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凤;罗凤
目的:探讨有规律的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帮助。方法36名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训练组( n=18)和对照组( n=18),使用IsoMed 2000等速仪对训练组进行为期8 w的优势侧踝关节等速训练。在干预前后,使用BIODEX平衡系统对优势侧进行单脚站立平衡评估,包括前后、左右、整体稳定指数和优势侧踝关节等速肌力。结果训练组力量值(背屈,跖屈,外翻和内翻)和稳定性指数(左右和整体)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踝关节力量锻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但是对人体前后方向稳定性改善效果不佳。
作者:廖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少数民族集聚地方人群(撒拉族、东乡族、回族、保安族)脂肪肝的发病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检测6400例体检人群血清生化指标,结合血压测定及并腹部B超检查。结果该体检群体检出脂肪肝909例,占14.2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P<0.01);其中撒拉族占10.00%、东乡族占15.90%、回族占16.72%、保安族占14.40%,常见病的检出依次为高脂血症占16.28%、高血压占16.06%、肥胖症占14.89%、脂肪肝占14.20%,高尿酸血症占12.19%和高血糖占11.28%。其中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 TG)、高总胆固醇( TC)、肥胖、高尿酸血症等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众多疾病密切相关性,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保健意识,使脂肪肝的发病及与疾病的相关程度得以减低。
作者:阿赛古丽;贺猛;张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1号基因( 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BRCA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患者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27.1%)明显高于其癌旁乳腺组织(0,P<0.05);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率(54.2%)明显低于其癌旁乳腺组织(100%,P<0.05);BRCA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 P<0.05)。结论BRCA1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原因之一,BRCA1蛋白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冬霞;蔡晓燕;高建芝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的浓度在老年糖尿病( DM)肾病( DN)初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DM患者25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依照Mogensen分期将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 Cys 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Cys C升高不明显(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和临床 DN组Cys C明显升高(P<0.05);Cys C与UAER、BUN和SCr呈正相关。结论 Cys C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恩杰;关平;赵洪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尿关节软骨标志物Ⅱ型胶原羟基端交联肽(CTX-Ⅱ)水平与椎间盘退变(IVDD)及骨性关节炎(O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 IVDD和 OA患者各50例,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firrmann 分级标准和 Kellgren/Law-rence( K/L)评分标准分别对IVDD和OA患者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TX-Ⅱ表达水平,并分析患者分级与CTX-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IVDD组和OA组尿中CTX-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IVDD组与OA组无显著差异(P>0.05);IVDD组及OA组患者尿中CTX-Ⅱ水平随分级增加而增加(F=66.161,42.223,P<0.05),且存在相关性(r=0.605,0.754,P<0.05)。结论血清 CTX-Ⅱ表达水平随 IVDD 和OA病情加重而升高,可以作为评估IVDD和OA病变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爱萍;刘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患者的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VT的临床表现差异及心电图的复杂多样,初诊误诊率高。结论应提高对IVT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一旦确诊需尽快行射频消融术。
作者:张美微;曲莉;王晔玲;李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行冠脉造影术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冠脉造影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针对性循证治疗( EbN)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全部患者冠脉造影术前后行血栓弹力图( TEG)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4.08%)发生血管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16.32%)发生血管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例(4.08%)血液凝固性降低,对照组有8例(16.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冠脉造影术进行EbN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欣;屈宝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在星形胶质细胞内加入尼古丁后能否激活细胞内α7尼古丁乙酰胆碱能受体( nAChR)以及激活的α7nAChR 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降解作用。方法分离新生乳鼠大脑皮质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纯化、传代,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的纯度。凝胶银染方法鉴定寡聚体聚集情况。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激动剂组、拮抗剂组以及 Aβ组激动剂+Aβ组、拮抗剂+Aβ组,用蛋白印迹法检测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激活细胞内受体后对Aβ的降解作用。结果经过传代培养细胞得以纯化。体外制备好的 Aβ1~42除了含少量的未聚集的单体(4 kD)外,主要以二聚体、三聚体、九聚体等不同聚集形式的寡聚体存在。