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州市部分社区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与社区周边环境相关性

李玉妹;庄嘉元;王月梅;黄招治;陈倩倩

关键词:运动障碍, 社区环境
摘要:目的 了解福州市社区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及社区周边环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2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及对社区周边环境特征评价与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福州市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以人际互动障碍为主,男性老年人主要以个人障碍为主(P<0.01),女性老年人则以时间障碍为主(P<0.05),研究表明环境障碍与安全性、环境障碍与景观愉悦性、个人障碍与景观愉悦性存在相关性.结论 人际互动障碍是影响福州市社区老年人休闲运动的主要因素,应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促进老年人休闲运动的开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空巢老人孤独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进展

    聂淼等[1]将“空巢老人”定义为:泛指所有与成年子女分开居住或无子女的老年人群,定义涵盖因成年子女迁移、分居而“留守”在原住家庭的老年人.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研究指出空巢老人主要的心理情感问题为孤独感[1~3].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展关于孤独问题的干预研究,而国内关于老年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甚少,对空巢老人孤独感的研究更少,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老年人孤独干预对策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伟;周乐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院外延伸服务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且不能完全逆转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院外延伸服务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人性化服务模式,是医院健康服务的继续,国外有研究证明院外延伸服务可提高COPD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1].但目前在中国,对COPD患者的关注重点仍是院内住院治疗阶段,而对患者出院后的院外延伸服务发展滞后.本文就国外院外延伸服务在缓解期COPD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连红;严谨;朱素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戴氏绿僵菌多糖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戴氏绿僵菌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戴氏绿僵菌多糖,6w后,观察模型小鼠体重变化,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及血清中IgG含量等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戴氏绿僵菌多糖能够改善模型小鼠体重;3种不同剂量的多糖均能提高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高剂量虫草多糖能提高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脾脏、胸腺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显著提高血清中IgG的含量.结论 戴氏绿僵菌多糖可增强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肖代敏;张志敏;吕纯莉;曹喻;易祯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影响作用.方法 98例基本情况基本一致的老年ACI患者(起病至入院治疗时间<4.5 h)随机分为溶栓组54例和非溶栓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加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NSE、S100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第1、2周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溶栓组(P<0.05);治疗后第1、2周溶栓组血清NSE、S100β水平显著低于非溶栓组(P<0.05);治疗后溶栓组大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显著高于非溶栓组(P<0.05),溶栓组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显著低于非溶栓组(P<0.05);溶栓组治疗愈显率(74.07%)显著高于非溶栓组(54.55%)(P<0.05).结论 ACI老年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程超婵;潘君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残余尿量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目的 评估无排尿症状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肾病(DN)患者残余尿量(PV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收治的门诊随访无排尿症状的T2DM患者42例,年龄53~85岁,平均(58.2±3.6)岁,其中男19例,女23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0~11分,平均3.7分,病程1~34年,平均11.9年.对患者的泌尿系统、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膀胱扫描仪测量PVR,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神经病变患者与视网膜病变患者较非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患者的PVR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患者的PVR较非DN患者高(P=0.04).7例(16.7%)患者的PVR>50 ml,平均eGFR显著降低,其中1例(14.3%)为微量白蛋白尿,6例(85.7%)伴有明显蛋白尿.eGFR和PVR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33,P=0.03),eGFR升高则是PVR> 50 ml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OR=:0.94;95% CI:0.88~0.99;P=0.04).结论 eGFR下降是PVR>50ml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通过早期测量PVR预测DN的发生,降低eGFR早期预防及治疗DN并发症.

