程、收缩压、HbA1c呈正相关,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吸烟、性别、TG、TC与糖尿病肾病未见相关性.结论 吸烟可以导致糖代谢、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肾病无相关性,需要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吸烟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发展的独立因素.
作者:马莹;孙健斌;吕游;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养老中心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需求.方法 研究沈阳市养老中心360位在住老人,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养老中心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就诊及体检情况和疾病特点进行调查,采用率或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该中心人住女性老人185人(51.4%),男性老人175人(48.6%).23.6%的老人健康自评很好,该中心老人以患慢性病为主,其中患心脑血管病的人多.结论 通过构建新的服务模式,整合并延伸优质医疗资源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保障,既满足了老人的医疗需求,也为建立分级诊疗模式提供了帮助.
作者:裴冬梅;张成普;高兴;郭启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1949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在2009年开始步入老年.关于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有学者[1,2]使用不同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教育水平现状及变动情况.
作者:张航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肺栓塞(PE)的临床高危因素,探讨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和凝血因子V Leiden(FVL)突变对中国东北地区人群肺血栓栓塞(PT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确诊PE患者的临床高危因素资料.通过排除标准选取96例PTE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来自相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9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肽性分析(RFLP),检测两组凝血因子V基因和凝血酶原G20210A基因的突变.结果 126例患者均存在临床高危因素,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90例(71.4%),慢性心肺疾病者41例(32.5%),手术史30例(23.8%),肿瘤病史25例(19.8%),外伤史者21例(16.7%),长期卧床10例(7.9%),肥胖9例(7.1%),DVT溶栓治疗过程中发病8例(6.3%),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0.8%),烧伤1例(0.8%).实验组及对照组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FVL突变频率均为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常见临床高危因素包括DVT、慢性心肺疾病、手术、肿瘤、外伤及肥胖等因素.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FVL突变对我国东北地区人群PrE诊断没有预测价值.
作者:褚国芳;赵凤芹;石少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均行痛风石切除,部分患者行功能重建术,术后配合规范痛风内科治疗.术后病理均明确痛风性关节炎,41例术后14 d拆除缝线,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因术后切缘皮肤坏死继发感染创口延期愈合,给予局部换药、抗生素应用等1个月后愈合.术后获得随访患者35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痛风发作频率较术前明显降低.3例患者因未良好控制饮食且药物未规律使用导致局部痛风结石复发.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在保守治疗无效形成明确痛风石的情况下,手术切除病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广阳;崔建礼;余欣;黄东旭;郑笑天;李秀存;崔天娇;路来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53例,根据AHI值分为实验组(OSAHS组,79例)和对照组(非OSAHS组,74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AHI值以及冠心病、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计算出AASI值,比较两组AASI值的差别,分析AASI值与AHI值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AASI值高于对照组(0.599±0.118 vs 0.381±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ASI值与AHI值呈正相关(r=0.617,P<0.01),对照组AASI值与AHI值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且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夏皓;黄兆辉;刘东凤;刘昌松;苏双;冯骞;吴赛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0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28例(T2DM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按其T值再分为OP组(60例)和非OP组(68例),另选56例无糖代谢异常的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及血压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O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OP组的年龄、TC、LDL-C及收缩压比非OP组高,而体质量指数(BMI)、双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较非OP组低(均P<0.05);对照组年龄与双股骨及腰椎1~4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T2DM组双股骨骨密度、腰椎1~4骨密度分别和年龄、TC、LDL-C及收缩压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C、LDL-C、收缩压是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改变及OP的发生与年龄、TC、LDL-C、收缩压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以上指标防止患者发生OP.