尼古丁组与对照组相比α7nAChR表达明显升高(P<0.01),尼古丁组与拮抗剂组相比α7nAChR表达升高(P<0.05);收集的蛋白与上清液,尼古丁组与Aβ组相比Aβ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激动剂+Aβ组与拮抗剂+Aβ组相比Aβ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尼古丁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内的α7nAChR,激活的α7nAChR对 Aβ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 AD)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作者:孔欣;禹文峰;官志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对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良性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 C呼气检查,依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观察组)和Hp阴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类型、胃黏膜病理特征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47例,黏膜类型:胃窦型41例,小肠型2例,泌酸型4例;对照组112例,黏膜类型:胃窦型100例,小肠型5例,泌酸型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黏膜糜烂28例,腺体萎缩9例,肠上皮化生16例,异型增生8例,淋巴滤泡14例;对照组黏膜糜烂10例,腺体萎缩5例,肠上皮化生10例,异型增生17例,淋巴滤泡3例。观察组慢性炎症6例,浅表性炎症28例,萎缩性炎症13例,其中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22例;对照组慢性炎症59例,浅表性炎症42例,萎缩性炎症11例,其中轻度65例,中度35例,重度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Hp感染与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改变密切相关,易导致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淋巴滤泡形成及重度炎症反应。
作者:吴善斌;于晓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系统评价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RCTs,871例Ⅰ~Ⅲ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在5年生存率〔RR=1.03,95%CI (0.95,1.12)〕、局部复发率〔RR=0.57,95%CI(0.30,1.06)〕、远处转移率〔RR=1.02,95%CI(0.59,1.7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方面〔RR=1.13,95%CI(1.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放化疗联合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和远处脏器转移率,可能会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其远期疗效尚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证实。
作者:马文;蔡辉;蔡宏懿;张利娟;闫春梅;缪国英;胡永果;王建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麻醉科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5例,对照组患者65例,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观察组患者行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苏醒期间,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7.06%,优于对照组的16.9%(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Ramsay 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T2及 T3时观察组的 SDP、DBP及 H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减少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改善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肖志勇;李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膏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hESCs)增殖功能,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SCs,细胞贴壁达75%后对细胞纯度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6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8 mol/L龟鹿二仙膏组及雌二醇组,各组细胞无血清培养同步化24 h后,选取24 h、36 h、48 h分别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F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FN蛋白含量。结果细胞波形蛋白鉴定阳性率达95%。龟鹿二仙膏含药血清对hESCs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在培养36 h、48 h后能显著上调细胞增殖率。 FN mRNA及蛋白表达在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作用72 h后上升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与雌二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10-4 mol/L龟鹿二仙膏可显著促进 hESCs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FN 表达,可能与其治疗女性生殖健康机制相关。
作者:尚冰;丛培玮;王轶蓉;吴兆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 CAD)患者外周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及抗体的改变及与促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CAD患者46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OX-LDL及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 OX-LDL 水平与OX-LDL抗体呈现显著正相关(r=0.630,P<0.001),同时OX-LDL水平与TNF-α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r=0.747,P<0.001)。结论 OX-LDL及其抗体在CAD患者外周的中表达升高,且与促炎因子TNF-α正相关,OX-LDL可用于CAD辅助诊断。
作者:张红岩;卢玉娟;戎秀格;任彩丽;刘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年龄、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体重指数( BMI)、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min)、低血氧饱和度(SaO2)等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2例鼾症患者,对睡眠初筛诊断仪记录所得数据选取依AHI诊断为OSAS患者的年龄、AHI、BMI、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及低SaO2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与低 SaO2、AHI与BMI、AH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BMI与鼾声指数呈正相关;年龄与AHI、年龄与鼾声指数、年龄与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间、AHI与低 SaO2呈负相关。结论OSAS患者的严重程度、鼾声的大小及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累积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出现低SaO2的点位则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作者:胡华元;郭禹标;林雨苗;赖素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髋部大手术患者股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髋部大手术患者入院24 h内、术后1 d、3 d、7 d、14 d检测血浆 D-二聚体及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发生率及股动脉硬化程度。结果78例髋部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为16.7%,发生DVT与非DVT患者年龄、体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二聚体术后含量逐渐增高,术后3 d、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DVT的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非DVT患者(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和VTE之间有潜在联系,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易并发DVT的可能性。
