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杨建全
由于结肠癌早期缺乏症状难以诊断,发现时多已进入晚期,预后差、存活率低.结肠癌组织中存在一小部分具有诱导肿瘤发生、增殖,促进肿瘤迁徙、转移的特殊细胞,称为结肠癌干细胞(CCSCs),研究CCSCs的相关生物学特征,可以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一种全新的手段.
作者:陈方军;刘玉兰;张育军;孙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CD31 +/CD42b-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42例,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29例,三支及多支病变组31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血浆内皮微粒CD31+/CD42b-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内皮微粒、CIMI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CD31 +/CD42b-内皮微粒水平及CIMT明显升高[(1 307.29 ±382.68) mmol/L vs(835.98±260.85)mmol/L;(0.98±0.13)] mm vs(0.83±0.11)mm,P<0.05].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CD31+/CD42b-内皮微粒水平及CIMT明显增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1 +/CD42b-内皮微粒水平及CIMT增厚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独立正相关(OR=2.330,95% CI:1.635 ~6.356;OR=3.957,95% CI:1.125~4.784,P<0.05).结论 血浆内皮微粒CD31 +/CD42b-水平及CIM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内皮微粒及CIMI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权晓慧;王聪霞;李毓杰;石昭昭;秦少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肾化浊方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快速老化鼠(SAMP)8空间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9月龄健康雄性SMAP8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SAMP8组、安理申组、益肾化浊方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SAMR1作为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安理申(30 mg/kg)、益肾化浊方(20g/kg)或等体积0.9%生理盐水,2次/d,连续14 w.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RT-PCR、Western印迹检测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蛋白(PS1)基因和GSK-3β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MP8组游泳总路程、逃避潜伏时间、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和APP、PS1基因及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游泳速度显著降低(P<0.01),超微结构损伤明显;与SAMP8组比较,安理申组与益肾化浊方组游泳总路程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游泳速度亦显著加快(P<0.01),同时显著减轻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此外,安理申可显著下调GSK-3β蛋白表达(P<0.01),益肾化浊方可显著减少神经元凋亡数目(P<0.01),同时下调APP、PS1基因表达(P<0.01);组别和训练天数对逃避潜伏时间、总路程、穿越平台次数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 益肾化浊方可有效提高SAMP8的空间记忆能力,抗神经元凋亡并保护神经元超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PP、PS1基因和GSK-3β蛋白的表达相关.
作者:宋宛珊;张玉莲;周震;张琳琳;韩文文;王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0例,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病变组(172例)和对照组(7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脉病变组分为轻度组(69例)、中度组(57例)和重度组(46例),比较各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SCV) 、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D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并分析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脉病变组24 h SCV、24 h DCV、dSCV、dDCV、nSCV以及nD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 h SCV、dSCV和nSCV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脉病变程度越重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标越高,且24 h SCV、dSCV和nSCV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张炜;党爱民;张澍;张云;赵杰;黄晓青;华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高分辨率CT(HRCT)半剂量SAFIRE迭代重建和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图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 初次扫描进行5 mm FBP重建,随访剂量降低一半,进行半剂量5 mm FBP重建、半剂量5 mm SAFIRE重建、半剂量2 mm SAFIRE重建,分别在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主观质量评分、病变显著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常规剂量5 mm FBP重建图像相比,半剂量5 mm FBP重建、半剂量2 mm SAFIRE重建纵隔窗及肺窗图像噪声明显增大,信噪比及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半剂量5 mm SAFIRE重建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部HRCT半剂量SAFIRE迭代重建和常规剂量FBP重建图像相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可名;王小红;孙世元;刘淑霞;杨立强;陈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荧光吞咽功能检查(vFSS)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初步筛查中的作用及预见性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仅做常规吞咽功能评定、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电针治疗;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入院24h内进行VFSS进行初步筛查,针对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预见性治疗,即早期电针治疗,并采用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进行吞咽训练.结果 干预组经过VFSS评估后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P<0.05);采用电针加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其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组通过VFSS可较为准确判断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针对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给予预见性治疗,采用电针联合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进行吞咽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梁艳桂;吴海科;谭峰;许雪华;卢婉敏;吴怡卿;陈景梅;张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老年人因退休等原因收入相对减少,长期大量的医疗费用支出导致经济压力增大,影响对健康的维护.经济状况影响心理健康[1],老年人因病致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同时因贫致病形成恶性循环[2].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医药费用支出和健康状况的关系.
作者:郝阿月;王奇;陈长香;李淑杏;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78例,行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分析CT和MR造影图像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肠壁形态,并与手术或内镜病理检查(金标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 与金标准比较,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均能排除非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20例),且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4.8%和96.6%,准确度分别为96.2%和97.4%,特异度均为100%,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符莉莉;李长清;周洁;黄淑芳;许海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其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纳入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43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人群50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CRP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受试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AD及VD组总胆固醇(T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A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VD组及对照组(P<0.05);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VD组及对照组(P<0.01),且VD组高于对照组(P<0.01);AD组及VD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AD组与V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老年期痴呆患者可能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TC、HDL-C与LDL-C可能对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尚不确定.
