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妮;李文静;师雪;贺子强;林菲;黄河浪
目的:了解苗族村寨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7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3个苗族村寨对192名60岁及以上留守老年人进行面访问卷调查,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4维度测量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67.32±1.46)分,社会功能为(72.59±1.98)分,精神健康为(69.88±1.48)分,情感职能为(66.15±3.32)分,活力为(60.68±1.47)分。不同年龄(t =-2.393,P =0.018)、年人均收入(F =2.757,P =0.029)、经济来源(F =5.073,P =0.007)、行走困难(t =2.145,P =0.037)、视力障碍( t =2.067,P =0.040)、2 w 患病( t =8.891,P =0.000)、患慢性病( t =7.827,P =0.000)、健康体检( t =-2.977, P =0.003)的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结论苗族村寨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作者:胡健;武飚;武学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与异丙酚联用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LC 老年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异丙酚持续靶控输注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双氯芬酸钠栓剂。观察:①两组术后30 min 苏醒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1 h、术后1、24 h 认知功能;③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气腹建立15 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30 min(T3)采集外周血,进行白细胞介素(IL)-6及 IL-10水平检测。结果①研究组苏醒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4.83±0.51)、(13.52±1.95) min、(19.51±3.05) min,对照组苏醒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3.53±0.41)、(18.85±2.30)min、(27.85±4.98) min,差异有显著性( P <0.05);②研究组术后1 h MMSE 评分为(15.97±0.87)分,对照组术后 MMSE 评分为(19.82±1.2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 T1、T2 IL-6水平分别为(175.36±30.35)、(149.35±25.09) pg /ml,对照组 T1、T2 IL-6水平分别为(262.14±37.85)、(205.91±27.94)pg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 T1、T2段 IL-10水平分别为(101.65±18.05)、(57.36±8.97) pg /ml,对照组 T1、T2段 IL-10水平分别为(79.36±14.05)、(39.19±6.92)pg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 LC 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栓与异丙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减少术后认知功能异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IL-6水平,提高 IL-10水平有关。
作者:姜海山;杨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筛查,其中110例发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并接受中长期口服药物治疗,于3、6个月进行随访,110例患者中48例接受 PAS 三联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1次/d,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d,普罗布考500 mg 2次/d),36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6例未坚持按医嘱服药。分别比较治疗前、3、6个月时超声结果。结果3个月随访110例患者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完全转化为稳定斑块或斑块消失的有3例,转化为混合斑块的22例,不稳定斑块共85例(未治疗组有2例有新发不稳定斑块形成);6个月随访完全转化为稳定斑块或斑块消失的有22例,转化为混合斑块的29例,不稳定斑块的59例(未治疗组有4例有新发不稳定斑块形成);6个月内 PAS 组和未治疗组各有2例出现症状性脑梗死。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向混合斑转化的时间约3个月,转化为稳定斑块的时间约6个月或更长时间;PAS 三联药物,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治疗效果可促进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向混合斑块和稳定斑块转化。
作者:吴淼;杨宏;鲁杨;蒋立军;王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1〕,可致低氧和(或)高碳酸血症,影响呼吸、循环等功能,长期缺氧可引起氧自由基产生、神经元损害、炎性反应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等脑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2〕。本研究旨在探讨 COPD 患者记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素娟;赵玉娜;陈桂芝;陈长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82例 NSCLC 患者(NSCLC 组)、6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CYFRA21-1、NSE、CEA 的表达,进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互对比分析。结果NSCLC 组的 CYFRA21-1、NSE、CEA 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 NSCLC 患者的 CYFRA21-1、NSE、CEA 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NSE+CEA 与CYFRA21-1+NSE 两种组合的灵敏度高,CEA 和 NSE 两种组合的特异度高,CYFRA21-1+NSE 和 CYFRA21-1+CEA 两种组合的正确指数高,CY-FRA21-1+NSE 和 CEA 的阳性预测值高,而 CYFRA21-1+NSE+CEA 和 CYFRA21-1+NSE 的阴性预测值高。结论CYFRA21-1、NSE、CEA 均在NSCLC 患者体内呈现高表达,但在鉴别 NSCLC 病理类型上有一定的缺陷,CYFRA21-1组合 NSE 可显著提高 NSCLC 的诊断效能。
作者:黄冬云;许文景;周锐;徐兴祥;张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质交感分子(Stim)1介导钙离子(Ca2+)内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激活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共12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成对照组和冠心病组,采集所有患者基础临床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分析患者 T 淋巴细胞数目,免疫磁珠法分离患者外周血 CD3+T 淋巴细胞,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 T 细胞内 Stim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T 细胞内 Ca2+内流,ELISA 法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高血压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胱抑素 C 水平均显著增高(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 CD3+T 以及 CD4+T 细胞数目显著增加( P<0.05),而 CD8+T 细胞和调节型 T 细胞(CD4+Foxp3+,Treg)显著降低(P<0.05)。