作者:单立军;付尧;梁国欣;郭彬;安显鸿;郑佳;韩宪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该院心内科就诊的198例老年CHD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受试者分别测定血清血脂指标,并且进行冠脉造影Gesini评分法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价。分析血清血脂水平与老年CH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老年CHD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但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po)A和Gesin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老年CHD患者心脏功能分级不同,TC、TG、LDL-C、HDL-C、FFA、Apo A 和 Gensini 积分显著不同(P<0.01);Gensini 积分与 TC、TG、LDL-C、FFA、Apo A1和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YNHA)分级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 CHD患者血清 HDL-C水平显著降低,与左心室功能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可作为老年CHD心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郑香妮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近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急诊PCI治疗的STEMI住院患者12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60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68例)。比伐卢定组:球囊扩张罪犯血管病变后,静脉注射0.75 mg/kg比伐卢定,在3~5 min内推注完毕后再植入支架。术后以维持量1.75 mg· kg-1· h-1微量泵泵入4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射10μg/kg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同时再注射普通肝素100 U/kg,然后以0.75μg· kg-1· min-1持续静脉滴注替罗非班36 h。观察两组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灌注评分(TMPG);并观察两组术后24 h、1个月内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TIMI、TMPG及24 h、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1个月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单独应用比伐卢定治疗效果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似,但可显著减少术后1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并且TIMI评分中高危的STEMI患者获益更高。
作者:李慧娟;徐会圃;刘长梅;张伟伟;郭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外周血血清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及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UC患者41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患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PCT、CRP及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CT、CRP及IL-6对UC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 与 CRP 和 IL-6均呈正相关(P<0.05);血液 PCT、CRP 和 IL-6水平预测 UC 的佳截断值分别为0.15μg/ml、93.25 mg/ml与164.71 ng/ml,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65(0.781,0.971)、0.824(0.716,0.934)、0.916(0.869,1.000),且对应的约登指数大。结论老年UC患者外周血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在诊断UC疾病进展上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聂军;袁晓梅;吴伟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采取手术治疗的PTC患者68例。取PTC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Western 印迹检测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NF-κB表达与PTC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F-κB mRNA及NF-κB 蛋白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05)。 PTC癌组织的NF-κB /β-actin mRNA 以及NF-κB蛋白/GAPDH的灰度比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05)。 NF-κB阳性表达在PTC癌组织中主要为阳性及强阳性,而在癌旁组织中则主要为弱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F-κB 阳性表达与 PTC患者的肿瘤直径、颈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0.667,0.709,0.691;均 P<0.05)。结论 NF-κB在 PTC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且 NF-κB 的高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联系密切,在PTC患者疾病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张振华;张荣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对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 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40只 SPF级成年雄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EX组和育亨宾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通过尾静脉注射5 mg/kg的脂多糖建立脓毒血症 AKI模型,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EX组于造模前10 min尾静脉注射10μg/kg DEX,育亨宾组在DEX组基础上前30 min腹腔注射1 mg/kg育亨宾。光镜下对各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美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IL)-1β、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模型组肾组织呈现明显的炎症性损伤,DEX预处理组损伤较模型组显著减轻,而育亨宾组较DEX预处理组进一步加重;模型组较假手术组IL-1β和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而DEX预处理可明显降低AKI大鼠的IL-1β和MDA水平,提高SOD水平(P<0.05)。结论 DEX预处理可减轻脓毒血症AKI大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α2受体有关。
作者:刘晶晶;武懿;王卫正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