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冰;丛培玮;王轶蓉;吴兆利
目的:探讨血管狭窄与老年性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状况的关系。方法纳入160例该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白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了解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分析血管狭窄与老年性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60例老年性脑白质疏松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73例(45.6%)。认知障碍组患者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年龄、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及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受教育年限短、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及血管狭窄严重是老年性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轻度脑白质疏松与中度组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MMSE总得分高于重度组( P<0.05),重度组血管狭窄程度得分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血管狭窄程度得分高于轻度组(P<0.05)。血管狭窄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逐渐降低(P<0.05)。结论老年性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临床上对该类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作者:付慧霄;任兆波;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62例,另取同期的膀胱囊肿患者术后正常膀胱组织60例进行对照,检测cyclin D1和MMP-2在各组的表达,记录并对比结果后分析二者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的cyclin D1 mRNA与MMP-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P<0.05)。癌症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is~T1期,癌症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 P<0.05)。肿瘤直径>3 cm的cyclin D1 mRNA表达显著高于≤3 cm者,肿瘤分级为Ⅲ级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显著高于Ⅰ~Ⅱ级者,肿瘤分期为T2~T4期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Tis~T1者,有淋巴结转移的cyclin D1 mRNA及MMP-2 mRNA 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组织cyclin D1 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呈正相关,MMP-2 mRNA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临床可考虑通过监测二者的表达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
作者:牛俊豪;王俊勇;张君;张凯;范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接近3%,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是女性性生活的前奏,对性高潮的出现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由于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对丈夫缺乏吸引力,产生自尊心受损、无助、自我价值感降低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终影响性行为观点,并有意无意地回避性生活,严重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国传统的“性禁锢”思想,使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羞于向医护人员咨询性生活方面的知识。有些患者不知道乳腺癌治疗期间或术后是否可以有性生活〔2〕;有些患者认为五十多岁了,不应该有性生活〔3〕;有些担心术后进行性生活会加重病情或导致乳腺癌的复发〔4〕;更有甚者误认为癌症会传染而禁欲〔5〕。乳腺癌患者关于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往往来自于周围亲戚朋友的口耳相传,很多不正确的信息交流会导致错误观念的产生,性知识的匮乏成为乳腺癌患者恢复健康性生活的大障碍〔6〕。本研究运用品管圈(品质、管理、循环, QCC )的管理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性生活的正确认识。
作者:吴友凤;罗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膏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hESCs)增殖功能,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SCs,细胞贴壁达75%后对细胞纯度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6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8 mol/L龟鹿二仙膏组及雌二醇组,各组细胞无血清培养同步化24 h后,选取24 h、36 h、48 h分别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F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FN蛋白含量。结果细胞波形蛋白鉴定阳性率达95%。龟鹿二仙膏含药血清对hESCs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在培养36 h、48 h后能显著上调细胞增殖率。 FN mRNA及蛋白表达在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作用72 h后上升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与雌二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10-4 mol/L龟鹿二仙膏可显著促进 hESCs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FN 表达,可能与其治疗女性生殖健康机制相关。
作者:尚冰;丛培玮;王轶蓉;吴兆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对其选择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并建立关系模型。方法采用老人多维健康综合评估问卷对北京市2家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状况可直接正性影响老年人决定能力。结论老年人长期照顾提供方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其决定能力。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人体成分分析作为人体基本状况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预测、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伴随增龄,中老年人的人体成分亦呈明显变化,其中以脂肪增多与骨骼肌减少为主,而两者的内分泌功能与老化过程相关疾病的发生紧密相连。本文旨在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为老化过程中人体成分变化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好地发挥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张红梅;宋巍;孙惠杰;姜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EV)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 BEV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输血量、不良反应及48 h再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77.27%(34/44),二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分别为(32.58±2.94)h和(1.82±0.38)U,均低于对照组〔(39.76±3.08)h和(2.63±0.41)U,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及48 h再出血总发生率为29.55%(13/44),低于对照组〔47.73%(21/4),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 BEV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止血时间缩短、输血量下降,且不良反应及再出血率显著降低,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黄志养;朱丽明;金捷;朱方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典型病理变化为脑区神经细胞间出现大量老年斑(SP),神经元胞体中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等〔1〕。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已经成为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一方面,Aβ可引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进而导致DNA损伤、钙离子( Ca2+)内流、氧化应激等变化,推进AD神经退行性变进程〔2〕。另一方面,病理性Aβ沉积还可通过激活钙通道触发内质网及线粒体应激反应引起细胞凋亡、突触完整性破坏和细胞膜功能丧失,导致记忆能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3〕。
作者:钟欣;刘明妍;魏敏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的浓度在老年糖尿病( DM)肾病( DN)初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DM患者25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依照Mogensen分期将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 Cys 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Cys C升高不明显(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和临床 DN组Cys C明显升高(P<0.05);Cys C与UAER、BUN和SCr呈正相关。结论 Cys C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恩杰;关平;赵洪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和中青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发病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7例和老年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均有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并发症情况( P<0.05);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腺癌较多、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比例较高、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较浅、生存时间较长(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初潮以来月经一向不规律、阴道不规律出血、并发症、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组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为高中度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手术病理分期早,预后较好。
