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入虹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肝治疗患者家庭功能与自我感受负担( SPB)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SPB量表对92例老年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150.18±6.85)分,其中情感反应、角色功能、沟通的水平较高,行为控制、问题解决的水平较低;患者的SPB总分为(33.73±2.99)分,其中经济维度水平高,身体水平低;老年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与SPB呈正相关( r=0.827,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老年患者家庭功能与SPB水平均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功能中的情感介入和沟通方面的功能,尤其是在家庭情感沟通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其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作者:杨春;张卫青;梁首勤;高飞;曾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 Hcy及生化指标,同时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0有颈AS (CAS)斑块89例,无CAS斑块31例,有CAS斑块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CAS斑块患者(P<0.05);有无CAS斑块患者hs-CRP和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重度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 P<0.05);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 P<0.05);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36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浆Hcy水平与 IMT呈正相关(r=0.817,P<0.05)。结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外周血Hcy高度表达,其与疾病程度有关,可作为老年急性AS脑血栓患者病情、疗效的监测指标。
作者:康桂兰;景增秀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 UC)在中国老年和非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以“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和“老年”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 CNKI)和万方数据库,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提取其中有关中国老年UC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5篇,老年组670例,非老年组2742例,男女发病比例分别为1.44∶1和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以便秘、贫血多见(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03),尤以癌变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肠外表现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初发型病例多见(45.3% vs.29.4%,P=0.000),病变大多累及左半结肠(75.8% vs.49.2%,P=0.000),活动期病变相对较轻(41.4% vs.29.6%,P=0.000)。结论提高对老年人群UC临床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张颖;赵尚敏;姚健凤;郭正扬;张自妍;于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绿茶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 30 mg· kg-1· d-1,连续4 d,制备PD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绿茶多酚组(GTP)、绿茶低(L)、中(M)、高(H)剂量组,另取正常组作对照。 GTP组灌胃GTP 0.625 g· kg-1· d-1,绿茶L、M、H剂量组灌胃0.312、0.625、1.250 g· kg-1· d-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 kg-1· d-1,连续14 d。于灌胃第8天起,GTP组、绿茶各剂量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 30 mg/kg,连续4 d。模型组、GTP组和绿茶 L、M、H剂量组于第11天腹腔注射MPTP后,进行震颤麻痹评分实验,各组于第15天进行小鼠肢体运动功能(爬杆、游泳)检测。结果绿茶对小鼠肢体运动功能的减退有不同程度的调节和改善作用。结论绿茶L、M、H剂量组对改善PD小鼠行为学异常均有一定的效果,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GTP,且绿茶H组(1.250 g· kg-1· d-1)效果好。可推算出体重60 kg的普通居民每日通过饮用3.03、6.08和12.15 g绿茶对防治PD有一定效果。
作者:刘金涛;陈叶;金燕;黄海燕;孟琮;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05例老年NSTE-ACS患者抽签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水平均持续下降,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第7天与第4天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在治疗第4、7天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7天,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老年NSTE-ACS较氯吡格雷能更快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保护心功能作用更明显。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由于老龄化速度严重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和公共资源分配等相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体系都处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状态,养老机构在监督与管理制度建设、服务质量与服务内容管理、养老床位以及专业护理人员供需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作者:尹惠茹;袁华;石晓群;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Tp-Ted)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T2DM 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酸(UA)、血脂、Tp-Ted等指标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重点分析 Tp-Ted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组Tp-Te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高是Tp-Ted延长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HbA1c、TC、HDL和LDL的增高会加重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颖;唐文红;陈晓婕;田晓芬;覃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接近3%,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是女性性生活的前奏,对性高潮的出现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由于乳房缺失和胸部畸形,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对丈夫缺乏吸引力,产生自尊心受损、无助、自我价值感降低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终影响性行为观点,并有意无意地回避性生活,严重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国传统的“性禁锢”思想,使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羞于向医护人员咨询性生活方面的知识。有些患者不知道乳腺癌治疗期间或术后是否可以有性生活〔2〕;有些患者认为五十多岁了,不应该有性生活〔3〕;有些担心术后进行性生活会加重病情或导致乳腺癌的复发〔4〕;更有甚者误认为癌症会传染而禁欲〔5〕。乳腺癌患者关于性生活方面的知识往往来自于周围亲戚朋友的口耳相传,很多不正确的信息交流会导致错误观念的产生,性知识的匮乏成为乳腺癌患者恢复健康性生活的大障碍〔6〕。本研究运用品管圈(品质、管理、循环, QCC )的管理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性生活的正确认识。