作者:侯燕;陈民;王金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龄住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及跌倒坠床风险现状.方法 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量表对该院老年病科163例住院高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的平均总分为(78.83±21.38)分,生活基本自理率达72.40%;女性住院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高于男性,少数民族住院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汉族老人强;住院高龄老人跌倒坠床风险评分的平均总分为(52.76±15.94)分,有跌倒坠床风险的占87.10%.结论 半数住院高龄老人可以生活自理但跌倒坠床风险较高,预肪住院高龄老人跌倒坠床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作者:胡静;杨丽萍;靳喜琴;王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房血栓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选择该院收治的非瓣膜病AF患者423例,根据其左房是否发生血栓分为左房血栓组和未发生左房血栓组;采用CHADS2评分系统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进行危险分层,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对左房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3例非瓣膜病AF患者进行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发现65例(15.36%)发生左房血栓;患者CHADS2评分显著低于CHA2DS2-VASc评分(P<0.05);秩和检验显示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患者危险分层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CHADS2评分系统(P<0.05);随着CHADS2评分系统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危险的增加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比例逐渐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左房内径≥38 mm及射血分数≤40%是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CHA2DS2-VASc评分是导致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能够预测非瓣膜病AF患者左房血栓的发生,其预估价值明显优于CHADS2评分.
作者:韩佳;王云飞;王佳旺;吕峰峰;吴华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灌注液中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 2014年在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0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手术中灌注液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有1例术后发生眼内炎,对照组术后没有眼内炎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中灌注液内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预防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没有明显作用.
作者:张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便秘可引起老年人腹痛、腹胀、烦躁等各类不适,长期便秘者还可诱发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1-3],也会引起相应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便秘现状及日常生活能力(ADL)与便秘的相关性.
作者:刘芳;陈长香;李淑杏;李丹;赵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该市糖调节受损(IGR)及2型糖尿病(T2DM)患病情况及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6~9月选择该市常住居民7000人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资料完整者进行数据分析.在筛查出的IGR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研究,根据有无进行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对两组进行3个月观察.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2h血糖(OGTT2 h PG)水平,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对调查中的资料完整者6 378人进行统计分析,检出T2DM患者1 078例(16.90%),其中新诊断病例259例(24.03%),检出IGR患者463例(7.26%);对检出的IGR和T2DM患者进行分组分析,IGR组和T2DM组男女比例、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C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NGM)(P<0.05),T2DM组FPG、TC、TG水平显著高于IGR组(P<0.05);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FPG、OGTT 2 h PG、HbA1c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MI、舒张压、收缩压和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市T2DM患病形势严峻,社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IGR患者FPG、OGTT 2 h PG、HbA1c指标,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和血压,疗效确切,对降低T2DM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琼;朱红芳;潘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抑郁现状和相关因素.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居民377例,其中抑郁者130例,无抑郁者247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结果 与无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女性、抑郁家族史、无配偶、脑卒中家族史所占比例明显升高,HAMD评分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家族史、抑郁家族史、女性、无配偶是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开展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抑郁状态筛查,对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爱芳;朱桂萍;杨萍妹;张培丽;周晓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转复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与P波离散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60例为房颤组,测定血浆BNP水平,房颤转复后24 h内查12导联心电图,追踪随访6个月,根据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亚群(28例)和未复发组亚群(32例);另选取同期经体检、生化、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既往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史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离散度.结果 复发组亚群和未复发组亚群患者转复前血BNP值高于转复后和对照组(P<0.05),复发组亚群转复前血BNP值高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复发组亚群转复后血BNP值高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复发组亚群P波离散度大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房颤组血BNP与P波离散度呈正相关(r=0.811,P<0.05).结论 房颤患者血BNP与P波离散度呈正相关,血BNP有望成为预测房颤复发的参考指标.
作者:桂乐;朱健华;吴翔;秦晓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治疗组(多奈哌齐0.001 g/kg),BYHWD高、中、低剂量组(BYHWD 37.06、18.53、9.26 g/kg),另选6只C57BL/16J小鼠分为对照组,各组连续治疗35 d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海马APP、Aβ1~42、Aβ1~40和血清Aβ1~40水平,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组织形态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RAGE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RAGE、VCAM 和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YHWD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海马形态结构,明显降低海马APP、Aβ1~42和aβ1 ~40水平,明显升高血清Aβ1~40水平(P<0 05),明显降低海马RAGE、VCAM和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BYHWD通过抑制RAGE表达来改善AD小鼠海马的形态结构.
作者:周忠光;费洪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日常生活能力(ADL)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研究旨在了解唐山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与ADL.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2年9~11月选取唐山市路北区乔屯办事处下属的各居委会所属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疾病、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者,表达不清、沟通障碍者,拒绝调研者,调查时外出居住者)[2]1 581人,回收有效问卷1500份(94.88%).
作者:尹文瑜;宋琼;陈长香;李淑杏;任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CETP遗传多态性位点I405V与海南汉族脑梗死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317例海南汉族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305例海南省汉族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利用Snapshot的方法检测CETP基因I405V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在组间的分布情况.结果 I405V的AA、AG、G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实验组中为23.66%、47.63%、27.71%,在对照组中为16.07%、48.20%、35.74%,组间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A和G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为40.30%和60.03%,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47.48%和52.5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405V与海南汉族脑梗死关联性密切,有望成为脑梗死的分子预警指标.
作者:梁培日;龙登毅;张应魏;朱福连;胡鸿炜;陈元椿;张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P38 MAPK通路在老年卵巢癌化疗药物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对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38 MAPK、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耐药相关蛋白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25例老年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和32例老年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治疗前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38 MAPK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复发性卵巢上皮癌(P<0.01),而Survivin、ERCC1、GST-π的表达则明显低于复发性卵巢癌组(P<0.01),P38 MAPK与Survivin、ERCC1、LRP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但与GST-π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化疗抑制了P38 MAPK信号通路,增加了Survivin、ERCC1、GST-πrr的表达,进一步导致了耐药性的发生,P38 MAPK信号通路开通可能是改善卵巢癌化疗效果的理论途径.
作者:王素琴;安红军;徐胜东;常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