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刘晓婷;王霞;李佳;李敬;王维展;李亚琴;王伟展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摘要: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老年人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老年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在血清 hFABP 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而对照组则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及肌红蛋白(MYO)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后立即给予心肌干预。分析实验组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对照组 CK、CK-MB、cTnI 及 MYO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及两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CK-MB 的浓度和 CK、CK-MB 含量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入院后 hFABP 呈阳性的开始时间<3 h,而对照组患者 CK、CK-MB、cTnI 及 MYO 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呈阳性的开始时间均>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干预5 h 后 CK 及 CK-MB 的浓度均下降了50%(P<0.05)。实验组 CK 及 CK-MB 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发生后患者血液 hFABP 含量会迅速升高,检测 hFABP 含量有利于老年人急性重度 CO 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的 Meta 分析

    目的:探讨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 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有关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文献进行检索,将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后,使用 review manager5.3版软件对筛选后得到的同质研究文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检索得文献共312篇,经过排除后,有12篇终纳入研究。这12篇文献 Jadad 评分均为2分,属于低质量文献。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结果为显效的合并 OR 为2.50,95%置信区间( CI)1.94~3.23,合并影响 Z =7.01(P<0.01);结果为有效的合并 OR 为4.75,95%置信区间(CI)3.43~6.56,合并影响 Z =9.44(P<0.01)。结论以肾气丸为主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较常规西药更有效。

    作者:吴治谚;张世鹰;蔡虎志;王笑莹;舒华;陈青扬;危致芊;季也;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2~2013年张家口地区妇科住院患者调查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妇科住院患者基本情况。方法2012~2013年妇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年龄、住院天数、疾病构成种类、手术人数、付费类别等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2013年住院患者人数和手术人数分别为2500例、1978例和3323例、2700例,增幅较大,分别为32.92%、36.50%,差异显著(P<0.05);平均年龄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3.32±10.12)岁,(9.22±6.97) d 和(43.67±12.18)岁,(9.02±6.01)d,差异显著(P<0.05);妇科住院患者疾病前三位分别为子宫肌瘤、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宫颈癌,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囊肿、异位妊娠、子宫腺肌症、人工流产、卵巢畸胎瘤位居前十位;其中,2013年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子宫腺肌症平均住院天数较2012年明显下降;2012年自费居各付费类别之首占55.08%,新农合占21.36%,而2013年,新农合患者数量成为各付费类别之首,达42.10%,增加161.99%,而自费降至35.81%;临床路径的实施能有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缓解医患矛盾。结论应强化医疗安全防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女性妇科健康知识,推行临床路径,扩大医疗保障范围。

    作者:舒丽莎;黄先涛;武雪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老年人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5.7%〔1,2〕,老年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3〕。严丹君等〔4〕研究表明,老年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也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5〕。目前,药物治疗老年情绪障碍的不良反应较多〔6〕,正念减压痛法(MBSR)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当下,关注身心的体验且不加以主观评判,可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解决情绪障碍〔7〕。现将MBSR 治疗老年人情绪障碍的方法和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杜吉利;胡洁蔓;高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核素显像联合亚甲蓝在老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研究术前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术中亚甲蓝染色定位活检老年女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82例 T1和 T2N0M0期女性患者术前12~16 h 在瘤周或残腔周围注射99M Tc-SC3 ml,术前10 min 在患侧乳晕外上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 ml,术中联合γ探测仪定位活检 SLN,送病理检查,阳性者加做腋窝清扫术。结果8例患者直接行改良根治术,其余74例共检出 SLN240枚,平均每例3.24枚;SLN 检出率100%(74/74)、准确率94.6%(70/74)、假阴性率5.4%(4/74)、假阳性率0。结论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亚甲蓝应用于SLN 活检能准确显示 SLN 的部位、数目,准确率更高,假阴性率更低;此外,也可显示内乳区淋巴结,可指导腋窝外淋巴结的放疗。