    作者:薛超萍;刘海燕;沙可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糖调节受损及2型糖尿病患病状况调查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目的 探讨该市糖调节受损(IGR)及2型糖尿病(T2DM)患病情况及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6~9月选择该市常住居民7000人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资料完整者进行数据分析.在筛查出的IGR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研究,根据有无进行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对两组进行3个月观察.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2h血糖(OGTT2 h PG)水平,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对调查中的资料完整者6 378人进行统计分析,检出T2DM患者1 078例(16.90%),其中新诊断病例259例(24.03%),检出IGR患者463例(7.26%);对检出的IGR和T2DM患者进行分组分析,IGR组和T2DM组男女比例、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C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NGM)(P<0.05),T2DM组FPG、TC、TG水平显著高于IGR组(P<0.05);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FPG、OGTT 2 h PG、HbA1c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MI、舒张压、收缩压和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市T2DM患病形势严峻,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IGR患者FPG、OGTT 2 h PG、HbA1c指标,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和血压,疗效确切,对降低T2DM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琼;朱红芳;潘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30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8).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RA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 疗效评价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vs 80.6%,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下降[(9.36±3.22)vs(19.14±5.28) IU/ml,(115.27±9.51)vs(148.53±9.42) IU/ml,(3.74±0.09)vs(7.32±1.04)mg/L],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明显下降[(9.25±2.36) vs(12.31 ±2.46) pg/ml,(32.15±4.73) vs(38.56±5.46) pg/ml,(48.64±5.93)vs(58.72±6.48)pg/ml](均P<0.05).血脂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05±0.76) vs(4.53±0.85) mmol/L,(1.33±0.16) vs(1.54±0.18) mmol/L,(2.12±0.28)vs(2.30±0.3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4±0.17)vs(1.17±0.14) mmol/L](均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针灸是RA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减轻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明荷;谢寒;艾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T细胞和Vδ2T细胞比例及功能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和Vδ2 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20例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血10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外周血Vδ1 T细胞及Vδ2 T细胞比例,并检测Vδ1 T细胞表面Foxp3表达情况及Vδ2 T细胞穿孔素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为(1.45±0.52)%,Vδ2 T细胞比例为(5.46±1.42)%;健康对照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为(2.62±0.89)%,Vδ2 T细胞比例为(0.93±0.34)%;与健康对照相比,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而Vδ2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Foxp3表达水平(2.45±1.32)%较健康对照(6.82±2.14)%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穿孔素表达水平(32 73±11.74)%较健康对照(21.73±7.42)%相比显著降低(P<0.01).随着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级的升高,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随着病情严重性的增加,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2 T细胞比例逐渐降低(P<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升高且免疫抑制作用增强,而Vδ2 T细胞比例降低且杀伤功能减弱,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欧阳书睿;郑兴斌;梁金龙;谢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农村老年人便秘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60岁以上老年人经常发生便秘者占28% ~50%[1].焦虑影响便秘的发生[1],反之,老年人经常便秘,影响其心理情绪.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老年人的便秘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2年9~11月唐山市玉田县吕绪庄村居委会所属社区(即自然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各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语言表达力下降,沟通能力差者,拒绝参加调查及调查时不在家者)[2,3].自然村共有138名老年人,符合人组条件的老年人125人,回收有效问卷125份(100%).男54例,女71例.年龄60 ~98岁,平均(70.24±8.446)岁.

    作者:张立坤;宋琼;陈长香;赵佳;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硝普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Meta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对比硝普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硝普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5.1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7个随机对照试验和4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漏斗图呈不对称性分布,提示可能与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有关.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降低血浆脑钠肽及内皮素上优于硝普钠;②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及每分输出量(C0)上优于硝普钠;③在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上,新活素与硝普钠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活素可能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但因入选文献的质量较低,有待纳入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行更有说服力的探究.

    作者:龚博君;李自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尿酸、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AIS患者148例作为病例组,参照Adamas分类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大面积AIS)与对照组(非大面积AIS),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正常组,均检测血清UA、IL-6、hs-CRP水平,分析三者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实验、对照组患者血清UA、IL-6、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对照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PACHE)Ⅱ评分高于正常组患者(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NIHSS评分、AP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UA、IL-6、hs-CRP与NIHSS评分、AP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UA、IL-6、hs-CRP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AIS患者UA、IL-6、hs-CRP水平显著增高,其增高幅度与预后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杜更胜;李辉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通过向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大鼠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凝胶致敏,并采用OVA雾化吸入激发形成哮喘模型每次激发前2h给予甘草次酸组大鼠10 mg/100 mg甘草次酸灌胃,哮喘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0.1 ml/100 mg灌胃.后一次激发完成后24 h内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白细胞介素(IL)-13、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收集三组BALF对细胞沉渣进行瑞氏染色,并按照白细胞种类进行计数.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判定哮喘模型组、甘草次酸组造模成功;甘草次酸组较哮喘模型组中性粒细胞表达相对上升,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较哮喘模型组相对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5);哮喘模型组血清IgE、IL-13、TNF-α表达水平高,甘草次酸组居中,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正常对照组IL-18表达水平高,其次是甘草次酸组,哮喘模型组低(P<0.05).结论 甘草次酸通过选择性诱导成熟T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抑制IgE、IL-13、TNF-α炎症因子表达,有效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产生,发挥平喘功效.

    作者:林香花;冯可青;郑素歌;钱皓瑜;陈卓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保护软骨细胞研究进展

    正常关节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其中软骨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基质,是成熟软骨组织内唯一的细胞类型,它在软骨损伤及重塑过程中起到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软骨细胞的凋亡与骨关节炎(O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保护软骨细胞对软骨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OA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关节病,属于中医学“骨痹”、“痹证”范畴,目前西医以非甾体类药物消炎止痛为主,西药治疗OA等疾病主要通过抗炎等方式,较少涉及对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而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及复方对软骨细胞损伤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价值[2],本文对中药保护软骨细胞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琼;秦思;张小鸿;徐先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CT特点及相关因素

    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1],老年人肺结核较青年人上升明显,而且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更加复杂,致使误诊及漏诊较多,导致其更易传播.本文探讨老年肺结核的CT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50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60~ 84(平均69.1)岁;主要症状为咳嗽、少痰,消瘦,低热,胸痛,其中5例咯血,4例痰中带血.

