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华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糖核苷酸还原酶(RR) M1、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二步法)对8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ERCC1、RRM1、β-tubulinⅢ检测,分析患者的ERCC1、RRM1、β-tubulinⅢ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NSCLC肿瘤组织中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42.5%和52.5%.ERCC1、RRM1、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RRM1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分别均高于ERCC1,RRM1表达阳性的患者(P<0.05);β-tubulinⅢ表达与否对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RRM1、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筛选NSCLC患者辅助化疗药物,并且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静;徐美青;郭明发;魏大中;柳常青;孙翔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诊断中的意义及宫颈锥切术在CINⅢ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5例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TCT、HPV、阴道镜活检、宫颈锥切术及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75例患者中HPV阳性者71例(94.67%).阴道镜病理结果为CINⅡ及CINⅢ的74例患者中,TCT结果:正常或炎症(NILM)14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13例,磷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7例,宫颈癌(HISL) 40例.61例阴道镜活检病理为CINⅢ的患者中,锥切术后病理为炎症5例,CIN Ⅰ 4例,CINⅡ5例,CINⅢ42例,宫颈浸润癌IA1期5例.符合率为68.85%.全子宫切除标本中,24例存在残留,残留率为32%.病变无残留者51例(68%).病变残留组及无残留组比较,年龄、孕次、首次手术方式及病变级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在CIN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CINⅢ的治疗,与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宫颈锥切术更微创,是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避免了过度治疗.
作者:商晶;黄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老年人骨密度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福建省泉州市某医院就诊的800例老年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左侧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的骨密度,记录入选老年人群的身高、体质量及年龄,计算体质量指数并根据测定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部位骨密度在两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86 ~90岁、91 ~95岁年龄段左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L1、L3、L4及L1-4的骨密度与60 ~ 6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86 ~90岁、91 ~95岁年龄段左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L2、L3、L4及L1 ~4的骨密度与60-6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6 ~70岁、71~75岁、76~ 80岁、81~85岁、86 ~90岁,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年龄与大粗隆、左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与大粗隆、左股骨颈、腰椎L1-L4、Ward's三角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福建省泉州市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会逐渐升高,其中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
作者:杨澍;邹丽芬;邱月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0P)性骨折老年女性实施综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93名,干预组47人,对照组46人.干预组给予群体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家庭访视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老年女性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且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较基线水平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群体性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个别指导等综合干预可提高社区老年女性的健康责任感,矫正导致OP的风险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玉环;刘素香;刘凡;何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与PTEN蛋白在PTC组织75例及75例甲状腺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VEGF-C和PTEN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VEGF-C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TC中VEGF-C、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PTEN蛋白两者在PT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0,P<0.05).结论 PTC患者VEGF-C及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存在密切相关,检测PTC患者VEGF-C及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政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0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28例(T2DM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按其T值再分为OP组(60例)和非OP组(68例),另选56例无糖代谢异常的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及血压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O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OP组的年龄、TC、LDL-C及收缩压比非OP组高,而体质量指数(BMI)、双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较非OP组低(均P<0.05);对照组年龄与双股骨及腰椎1~4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T2DM组双股骨骨密度、腰椎1~4骨密度分别和年龄、TC、LDL-C及收缩压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C、LDL-C、收缩压是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改变及OP的发生与年龄、TC、LDL-C、收缩压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以上指标防止患者发生OP.
作者:马剑侠;薛鹏;王燕;鲍晓雪;王娜;李玉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进展较为迅速,属于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50 ~ 60岁的患者,对化疗较为敏感,传统治疗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存活率不高.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DLBCL的治疗,改善了DLBCL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 (R-CTOP)方案化疗与单用CT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DLBCL的治疗情况.
作者:田祖国;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吉林地区一典型开角型青光眼大家系的遗传学特性.方法 收集该家系成员的病史资料,进行眼科常规检查,采集外周血并绘制家系图,提取全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基因、T细胞激动WD重复蛋白基因、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1亚家族基因的外显子并鉴定,与数据库中的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存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均在57岁左右,房角开放,眼压高达43~49mmHg,病情快速恶化,视网膜神经萎缩、损害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视功能严重丧失.暂未发现与该病发病相关的突变位点,仅在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1亚家族基因发现4个SNP.结论 该家系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均由常染色体中共同存在的某种基因异常所致,对4个可疑位点的研究对进一步解释老年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冷瀛;张达宁;李相军;田宝奇;王越晖;薛昊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使用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0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Harri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2个月,出血量平均318 ml,住院天数平均12.3 d,术后并发症低.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差异明显(P<0.01).VAS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明显(P<0.01),骨折愈合率为97%.结论 生物型加长柄联合大粗隆钢板治疗此类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较低的临床并发症及优良的术后随访效果.
作者:刘振;王庆宇;李瑞延;秦彦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497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调查表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24例调查对象中,男性、文化程度高、独居、月收入多、身体健康状况差、原工作单位为政府机关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P<0.05);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需求者占89.4%,其中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占81.8%,对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占44.3%.对文化教育服务及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分别占39.8%、34.8%.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高,特别对于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迫切.
作者:李焕;张小曼;吴晓璐;王素冬;纪桂英;邢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索拉非尼(多吉美)是目前治疗肝癌常用的靶向药物,是多种激酶抑制剂,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首先可以抑制原癌基因(RAS)/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其次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1].临床研究显示,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晚期肾癌及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2,3].