    作者:雷双根;余小芬;谢春伟;张慧琴;邓芬;雷秋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广西百色地区老年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地区丙型肝炎(HCV)老年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 HCV 老年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 HCV-RNA 定量检测,Simmonds 基因分型法对 HCV 基因进行酶切分型。治疗后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进行评价。结果150例老年患者中 HCV 基因型以1b 型为主,占54.7%(82例),其次是6a 型占13.3%(20例)、1a 型占10%(15例)、3b 型占9.3%(14例)、2a 型占6.7%(10例)、3a 型占5.3%(8例)、6d 型占0.7%(1例);非基因1型患者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SVR)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基因1型患者(P<0.05);治疗前血清 HCV-RVA 载量较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 RVR 与 SVR 均明显低于载量较低的患者( P<0.05)。结论广西地区 HCV 老年患者的病毒基因分型以1型为主,且 PEG-IFNα-2a 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 HCV 基因型和 HCV-RNA 复制水平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HCV 基因分型对 HCV 患者抗病毒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成员;邓耀泽;黄永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人群维生素 D 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 IFG 患者(设为 IFG 组)和128例正常人群(设为 NC 组),所有受试者测身高、体重、血压(SBP、DBP),检测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血脂( TG、TC、HDL-C、LDL-C)、血清25(OH)D。用稳态模式估计法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分析各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 相关分析,BMI、SBP、DBP 与 IR 呈正相关,HDL-C、血清25(OH)D 与 HOMA-IR 呈负相关(r =-0.502,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PG、BMI、HOMA-IR 与〔25(OH)D〕密切相关。结论在排除饮食等其他影响因素后,血清25(OH)D 可作为 IR 的独立预测指标,血清〔25( OH) D〕有可能成为 IFG 发生发展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作者:阚正华;马静静;石敏;高鹏霞;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 CYFRA21-1、NSE 和 CEA 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82例 NSCLC 患者(NSCLC 组)、6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CYFRA21-1、NSE、CEA 的表达,进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互对比分析。结果NSCLC 组的 CYFRA21-1、NSE、CEA 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 NSCLC 患者的 CYFRA21-1、NSE、CEA 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NSE+CEA 与CYFRA21-1+NSE 两种组合的灵敏度高,CEA 和 NSE 两种组合的特异度高,CYFRA21-1+NSE 和 CYFRA21-1+CEA 两种组合的正确指数高,CY-FRA21-1+NSE 和 CEA 的阳性预测值高,而 CYFRA21-1+NSE+CEA 和 CYFRA21-1+NSE 的阴性预测值高。结论CYFRA21-1、NSE、CEA 均在NSCLC 患者体内呈现高表达,但在鉴别 NSCLC 病理类型上有一定的缺陷,CYFRA21-1组合 NSE 可显著提高 NSCLC 的诊断效能。

    作者:黄冬云;许文景;周锐;徐兴祥;张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体衰老的生理-心理-社会主要特征与标志及其测量研究概况

    人体衰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衰老的快慢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某种物质或者生命的某一特征都是片面的〔1〕。就微观研究而言,其所提出的生物学标志物直接应用于大面积人群的衰老测量难以适用;而宏观研究所提出的量表检测,可以较好地将人体衰老的内涵通过外在的某些特征改变加以表达,更具代表性,且更适用于大面积人群则已被证明。

    作者:曾妮;李文静;师雪;贺子强;林菲;黄河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2240株葡萄球菌属,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VTEK2-compact60对菌种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用 K-B 法进行药敏补充试验。结果葡萄球菌属的构成比中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58株,占38.30%、表皮葡萄球菌721株,占32.19%、人葡萄球菌223株,占9.96;从8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 MRSA 456株(53.15%);138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出 MRCNS 1099株(79.5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内科和ICU 的痰液、导管、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MRSA 和 MRCNSR 对青霉素 G、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头孢噻肟3年耐药率均为100%;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率均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是先上升后下降;对利福平的耐药性是逐年上升且大于50%。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必须加强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检测,为临床医师和实验室人员提供指导,并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院内流行。

    作者:何宏;纪晓军;刘佶;丛培珊;彭丽静;黄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对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巨大 AML 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结果①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第1、4天 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术后第1、4天低于对照组( P<0.05);③观察组术后第1、4天β-内啡肽、ACTH 及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巨大微创优势明显,对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杨瑜;陈明;朱伟东;柳靖;陈恕求;张晓文;许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120例该院急诊多发伤老年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信息,随访2个月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筛选出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急诊滞留时间分为无滞留组(<6 h),轻度滞留组(6 h≤滞留时间<72 h),严重滞留组(滞留时间≥72 h)。分析不同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120例老年创伤患者中10例(8.3%)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损伤严重评分(ISS)及急诊滞留时间明显高于生存组,与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ISS 评分高及急诊滞留时间延长是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滞留组生存率高于轻度及严重滞留组( P<0.05);轻度滞留组生存率高于严重滞留组(P<0.05)。结论急诊滞留时间延长可明显增加老年创伤患者死亡率,在临床实际中需进行有效协调尽可能使该类患者住院,避免滞留时间延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谢江宁;梁亚鹏;苗振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浆 D-二聚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患者196例,其中 ACS 组133例,对照组63例,ACS 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P)41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92例。各组均记录入院时血浆 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 水平,其中 AMI 组还分别记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血栓积分(TS)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血浆 D-二聚体与 ACS 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AMI 组患者血浆 D-二聚体、CK-MB 与肌钙蛋白 I 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UAP 组 CK-MB 与肌钙蛋白 I 水平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 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 组中 TMP 0~1级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 TMP 2~3级(P<0.05),TS≥2分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 TS<2分者(P<0.05),出现 MACE 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血浆 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早期 ACS 的参考指标;AMI 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高度提示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灌注不佳及冠脉血管血栓高负荷,MACE 发生可能性越大。