体外培养患者的 T 淋巴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 T 细胞内 Stim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T细胞 Ca2+内流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和 IL-6水平均显著增高( P<0.05),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 T 细胞 Stim1表达水平增高,Stim1可通过调节 Ca2+内流进而影响 T 淋巴细胞亚群活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郜攀;龙军;王端;司良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120例该院急诊多发伤老年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信息,随访2个月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筛选出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急诊滞留时间分为无滞留组(<6 h),轻度滞留组(6 h≤滞留时间<72 h),严重滞留组(滞留时间≥72 h)。分析不同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120例老年创伤患者中10例(8.3%)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损伤严重评分(ISS)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高于生存组,与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ISS 评分高及急诊滞留时间延长是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滞留组生存率高于轻度及严重滞留组( P<0.05);轻度滞留组生存率高于严重滞留组(P<0.05)。结论急诊滞留时间延长可明显增加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率,在临床实际中需进行有效协调尽可能使该类患者住院,避免滞留时间延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谢江宁;梁亚鹏;苗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收治的首次接受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100例,评估年龄、HPV 感染、病理分型、分化程度、KPB 评分、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淋巴转移、Figo 分期以及治疗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关联性。结果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分化程度低、肿瘤直径大、Figo 分期晚、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与治疗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分化程度、肿瘤直径、Figo 分期、有无淋巴结、远处转移及治疗方式可作为首次接受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素琴;安红军;徐胜东;常青;李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超过抗氧化的作用,导致蛋白及脂质的氧化损伤以及细胞损伤等。自噬是一个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被降解的过程,帮助细胞维持生理功能的平衡。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表明,氧化还原与自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作者:何子甜;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人体衰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衰老的快慢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某种物质或者生命的某一特征都是片面的〔1〕。就微观研究而言,其所提出的生物学标志物直接应用于大面积人群的衰老测量难以适用;而宏观研究所提出的量表检测,可以较好地将人体衰老的内涵通过外在的某些特征改变加以表达,更具代表性,且更适用于大面积人群则已被证明。
作者:曾妮;李文静;师雪;贺子强;林菲;黄河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老年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在血清 hFABP 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而对照组则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肌红蛋白(MYO)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分析实验组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对照组 CK、CK-MB、cTnI 及 MYO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及两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CK-MB 的浓度和 CK、CK-MB 含量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后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3 h,而对照组患者 CK、CK-MB、cTnI 及 MYO 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均>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 及 CK-MB 的浓度均下降了50%(P<0.05)。实验组 CK 及 CK-MB 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发生后患者血液 hFABP 含量会迅速升高,检测 hFABP 含量有利于老年人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刘晓婷;王霞;李佳;李敬;王维展;李亚琴;王伟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通络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 CD4+、CD8+T 细胞和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 Wistar 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模型对照组(EAE+生理盐水)、低剂量组( EAE+15 g? kg-1?d-1)、中剂量组(EAE+30 g? kg-1? d-1)及高剂量组(EAE+60 g? kg-1? d-1)。模型建立后持续灌胃14 d。治疗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 CD4+、CD8+T 细胞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阳性细胞计数检测各组大鼠侧脑室周围组织内 IL-17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 CD4+、CD4+/CD8+明显偏高,CD8+明显偏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 CD4+、CD4+/CD8+明显偏低,CD8+明显偏高(P<0.05);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 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明显偏低(P<0.05);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60 g /kg 剂量能更好地升高 EAE 大鼠外周血 CD8+T 细胞同时降低 CD4+T 细胞和 IL-17阳性细胞数。
作者:赵铎;王丹;崔名雯;齐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瑞士洛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登记( ASTRAL)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年的功能性结局及死亡率。方法2012年1~12月该院连续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排除发病后>24 h 入院患者及 ASTRAL 评分缺失患者。研究终点为1年不良功能结局和1年死亡率。结果接受者特征曲线下面积预测和年不良功能结局为0.89,95%可信区间(CI)0.88~0.91。多变量 Cox 比例风险分析显示,ASTRAL 评分与1年不良功能性结局独立相关(风险比1.09,95%CI 1.08~1.10)。接受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STRAL 评分预测1年死亡率辨别能力为0.81(95%CI 0.78~0.83)。多变量分析显示 ASTRAL 评分与1年死亡率独立相关(风险比1.09,95%CI 1.08~1.10)。1年随访期间,随着 ASTRAL 增高患者的生存可能性显著降低(P<0.001)。结论ASTRAL 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功能结局和死亡率是可靠的。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生活质量量表( QOL)在 MHD 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应用 WHOQOL 对西安市4家医院血液透析病人共101例进行调查。结果在信度研究中,Cronbach α值均高于0.900且总的 Cronbach α值为0.922;在内容效度上,量表的各个领域及方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与一小部分领域和方面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方面与其所属领域之间相关较强,而与其他领域相关较弱;在区分效度上,除环境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两者差异均显著( P<0.05)。在24个方面中,有21个方面能区分开病人和正常人( P<0.05)。在 QOL 测定上,除环境领域的获得新信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条件外, MHD 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得分与常模差异显著(P<0.05)。结论WHOQOL-100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较好地反映 MHD 患者的 QOL,且 MHD 患者的 QOL 显著低于正常人。