作者:魏征;蔡小平;张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均行痛风石切除,部分患者行功能重建术,术后配合规范痛风内科治疗.术后病理均明确痛风性关节炎,41例术后14 d拆除缝线,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因术后切缘皮肤坏死继发感染创口延期愈合,给予局部换药、抗生素应用等1个月后愈合.术后获得随访患者35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痛风发作频率较术前明显降低.3例患者因未良好控制饮食且药物未规律使用导致局部痛风结石复发.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在保守治疗无效形成明确痛风石的情况下,手术切除病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广阳;崔建礼;余欣;黄东旭;郑笑天;李秀存;崔天娇;路来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金胃泰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将在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金胃泰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x2=6.11,P<0.05).研究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x2 =4.01,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x2=4.68,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0.10,P>0.05).结论 金胃泰胶囊联合常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贾宝洋;杨志平;关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对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的影响及肾脏注射后对肾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构建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培养786-O细胞株,转染腺病毒体外干预,观察细胞的死亡情况;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两组均在前肢腋部皮下注射786-O细胞株构建肾癌模型,造模14 d后,对照组瘤中注射0.1 ml D-Hanks,移植组则注射含l×1011 vp/mL的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的D-Hanks 0.1 ml.结果 体外观察转染病毒后,786-O细胞的生长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体内注射病毒后,可以观察到肾脏中抑癌基因PDCD4的上调和BTG1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过表达抑癌基因PDCD4的腺病毒注射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作者:徐挺;胡俊彪;戴国平;吴慧玲;杜小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制定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全国83个单位12 316例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将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与选取的16项地理因素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取其中存在相关性的8项地理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运用Arcgis10.0,采用克里金法进行插值并输出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结果 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回归模型,y=15.75-0.017 6X1 +0.000 171X3-0.007 15X8-0.173X9-0.002 94X10 +0.003 06X11-0.659X14 +0.099 7X16 ±0.075 2.中国健康中老年人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总体呈现从东往西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结论 已知中国某地地理因素,经度(X1)、海拔(X3)、气温年较差(X8)、年平均风速(X9)、表土砂砾百分率(X10)、表土粉粒百分率(X11)、表土容重(X14)、表土有机质含量(X16),可通过此模型估算该地健康中老年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
作者:杨绍芳;葛淼;李小平;何进伟;岑敏仪;刘新蕾;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0例接受DC-CIK联合顺铂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DC-CIK组)与60例接受单纯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和免疫功能.结果 (1)临床疗效上,DC-CIK组疾病控制率(DCR)和治疗有效率(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C-CIK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和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数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2)生活质量上,DC-CIK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毒副反应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DC-CIK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功能上,DC-CIK组的CD4+/CD8+比值以及CD4+、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安全有效,能够延长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文景;黄冬云;陈平;徐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住院状况及直接经济负担趋势.方法 采集甘肃省某职工医院2001 ~ 2010年COPD住院病人病历,进行疾病分布及负担趋势分析.结果 老年人COPD住院患者共687 人(53.42%),男性占77.87%,为女性的3.52倍,再入院391人次(56.91%).住院天数、次均及日均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4 d、2 429.52元和180.94元,随住院次数的增加分别以2.50%、9.87%和10.01%的速度递增;再人院患者以上指标分别为14 d、2 646.63元和186.76元,日均费用随年份以3.19%的速度递增.结论 老年COPD住院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52,重复住院是导致沉重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辉;白亚娜;李密;丁皎;丁娜;李军;王梓江;陈日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T肽对树突细胞(DC)的协同作用及其对肾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1)将人DC的培养皿分为3组:A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生理盐水100μl,B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T肽50μg/100μl,C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脂多糖(LPS)50 μg/100 μ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成熟度,并观察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2)将人DC的培养皿分为两组:D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生理盐水100μl,F组人DC的培养皿加入T肽50 μg/100μl;观察人DC分泌IL-12b的情况.(3)将人肾癌细胞的培养皿分为2组:E组人肾癌细胞的培养皿加人生理盐水100μl,F组人肾癌细胞加入人DC悬液100μl;D组人肾癌细胞加入T肽50μg/100μl和人DC悬液100μl;观察T肽协同DC对肾癌细胞的凋亡率,并且检测趋化因子CCL2、CCL5、CCL20、CCL22和CCL27的表达.结果 T肽促进DC的成熟,促进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上调;T肽可促进DC分泌IL-12b;T肽联合DC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DC组和T肽联合DC组对肾癌细胞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明显,而且T肽联合DC组对肾癌细胞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明显(P<0.05).结论 T肽对DC具有协同作用,且可增强DC的抗肿瘤效应和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作者:杨旭初;王怀璋;张新峰;刘怀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叶因子3(TFF3)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A)及正常甲状腺(NT)组织中(各30例)TFF3 mRNA及GDF-15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FF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状癌及FA(P<0.01),而FA中的TFF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腺滤泡状癌(P<0.05).甲状腺滤泡状癌及FA中GDF-1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而甲状腺滤泡状癌中的GDF-1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FA(P<0.01).结论 TFF3 mRNA的低表达和GDF-15 mRNA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对进一步区分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璇;于世鹏;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唐山市5区9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县122家乡镇卫生院,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评估参考标准》中的评估内容和项目及自行设计并经信效度检验的《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的服务项目,城乡之间在老年便利就诊服务等6项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居民接受过诊疗、保健、预防、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及其他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利用率为45.9%;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城乡、年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养老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慢病罹患情况、生活自理状况(P<0.05).结论 空巢高龄老人服务、临终老人服务、痴呆老人服务开展情况较差,尤其农村更差.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对可干预因素的管理,促进老年人对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成杰;张敏;李淑杏;陈长香;邵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