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佳时机

周婷;张杰伟;杜修坤

关键词:急诊胃镜, 肝硬化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肝硬化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佳时机。方法选取肝硬化出血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组(180例)和非急诊组(60例),其中急诊组又分为A组(入院≤6 h行胃镜检查)60例、(入院6~12 h行胃镜检查) B组60例和C组(入院12~48 h行胃镜检查)60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胃镜治疗,比较各组入院后患者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急诊组,A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 B组,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其他组,输血量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其他组,B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急诊组,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非急诊组,C组输血量显著少于非急诊组(P<0.05),B 组和 C 组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影响肝硬化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胶质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细菌脂多糖( LPS)所致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乳鼠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培养,利用LPS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超氧化自由基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炎性因子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LPS激活神经小胶质细胞,促进其释放超氧化自由基,诱导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大幅上调TNF-α、IL-1β、IL-8炎性因子和升高iNOS蛋白质水平( P<0.05),EGCG明显抑制超氧化自由基及上述炎症因子的过度产生,减轻LPS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毒性。结论 EGCG能减弱LPS引起的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华;苗加伟;李晶;郝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以老年斑( SP)、神经纤维缠结( NFT)、神经元死亡为特征性病理改变,以慢性、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行为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终导致痴呆和死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据统计〔2〕目前约50%的70岁以上的人正承受AD的折磨。在我国,通过北京、上海等39个地区4万多名中老年人的调查〔3〕显示,55岁以上人群AD患病率接近3%,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5%。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根治AD的方法,预防是好的手段。研究证明运动可以提高脑功能,促进AD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恢复。本文综述运动对AD的影响。

    作者:唐光旭;赵丽;王大涛;范江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郑州市老年人居家替换照顾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郑州市老年人对居家替换照顾的需求现状,探讨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15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 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服务的因素。结果15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30份,其中89人(68.5%)愿意选择替换照顾者;选择的替换照顾人员为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养老护理员81人(62.3%),服务内容需求主要为日常生活照料116人(89.2%)等;影响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性别(P=0.033)、婚姻状况(P=0.028)、居住情况(P=0.006)等;服务提供方因素:服务质量87人(66.9%)、价格78人(60.0%)、专业技术61人(46.9%)等。结论老年人对居家替换照顾者的需求较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选择替换照顾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颖;裴慧丽;刘灵灵;史小艳;孔培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叶酸及维生素( Vit) B12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高,血清叶酸及VitB12水平较低(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高(P<0.05)。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Hcy水平: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P<0.05)。不同颈动脉斑块数量患者血清 Hcy水平: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多发斑块组( 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 Hcy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 P<0.05)。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61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Hcy水平及颈动脉IM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Hcy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作者:宋成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腰椎椎间融合各术式之间的比较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间融合和后侧入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1〕。

    作者:陈海丹;符策岗;曾艳;刘扬;肖运祥;赵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①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 P<0.01)。②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 P<0.05)。③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作者:杨平;黄照权;石武祥;康敏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C反应蛋白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水平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方法选择70岁以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及健康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组研究对象血UA、CRP和NT-proB-NP水平。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组患者三种指标水平均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左室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CRP和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三种指标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LVEF 低于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三种指标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LVEF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P<0.05)。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UA与CRP和 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LVEF与CRP和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RP和NT-proBNP水平与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相关,血UA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UA可以协助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作者:徐燕;刘遵勇;邵海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直接组),行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60例(延迟组),未行任何冠脉治疗40例(对照组)。急性心梗后1 w和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 LVSEd)、左房内径( LAd)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结果三组患者急性心梗后1 w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 mMPG、mPA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低于延迟组(P<0.05)。经皮冠脉介入患者的LVDEd、LVSEd、LAd均低于对照组,且直接组优于延迟组( P<0.05)。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67%、5.00%和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率,不同手术时机可以影响患者的左室重构及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丹;徐敏;李杰;颜彦;覃智芳;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接受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单纯麻醉组35例和联合麻醉组39例,记录各手术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吸入气浓度(Fi)和呼出气浓度(Et),气管插管后5 min(T0)、单肺通气开始时(T1)、单肺通气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恢复双肺通气时(T5)、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 (T6)及手术结束时(T7)分别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麻醉前和麻醉后24 h测定白细胞PK与G6PD活性;手术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MMSE)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的HR、SBP和DBP波动显著小于单纯麻醉组,尤在T1和T5时,单纯麻醉组变化明显(P<0.05)。麻醉后24 h两组白细胞PK和G6PD活性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联合麻醉组明显高于单纯麻醉组(P<0.05);单纯麻醉组麻醉恢复时、术后1、3、7 d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联合麻醉组( 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硬膜外麻醉能达到满意的临床麻醉深度和效果,且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吕文艳;徐文强;张曙报;王靖宇;蒋仙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对比