作者:马剑侠;薛鹏;王燕;鲍晓雪;王娜;李玉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温针灸法治疗老年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特发性OAB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给予穴位(中极、膀胱俞、肾俞、气海、关元、三阴交、次髂、百会)温针灸治疗,1次/d,每次20 min;对照1组给予补肾通淋汤水煎剂,150 ml/次,2次/d口服;对照2组,给予舍尼亭(酒石酸托特罗定),2mg/次,2次/d,口服.治疗4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1组(90.00%)无明显差异(P>0.05),优于对照2组(70.00%)(P<0.05);治疗后3组生化检查结果均无异常.结论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女性特发性OAB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龙;何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基于经络腧穴特异性中医理论基础,针刺腧穴治疗疾病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国际上已受到广泛认可[1,2].但针刺穴位治疗疾病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待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以无创、绿色且能显示分子水平功能信息等优点,成为针刺腧穴研究的重要手段.狭义上脑fMRI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原理,可实时获取并观察与针刺相关的脑激活区,其定位准确,为研究针刺腧穴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目前为止,在生理状态下国内外学者运用fMRI技术对针刺腧穴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病理状态下,针刺腧穴脑活动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及总结,以临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激活或抑制的脑区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晓陵;张帆;王丰;张贺;李崖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与PTEN蛋白在PTC组织75例及75例甲状腺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C和PTEN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VEGF-C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TC中VEGF-C、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PTEN蛋白两者在PT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0,P<0.05).结论 PTC患者VEGF-C及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存在密切相关,检测PTC患者VEGF-C及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政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0例接受DC-CIK联合顺铂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DC-CIK组)与60例接受单纯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和免疫功能.结果 (1)临床疗效上,DC-CIK组疾病控制率(DCR)和治疗有效率(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C-CIK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数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2)生活质量上,DC-CIK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毒副反应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DC-CIK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功能上,DC-CIK组的CD4+/CD8+比值以及CD4+、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安全有效,能够延长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文景;黄冬云;陈平;徐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进展较为迅速,属于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50 ~ 60岁的患者,对化疗较为敏感,传统治疗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存活率不高.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DLBCL的治疗,改善了DLBCL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 (R-CTOP)方案化疗与单用CT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DLBCL的治疗情况.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7d后的BNP、肌钙蛋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单支病变患者(均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患者(均P<0.05);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术前的BNP、肌钙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且多支病变患者术前的BNP、肌钙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患者(均P<0.05);单支病变患者、双支病变患者、多支病变患者术后的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 BNP的水平反映了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状态,降低患者BNP的水平.
作者:姚长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综合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2PD)急性加重期死亡因素.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共70例,按照终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年龄、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比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动脉氧分压(PaO2)、pH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综合ICU人住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在其抗菌药物使用和机械通气方面加强管理,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控制ICU住院天数.
作者:孙淑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评价,0~20分为Ⅰ组,21 ~44分为Ⅱ组,45~80分为Ⅲ组,>80分为Ⅳ组.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以及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并分析Gensini评分与RDW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RDW在冠心病Ⅰ、Ⅱ、Ⅲ、Ⅳ组分别为(13.27±0.51)%,(15.64±0.83)%,(17.89±0.97)%,(19.02±1.06)%,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RDW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的因素包括:RDW、年龄、收缩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结论 RDW与老年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之一.
作者:赵凯;李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4抑制剂Tak-242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指标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向60只SD大鼠子宫注射苯酚胶浆的方法制备慢性盆腔炎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模型组、Tak-242低剂量组、Tak-242中剂量组和Tak-242高剂量组;Tak-242低、中、高剂量组则在造模后第8天开始腹腔注射0.1、0.3和1 mg/kg Tak-242,隔日1次,连续4w;模型组则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另选取15只同周龄SD大鼠作正常对照(对照组).待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β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和免疫细胞功能(T细胞百分率、淋转率和脾细胞NK活性),取出子宫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TNF-α、IL-6、IL-1β、hs-CRP及子宫病理评分均升高,IgG、IgA、T细胞百分率、淋转率及NK细胞活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腹腔注射治疗后可改善上述指标,Tak-242中、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 Tak-242可抑制慢性盆腔炎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子宫病理改变,抑制TLR4通路可能成为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王春梅;康燕;靳紫薇;魏顺英;黄华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大气污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空气污染暴露对COPD住院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和时间序列研究,提取文献中相关的数据.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评价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暴露与COPD住院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病例l 128 2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PM10、SO2、NO2、O3每升高10 μg/m3,CO每升高1 mg/m3居民COPD住院百分比分别上升0.05%、0.08%、0.09%、0.24%、0.05%、0.18%.结论 大气污染物对居民COPD住院产生影响.
作者:李春艳;周丽婷;王树越;叶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69.3岁,全部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为实验组30例,传统开放组为对照组16例,分别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 治疗老年患者的局限性肾癌,虽然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同样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作者:王先龙;姜福全;张刚;李杨;张德华;赵亚伟;张慕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