作者:张璐;李贞;罗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泌尿生殖系结核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较为少见。前列腺增生为老年常见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少见,能较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泌尿生殖系结核诊断与治疗。
作者:陆雪强;金伟;贾国金;陈卓;谢雪锋;马强;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与老年人体质强弱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老年大学,吉林省部分高校,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俱乐部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个人喜好进行分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锻炼的且每周打球3次以上为 A 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之外的体育项目每周参加锻炼3次以上为 B 组;以没有体育爱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为 C 组,每组随机抽取400名。研究周期为3年,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的体检。结果A 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体质指数(BMI)、骨密度(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 跳绳的指标显著差异( P<0.05);B 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指标有显著差异( P<0.05);C 组身高、体重、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闭眼单脚站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1 min 跳绳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大脑反应时等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田福军;杜桂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导致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 PPH 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 PPH 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肛门功能指标。结果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肛门功能上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新方案安全性良好。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 PPH 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导致肛门坠胀疗效肯定且安全,可供临床选择。
作者:程泓;贺百林;胡秀君;孙聪;冯培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180例老年 T2DM 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有颈动脉斑块患者(斑块组)104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无斑块组)76例,检测两组血脂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等指标,并分析颈动脉不同斑块性质、狭窄程度与血脂等指标的关系。结果斑块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Apo)B 测定值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ApoA-I 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斑块组(P<0.05)。钙化斑块组 TG、TC、LDL-C、ApoB 测定值均显著高于软斑块组和中间斑块组(P<0.05),钙化斑块组 HDL-C、ApoA-I 显著低于软斑块组和中间斑块组( P<0.05)。重度狭窄组 TG、TC、LDL-C、ApoB 测定值均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 HDL-C、ApoA-I 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老年 T2DM 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血脂水平与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马燕;赵仁华;林玲;陈志松;牛奔;马显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T 对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该外科收治的29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前的 CT 影像资料,记录每位患者隆突下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平均 CT 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通过 ROC 曲线分析,CT 下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 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860,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67.5%;隆突下淋巴结短径/长径≥0.61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76,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69.5%;隆突下淋巴结平均 CT 值≥37.30 HU 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81,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65.9%。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浸润深度(肿瘤 T 分期)和其他站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 CT 显示,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短径/长径比值≥0.61或平均 CT 值≥37.30 HU 时,应考虑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此时应行经右胸、颈、腹三切口的三野清扫;胸部中段食管肿瘤长度≥5 cm、肿瘤浸润超过黏膜层或其他站淋巴结有转移为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志宏;赵松;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通痹汤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135例老年 RA 患者依据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主要药物为雷公藤多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通痹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沉(ESR)、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与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5);治疗后,两组 ESR、hs-CRP、RF 及 IgG、IgM、IgA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通痹汤应用与临床可提高老年RA 的疗效,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异常免疫。
作者:韩玲;史睿;古洁乃特;卫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