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婵新;曾彤华;王大成
目的:探究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5196例老年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室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594例)和为观察组(2602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灯光对空气进行照射消毒,观察组采用洁净手术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对空气进行消毒;分别从手术类型、时间及性质方面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为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1型手术、2型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4 h及>4 h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手术腹部切口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与老年腹部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率存在密切关系,层流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明显降低1、2型手术及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乐汉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细胞内皮分化和形成管腔的能力。方法以含有10%胎牛血清的 DMEM 培养液培养U87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结合“悬浮克隆球形成法”分离胶质瘤干细胞,先行形态学观察,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133、Nestin和GFAP表达,鉴定胶质瘤干细胞。将分离所得的胶质瘤干细胞在添加20μ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μg/ml FGF和2μ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10%DMEM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分别取培养3 d和7 d的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内皮特定蛋白的表达。同时将诱导培养7 d的细胞接种于涂有Matri-gel的24孔板中,12 h和24 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结果免疫磁珠法结合“悬浮克隆球形成法”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团呈现明显的CD133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但GFAP未显示荧光染色;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被诱导的胶质瘤干细胞随着时间延长,CD133的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CD31和vWF表达由弱到强;Matrigel结果显示被诱导7 d的胶质瘤干细胞明显形成了完整的管腔。结论胶质瘤干细胞在内皮细胞生长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内皮样细胞并且具有形成管腔的能力。
作者:展涛;陈丽丽;颜彬;曹永;马志红;岳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从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构建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进行了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在医疗健康类、婚姻家庭类、文化教育类和维权就业类服务领域存在较大的服务需求,而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结论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受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人才队伍、需求评估、质量评估和体系监督等因素影响,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为目标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武林;杨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动脉粥样硬化( AS )斑块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即易损斑块),AS斑块的稳定性与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关系,大部分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由AS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所致〔1,2〕。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颈AS ( CAS )斑块的超声无创性检查方法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金琳;王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Vaspin)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依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IMT<0.9 mm)和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IMT≥0.9 mm)。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脂、空腹血糖及血清Vaspin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 IMT。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Vaspin与其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Vaspin低于对照组,B组血清Vaspin低于A组(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清Vaspin与吸烟、甘油三酯( TG)、体质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密切相关( 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 Vaspin、降脂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吸烟、年龄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Vaspin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血清 Vaspin 降低而减弱了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因子级联转导网络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肖瑶;沈伟;张静;李刚;俞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脑瘫患者( GMFCS分级为I级)的康复提供佳的有氧运动方式。方法样本选择:青年脑瘫患者306例,年龄在16~20岁,来自于郑州市脑瘫康复中心、南阳脑瘫康复中心、新乡康复中心等。平均年龄18.2岁。随机分为跑步组(a组)和游泳组(b组),进行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康复前后的效果。结果 a、b两组康复前后的 Barthel 指数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b 组的改变更显著( P<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对16~20岁且GMFCS等级为I级的脑瘫患者康复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张家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 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作者:李大成;王振光;于明明;刘思敏;马蕾;于倩;薛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特应性皮炎( AD)瘙痒模型小鼠搔抓行为、脊髓强啡肽( DYN)及血清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曲池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 AD动物模型,共刺激7次。内关组和曲池组在实验第5天开始分别给予电针内关、曲池穴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小鼠搔抓次数、腹部皮损改变,运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DYN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显著升高,腹部皮肤产生AD样湿疹皮损改变,脊髓内DYN及血清S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曲池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显著降低,腹部皮损炎症略有减轻,脊髓DYN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SP水平显著降低( P<0.05);内关组和曲池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DNCB诱发的AD样瘙痒模型小鼠的止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脊髓中DYN的含量、抑制SP水平而介导的。
作者:蒋丽;谢长才;黄键澎;符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方式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后1年内早期复发转移患者与手术后5年内未复发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2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4.42个月。局部复发率为66.67%(68/102),其中85.29%(58/68)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为18.63%(19/102),混合型复发率为14.71%(15/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分期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 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术后放化疗和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患者预后差。淋巴结转移为主要的术后早期复发方式。 TNM分期为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尚国;齐博;赵宝生;秦秀广;姚文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老年人的个体因素、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主观幸福感量表( PGC)和个体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城乡地区、患慢性病状况、家庭关系、婚姻状况、劳动或工作状况、月收入有关(P<0.05);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332,P=0.000)。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群,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庞宝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128-SCTA)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30例。