作者:陈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4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疗程为8w,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4w、8w 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8 w后匹伐他汀组HDL-C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HDL-C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升高HDL-C,安全性良好。
作者:吴木富;容凯文;梁雪英;余泽洪;陈林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 Hcy及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0有颈AS (CAS)斑块89例,无CAS斑块31例,有CAS斑块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CAS斑块患者(P<0.05);有无CAS斑块患者hs-CRP和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重度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 P<0.05);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 P<0.05);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36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浆Hcy水平与 IMT呈正相关(r=0.817,P<0.05)。结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高度表达,其与疾病程度有关,可作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病情、疗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康桂兰;景增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了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和上皮型钙黏蛋白( E-cadherin)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78例大肠腺癌、42例大肠腺瘤和20例距肿瘤边缘5 cm的癌旁黏膜组织中HIF-1α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2.8%)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织(38.1%)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5%);E-cadherin 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8.7%)明显低于大肠腺瘤组织(76.2%)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00%)。 HIF-1α和E-cadherin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异常均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均<0.05)。结论 HIF-1α和E-cadherin蛋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及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远;徐放;解志娟;高志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行冠脉造影术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冠脉造影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针对性循证治疗( EbN)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全部患者冠脉造影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 TEG)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4.08%)发生血管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16.32%)发生血管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例(4.08%)血液凝固性降低,对照组有8例(16.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进行EbN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欣;屈宝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卵巢癌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两组,每组30例。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 h内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ASA分级、液体入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 D组显著低于 N组( P<0.05),苏醒期躁动、术后6 h内谵妄发生率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在老年卵巢癌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并且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6h内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敏;张满和;徐凯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对进展期老年喉咽部肿瘤患者器官功能保留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0例进展期老年喉咽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进展期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等以及咽瘘及器官功能保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控制率、5年总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咽瘘发生及器官功能保留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老年喉咽部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能够有效保留患者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磊;阎朝晖;陶树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和细胞纤维连接蛋白( cF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和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血清MMP-9和 cFN水平,比较不同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9和 cFN水平的差异,分析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cFN水平与年龄、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血清MMP-9和cF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出血组血清 MMP-9、cFN水平高于中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高于少量出血组(P<0.05);脑室出血组血清MMP-9、cFN水平高于脑叶出血组,而脑叶出血组上述指标高于基底节出血组(P<0.05);脑出血组 MMP-9、cFN水平与年龄、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MMP-9及cFN 水平可间接反映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早期对其含量测定可辅助 CT 判断病情。
作者:董娜;张雪青;穆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龄大鼠永久局灶性胡须体觉皮层缺血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5只老龄大鼠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处理组(20 mg/kg)。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于显微镜下结扎大脑中动脉数根分支构建局灶胡须体觉皮层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0、6、24、48 h分别以生理盐水及阿托伐他汀灌胃。造模后72 h应用苏木精-伊红( HE)染色检测脑组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缺血区周围细胞凋亡及坏死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区周围Caspase-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对老龄大鼠72 h后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缺血区周围Caspase-3表达有关。该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后72 h的VEGFR-1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老龄大鼠胡须体觉皮层缺血后72 h的Caspase-3表达起着较好的抗凋亡作用。
作者:张云云;黄玲玲;王滨;洪侃;万鹤鸣;陆守荣;丁新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 CLPB)在老年患者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部择期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CLPB和静脉自控镇痛( PCIA)组,每组40例。术前30 min所有入选病例均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并行腰麻,术后每12 h予以帕瑞昔布钠20 mg静注。 CLPB组手术开始后腰丛予0.25%罗哌卡因30 ml,手术结束后接镇痛泵,药物配方为0.125%盐酸罗哌卡因300 ml,维持量4 ml/h,单次追加剂量3 ml,锁定时间30 min。于假体安置完成后于关节囊、臀中肌、切口周围浸润注射0.125%罗哌卡因50 ml(含地塞米松10 mg)后逐层关闭切口。 PCIA组镇痛液配方为地佐辛注射40 mg+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12 mg,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50 ml,手术结束后首次剂量予地佐辛5 mg,维持量2 ml/h+单次追加剂量1.5 ml,锁定时间30 min。观察术后1~5 d功能锻炼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副作用(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功能锻炼质量评分。结果 CLPB组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的 VAS及Ramsay评分低于PCIA组(P<0.05);术后功能锻炼前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与 PCIA 组比较明显偏少(P<0.01);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CIA组(P<0.01);完成功能锻炼质量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结论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应用CLPB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辛典;江琦;吴宝华;张思甜;周丽华;杨进辉;翟中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人群,当肿瘤发生转移后易导致病理性骨折。目前对于该病省内新治疗方法为预行粒子植入后并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但针对此类特殊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康复问题鲜有报道,本文就2例此类特殊患者的康复治疗作一总结报道。
作者:李琳;卢克己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