    作者:刘灿灿;姜雅秋;李鑫;邵望舒;刘鹏云;冀宏婷;张成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诊 PCI 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补体4a 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治疗后对血清补体4a 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接受急诊 PCI 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 AMI 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58例,冠状动脉内注射10μg /kg 替罗非班,随后以0.075μg? kg-1? min-1静滴24~48 h),对照组(56例,不应用替罗非班)。检测两组患者在冠脉造影前30 min、PCI 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 的补体4a 水平;比较 PCI 术后90 min 心电图 ST 段回落百分比( sumSTR);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首次及 PCI 术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评估 TIMI 血流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30 min C4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 C4a 水平均低于术前30 min,且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 C4a 水平(P 均<0.05)。替罗非班组 ST 段回落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替罗非班后首次及 PCI 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替罗非班组 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1% vs 39.3%,P<0.05)和(77.6% vs 48.2%,P<0.05)。结论STEMI 直接 PCI 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降低血清补体4a 水平,并有效的改善冠脉血流及心肌组织灌注。

    作者:徐会圃;李毅;刘长梅;米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中转体外循环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

    目的:探讨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老年患者中转体外循环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生存状况。方法选取行非体外循环下 CABG 术的821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经过分为中转组(n =23)和非体外循环组( n =798),分析全部患者的围术期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中转体外循环的影响因素。结果中转组的机械通气总时间、ICU 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IABP、ECMO 使用率、二次手术、肾衰竭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 w 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史、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史、病变累积右冠脉、左主干是冠脉钙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YHA 心功能分级为1或2级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 CHD 患者而言,非体外循环 CABG 术中中转为体外循环可显著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导致预后不良。3 w 内 AMI 史、PCI 史、病变累积右冠脉、左主干、NYHA 心功能分级为3或4级等因素可显著增加患者中转的风险。

    作者:李旭;舒义竹;向道康;兰萍;令狐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病样本库规范化建设

    目的:探讨规范化建立老年病样本库、老年病生物样本库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样本信息化管理。方法制定老年病样本库标本库操作流程(SOP)及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化收集、处理及保存老年病患者的血清、血浆、核酸和组织等样本,应用信息管理软件进行样本信息录入。样本全程质控并随机抽样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自2013年建库以来,入库病种主要为少肌症、老年冠心病、老年糖尿病、肝癌、结肠癌、白塞氏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脂肪肝等共16个病种。入库病例共2110例,>60岁的体检人群约500例。入库样本共20171份,并随机抽取30份 DNA 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所收集标本质量较好。建立了规范化的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结论通过老年病样本库规范化建立,能够建立有效的标准化的质量控制系统并规范化、有效地收集、保存和利用样本,为老年病研究提供宝贵资源和临床研究平台。

    作者:傅蕾;赵虎;张新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脉冲射频联合 PECA 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 PHN 老年患者随机分成 PECA 组(A 组)和脉冲射频联合 PECA 组(B 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w、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使用简式 McGill 疼痛问卷( SF-MPQ)对疼痛强度进行评定。通过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记录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 SF-MPQ 评分和 BP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在治疗后1 w、1个月及3个月,B 组 SF-MPQ 评分较 A 组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3个月,B 组 BPI 各项评分较 A 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脉冲射频脉联合 PECA 是治疗 PHN 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张蓉;张妍;王秀莲;陈家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GluRs 与帕金森病相关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除了常见的运动障碍,还有情感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渐进性丧失、DA 减少有关。兴奋性和抑制传输情感和认知障碍与谷氨酸代谢有关。在基底神经节(BG)区,DA和谷氨酸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运动和认知行为。谷氨酸通过谷氨酸受体(GluRs)发挥作用,该受体分为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mGluRs)。研究表明,Ⅰ型 mGluRs 的拮抗剂和Ⅱ型、Ⅲ型 mGluRs 的激动剂能够改善 PD 的症状。

    作者:方姣龙;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其信度和效度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生活质量量表( QOL)在 MHD 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应用 WHOQOL 对西安市4家医院血液透析病人共101例进行调查。结果在信度研究中,Cronbach α值均高于0.900且总的 Cronbach α值为0.922;在内容效度上,量表的各个领域及方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与一小部分领域和方面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各方面与其所属领域之间相关较强,而与其他领域相关较弱;在区分效度上,除环境领域外,其他领域得分两者差异均显著( P<0.05)。在24个方面中,有21个方面能区分开病人和正常人( P<0.05)。在 QOL 测定上,除环境领域的获得新信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条件外, MHD 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领域得分与常模差异显著(P<0.05)。结论WHOQOL-100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较好地反映 MHD 患者的 QOL,且 MHD 患者的 QOL 显著低于正常人。

    作者:张璐;李贞;罗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大类,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大多发生在术后24~48 h。目前,临床上的胸科手术仍以开胸手术为主,开胸手术切口较长,切口附近神经密布,创伤大,神经,肌肉损伤大,可引起剧烈的术后疼痛,患者咳嗽、排痰、变换体位时,疼痛更加剧烈,由此可引发肺部相关并发症,术后的有效镇痛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作用〔1〕。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的咳嗽、排痰等更加困难,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肺功能下降等相关并发症,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在老年患者中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大大助益患者的远期康复。

    作者:李明月;刘伟;赖冰洁;潘振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