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国;齐博;赵宝生;秦秀广;姚文健
绝经后期是指女性终一次月经之后的全部时期〔1〕。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脂异常、骨质疏松、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中血脂异常常见,发病也为隐匿。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多在体检或常规检查时发现。血脂异常是绝经后期女性罹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本文对绝经后期女性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柳威;付姝菲;樊官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食管癌,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紫杉醇组)与5FU联合顺铂组(5FU组),均同步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紫杉醇组和5FU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9)。紫杉醇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2.5%,显著低于5FU组的85%(P=0.026);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2.5%,高于5FU组的40%( P=0.048);而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同步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近期及远期疗效与5 FU联合顺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相似,在减轻胃肠道反应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
作者:倪明立;王玉慧;吕红琼;莫晓娟;陈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 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作者:李大成;王振光;于明明;刘思敏;马蕾;于倩;薛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56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CK)、CK同工酶( CK-MB)、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ST)等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毒第1天轻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血清CK、CK-MB、LDH、AST水平在第3天达峰值,但在第7天开始下降。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不断升高,在第7天达到峰值。第3、7天时,三组间血清 CK、CK-MB、LDH、AST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造成老年患者心肌损害持续性加重,且心肌损害程度与百草枯中毒程度相关。
作者:陆元兰;程云;王树洪;叶鹏;王瑜;周满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小脑后下动脉( PICA)起端的椎动脉( VA)夹层动脉瘤老年病人采取在远端VA至PICA段植入支架以保持 PICA.通的可行法。方法通过在远端VA至PICA段植入支架的方法治疗具有PICA开口相关的破裂VA夹层动脉瘤。结果7例老年患者成功接受了该手术,1例患者手术失败,原因是该患者的PICA起始端过于狭窄(不得不植入两个重叠支架进行治疗)。对6例手术成功患者进行的术后血管造影术显示:其PICA通.性均为良好,手术并发症为短暂性脑干局部缺血;后续血管造影术显示,3例患者远端 VA再通,夹层动脉瘤内无血流。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动脉瘤破裂,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mRS,0-1)。结论对于与PICA开口相关且对侧VA血供良好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除了传统血管内疗法之外,在远端VA至PICA段植入支架并进行VA闭塞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陈卫光;边玉松;孔繁强;李文虎;陈永安;孙书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与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和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和踝臂指数( ABI)分为两组:baPWV增高组和baPWV正常组;ABI低值组和ABI正常组。结果与 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组肌酐清除率(Ccr)明显减小,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明显增大(P<0.05)。同样,ABI低值组Ccr明显小于ABI正常组,而UACR明显大于ABI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baPWV与UACR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5),而与Ccr呈负相关(r=-0.27,P<0.05)。 ABI与UACR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而与Ccr呈正相关(r=0.19,P<0.05)。结论高baPWV、低ABI与高血压肾病相关,对于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雯;陈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脑瘫患者( GMFCS分级为I级)的康复提供佳的有氧运动方式。方法样本选择:青年脑瘫患者306例,年龄在16~20岁,来自于郑州市脑瘫康复中心、南阳脑瘫康复中心、新乡康复中心等。平均年龄18.2岁。随机分为跑步组(a组)和游泳组(b组),进行为期半年的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康复前后的效果。结果 a、b两组康复前后的 Barthel 指数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b 组的改变更显著( P<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对16~20岁且GMFCS等级为I级的脑瘫患者康复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张家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佳时机。方法选取肝硬化出血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180例)和非急诊组(60例),其中急诊组又分为A组(入院≤6 h行胃镜检查)60例、(入院6~12 h行胃镜检查) B组60例和C组(入院12~48 h行胃镜检查)60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胃镜治疗,比较各组入院后患者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急诊组,A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 B组,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其他组,输血量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其他组,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急诊组,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非急诊组,C组输血量显著少于非急诊组(P<0.05),B 组和 C 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影响肝硬化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婷;张杰伟;杜修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老年人对居家替换照顾的需求现状,探讨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5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 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服务的因素。结果15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30份,其中89人(68.5%)愿意选择替换照顾者;选择的替换照顾人员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养老护理员81人(62.3%),服务内容需求主要为日常生活照料116人(89.2%)等;影响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性别(P=0.033)、婚姻状况(P=0.028)、居住情况(P=0.006)等;服务提供方因素:服务质量87人(66.9%)、价格78人(60.0%)、专业技术61人(46.9%)等。结论老年人对居家替换照顾者的需求较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颖;裴慧丽;刘灵灵;史小艳;孔培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年龄对斑马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JB-4福尔根组织学方法观察和检测3、15、27个月野生型斑马鱼视网膜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光感受器细胞的密度。结果随斑马鱼年龄增长,在视网膜各个区域所有种类的光感受器细胞密度均逐渐下降。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总体区域性变化趋势是:中央区细胞密度大,从中央区到周边区细胞密度逐渐下降。结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密度在年龄和区域上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正常老龄化进程中,光感受器细胞密度的下降贯穿于整个视网膜之中。