    作者:张敬华;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内皮素-1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内皮素(ET)-1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认定存在认知障碍的重叠综合征患者98例作为病例组,不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IF-1α和ET-1水平与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末梢血氧饱和度与HIF-1 α和ET-1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HIF-1α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不同MMSE评分及不同末梢血氧饱和度的病例组患者血清HIF-1α和ET-1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清HIF-1α和ET-1存在正相关,且血清HIF-1α和ET-1与重叠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与末梢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临床应予重视.

    作者:戈艳蕾;李立群;付爱双;王红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治疗组(多奈哌齐0.001 g/kg),BYHWD高、中、低剂量组(BYHWD 37.06、18.53、9.26 g/kg),另选6只C57BL/16J小鼠分为对照组,各组连续治疗35 d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海马APP、Aβ1~42、Aβ1~40和血清Aβ1~40水平,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组织形态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RAGE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RAGE、VCAM 和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YHWD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海马形态结构,明显降低海马APP、Aβ1~42和aβ1 ~40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β1~40水平(P<0 05),明显降低海马RAGE、VCAM和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BYHWD通过抑制RAGE表达来改善AD小鼠海马的形态结构.

    作者:周忠光;费洪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MLN2238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MLN2238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按照MLN2238终浓度0、25、50、75、100 nmol/L分为5组,处理24、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各孔吸光值并计算存活率以评价MLN2238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处理48 h后经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1TC)和碘化丙啶(PI)双标或PI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相同作用时间(24、48或72 h)下,随着MLN2238浓度的增加,MLN2238处理后BGC-823、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 05);相同MLN2238浓度(25、50、75或100 nmol/L)情况下,除100 nmol/L MLN2238作用24 h和48 h的BGC-823细胞存活率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随MLN2238作用时间的延长,MLN2238对BGC-823、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基本呈递增趋势(P<0.05);MLN2238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48 h后,除75、100 nmol/L MLN2238作用BGC-823细胞各周期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随MLN2238浓度的增加,BGC-823、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均升高,S、G2/M期细胞比例降低,且MLN2238的促凋亡效应和促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 05).结论 MLN2238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阻滞,MLN2238的以上作用与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有关.

    作者:郭锰;万里新;张成辉;徐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庭支持与合肥市老年人养老选择及影响因素

    家庭支持主要是指家庭的其他成员为某个人(如父母)所提供的帮助,这些帮助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三部分[1].本研究旨在了解家庭支持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

    作者:谢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行PCI术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840例,按年龄分为中年组(46 ~59岁)、老年组(60~74岁)及高龄组(≥75岁),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患者行PCI术加术后依诺肝素抗凝治疗,非抗凝组术后不进行依诺肝素抗凝.比较各年龄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并对术后1年内MACCEs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各年龄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体重、C型病变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显著(P<0.05);住院期间及PCI术后1年内不同年龄组患者MACCEs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各年龄组间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患者中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显著,且高龄组>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中的抗凝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抗凝组(P<0.05),而中年组中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诺肝素抗凝不会降低PCI术后MACCEs的发生率,但会增加老年及高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对PCI术中无高危因素的患者无需行依诺肝素抗凝治疗.

    作者:李向欣;王占启;贾辛未;陈春红;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环压力泵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实验兔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循环压力泵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 将具有ASO的24只实验兔,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2只,A组用循环压力泵对右下肢进行泵血,B组为循环压力泵未对右下肢股动脉进行泵血.穿刺股动脉,收取所需血液行生化检查.在压力泵大转速(150 r/min)的转速下,收取血液行生化检查.以转速50 r/min,启动压力泵,持续给实验兔泵血1h,术后再次抽出所需血液行生化检查,测量右下肢远端股动脉平均容积流量与平均血流速度;测量右下肢远端皮温;测量实验兔右下肢末端氧饱和度.结果 ①体外泵血前后K+、血常规、血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体内泵血前后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内泵血前后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B两组体内泵血后平均容积流量与平均血流速度、右下肢远端温度差异、右下肢远端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在大转速时,循环压力泵对血液生化无影响;②在一定的转速的范围内,循环压力泵对ASO兔股动脉泵血,未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③循环压力泵是一种有效的改善ASO兔下肢动脉血液供应的方法.

    作者:何崇武;陈婧;赵艳平;刘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