作者:吴友凤;罗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右侧单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老年( MHBO)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老年MHBO患者76例,超声定位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行右侧单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51例,双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6例,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10例,单纯胆道外引流9例,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76例患者术前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与术后第7、14天比较差异显著(P<0.05)。57例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第21天TBIL均值较术前下降了92.15%,19例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或单纯胆道外引流患者术后第21天TBIL均值较术前下降了61.45%,近期有效率为100%;胆道双支架植入患者TBIL下降率明显高于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引流和单纯胆道外引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减少了DSA下反复盲穿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右侧单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技术较双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简化了操作,减少了操作创伤及并发症,超声定位联合右侧单通道胆道双支架植入治疗老年MHB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可行性。
作者:武中林;李智岗;谷铁树;吴勇超;李顺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少数民族集聚地方人群(撒拉族、东乡族、回族、保安族)脂肪肝的发病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检测6400例体检人群血清生化指标,结合血压测定及并腹部B超检查。结果该体检群体检出脂肪肝909例,占14.2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P<0.01);其中撒拉族占10.00%、东乡族占15.90%、回族占16.72%、保安族占14.40%,常见病的检出依次为高脂血症占16.28%、高血压占16.06%、肥胖症占14.89%、脂肪肝占14.20%,高尿酸血症占12.19%和高血糖占11.28%。其中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 TG)、高总胆固醇( TC)、肥胖、高尿酸血症等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众多疾病密切相关性,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保健意识,使脂肪肝的发病及与疾病的相关程度得以减低。
作者:阿赛古丽;贺猛;张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状况对其选择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并建立关系模型。方法采用老人多维健康综合评估问卷对北京市2家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状况可直接正性影响老年人决定能力。结论老年人长期照顾提供方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其决定能力。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3水平与骨质疏松等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78例接受稳定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FGF23、骨密度,同时收集其一般资料和血生化、骨代谢指标,分析FGF23与骨质疏松、骨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患者FGF2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中的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尿素氮、钙、磷浓度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及其他指标间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FGF23对骨代谢水平有早期预测作用,但透析后骨质疏松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并未受到 FGF23水平的直接影响。
作者:陶巍巍;朱宁;张枫;张爱华;王;毕书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膏对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hESCs)增殖功能,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SCs,细胞贴壁达75%后对细胞纯度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6 mol/L龟鹿二仙膏组、10-8 mol/L龟鹿二仙膏组及雌二醇组,各组细胞无血清培养同步化24 h后,选取24 h、36 h、48 h分别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F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FN蛋白含量。结果细胞波形蛋白鉴定阳性率达95%。龟鹿二仙膏含药血清对hESCs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在培养36 h、48 h后能显著上调细胞增殖率。 FN mRNA及蛋白表达在10-4 mol/L龟鹿二仙膏组作用72 h后上升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且与雌二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10-4 mol/L龟鹿二仙膏可显著促进 hESCs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FN 表达,可能与其治疗女性生殖健康机制相关。
作者:尚冰;丛培玮;王轶蓉;吴兆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房颤( AF)患者心房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 SOCS)-1和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变化。方法依据《赫尔辛基宣言》精神将2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分成AF组和窦性心律(SR)组,AF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2.1±10.05)岁,AF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SR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1.2±18.75)岁。两组均无其他心律失常病史。在心脏停搏前取右心耳100 mg,一部分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形态变化,其余部分放入-70℃冰箱保存备用。 IL-6水平用ELISA法测定,SOCS-1蛋白及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及RT-PCR法检测。心脏彩超检测左前降支( LAD)。结果 AF组心肌细胞排列明显不规则,心肌间质内有明显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并将心肌肌束分隔;AF组心房组织中IL-6水平及LAD明显高于SR组(P<0.05);且IL-6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94,P<0.05);AF组心房组织中 SOCS-1蛋白及 SOCS-1 mRNA的含量表达明显高于SR组(P<0.05)。结论 IL-6和SOCS-1共同参与AF的病理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AF得以维持。