作者:付金玲;曲志刚;左玲;宋丹;康治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EH患者72例随机分为硝苯地平( NT)组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 TT)组各36例,疗程3个月;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20例为正常对照( N)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HGF和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治疗前NT组和TT组血清中HGF、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NT组和TT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NT组血清中HGF、VEGF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均降低,与N组差异均显著( P<0.05);TT组血清中 HGF、VEGF蛋白含量及 mRNA 水平明显降低略高于 N 组,与 N 组差异均不显著( 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明显下调EH患者血清中HGF和VEGF水平,这可能是其有效治疗EH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瑞;段淑霞;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骨关节炎( OA)常累及的是膝关节〔1〕,它是影响台湾老年人的第二大慢性疾病,是引起欧美女性第四位和男性第八位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影响着5000万的美国人(约占总人口的10%)和1400万的澳大利亚人(约占总人口的7.3%),在我国约3%的人患有OA,而膝骨关节炎( KOA)占大部分比例〔2〕。 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病理性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其病因是生物力学、遗传因素、环境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3〕报告中国人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高于西方人群,也是国内骨关节病患病率高的,台湾及香港的研究也提出中国人膝关节疼痛常见而髋关节疼痛却相对少见。 KOA患病率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疼痛、功能障碍,还导致社会心理层面的焦虑、无助、抑郁、社交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医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2009年,仅仅在美国几乎有100万人因为OA住院,OA也是引起关节置换的根本原因,为此花费达到423亿美元〔4〕。本文总结国内KOA的流行病调查。
作者:吕苏梅;张瑞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灌注组和常规灌注组各42例。热灌注组接受持续热灌注化疗,常规灌注组接受常规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热灌注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66.67%,χ2=4.200,P<0.05)。热灌注组患者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灌注组(t=7.183~8.912,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 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灌注组(t=6.658~7.38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6.19% vs 64.29%)(χ2=1.424,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化疗有助于抑制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VEGF的生成,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刘扬帆;万里新;屈中玉;张永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生物学网络调控机制及关键节点在痴呆早期的病机机制。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老年性痴呆患者颞叶皮层的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在线分析软件STRING和PANTHER对表达明显差异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调控网络分析,寻找关键节点基因。结果在40个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蛋白中,有19个蛋白与其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TBP、AKT1、CS、HSPB1及PARD6A蛋白为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蛋白。差异明显的基因主要涉及分子结合、催化活性及转录调节活性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 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关,参与了颞叶皮层的细胞间通讯、糖脂代谢、细胞转运等生理学过程。结论 AD颞叶皮层的发病与TBP、AKT1、CS、HSPB1及PARD6A等基因密切相关,主要涉及AD-早老素信号通路、γ-氨基丁酸合成通路和AD-淀粉样蛋白分泌酶通路,有利于针对性的采用具有调节相应网络功能的药物进行早期干预,保护AD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虞雪云;牛吉攀;张占军;王磊;白卫国;卫东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 LVEF、LVEDD 以及LVESD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CHF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以及LVES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治疗后观察组6 min行走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分级以及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三联疗法能显著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 CHF患者LVEF、LVEDD以及LVESD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姚宏英;杨勇;洪涛;霍勇;杨泉;刘惠亮;王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医养融合”服务体是指整合养老机构与社区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娱活动、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常见疾病诊疗、日常护理服务、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的综合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需求。尽管老年人对“医养融合”服务需求较高,但涉及民政、卫生和社保等服务体系和政策间的合作与衔接不够通.,导致在建立老年人“医养融合”服务体过程困难和阻力较大〔1〕。其核心问题是政府相关政策未衔接、部门间利益关系未厘清、相应资源未整合,导致社会资本在投入“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诸多疑虑。本研究主要就社会办“医养融合”服务体的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进行分析。
作者:石怀英;吕晖;张翔;王绚璇;王峥;龚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43例,CIK细胞治疗4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2.24%。患者KPS评分在治疗前为(37.8±10.2)分,治疗后为(53.4±9.9)分。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细胞亚群变化无显著差异。143例患者中有10例(6.99%)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结论 CIK细胞治疗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王嵘;易敏;杨世荣;柴丽霞;肖菊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从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和预后的文献,用比值比( OR)评价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值,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英文6篇,中文2篇),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1376例。5年总生存率(OS)(OR=5.16,95%CI:2.98~8.94)、5年无病生存率(DFS)(OR=5.17,95%CI:3.26~8.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OS和DFS均高于未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提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与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乔伟强;潘淋淋;寇长贵;庆一;赵亚宁;李珂;杨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自我超越理论是指处于特殊状态的人们,不断扩展个人上限,以调整个人看法、目的、行为从而超越现状,但并不否认自我和现存价值〔1〕,可概括为4个方面内容:内心活动;关心他人;总结过去,放眼未来;个人的精神力量〔2〕。 Reed〔3〕还主张超越是一个人的本能资源,可用来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重建自我价值,是一种发现人生意义和生活真谛的能力。该理论自提出便引起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护理领域中,国外学者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针对老年人群的干预研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国内报道较少。现将老年人自我超越干预研究进展做详细综述。
作者:张红;孙建萍;牛桂芳;张晶;陈勇;田蕊;杨支兰;李东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转凝蛋白(transgelin)基因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收集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例肠上皮化生、4例非典型增生及39例胃癌患者的胃组织,提取及纯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transgelin mRNA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ransgelin mRNA在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分别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的4.06倍、73.11倍、13.21倍(均 P<0.05);Ⅳ期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表达增加,是Ⅰ~Ⅱ期的2.54倍;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transgelin mRNA是无淋巴结转移组的3.35倍(均P<0.05)。结论 transgelin基因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促进因素。
作者:潘科;张人弘;郑娟;黄匀;张丹丹;蒙韬;吴小艳;赵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