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在间隔1个月内先后接受128-SCTA以及CAG检查。对比二者的检查结果,分析128-SCTA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128-SCTA 关于血管病变例数、支数、节段的检查结果与CAG诊断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将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128-SCTA对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66.67%,准确度为80.00%。结论128-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迅速、准确地获得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龙邦媛;卢小军;王庆平;李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局部骨痂力学强度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通过卵巢摘除手术( OVX)构建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手术造成大鼠股骨中段骨折,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1周给予唑来膦酸0.1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在骨折术后第1天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用显微CT、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骨质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分析股骨结构和宏观及微观强度。结果骨折术后6 w,实验组骨小梁数( Tb.N)、骨小梁厚度( Tb.Th)、连按密度( Conn.D)、骨体积分数( BV/T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周,实验组1Tb.N、Tb.Th、Conn.D、BV/T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S/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实验组2 TB.S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 Tb.N、Conn.D、BV/TV显著低于实验组1,BS/BV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1。实验6 w和12 w,实验组骨痂大弯曲载荷和位移及骨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早期愈合,增加骨痂强度,并且尽早给药有助于断端骨痂恢复至更高力学强度。
作者:马文泽;李文成;丁尔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应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优势。结果全数字化 X 线摄影对乳腺癌检出率96.74%(89/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84.78%(7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特点包括了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韩立江;洪常华;孙德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老年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方法选择70岁以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及健康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血UA、CRP和NT-proB-NP水平。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均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左室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CRP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三种指标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LVEF 低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三种指标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LVEF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UA与CRP和 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LVEF与CRP和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RP和NT-proBNP水平与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相关,血UA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UA可以协助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作者:徐燕;刘遵勇;邵海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及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60只,前2组根据出血时间分12、24、36、48、72、120 h 6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饲养,用 Berderson 法评定大鼠神经症状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ELISA法测定IL-1β表达水平,分析大鼠血清IL-1β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12、24、36、48、72、120 h的Berderson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时间实验组Berderson评分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实验组在12、24、36、48、72、120 h的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IL-1β表达水平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指标均在48 h达到峰值。同一时间实验组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血清 IL-1β水平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56,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血清IL-1β表达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应尽量在48 h以内抢救,防止脑水肿形成。
作者:朱日磊;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 Solitaire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病人18例( MCA闭塞9例,ICA闭塞2例,BA闭塞6例,ICA合并MCA闭塞1例)。分析即时取栓效果、术后24 h出血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血管再通,其中有5例再通后存在明显狭窄,予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1例未开通;1例术后24 h颅内出血;2例死亡,死亡病例为颈内动脉闭塞取栓后出血及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未成功;出院90 d后MRS评分<2分的10例。结论 SolitaireAB支架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相对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赵均峰;潘德旺;李闯;张宪坤;孙正伟;李志国;郑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代谢组,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代谢组加用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代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57% vs 30%,P<0.05),LVEF 较常规组提高13.7%(0.58±0.21 vs 0.51±0.19,P<0.05), NT-proBNP较常规组降低12.2%〔(2745±1528)vs(3127±1012)ng/L,P<0.01)。代谢组6 min步行距离较常规组提高20.3%〔(496±196)vs(412±153)m,P<0.01〕。不良事件中常规组有较多再入院事件。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等治疗作用。
作者:卢竞前;杨锋;张洲;张鸿青;熊国昌;起飞华;贾永全;郑松青;田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出生月份对寿命和疾病有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描述统计与χ2检验对2011年北京大学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出生月份与寿命相关,秋天出生的人活到高龄的概率大;出生月份对绝大多数常见疾病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少数疾病因为与孕期光照关系密切因而影响显著。结论出生月份影响寿命,但与疾病相关程度有限,追求健康长寿需要合理的预防保健。
作者:尹尚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具有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及老龄化等特殊情况,其胃肠道黏膜常充血、水肿,肠管分泌液减少,肠壁平滑肌功能减退,粪便的正常排泄功能受阻,因而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便秘〔1〕。便秘是以症状为基础的、多种机制导致的排便障碍。便秘根据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至少可分为3个亚型〔2〕:慢传输型( STC ),主要表现为粪便在结肠的通过时间延长;不协调排便,也称作排便梗阻盆底肌肉不协调收缩或松弛障碍所致的排便功能障碍或是出口梗阻,以粪便排出费力或不能为特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主要表现为便秘同时伴有腹痛及腹部不适症状。本文就COPD并发便秘常见、发病机制、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民;王格;张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反映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方法对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进行体重、身高测量,计算体重指数( BMI),抽血化验血红蛋白、血淋巴细胞、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值。对比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COPD患者20.69%存在低体重,48.28%存在低白蛋白血症,79.31%存在低前白蛋白血症,与VBI患者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大多数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针对营养不良的各种成因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婵新;曾彤华;王大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