作者:桑翠;王朋;王天策;费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93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基线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493例骨质疏松患者中男184例,女309例,发生骨折181例(36.71%),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发生率越大(χ2=14.694, P=0.00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031,P<0.05)、腰椎骨密度(OR=11.337,P<0.05)、腰椎骨密度 T值(OR=3.121,P<0.05)、股骨颈骨密度T值(OR=8.91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52,P<0.05)、血清维生素 D(OR=0.87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应当对中老年人进行运动、饮食的干预,增加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陈晓虹;沈慧;夏杰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在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疑诊前列腺癌老年患者156例,术前检测血清PSA水平,并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术后给予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0.4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分两次静脉点滴,连续治疗3 d。检查后观察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前列腺癌患病率、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癌肿大径线与血清 PSA水平的关系。结果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检出异常结节患者85例,33例右叶外腺区,31例左叶外腺区,13例位于左、右叶外腺区,9例位于内腺区;结节呈低回声61例,呈高回声9例,呈混合回声15例;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前列腺癌28例,前列腺增生及增生伴炎症47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0例,未提示异常结节71例。血清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癌患病率越高( P<0.05),前列腺癌分化程度越低,血清PSA水平越高( P<0.05),随癌肿大径线越大,血清PSA水平越高( P<0.05),前列腺癌病理分级越高,血清PSA水平较高( 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结合血清PSA水平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患病率、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癌肿大径线具有相关性,二者联用提高阳性检出率,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罗彬;李颂;阮黎;李正明;马文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4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无痛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36例。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每组34例。 A组: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B组:口服33%硫酸镁;C组:口服20%甘露醇;D组: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洁灌肠。结果 B组、C组、D组间清洁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高于A组(P<0.05)。 D组祛泡效果好,优于A组、B组、C组(P<0.05);且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 A组、D组患者5项机体指标值,准备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B 组、C组患者准备前后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准备后收缩压显著低于准备前(P<0.05);C组患者准备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准备前显著降低( P<0.05)。结论选用结肠透析机灌肠作为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对老年机体影响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娟;王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人群,当肿瘤发生转移后易导致病理性骨折。目前对于该病省内新治疗方法为预行粒子植入后并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但针对此类特殊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康复问题鲜有报道,本文就2例此类特殊患者的康复治疗作一总结报道。
作者:李琳;卢克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降钙素原( PCT)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慢性泪囊炎患者184例(27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2例,139眼)与对照组(92例,137眼),对照组采用鼻泪管逆行硅胶管植入术,观察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VEGF水平,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治愈率与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热率、手术切口感染率、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与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与 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有助于显著改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降低血清VEGF与PCT水平,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原癌基因C-jun、C-fos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 PTEN)的表达,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72例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1,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2,观察组中距肿物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32例作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四组中C-jun、C-fos和PTEN的表达。结果四组中C-jun、C-fos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显著。观察组中C-jun、C-fos和PTE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浸润深度和Ki67指数密切相关,PTEN的表达与脉管内瘤栓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jun和PTEN、C-fos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腺癌术后组织中C-jun、C-fos高表达、PTEN低表达,三者异常表达均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C-jun与C-fos均与PTEN有相关性。
作者:胡乃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