    目的:对比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128-SCTA)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30例。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在间隔1个月内先后接受128-SCTA以及CAG检查。对比二者的检查结果,分析128-SCTA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128-SCTA 关于血管病变例数、支数、节段的检查结果与CAG诊断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将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128-SCTA对疑似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66.67%,准确度为80.00%。结论128-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迅速、准确地获得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龙邦媛;卢小军;王庆平;李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9、-10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9与 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各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AECOPD)和COPD缓解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9与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1) AECOPD患者IL-9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AECOPD和IL-10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且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IL-9与IL-1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42,P<0.05)。结论 IL-9和IL-10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及判断病情发展和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晓东;胡大鹏;鲍文华;孙云晖;马雪梅;李树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与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与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和生化指标测定,分别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和踝臂指数( ABI)分为两组:baPWV增高组和baPWV正常组;ABI低值组和ABI正常组。结果与 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组肌酐清除率(Ccr)明显减小,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明显增大(P<0.05)。同样,ABI低值组Ccr明显小于ABI正常组,而UACR明显大于ABI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baPWV与UACR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5),而与Ccr呈负相关(r=-0.27,P<0.05)。 ABI与UACR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而与Ccr呈正相关(r=0.19,P<0.05)。结论高baPWV、低ABI与高血压肾病相关,对于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雯;陈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源性死亡因素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的临床指标和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与患者早期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术的患者70例,根据术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死亡与年龄、性别、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 cTnT,proBNP)、发病到行PCI时间(开通时间≤2 h,开通时间>2 h)等参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参数有cTnT、proBNP、PCI开通时间、EDV、EF,其中预测准确性高的是 proBNP、EF、cTNT及 ED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8.79%(截断值>3145 pg/ml,AUC=0.943,P<0.0001),100%和87.88%(截断值≤49%,AUC=0.936,P<0.0001),100%和80.30%(截断值>4.5 ng/ml,AUC=0.894,P<0.0002),100%和78.79%(截断值>148 ml,AUC=0.871,P<0.0014)。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心收缩功能及构型变化与PCI术后死亡密切相关,提示超声心动图能客观、准确地预测梗死后心功能,提示临床积极干预避免 PCI术后早期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有望成为有效便捷的检查手段。

    作者:王迎春;尹小花;徐荣;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60.5±7.3)岁,应用降纤、扩张血管、抗凝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 PAF 浓度、足背温度变化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治愈15例(23.08%),显效27例(41.54%),有效20例(30.77%),无效3例(4.62%),总有效率95.38%。不同分期患者的PAF含量,2期患者明显高于1期,3期患者明显高于2期,而且治疗后PAF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结论 PAF 含量可反映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对病情评估也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吕勃川;石光煜;赵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及螺内酯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LVEDD以及LVESD的影响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 LVEF、LVEDD 以及LVESD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CHF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以及LVES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治疗后观察组6 min行走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分级以及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三联疗法能显著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 CHF患者LVEF、LVEDD以及LVESD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姚宏英;杨勇;洪涛;霍勇;杨泉;刘惠亮;王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江川、颛桥、马桥社区的258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疾病知识:22.6%的老年 COPD 患者需要了解疾病预后及对健康的影响;②用药知识:59.6%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自身用药方面的知识;③自我管理:40.8%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何时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④体育锻炼:57%的老年COPD患者需要了解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⑤饮食:56.6%的老年 COPD患者需要了解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⑥戒烟:极少数老年COPD患者对戒烟的方法有需求;⑦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老年COPD患者在健康教育需求方面有差异。结论老年COPD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差异,为未来开展老年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璐;乔建歌;解薇;童亚慧;赵振华;杨青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据目前统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发病率在人群中占2%~5%,仅次于糖尿病、骨质疏松〔1〕,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甲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使甲亢患者的死亡率增加20%,尤其是老年患者。心房颤动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类型,在一般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仅占0.5%~9.0%,而在甲亢患者则占10%~28%,特别是在老年或存在基础性心脏病的甲亢患者中高发〔2〕。心房颤动具有高血栓栓塞性及心衰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3〕。本文就对甲亢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做如下综述。

    作者:陈海兰;高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山茱萸果核水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山茱萸果核水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提取物组(30只)。其中提取物组依据提取物剂量分为高剂量组(12 g· kg-1· d-1)、中剂量组(6 g· kg-1· d-1)、低剂量组(3 g· kg-1· d-1),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通过皮下连续8 w 注射500 mg· kg-1· d-1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完成测试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AOC),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统计分析所有小鼠5 d 内 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和脑组织MDA、SOD、GSH-Px、T-AOC含量。结果提取物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前者穿越平台次数高于后者(P<0.05);但各剂量组间平均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提取物组小鼠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前者T-AOC、GSH-Px活性高于后两者(P<0.05);提取物组小鼠SOD活性高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山茱萸果核水提取物可能通过清除 D-半乳糖模型小鼠产生过多的自由基,进而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中等剂量的效果好。

    作者:胡志红;林搏浩;王晓娜;路西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 SWB)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编空巢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Connor和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50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心理弹性高分组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心理弹性低分组( P<0.01),心理弹性高分组SWB得分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 SWB 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抑郁(β=-0.805)、SWB(β=0.395)进入回归方程(F=46.754,P=0.000)。结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与焦虑抑郁情绪、SWB密切相关。

    作者:张杰;张静平;李树雯;王安妮;苏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Aβ的调控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入选老年性痴呆患者160例,分析患者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的影响。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其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NSE、S100β、Aβ、白细胞介素(IL)-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和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后,患者记忆力评分、注意力评分及计算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上述因子水平明显恢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可能与调控患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和Aβ水平异常有关。

    作者:邸杰;崔春霞;刘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